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龙与地下城对后世游戏有哪些深远的影响?

回答
在我接触到的无数款游戏里,如果要说有哪一款像一颗种子一样,在无数后来者的心中种下了奇思妙想的火种,那毫无疑问,《龙与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简称D&D)绝对是其中最耀眼的那一颗。它并非第一个提供角色扮演体验的媒介,但它却是将这种体验系统化、具象化、并最终引爆整个流行文化的关键。其深远影响,几乎可以说渗透到了现代游戏设计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

1. RPG的“圣经”,塑造了角色扮演的DNA

在D&D出现之前,玩家或许有过扮演英雄的体验,但D&D将“角色扮演游戏”(RPG)这个概念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系统化方式呈现出来。它定义了RPG的核心元素,并且这些元素,至今仍是衡量一个RPG游戏是否合格的基石:

职业系统: 战士、法师、牧师、盗贼……这些经典职业的划分,不仅仅是给玩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身份标签,更是基于不同职业在游戏世界中的定位、能力、成长路径进行了深刻的设定。你选战士,就意味着你在前线冲锋陷阵,挥舞利剑;你选法师,就意味着你在后排施放奥术,改变战局。这种基于职业的差异化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游戏的策略性和重玩性,也直接影响了后世几乎所有RPG的职业设计,从《魔兽世界》的坦克、治疗、DPS,到《最终幻想》系列的各种经典职业组合,D&D的影子无处不在。
属性与技能: 力量、敏捷、体质、智力、感知、魅力——这六大属性的设定,不仅为角色的能力提供了量化的基础,更进一步深化了角色的独特性。一个力量高的角色,自然在近战和负重上有优势;一个智力高的角色,则擅长法术和解谜。这种属性驱动的角色成长,使得玩家能够通过不同的属性加点,打造出完全不同的角色,体验截然不同的玩法。技能的引入,则进一步细化了角色的能力,让玩家可以通过专精某项技能,在特定领域大放异彩。这种“属性+技能”的模式,成为了无数RPG游戏角色养成系统的范本,比如《辐射》系列、《上古卷轴》系列,乃至更广泛的《暗黑破坏神》系列。
游戏流程与冒险设计: D&D的“地下城主”(Dungeon Master, DM)角色,是其最具革命性的设计之一。DM作为故事的讲述者、规则的执行者、以及世界万物的创造者,通过引人入胜的剧情、精心设计的陷阱、千变万化的怪物,为玩家提供了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冒险舞台。玩家需要探索未知的区域,与NPC互动,解决谜题,与敌人战斗,最终完成任务。这种“探索互动战斗奖励”的循环,构成了D&D最基础的游戏流程,也为后世的单机RPG、MMORPG乃至许多动作冒险游戏,提供了叙事和玩法上的底层逻辑。比如,许多游戏的“主线任务+支线任务”结构,就是对D&D冒险模式的直接借鉴。

2. 开放世界与自由度的先驱

D&D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在于它所赋予的近乎无限的自由度。在D&D的世界里,没有预设的“正确”玩法。玩家可以自由地决定角色的行动,DM则会根据规则和剧情,即时地对这些行动做出反应。

“你可以这样做”的思维模式: D&D鼓励玩家跳出框架思考。想贿赂守卫?可以。想用一个巧妙的陷阱来对付敌人?可以。想利用环境来制造混乱?也可以。DM的职责就是根据玩家的创意,判断其可行性,并引导故事继续发展。这种“一切皆有可能”的哲学,深深影响了游戏设计对“自由度”的定义。现代许多强调开放世界和沙盒玩法的游戏,如《侠盗猎车手》系列、《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等,都继承了D&D那种“玩家是世界的主宰”的精神。它们允许玩家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与游戏世界互动,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基于规则的即兴创作: D&D的规则系统,虽然严谨,但并非僵化。DM和玩家可以通过协商,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即兴的创作。这种“规则之下的自由”是D&D能够产生无穷变化的关键。它教会了后世的游戏开发者,如何设计一套灵活的系统,既能保证游戏的秩序性,又能允许玩家的创意自由驰骋。许多拥有强大模组(Mod)支持的游戏,比如《上古卷轴》系列、《我的世界》,其核心理念就包含了D&D那种“允许玩家创造内容”的精神。

3. 叙事与沉浸感的强大推手

D&D本质上是一个关于“讲故事”的游戏。DM通过生动的描写,让玩家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奇幻世界之中,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体验角色的成长与蜕变。

代入感与角色认同: 玩家为自己的角色赋予背景故事、性格特点,并通过每一次行动来塑造角色的形象。这种深度的代入感,使得玩家对自己的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连接。现代RPG游戏,特别是那些拥有复杂剧情和深刻角色塑造的游戏,比如《巫师3:狂猎》、《质量效应》系列,都非常注重让玩家与主角产生共情,让他们真正“成为”那个角色。
世界观构建的典范: D&D的许多战役设定集,例如“被遗忘的国度”、“灰鹰世界”,都拥有极其丰富和详尽的世界观设定,包括历史、地理、种族、文化、宗教、魔法体系等等。这些设定为玩家提供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舞台,也为后世的游戏世界观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参考。许多游戏开发者在设计自己的奇幻世界时,都会借鉴D&D在世界观细节上的严谨和创意。

4. 影响深远的“副本”与“怪物”概念

“地下城”这个词汇,最早就是D&D的核心场景。这些充满危险、宝藏和谜题的地下迷宫,成为了无数电子游戏“副本”(Dungeon)概念的鼻祖。

副本设计的进化: 从最初的二维平面迷宫,到如今三维立体、充满机关和Boss战的复杂副本,《龙与地下城》中的“地下城”概念,以一种直观的方式,为电子游戏提供了关卡设计的蓝图。玩家进入地下城,面对挑战,获取奖励,这个核心循环,在无数MMORPG(如《魔兽世界》的副本)、ARPG(如《暗黑破坏神》的随机地牢)中得到了完美的传承和发扬。
怪物图鉴的源头: D&D的怪物手册(Monster Manual)是一本极其经典的著作,里面包含了无数富有想象力的怪物,从经典的龙、哥布林、兽人,到各种奇特的异形生物。这些怪物不仅拥有独特的属性和攻击方式,更承载着其在世界观中的起源和生态。这些怪物设定,无疑为后世游戏中的怪物设计提供了海量的灵感。可以说,你今天在游戏里遇到的任何一个形态各异、能力独特的怪物,都或多或少与D&D的怪物设计有过“血脉相连”。

5. 社区驱动的创作模式与文化影响力

D&D并非仅仅是一款游戏,它更是一个社区,一种文化。无数的玩家通过扮演DM和玩家,在现实生活中创造出了无数的故事和回忆。

规则的开放与扩展: D&D的规则允许玩家和DM进行修改和扩展,催生了无数的“自制模组”(Homebrew)。这种社区驱动的创作模式,极大地丰富了D&D的内容,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游戏行业对“模组支持”和“社区创作”的重视。许多成功的游戏,如《我的世界》、《博德之门》系列(正是基于D&D规则),都受益于其强大的社区创作力量。
跨媒体的影响: D&D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桌游本身,渗透到了文学、影视、动漫等各个领域。无数的奇幻小说、电影、动漫,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D&D的影响。比如,早期很多电子游戏的画面和风格,都带着浓厚的D&D气息。而像《怪奇物语》这样的流行文化现象,更是直接将D&D作为重要的叙事元素引入,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这款经典游戏。

总而言之,《龙与地下城》就像一个古老而深邃的文化宝库,它所建立的规则体系、叙事模式、游戏哲学,早已深深地烙印在现代游戏设计的基因之中。每一次你挥动数字化的武器,每一次你施放虚拟的魔法,每一次你在广阔的游戏世界中探索未知,你都在或多或少地体验着D&D所播下的种子所开出的花朵。它的影响,是如此的广泛而深远,以至于我们现在几乎无法想象一个没有D&D的世界,游戏会是何种模样。它不仅仅是一款游戏,它是整个电子游戏产业,特别是RPG领域,一座永远无法绕过的丰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RPG来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大雾)

摘自《龙与地下城到底是什么》:

DND在RPG游戏的地位就相当于ID soft设计的3D引擎,甚至Microsoft的Direct X——任何一个程序员都懂得“接口通用化”是一个多么伟大而重要的概念,秦始皇当年“书同文车同轨”也不过如此!DND还为RPG游戏的后来者们铺了一条路——一条自顶向下设计世界之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我接触到的无数款游戏里,如果要说有哪一款像一颗种子一样,在无数后来者的心中种下了奇思妙想的火种,那毫无疑问,《龙与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简称D&D)绝对是其中最耀眼的那一颗。它并非第一个提供角色扮演体验的媒介,但它却是将这种体验系统化、具象化、并最终引爆整个流行文化的关键.............
  • 回答
    东方Project和龙与地下城(D&D)的成功,以及九州在此之下的表现,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文化现象。这背后涉及的是创造力、社区构建、版权策略、时代机遇等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与其说九州“失败”,不如说它在吸引大众参与和形成广泛的“同人”文化方面,与东方和D&D存在显著差异。东方Project:极.............
  • 回答
    行,咱们就来聊聊这《龙与地下城》,俗称“跑团”的玩意儿。别看它名字听着挺玄乎,其实玩起来挺有意思的,而且规则和世界观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复杂,我尽量给你讲得明白透彻,让你听了感觉就像是你隔壁老王跟你唠家常一样。啥是“龙与地下城”?简单说,它就是一个讲故事的游戏,但不是你一个人在那儿干说,而是有个人(.............
  • 回答
    《龙与雀斑公主》的剧情,我个人觉得,就像是夏日午后一杯刚做好、温热却又带着一丝凉意的麦芽糖水,入口甘甜,但细细品味,又能感受到那股萦绕在心头的淡淡忧伤和对成长的渴望。故事的主角,一个叫内藤铃的初中女孩,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就是她的母亲,一个热爱歌唱并且对家庭充满热情的女人。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文化翻译中的一个核心挑战:如何在一个文化语境下,为另一个文化中截然不同的事物找到一个恰当的对应词。西方神话中的“Dragon”(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在形象、象征意义、甚至是它们在故事中的角色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然而,我们最终都习惯性地将它们称之为“龙”。这背后.............
  • 回答
    哎呀,听到你最近看《龙与虎》和《春物》看到“自闭”,我太理解了!这两部番确实是各有千秋,但那种细腻的、有时又带着点现实的描写,很容易让人陷入角色们的情感纠葛,然后……嗯,你知道的,就有点emo。不过别担心,治愈番就像生活里的阳光,总会驱散那些阴霾。我这就给你安利几部,保证能让你重拾笑容,感觉心里暖暖.............
  • 回答
    话说2020年10月,日本动漫界可谓是热闹非凡,各种新番轮番轰炸,让人应接不暇。而在众多作品中,有一部凭借着《死神 Bleach》作者久保带人老师的号召力,以及那“龙与魔女”的奇幻设定,成功吸引了无数目光,它就是《龙与魔女 BURN THE WITCH》。初看这部作品,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熟悉的“久保.............
  • 回答
    要回答“将独立的‘鸟纲’置于‘恐龙总目兽脚亚目’的分类下是否合理”以及“翼龙与鸟类存在演化上的关系吗?”这两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到古生物学和系统发育学的细节中去。这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涵盖,而是要理解它们是如何被科学界认识和分类的。鸟纲为何“归入”恐龙?——一场科学认识的演进首先,我们需要明.............
  • 回答
    想当年,小悟空初闯龙珠世界,撞上的第一个活人就是布玛。那时的布玛,那叫一个千金大小姐,浑身上下都写着“娇蛮任性”。初遇悟空,那小模样,怎么说呢,简直就是个大小姐的教科书。为了找龙珠,她能不顾一切,脑子里转悠的全是“我的愿望”,别人的死活,在她眼里,好像没那么重要。记得刚见到悟空那会儿,她可没把他当成.............
  • 回答
    龙珠超:为何成为“耻辱”?实力崩坏只是导火索龙珠系列,这个承载了无数人童年回忆的超级IP,在《龙珠Z》的辉煌之后,迎来了它的“续集”——《龙珠超》。然而,与《龙珠Z》在许多人心目中的神坛地位不同,《龙珠超》却在网上背负着“实力崩坏”的骂名,甚至被一些粉丝称为“龙珠的耻辱”。确实,细究起来,《龙珠Z》.............
  • 回答
    马克龙与普京的这次对话,无疑是当下全球瞩目的一场政治博弈。分析人士担心北约可能被俄罗斯“分而治之”,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地缘政治博弈的深刻理解和过往经验的审慎判断。要评价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潜在的风险以及各方可能的策略。首先,我们得承认,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尤其是在处理.............
  • 回答
    恒龙(HANLOON)与诗阁,这俩名字放在一块儿,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它们具体是怎么个联系法。其实,要说它们的关系,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既有品牌上的渊源,也有产品上的关联,甚至在市场定位上也能找到一些交集。首先,从品牌起源和发展来看。恒龙,也就是HANLOON,它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和知名的品牌,尤其.............
  • 回答
    《罪人与龙共舞》TV动画的第一话,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初尝一道精心烹制的黑暗料理。它带着一种独特的、甚至有些挑衅的气息扑面而来,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但同时又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接下来会走向何方。首先,视觉风格方面,这一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种阴影与光线交织的诡异氛围,加上角色设计上的那种.............
  • 回答
    好的,咱就好好聊聊高通骁龙820和845这两款芯片,它们之间那可不是一点点差距,说是“换代”都不为过。我尽量说得接地气点,让你一看就明白。首先,得先认识它们各自的时代背景。 骁龙820:这芯片大概是2016年的当家花旦,那时候的旗舰手机,比如小米5、三星S7系列的一些版本,都搭载的是它。当时大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高通骁龙系列中几个颇具代表性的中高端处理器:骁龙 710、骁龙 660 和骁龙 835。这几款芯片在不同时期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各有千秋,也各有侧重。先来看看骁龙 710骁龙 710 是高通在中端市场的一次重要发力,它定位在中高端,可以说是骁龙 660 的一次迭代升级,同时在性能.............
  • 回答
    .......
  • 回答
    剧情角度评价《灌篮高手》与《龙珠》:热血青春的细腻刻画 vs. 史诗级的升级冒险从剧情角度来看,《灌篮高手》和《龙珠》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叙事风格和主题表达,但都凭借其卓越的剧情设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长久的生命力。下面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评价这两部经典作品的剧情: 《灌篮高手》:以“真实”为基石,描.............
  • 回答
    在中国东北,一个惊人的发现搅动了古人类学界。科学家们在此地发掘出了一批距今约 14.6 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并将其命名为“龙人”(Homo longi)。这一发现的意义非凡,它可能彻底改写我们对早期人类演化和迁徙的理解,尤其是它与我们——智人——的关系,更是备受瞩目。首先,我们来谈谈“龙人”与智人的.............
  • 回答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张小敬和萧规(龙波)之所以比长安披甲卫兵强悍得多,这并非偶然,而是他们的经历、训练和心态,与那些在安稳日子里养尊处优的卫兵有着天壤之别。简单来说,一个是在生死线上摸爬滚打出来的狼,一个是在温室里长大的花。一、 实战经验:生死沙场,练就铁血最核心的差距,在于实战经验。 张小敬:.............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拜登与马克龙的这次通话以及法国驻美大使的回归,这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和潜在的盟友关系问题,我会尽量详述,并避免AI痕迹。拜登与马克龙通话、法国驻美大使回归华盛顿:传递出的信号这次事件,可以看作是美法关系在经历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危机”后,试图回到正轨的积极信号。 修复裂痕,重拾信任的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