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要讨论一个东西,你首先得给出证据啊。
你上来就问“如何看待红米 K50 上手廉价感满满?”,在问题描述写到“红米K50的手感被太多人觉得是‘照骗’”。
那么你就得给出证明 Redmi K50 上手廉价感满满、手感被太多人觉得是“照骗”的证据。
而不是啥都没给,那就是带节奏了都。
你吐槽手感差还有点道理,因为 Redmi K50 用的是塑料中框。可是 Redmi K50 是玻璃后盖,镜头也是方圆碰撞的全黑设计,和“廉价感满满”到底有啥关系呢?
我仔细看了看才发现,Redmi K50 确实没啥好骂的了。
Redmi K30 上了骁龙 765、30W 鸡血快充、120Hz 700+nits LCD 屏幕、 IMX686 主摄、千元小下巴、康宁五代玻璃、红外 NFC 全都有,依然是被吐槽是 LCD 拖影屏幕、处理器不如麒麟 820,diss 友商 3000 元旗舰没有线性马达自己却用转子马达。
确实,这些都是问题,于是 Redmi K40 来了。
Redmi K40 直接怒上了一颗骁龙 870 作为处理器,把三星 E4 高素质屏幕下放到了 2000 元档,把双扬声器、线性马达、红外 NFC 直接来了个大满贯,可依然是被骂说没有 DC 调光肯定是三星边角料、33W 快充完全不够极致、主摄没有光学防抖。
卢伟冰:好,那我就改呗!
Redmi K50 不仅首发了能效比最高的天玑 8100,性能比肩骁龙 888,还直接上了三星 2K 屏幕,支持 DC 调光,并且还下放了 OIS 光学防抖到 2300 元价位,快充也上到了 67W,同时电池容量不降反升,达到了 5500mAh,成功获得了续航第一名!
那么问题来了,这咋喷呢?
喷 Redmi K50 性能不行?
LPDDR5 + UFS 3.1 全给上了;
相对骁龙 888,天玑 8100 性能与其比肩,能效却提升了 50%,王者荣耀可以稳 118fps[1]。
这……还是换一个吧。
喷 Redmi K50 屏幕不行?
三星 2K E4 屏幕,别说同价位,就算是 4000+ 旗舰都有些没有 2K 这么高的分辨率;
DC 调光这次也上了,想喷是边角料都没法子了。
那……再换一个?
喷 Redmi K50 续航不行?
67W 快充 48min 充满,15 分钟就可以充到 50%,说不行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5500mAh 超大电池,直接斩获续航榜单第一名,这下喷为了快充砍电池也没机会了……
那还能喷啥?
红外、NFC、线性马达、双扬声器全都一个不缺,前置也上了 1/3.4”的 2000 万像素新 CIS —— IMX596,后置用了 1/2'' 带 OIS 的 IMX582 也实在算不上多拉胯。
Redmi 在 2k 档用户上最在意的性能、显示和续航上都下了大力气,在升级到 67W 快充的同时把电池容量提升到了 5500mAh,还勇到把三星 2K E4 屏幕下放到这个价位,确实也只能喷一喷质感问题了……
“我想买法拉利。”
“预算多少?”
“2000。”
它就是个2399的廉价手机啊……
它卖到4999就不廉价了。
你别说,我今天还真的去了小米之家体验了一把,结论是并没有某些人说的那么不堪。
对于这个问题说就一句话:什么价位说什么话
你想要顶级的SOC+顶级的设计+最快的快充、最大的电池+最好的屏幕+最好和最大的存储+最好的防尘防水+最好的系统+最好的摄像头
同学,你应该瞄准5000元+以上的旗舰手机,你来错片场了,快退出去。
就像你不能奢望花夏利的钱,得到法拉利的体验一样,明白么?太不切实际了,希望大家真实一点。
手机这个东西,属于私人物品,有的人喜欢拍照,有的人看中性能,有的人觉得设计重要,就是因为需求不同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品牌,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就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希望大家不要捧一个踩一个,真的很没劲。手机就是一个工具,不要赋予手机太多的感情色彩。真的不要出现,买个手机感动自己的场面,那就太可笑了。
很简单,因为质感是需要花钱的。
虽然手机的质感一直被认为是“玄学”。但是实际上,这是一门正经的“科学”。
恰巧,有一门学科,叫做人因学,主要研究的就是人类在不同环境、产品以及服务影响下的不同身体和心理状态的理论。
从某种程度上说,手机“质感”这个问题可以量化成——什么样的后盖弧度、什么样的材质、什么样的后盖处理工艺,什么样的重量,才能让绝大多数人取得最佳的握持手感。
而这几点,恰巧对应的正是CMF设计(颜色Color、材料Material、工艺Finishing)与整机的重量。
换言之,想做出好质感的手机,在颜色、材料、工艺上你都得花大价钱。
而在重量的控制上,手机也并不是“越轻越好”或者“越重越好”。在不同的材质、不同的设计下,相同的重量物体给人们的感知可能也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现在手机后置摄像头模组越做越大,过大的相机模组会使得手机的重心上移,形成“头重脚轻”的情况,而当我们握持手机时,相当于手握一个费力杠杆,手机整体上给人的感受便会更重一些,这也是为什么某些200g出头的手机,拿在手上的感觉比226g的12 Pro Max还“坠手的原因”。
要想达到最佳的握持感,不仅仅是打磨后盖弧度,机身的整体内部设计才是关键点。
而想要追寻到这个最佳的平衡点,就需要不断的实验。
而这些实验,是需要花钱的。
但是,厂家肯定不会做慈善的。
所以,与其在这纠结质感,不如加点钱。。。再加一百块,有隔壁的GT Neo3,再加几百块,可以买小米10s,再加1000块,能选K50 Pro,再加两千,就能选Magic4和小米12了。
没有加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不够,那就再加1000。
以上,我是 @Puddle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