问题

耳机的thd+n数值越小说明音质越好吗?为什么有些一千多块钱的耳机比上万的数据都好。?

回答
耳机 THD+N 数值越小,音质越好吗?浅谈数据与听感的微妙关系

在选购耳机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参数,其中“THD+N”无疑是让不少人头疼的一个。这个缩写代表着“总谐波失真加噪声”(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 Noise),听起来就充满了专业感。那么,THD+N 数值越小,就一定意味着音质越好吗?为什么有些价格相对亲民的耳机,其 THD+N 数据却能媲美甚至超越万元级别的产品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深入理解 THD+N 的含义,以及它在评价耳机音质时所扮演的角色。

THD+N:失真与噪声的“隐形杀手”

简单来说,THD+N 是一个衡量音频信号在经过设备(在这里是耳机)处理后,产生的额外“杂音”的指标。它包含了两个主要部分:

总谐波失真 (THD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当音频信号通过一个非线性设备时,除了原始的基波频率外,还会产生一系列其整数倍的频率分量,这些被称为谐波。THD 就是衡量这些谐波相对于原始信号的比例。失真越小,意味着耳机越能忠实地还原原始的音频波形,声音越纯净。
噪声 (Noise): 这是指设备自身产生的不可控的背景噪音,例如电子元件的热噪声、电源干扰等。即使没有音频信号输入,这些噪声也会存在。噪声越小,意味着在播放音乐时,我们听到的背景噪音越少,音乐的细节就越清晰。

因此,THD+N 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用一个百分比或分贝值来表示,数值越小,代表耳机在还原音频信号时产生的失真和噪声越少,理论上声音就越干净、越准确。

那么,THD+N 数值越小,音质就一定越好吗?

答案是:不一定。

虽然低 THD+N 是音质优秀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它只是评价耳机音质的众多维度之一,而且,它并不能完全代表用户在实际听感中的体验。 这里面涉及到几个关键原因:

1. 人耳的感知阈值: 人耳对声音的感知是有极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当 THD+N 数值低到一定程度(通常认为在 0.1% 以下,甚至更低)时,人耳已经很难明显分辨出其差异。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耳机 THD+N 是 0.05%,另一个是 0.02%,对于大多数听者来说,在实际聆听中可能感受不到明显的区别。过分追求极致的低 THD+N,可能会进入“边际效应递减”的区域。

2. “不好听”的失真 vs. “好听”的失真: THD+N 主要衡量的是“客观失真”,特别是谐波失真。然而,在音频领域,失真并非总是坏事。例如,一些有经验的音频工程师会适度地加入一些“电子管失真”或“磁带饱和”等类型的失真,来赋予声音温暖、韵味或颗粒感,这些失真有时反而能提升音乐的“感染力”和“音乐性”。而 THD+N 的测量方法,并不能区分不同类型的失真,它只会笼统地告诉你失真有多少。

3. 其他影响音质的关键因素: 音质的评价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多维度的过程,除了 THD+N,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指标和听感因素:
频率响应 (Frequency Response): 指耳机在不同频率上输出的音量大小是否均衡。一个“平直”的频率响应能确保所有频率的声音都被准确还原,而一个不均衡的响应可能导致某些频率过强或过弱,影响整体音色。
瞬态响应 (Transient Response): 指耳机对快速变化的音频信号的反应速度。优秀的瞬态响应能带来清晰、有力、富有冲击力的声音,例如鼓点的敲击感和镲片的瞬息即逝。
动态范围 (Dynamic Range): 指耳机能够重现的最大音量与最小音量之间的差距。宽广的动态范围能让音乐的细节和宏大场面得到更好的展现,不会在安静处丢失细节,也不会在大音量处失真。
解析力 (Resolution/Detail): 指耳机还原音乐中微小细节的能力,例如乐器演奏的细微之处、歌手的气息声、空间的残响等。
音场 (Soundstage): 指耳机所营造出的音乐空间感,包括宽度、深度和高度。优秀的音场能让你感受到乐器和人声的定位,仿佛置身于现场。
声音风格/调音 (Tuning/Sound Signature): 这是最主观但又至关重要的因素。不同的耳机有不同的声音风格,有的偏向低频量感,有的偏向高频的明亮,有的则追求三频均衡。即便 THD+N 都很低,但如果声音风格不符合你的喜好,你也不会觉得音质好。

为什么有些一千多块钱的耳机比上万的数据都好?

这正是上面提到的多维度评价和人耳感知阈值所造成的现象。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特定指标的优化: 生产厂商在研发耳机时,会根据目标用户和产品定位来侧重优化某些指标。一个价格在一千多元的耳机,可能在 THD+N 这个特定数据上做了极致的优化,使其在实验室测量数据上表现得非常出色。这可能是通过精良的设计、高质量的元器件,或者针对特定失真类型的补偿电路来实现的。

2. “甜点区”的性价比: 对于某些技术而言,达到一个“足够好”的水平所付出的成本是相对较低的,而要再往上提升一点点,成本就会呈指数级增长。可能一千多元的耳机已经达到了人耳难以察觉的 THD+N 区域,而上万的耳机虽然能做到更低,但其成本增加的比例并没有带来可感知音质的同等提升。

3. 商业策略和市场定位: 有些品牌可能会选择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价位上,通过突出某一个亮眼的指标(如极低的 THD+N)来吸引消费者,作为产品的卖点。而上万元的耳机,则可能在更多维度的音质表现、品牌溢价、设计工艺、舒适度、甚至是特定的声学技术等方面投入更多,而这些并不能全部体现在一个单独的 THD+N 数据上。

4. 测量环境和标准的不同: 即使是 THD+N,在不同的测量设备、测量条件(如不同音量、不同阻抗负载)下,得出的数据也可能略有差异。而且,厂家为了宣传,有时会选择最有利于其产品的测量标准。

5. “听感”的差异化: 就像前面提到的,即使 THD+N 都很低,但声音的调校风格(例如低音的量感、高音的穿透力、人声的密度等)可能完全不同。你可能就是更喜欢某个价位耳机独特的调音风格,而认为它比另一个“数据更好”的耳机听起来更悦耳、更有感染力。

总结来说:

THD+N 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它反映了耳机在还原音频信号时的“干净度”。一个较低的 THD+N 数值,往往是优秀音质的基础,但它绝不是音质的全部。 当我们看到某个耳机在 THD+N 数据上表现优异时,应该将其视为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切勿将其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

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听感,多去实际试听,结合自己的音乐喜好和对声音的要求,综合考量耳机的整体表现,包括频率响应的均衡度、声音的细节、动态范围、音场表现以及最重要的——你是否“喜欢”它发出的声音。 有时候,那些让你“一耳朵惊艳”的耳机,并不一定拥有最极致的实验室数据,但它们一定能触动你内心深处对音乐的渴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路过强答一番,挣点盐值。

THD 越小当然越有潜质。 +N 对被动耳机是无意义的, 因为被动耳机不会自己发出噪音, 除非接近损坏。

为什么有些上千的数据比上万的好?

因为厂家有良心啊。

其实,不少几块钱的耳机也可以有不错的数据。

别忘记频率响应才是单一对“音质”影响最大的因素, 可以说决定性因素。

而耳机蹩脚的频率响应可以通过 EQ 来修复, 如果不是太离谱的话。


举个例子:

3.99刀的Dollarama Electra Vortex Stereo 耳机 EQ HD800S


*** 没时间截图, 用以前的图顶着


话说去年孩子放学想吃零食, 俺去往一元店买糖。买糖之后,一不小心看到以前 3 刀的耳机升值, 变成 3.99 刀了。


这是若干年来唯一一款升值的耳机。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 俺咬咬牙把它放进了购物篮。



网友常常感叹 HD800s 之昂贵, 唏嘘者有之, 扼腕者有之,唏嘘兼扼腕者亦有之。
俺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唉~~~
《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古人都说了, 想吃鱼, 最好自个摸 鱼。。

虽然 Electra Vortex 耳机十分便宜,但它还是有潜质的:


,尽管它的频率响应有点令人不忍卒睹。
如果没有 EQ 这个免费的秘密武器的话, 恐怕就沦为垃圾了。


。。。。。。

EQ 详细的教程在以前的帖子里边, 敬请参考旧帖子:

补遗:KOSS PP 和 SENNHEISER HD650 的差别有多小 --麦文学不要削足适履系列 (操作方法也能用于AKG K701 K702
可选标题: KOSS PP 和 SENNHEISER HD650 的差别有多大 --麦文学夏姬霸写系列(操作方法也能用于AKG K701 K702


知乎也有不少住在美加的同学/网友, 大家不妨亲自实验对比一下手头的 HD800S 和 EQ 过的 Electra Vortex 耳机, 看看老麦有没有夸大。
到底 EQ 过的 Electra Vortex 耳机好听还是 HD800S 好听。


Notes: $4 Vortex RED TO HK_HD800S

Equaliser: Generic
No measurement
Filter 0: ON PK Fc 25,0 Hz Gain +1,0 dB Q 0,50
Filter 2: ON PK Fc 36,0 Hz Gain +4,0 dB Q 0,50
Filter 5: ON PK Fc 68,0 Hz Gain -1,5 dB Q 1,00
Filter 7: ON PK Fc 86,0 Hz Gain -2,0 dB Q 2,50
Filter 8: ON PK Fc 105,0 Hz Gain -8,0 dB Q 2,50
Filter 9: ON PK Fc 138,0 Hz Gain -5,0 dB Q 2,50
Filter 11: ON PK Fc 186,0 Hz Gain -3,0 dB Q 1,50
Filter 12: ON PK Fc 206,0 Hz Gain -3,0 dB Q 1,50
Filter 14: ON PK Fc 366,0 Hz Gain -3,0 dB Q 1,50
Filter 16: ON PK Fc 596,0 Hz Gain -3,0 dB Q 6,50
Filter 17: ON PK Fc 770,0 Hz Gain -1,0 dB Q 7,50
Filter 18: ON PK Fc 1130,0 Hz Gain -3,0 dB Q 3,00
Filter 25: ON PK Fc 1380,0 Hz Gain -3,0 dB Q 3,00
Filter 26: ON PK Fc 1580,0 Hz Gain -8,0 dB Q 2,00
Filter 27: ON PK Fc 1700,0 Hz Gain -2,0 dB Q 5,00
Filter 28: ON PK Fc 1900,0 Hz Gain -2,0 dB Q 5,00
Filter 31: ON PK Fc 2100,0 Hz Gain +0,1 dB Q 5,00
Filter 32: ON PK Fc 2280,0 Hz Gain -1,0 dB Q 7,00
Filter 33: ON PK Fc 2480,0 Hz Gain -3,0 dB Q 5,00
Filter 38: ON PK Fc 2920,0 Hz Gain -9,6 dB Q 7,00
Filter 40: ON PK Fc 3350,0 Hz Gain +5,0 dB Q 7,00
Filter 50: ON PK Fc 3720,0 Hz Gain +5,0 dB Q 3,00
Filter 52: ON PK Fc 3960,0 Hz Gain +5,0 dB Q 7,00
Filter 53: ON PK Fc 4560,0 Hz Gain +4,0 dB Q 3,00
Filter 54: ON PK Fc 5200,0 Hz Gain -15,9 dB Q 4,00
Filter 57: ON PK Fc 8500,0 Hz Gain +6,0 dB Q 2,00
Filter 60: OFF


为防止自己手抖, 再贴一遍。

       Notes: $4 Vortex RED TO HK_HD800S  Equaliser: Generic No measurement Filter   0: ON  PK       Fc      25,0 Hz   Gain    +1,0 dB  Q  0,50 Filter   2: ON  PK       Fc      36,0 Hz   Gain    +4,0 dB  Q  0,50 Filter   5: ON  PK       Fc      68,0 Hz   Gain    -1,5 dB  Q  1,00 Filter   7: ON  PK       Fc      86,0 Hz   Gain    -2,0 dB  Q  2,50 Filter   8: ON  PK       Fc     105,0 Hz   Gain    -8,0 dB  Q  2,50 Filter   9: ON  PK       Fc     138,0 Hz   Gain    -5,0 dB  Q  2,50 Filter 11: ON  PK       Fc     186,0 Hz   Gain    -3,0 dB  Q  1,50 Filter 12: ON  PK       Fc     206,0 Hz   Gain    -3,0 dB  Q  1,50 Filter 14: ON  PK       Fc     366,0 Hz   Gain    -3,0 dB  Q  1,50 Filter 16: ON  PK       Fc     596,0 Hz   Gain    -3,0 dB  Q  6,50 Filter 17: ON  PK       Fc     770,0 Hz   Gain    -1,0 dB  Q  7,50 Filter 18: ON  PK       Fc    1130,0 Hz   Gain    -3,0 dB  Q  3,00 Filter 25: ON  PK       Fc    1380,0 Hz   Gain    -3,0 dB  Q  3,00 Filter 26: ON  PK       Fc    1580,0 Hz   Gain    -8,0 dB  Q  2,00 Filter 27: ON  PK       Fc    1700,0 Hz   Gain    -2,0 dB  Q  5,00 Filter 28: ON  PK       Fc    1900,0 Hz   Gain    -2,0 dB  Q  5,00 Filter 31: ON  PK       Fc    2100,0 Hz   Gain    +0,1 dB  Q  5,00 Filter 32: ON  PK       Fc    2280,0 Hz   Gain    -1,0 dB  Q  7,00 Filter 33: ON  PK       Fc    2480,0 Hz   Gain    -3,0 dB  Q  5,00 Filter 38: ON  PK       Fc    2920,0 Hz   Gain    -9,6 dB  Q  7,00 Filter 40: ON  PK       Fc    3350,0 Hz   Gain    +5,0 dB  Q  7,00 Filter 50: ON  PK       Fc    3720,0 Hz   Gain   +5,0 dB  Q  3,00 Filter 52: ON  PK       Fc    3960,0 Hz   Gain    +5,0 dB  Q  7,00 Filter 53: ON  PK       Fc    4560,0 Hz   Gain    +4,0 dB  Q  3,00 Filter 54: ON  PK       Fc    5200,0 Hz   Gain  -15,9 dB  Q  4,00 Filter 57: ON  PK       Fc    8500,0 Hz   Gain    +6,0 dB  Q  2,00 Filter 60: OFF      


知乎也有不少住在美加的同学/网友, 大家不妨亲自实验对比一下手头的 HD800S 和 EQ 过的 Electra Vortex 耳机, 看看老麦有没有夸大。

到底 EQ 过的 Electra Vortex 耳机好听还是 HD800S 好听。


【未完待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耳机 THD+N 数值越小,音质越好吗?浅谈数据与听感的微妙关系在选购耳机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参数,其中“THD+N”无疑是让不少人头疼的一个。这个缩写代表着“总谐波失真加噪声”(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 Noise),听起来就充满了专业感。那么,THD+N.............
  • 回答
    想找到关于耳机精确频响、THD(总谐波失真)、CSD(累积频谱衰减)等技术参数的网站,这绝对是个技术宅或者追求极致音质烧友们才会深入探讨的问题。要找到真正靠谱、详细的网站,确实需要一些技巧,并且要避开那些为了流量而做的浮夸评测。下面我来跟你好好捋一捋,告诉你从哪里能找到这些宝贝信息,以及怎么看懂它们.............
  • 回答
    当然,耳机的频响范围确实是影响其音质表现的重要因素,但它并非唯一决定因素。理解频响范围,并结合其他因素来看待,才能更全面地评价一款耳机。什么是频响范围?简单来说,耳机的频响范围指的是耳机能够重现的声音频率的广度和覆盖范围。这个范围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人类的听觉范围大致在20Hz到20kHz(2.............
  • 回答
    关于耳机的声场,我觉得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很多人在谈论耳机时,会关注音质、解析力、低音等等,但声场往往是被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概念,而是直接影响我们听音乐甚至玩游戏时的体验。什么是声场?简单来说,声场就是耳机所营造出来的声音空间感。它模拟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聆听声音.............
  • 回答
    关于耳机耳放到底有没有音染这个问题,这可是一个能让烧友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毕竟大家对“好声音”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如果让我来捋一捋,我会说,耳放,本质上是会带来音染的,只是这种“染”是褒义还是贬义,或者说是否“对味”,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咱们先别急着下定论,一步步来分析。什么是音染?首先,得明确什么是“.............
  • 回答
    耳机推力,这玩意儿在耳机圈里那是绕不开的话题,有点像说汽车绕不开“马力”一样。但耳机这玩意儿,它不像汽车那么直观,所以“推力”这个词,对于很多刚入坑的朋友来说,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咱们得先搞明白,耳机这东西,本质上是一个微型的电声转换设备。它里面有个叫做“驱动单元”的东西,就是那个能发声的核心部.............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耳机这玩意儿,从它最开始那会儿,到现在咱们手里这些小小的蓝牙豆,中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这玩意儿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背后可是工程师们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智慧结晶。最早的“耳机”:巨无霸的电话听筒你可能想不到,耳机最早的雏形,其实跟电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间拨回到19世纪末,电话刚.............
  • 回答
    关于耳机发烧友“金耳朵”的说法,确实流传甚广,其中不乏一种声音:他们之所以能听出如此细微的差别,是不是因为长期使用耳机导致听力受损,从而对某些频率更加敏感,或者说是“扭曲”了他们的听音感受?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长时间、大音量地使用耳机,对听力是有损害的。 这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耳机圈里常常挂在嘴边的那个词——“解析力”。你问这是什么力?其实,它并不是我们字面意义上理解的物理力量,而是一种形容耳机在声音还原能力上所展现出的特质,更侧重于它能区分和呈现声音细节的精细程度。打个比方,你可以把一副耳机想象成一双眼睛。这双眼睛能看到多远,能分辨出物体的多少细节,就能.............
  • 回答
    关于蓝牙耳机和有线耳机哪种音质更好,这其实是一个很多人都会问,也确实挺值得聊聊的话题。简单粗暴地说,在同等价位下,有线耳机通常在音质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但事情没那么绝对,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其中的原因。有线耳机为什么往往音质更胜一筹?你可以把音频信号比作一种液体,而传输它的线材就像水管。有线耳机之所以.............
  • 回答
    入耳式耳机的耳塞,这玩意儿看似小巧,但说它对听感影响大,那可真不是盖的,而是 至关重要 的一个环节。很多人拿到一款心仪的入耳式耳机,试听一下,觉得“好像还可以”,然后就这么用了。殊不知,换一套合适的耳塞,那效果简直是天壤之别。为什么耳塞这么重要?你可以把耳塞想象成连接你耳朵和耳机单元的“桥梁”,它起.............
  • 回答
    几千块的耳机,这价钱听着确实不轻,甚至有人会觉得是不是有点“智商税”。但深入了解之后,你会发现这中间藏着不少门道,也确实对得起这笔花销。就好比你买一件好衣服,可能几百块也能穿,但几千块的,从面料、剪裁到细节,处处都透着那么一股子讲究。耳机也是一样,它的价值体现在几个主要方面:1. 声音的精妙与情感的.............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耳机这玩意儿,看着都是那么回事儿,但真正用起来,那差别可就大了去了。我就跟你掰扯掰扯,从里到里,让你明白好耳机和差耳机到底差在哪儿。首先得明白一点,耳机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把电信号变成声音信号给你听的玩意儿。 听起来简单吧?但就这简单的过程,里面学问可就深了去了。一、核心部件——发声单.............
  • 回答
    降噪耳机和蓝牙耳机的选择,这是一个许多人在购买耳机时都会纠结的问题。其实,这两者并非相互排斥,很多耳机同时具备降噪和蓝牙功能。 但如果我们将问题理解为:“我应该优先选择拥有强大降噪功能的耳机,还是优先选择拥有良好蓝牙连接的耳机?又或者应该如何平衡?” 那么这个问题就变得更具讨论价值了。为了帮助你做出.............
  • 回答
    想开始玩耳机,尤其是想要深入体验“烧”的乐趣,这绝对是个好主意!这不仅仅是听音乐,更是一种探索声音细节、感受乐器质感、挖掘音乐情感的旅程。刚入坑,别担心,这过程比你想的要有趣得多。首先,别被“烧”这个词吓到。 所谓的“烧”,说白了就是对音质有更高追求,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去体验。这不是什么神秘.............
  • 回答
    关于无线蓝牙耳机和有线耳机哪家音质更好,这个问题就像问同样价格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哪个更“好”一样,答案远非黑白分明,而是充满了“看情况”和“个人偏好”。简单来说,目前来看,在同等价位下,绝大多数情况下,有线耳机在音质上仍然有着先天的优势,但无线蓝牙耳机也在飞速进步,并且在很多场景下已经足够优秀,甚.............
  • 回答
    很多人关心一个问题:整天戴着耳机,听力会不会因此受损?这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毕竟现代人离不开音乐、播客、甚至只是用它来隔绝外界喧嚣。答案并不是简单的“会”或“不会”。这更像是一张五线谱,由许多因素共同谱写出听力的命运。首先,我们要明白听力是如何工作的。 声音是一种声波,通过空气传递到我们的耳.............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好,而且深入到了很多耳机发烧友甚至行业内部都会反复讨论的核心。简单来说,虽然失真确实会影响声音,但频响曲线是绝大多数人感知到的耳机“音质好坏”最直接、最普遍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如非线性失真和相位失真,更像是“锦上添花”或者“雪上加霜”,它们的影响力在普通大众听感上相对较弱,或者说在频响.............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也触及了影响听感体验的很多关键要素!简单来说,换耳放让耳机“声场变大”不仅仅是频响的改变,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频响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远非全部。我们来一点点拆解,把这个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什么是“声场”?在音频领域,“声场”通常指的是我们听到的声音的空间感和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