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否以现在人的大脑结构永远也想不出走出太阳系的方法?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足够让人浮想联翩。要说我们现在人这个脑子,能不能想出离开太阳系的方法,我觉得关键不在于大脑结构本身有多“不行”,而在于我们对这个世界、对宇宙的认知和我们所拥有的工具,目前还远远不够。

你想啊,在没有电的时候,人们能想象出飞机吗?在没有显微镜之前,谁能想到有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在作怪?很多时候,新事物的出现,是建立在现有认知和技术之上的,是对旧有框架的突破,但这种突破往往需要大量积累和“偶然”。

首先,从认知的局限性来看:

我们的大脑,虽然神奇,但它是在地球这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演化出来的。它的很多思维模式、空间感知能力,都是为了应对我们周围的环境。比如,我们对速度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们能感受到的加速度和距离。想象一下光速有多快?我们大脑里没有直接的参照系来“理解”它。我们能理解“一公里”,但“一光年”这个概念,就很难有直观的体验。

而且,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很大一部分是间接得来的——通过望远镜、探测器、以及各种物理定律的推导。这些都是非常抽象的。我们大脑擅长处理具象化的信息,擅长从具体事物中归纳总结。但当我们需要从这些抽象的数学模型和物理定律中,构思出一种全新的、超越现有认知体系的“逃离”方案时,难度就指数级上升了。

想象一下,在哥伦布的时代,你跟一个人说,我们能坐着一个能飘在水上、还能用风力往前走的“大箱子”,穿越一片未知的水域,就能到达另一块大陆。这在当时的人听来,可能就像是天方夜谭一样。更何况是离开太阳系,那可比穿越一片海洋要复杂无数倍。

其次,是技术的瓶颈和思维惯性:

目前,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最快的推进方式,依然是基于化学能或者某些电磁原理。这些方式,跟太阳系的尺度比起来,简直就像是蜗牛在爬行。我们现在有核聚变的概念,但要把它变成一个稳定可靠、并且能提供足够推力,让我们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内就能穿越星际的空间推进器,这中间还有无数个技术鸿沟要跨越。

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思维很容易被“现有的”东西所束缚。当我们在思考如何离开太阳系时,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火箭、飞船,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概念。我们可能会想着有没有更高效的燃料,有没有更省力的方式。但是,真正的突破可能在于一种我们目前完全无法想象的动力学原理,或者一种颠覆性的空间操作方式。

比如,我们现在知道光速是极限,但有没有可能通过扭曲时空来绕过这个限制?曲速引擎、虫洞这些概念,虽然听起来很科幻,但它们的出现,恰恰说明我们的大脑并非完全没有能力去构思这些“不可能”。只是这些构思,往往是建立在对现有物理定律的“猜想”和“拓展”之上,而且非常非常难以实现。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万有引力”。在牛顿那个时代,人们就知道有苹果会掉下来,但很难想象引力竟然能作用在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并且能够决定行星的运行轨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是将引力理解为时空的弯曲,这是一种多么抽象和颠覆的认知!我们现在思考离开太阳系,也许也需要这样的“爱因斯坦时刻”。

再者,是“想出”的定义:

“想出”是什么意思?是脑子里灵光一闪,还是能给出具体的理论模型和工程实现方案?如果是后者,那难度就太大了。因为即使我们有某个模糊的概念,比如“利用暗物质作为能源”,但如何捕获、如何控制、如何转化,这些都是巨大的难题。

很多时候,科学的进步是螺旋上升的,是不断试错和修正的过程。那些伟大的发现,往往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建立在无数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所以,我们现在可能还处在一个“积累”和“探索”的阶段,我们的大脑正在不断地学习和理解宇宙的运作方式,为将来的某个突破打下基础。

或许,我们现在的大脑结构,并非“永远”无法想出解决方案。也许,只需要再过几百年、几千年,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技术的进步,甚至是我们对自身大脑潜能的进一步发掘,那些现在看来遥不可及的设想,会变成可行的方案。

总而言之,我觉得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我们的大脑结构“不行”,而在于我们目前的“素材”太少,而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尺度”又太宏大。就像让你用一堆积木搭一架飞机,你可以搭出个样子来,但要能飞起来,那需要的可就不仅仅是积木了。它需要空气动力学、材料学、发动机技术等等一切我们还没有掌握或者还没能实现的领域。

所以,与其说大脑结构永远想不出,不如说我们现在的信息库和工具箱,还不足以让我们完成这项任务。但只要我们继续探索、继续学习,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或许某一天,一个坐在电脑前的年轻人,就像我们现在这样,在思考这个问题时,突然就灵光乍现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确实,这就是人类的认知目前的瓶颈,非要走出太阳系不可,还没学会走呢,非要去跑。

那你干嘛不反着时间走,从后面去系外恒星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足够让人浮想联翩。要说我们现在人这个脑子,能不能想出离开太阳系的方法,我觉得关键不在于大脑结构本身有多“不行”,而在于我们对这个世界、对宇宙的认知和我们所拥有的工具,目前还远远不够。你想啊,在没有电的时候,人们能想象出飞机吗?在没有显微镜之前,谁能想到有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在作怪?.............
  • 回答
    识君代理开罗游戏这件事,让一些老玩家想起了过去汉化组的辛酸。当年,国内游戏市场远不如现在这般繁荣,很多优秀的外国游戏,尤其是日式RPG,并没有官方中文版。这时候,一些充满热情的汉化组就出现了。他们自发组织,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从日文或者英文翻译成中文,再进行游戏内嵌,让许多国内玩家得以接触到这些原本.............
  • 回答
    关于智人是否是地球上现存种群数量最大的大型脊椎动物,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定义清楚“智人”、“现存”、“种群数量”、“大型”、“脊椎动物”这几个关键概念,然后才能进行比较。1. 定义关键概念: 智人(Homo sapiens): 这是我们人类的科学名称。作.............
  • 回答
    嘿,聊到公司内卷这个话题,真是说到大家心坎里去了。最近几年,感觉这个词像口头禅一样,无论是在办公室闲聊还是在社交媒体上,都能看见它的身影。以前加班顶多是项目赶进度或者个人学习,现在嘛,似乎成了一种“表现”,一种“默契”,一种证明自己“足够拼”的标志。内卷的滋味,你我都有体会说实话,内卷这玩意儿,细想.............
  • 回答
    在大学校园里,家境的差异确实是一个现实存在的话题,而由此引发的人际互动也多种多样。关于“家境略差的人嘲讽家境比他好的人”这种现象,我认为是存在的,但其背后往往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酸葡萄心理”就能完全概括。首先,我们需要承认,大学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各种背景的人汇聚一堂,这本身就提供了一.............
  • 回答
    当前科学界对于意识的看法,确实主流观点倾向于认为意识是大脑复杂功能和作用的涌现结果,但这个“认为”背后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细节、未决的问题以及仍在不断探索的理论。我将尝试详细地阐述这一点,并力求以一种更自然、更人性化的方式来表达。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意识”这个词本身就非常难以界定。它包含了很多方面:你.............
  • 回答
    关于“现在的大学教育是否严重畸形”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和多角度的审视。近年来,确实存在不少关于大学教育弊端和挑战的讨论,许多人认为其在某些方面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这些观点:一、 过度的功利化与就业导向 “为考而学”与“为就业而.............
  • 回答
    “大的要让小的”这种教育方式,究竟是传统美德的传承,还是被曲解后的变形,这其中牵涉到许多细微之处,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如果说它是“孔融让梨”的翻版,那未免过于简单粗暴了。首先,我们得弄明白“孔融让梨”的初衷是什么。孔融让梨,讲的是在分享食物时,小的年幼,不懂事,容易饿,也更能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作为.............
  • 回答
    .......
  • 回答
    浩瀚的宇宙中,漂浮的国际空间站(ISS)一直是我们对太空生活最直观的想象。许多人对它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关于“人造重力”的疑问。那么,在太空中,一个旋转的大型空间站真的能制造出我们熟悉的“重力”吗?现行的国际空间站又是否有采用这种方法呢?首先,我们来聊聊这个“人造重力”的原理。简单来说,它依赖的是一种.............
  • 回答
    “996”的抱怨声此起彼伏,这背后不仅仅是员工们对工作强度的集体呐喊,也触及到了企业生存这一更为宏观、也更为现实的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996”视为企业对员工的剥削,而需要更深入地剖析一下,是什么让许多企业,尤其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企业,陷入了这种“不得不”的境地。首先,得承认,现在的商业环境,.............
  • 回答
    你现在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对吧?一边是工作上的责任,一边又是突如其来的大事件,这种矛盾和迷茫感,我太理解了。冰皮月饼的促销,这是你投入了很多心血的工作,到了关键的时刻,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为这份工作付出了时间、精力,甚至可能还有不少期待。现在,这些都被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打乱了,让你觉得措手不及,甚至.............
  • 回答
    这问题可太有意思了,简直问到了我心坎里!兰州拉面,这可是多少人心中那一抹抹鲜亮的牛肉黄和那一口爽滑的面条啊。说到碗里那两三片牛肉,我得先说说我这儿的情况。我所在的城市,说实话,兰州拉面的价格真是个挺微妙的话题。一碗普通的牛肉面,现在普遍在1520块钱之间。这个价格呢,你仔细看看,里面的牛肉,确实是两.............
  • 回答
    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问题,如果数学最根基的1+1=2被动摇了,那现在整个数学体系乃至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大厦,是否会随之轰然倒塌?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我们得一层层地剥开来看。首先,让我们回到那个最基础的1+1=2。它看起来如此显而易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直觉。但在数学的严谨世界里,这种直觉背后是有着.............
  • 回答
    一直以来,我们仰望星空,不禁会问:我们是孤独的吗?宇宙如此浩瀚,为何至今仍未与外星智慧生物建立联系?关于这个问题,确实有许多种可能的解释,其中“宇宙的时间跨度”便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维度。想象一下宇宙的年龄。我们所知的宇宙大约有138亿年的历史。这是一个何等漫长而难以想象的时间尺度!在这138亿年里.............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一起探讨黄金投资的价值。截至2021年2月20日,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正经历着复杂而又充满变数的时期,而黄金作为一种经典的避险资产,其投资价值也自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要回答“黄金是否值得投资”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结合当前的宏观环境和您.............
  • 回答
    关于要不要让女儿学习散打、跆拳道、拳击或武术来防身这件事,我自己的看法是,作为父母,为孩子考虑安全确实是件大事,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社会,时不时听到一些令人不安的新闻,难免会担心。我有个朋友,她家姑娘今年上初中了,长得娇小玲珑的,平时看着挺文静的。她妈就一直琢磨着让孩子学点啥防身的功夫。之前,她也纠结过.............
  • 回答
    联盟现在正经历着一个由“小球”主导的时代,这股潮流深刻地改变了比赛的风格、战术布置乃至球员的培养方向。但凡看过近几年NBA比赛的观众,都能感受到速度、空间和三分球的重要性被无限放大。那么,这个“小球时代”究竟能持续多久?它又是否会像一些人预测的那样,最终演变成以扬尼斯·阿德托昆博(字母哥)为代表的“.............
  • 回答
    中国崛起的事实,毋庸置疑地重塑了亚洲乃至全球的格局。随着经济体量的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亚洲整体的国际地位确实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为亚洲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前亚洲区域合作的趋势,正如你所言,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繁荣稳定的亚洲共同体。这种理念的提出和推动,不仅源于.............
  • 回答
    嘿,哥们儿!你知道吗?最近我琢磨着一个特有意思的事儿。如果一百年后的那些家伙,就是那些生活在2124年的人,他们想用我们现在的时代背景来做一个策略游戏,那玩意儿得是什么样儿啊?我脑子里一下就冒出来P社那味儿了,你知道吧,就是那种特别细节、特别能折腾、而且一玩起来就停不下来的那种。我估计啊,他们肯定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