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人,餐饮实体七年,餐饮咨询四年,这个事我相当有发言权。
你在街上看到的黄色招牌的,写着兰州拉面的,绝大多数是青海人干的,有个地方叫“化隆”。还有一小部分是宁夏人干的。几乎没有兰州人开的。
接下来我们来说这碗“味道一般,牛肉很少的面”,为啥能开这么多分店?
开餐饮店,尤其是这种小店,想成功并不容易,我梳理过一个表格。
这个表格中的条件非常苛刻,而实际经营当中,能做到80%就很不容易了。
味道确实一般,但是,难吃吗?我觉得一点都不难吃,非常稳定的输出,什么时候,去哪家店,味道都一样,这在“刚需”这个赛道里,非常重要。这个赛道“不踩雷”很重要,你进店之前已经有心理预期了。
需要知道的是,兰州拉面这种消费场景,就是饿了垫垫肚子,吃饱了就行。不会真有人去兰州拉面十块钱吃碗面是为了“享受美食”吧。(不同城市可能上下浮动两三块)。
这里要讲一些纯设计师做的品牌,美则美矣,就是不实用。
兰州拉面的招牌,你隔着老远都能识别出来,不好看我承认,但是好用。
这个板块知识点很多,我曾经写文章专门讲过。
其他不一一细说了,在项目本身来说,兰州拉面出餐快,毛利高,产品丰富(各种盖面),而且辨识度高性价比也不差(特指一二线城市写字楼区域,十几块吃饱了)。
整体来说是不错的项目了。
其实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幸存者偏差,你看到的都是活着的,都是选址不差的,选址不好的也有不少关了。
选址是专门的学问,不展开讲了,我在知识星球里有大量的选址相关资料。
前边说了,兰州拉面大部分是青海化隆人开的。
这是政府推动的项目,当地人收入不高(对比大城市),而走出来获得的收益是远远大于家乡的。
每个人都是拖家带口出来开店,他们的工作认真程度,是超过普通人想象的。
很多小餐饮老板,靠招人做生意是非常痛苦的,但人家一家老小齐上阵,全民皆兵。
最关键是对回报率判断很合理,一家人赚自己的工资,比在当地收入高得多,就挺好。
但有很多的准创业者,对回报的期望根本就不合理,比如这种:
所以,兰州拉面只要有利润就会一直开着,而上边对话里这种创业者,干两天知道实现不了,可能就放弃了。(而且听他的表达,我也不觉得他会特别踏实做这件事,很大概率是幻想中的花钱开店,然后有人做事就万事大吉了)
综上,兰州拉面还是想当不错的餐饮经营模型的,特别是这些经营者,都是独当一面,认真负责的难得的人。
所以开店多也就不奇怪了。
我是 @小生意人康健 ,餐饮方面的事,问问我准没错。
1.MSL到内地往往只能吃这个。之前公司有个维族小伙,天天吃这个,虽然也很苦恼,但是真的完全不碰其他店。这部分客群虽然少,但忠诚度很高。
2.兰州拉面全国任何一家店,出品高度统一,很多人到异地吃饭就图个省事不踩雷,能吃顿饭就行,味道真的比较次要。
说牛肉少,拜托,康师傅红烧牛肉面肉更少,兰州拉面占据自己的生态位就行,价格便宜肉还多在做梦吗?再说牛肉少的那款是保底餐,愿意加钱也可以加肉。
兰州拉面、沙县、黄焖鸡米饭,包括K纪M纪都是这类代表,而兰州拉面是其中唯一一种面条为主打的,差异化明显,市场需求量很大。
3.兰州拉面确实便宜,最便宜的汤面不到10块钱,最贵的拌面类也不超过20,往往还能免费加面。
如果不爱吃面,各种盖浇面都能做成盖浇饭,还有炒饭饺子大盘鸡什么的,和沙县类似,更像是某一区域平民美食大杂烩。
放到一线城市,应该是最便宜吃顿热饭的店,毕竟还是穷人多,加上兰州拉面店往往比同类店干净点,这种便宜干净还实惠的店,其实受众面很广。
4.兰州拉面和沙县类似,都是地方政府重要支持的产业,一家店就能解决一户人的就业,化隆当地几乎都从事这个行业。有兴趣可以了解下化隆以前主打产业是啥,就知道现在哪怕根本不赚钱,单纯为保就业,也要全体出去卖拉面。
近年来,化隆县始终按照《海东市推动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的战略举措,主动对接谋划,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动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拉面大数据基本建成。始终把解决拉面数据不详、互联网连接不紧密作为夯实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拉面产业发展委员会,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和小程序,分三个阶段深入全国市一级的各大城市开展了化隆拉面信息大数据采集工作,截至目前,共采集化隆籍拉面店18000家,遍及全国27个省、4个直辖市、1696个县(区)和11个国家,总注册资金达48.15亿元,从业人员达11.1万人,返乡创业注册的公司或企业达348家,一个拉面店平均年营业额达50万元左右(一天营业额为1400元左右),1.8万家拉面店年营业额近100亿元(年利润达37亿元),从业人员年工资性收入达52亿元。
二是拉面扶贫持续发力。坚持把拉面产业带动广大贫困群众脱贫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因地制宜、因人因户施策,2019至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开办拉面店累计达808家。
三是拉面贷款取得新突破。时刻把群众反映的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作为稳产业的重要抓手,2020年县信用联社以拉面店营业额流水为抵押,上门服务发放的“三人联保”或“两人联保”拉面产业贷款达1.3亿元,同时,积极引导共发放的1.2亿元“530”贷款资金中用于拉面产业的达7000万元,特别是2018年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后以小微企业身份入驻口碑网的拉面店,开通网商贷累计贷款达1.1亿元。
四是各类创新培训继续加大。始终把拉面人整体素质低、品牌发展意识不强问题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点”,今年以来先后深入各大城市上门服务开展1300人次的中式烹饪+创业培训,进入北京地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开展120余人的拉面高级经营人才培训,深入各乡镇开展的650人拉面匠培训,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实训贫困劳动力达4012人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对象2920户11680人实现脱贫,实现了“一人拉面全家脱贫”的产业脱贫目标。
要怪就怪化隆拉面它不是日料啊!
(大街上的兰州拉面一般是化隆拉面,下以化隆拉面指代)
你想,现在的化隆拉面都是纯手工的,这在日本叫什么?拉面之神起码的吧?什么圣仙王贤哲之类的字号都安排上,逼格一下就起来了。一天最多做100碗,一碗88,是不是一下就高端了?
你看着铺面的香菜碎葱,这是什么?这是浮世!面里那一片薄如蝉翼的牛肉是什么?是人生啊!这碗面是什么?是枯山水,是玄幽刹寂啊!这不是一碗面!这是哲学!这是文化!lowB不配吃的那种。
再说那个汤!百年传承,家族秘传妥妥的呗?当年宫本武藏就是为了喝这碗汤,才鸽了佐佐木小次郎的,如果是佐佐木喝的这碗汤,我跟你讲,剑圣的名号就要易主了!
那个肉,顶级和牛那肯定的!每天吹拉弹唱的伺候,吃的是福岛菜,喝的是福岛水,品质不一般!屠宰的时候,那可是巫女小姐姐用牛刈太刀切下最精华的一片放在你的碗里。
拉面+小菜+茶叶蛋,套餐价198,当年明治天皇就是因为推行西餐,西乡隆盛吃不到这个套餐,所以才造反了!这都是文化,你不懂。
就这一套安排上,是不是北上广深核心商业街都特么得排队,小红书微博B站各种探店,一份拉面+小菜+茶叶蛋的组合,直接把多少大V吃的颅内高潮,连声叫好啊!
评论居然还有不少认真的人,那我也认真一下:
1.首先为啥说日料,因为日料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级T0高端餐饮,不光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是,而且世界人民普遍认为,日料之所以能作为高端餐饮,是受了很大的文化影响,而不单单是料理本身。有代表性。
2.关于味道,味道这个东西主观色彩很强,所有的论文之类的东西,都是讲“风味”,甜的和咸的哪个更好吃,这是没有客观标准的。而且你判断一个东西好不好吃,维度太多了,详情参见无公害胡萝卜实验,双盲实验叫客观,美食博主那叫主观。
我们假象一个场景:南美洲有一些原始部落,他们是没有接触我们现代的社会的,那么这样部落里的人,他是不是可以排除很多无关变量,尤其是文化相关的,只靠单纯的味道来做评判?然后我们给他准备“怀石料理”“佛跳墙”“肯德基原味鸡”让他品尝,你大概想一下,他最有可能选哪个更好吃?
真的有人是靠纯粹的味道来评判食物的吗?你真的确定你是在用味觉评判食物的么?如果我们做个双盲实验会咋样?
3.高端与低端则纯粹的就是文化问题,和物品本身的性质没有多大关系了,论营养,鸡蛋吊打九成食材,但鸡蛋算不得什么高端货。
4.关于化隆拉面,其实口味这个东西,很大程度是靠驯化出来的,而几十年前,化隆拉面就开始疯狂扩张,某种意义上讲,化隆拉面驯化了全国人民的口味,如果你有机缘真的去一趟兰州,吃一下兰州的牛肉面,如果你觉得哪里味道怪怪的,恭喜你,你的口味应该是被化隆拉面驯化了。你已经不认可兰州拉面了。
从产业的角度来说,靠青海化隆一个松散的拉面协会,能把全国遍地开花的拉面味道统一起来,而且是几十年前就统一了,你好好学琢磨一下,这有多了不起。
在面食这个领域里,10元以下,8块的化隆拉面整体上还是优势于6块的沙县鸡蛋面的。适者生存而非强者生存,只要在一定的生态位吃开了,那就凉不了。大多数餐饮,都不是面食主打,但是吃面的需求客观存在,就算啥都不算,有清真需求的人还能去哪?一般的城市,清真馆子就两种,新疆馆子走高端路线,化隆拉面走亲民路线,这些人其实没得选的。
最后,化隆拉面真的不好吃吗?同样的价格,化隆和西贝我觉得不好说化隆会输。一百块在化隆拉面馆,一碗拉面,切点牛肉,点个炒菜,还是很美好的。化隆拉面馆都是卖牛肉的,起码那个牛肉,在我看来,是除了贵没啥缺点的东西。
其实我早些年就想过了,把化隆拉面做的花样多一点,会不会更有前途?拉面这玩意,二细、三细、毛细、裤带、韭叶,可宽可窄可粗可细,理论上也适配一切常规小麦粉做法,比如豚骨拉面,鱼汤拉面,奶油浓汤拉面,俄罗斯红菜汤拉面,冬阴功拉面,不是都可以么?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
你不喜欢,你朋友不喜欢,所以就应该人人不喜欢?
兰州拉面火,其实就是基本符合中餐快餐的所有条件。肉是少,价钱也便宜啊,十块的面就够吃饱了。想要肉,再添十块钱,加一大碟子肉。拉面的特点便于流水化作业,就在取面窗口看着里面两三个人合作,从拉到煮出来也是很快是功夫,排队取面等不了多久。而且兰州拉面饭店往往还卖饼、小菜、盖浇饭、烤羊肉串等便捷食品,在中餐快餐里面,也算样数不少了。
你要说味道,可能不如许多地方本地特色面馆。但快餐本就不可能追求味道特别好,要求的是能尽可能高度同质化,保证底线不低。跟麦当劳肯德基一个道理。拉面的制作流程也确实容易保证这个同质化。
所以,作为中餐快餐,兰州拉面能兼具实惠、快速、多样、同质度高、底线保证。这种店当时适合大量扩张。
实际上,能大量扩张的中餐快餐店,几乎都有以上特征,如沙县小吃、杭州小笼包、黄焖鸡米饭这些店,基本都是类似特点。
相反,追求品味的中餐店,才大都不适合做快餐店,更不适合扩张。
怎么不尽人意,怎么味道一般?问卷调查了?都没做的话,那大概就是你给你身边的人才是少数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