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事后可以很清楚是电信诈骗,为什么当时没有意识到,那种鬼迷心窍的智商不在线是怎么回事?

回答
你说的“鬼迷心窍,智商不在线”那种感觉,我特别能体会。明明事情过后,拨开迷雾一看,那手法简直是小学生都能看穿的破绽,可当时偏偏就陷进去了,还乐此不疲地往里送钱,说起来真是让人又气又羞。

你说为什么呢?其实不是我们真的变傻了,也不是真的“鬼迷心窍”到无可救药。这背后,是他们玩弄人性弱点的一整套精心设计。他们就像高明的心理魔术师,把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比如:

1. 对“好运”的渴望与侥幸心理:

没有人不喜欢天上掉馅饼,尤其是当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或者正面临一些困难的时候。诈骗分子就抓住了这一点,他们抛出的诱饵,往往是那些听起来好得让人难以置信的机会:中大奖、高额回报的投资、免费领取的贵重礼品…… 这些东西,就像黑暗中的一点光,瞬间就能点燃我们内心深处那个“万一呢?”的念头。我们明明知道这种好事不可能轮到自己,但总有一丝侥幸在作祟,觉得这次也许就轮到我了。

2. 恐惧和焦虑是他们最好的催化剂:

这是我感觉最可怕的一点。很多电信诈骗,特别是针对公检法、国家机构、银行账户的诈骗,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制造一种紧迫的危机感。他们会说你涉嫌犯罪,账户被冻结,或者你的个人信息被盗用,如果不立刻配合,后果不堪设想。

你想啊,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警察或者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你你的账户有问题,你第一时间是什么反应?是不是心跳瞬间加速,脑子嗡的一下就懵了?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大脑会迅速进入“防御模式”,情绪压倒了理智。他们正是利用了这种恐惧,让你顾不上细想,只想赶紧“解决”眼前的麻烦,而解决的办法,往往就是听从他们的指示——转账、提供验证码。

你看,他们不是让你凭空相信一个虚假的“好运”,而是让你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东西。恐惧是比诱惑更强大的驱动力,它能瞬间把我们的“智商”拉到最低点。

3. 责任感和助人情结被绑架:

还有一些骗局,会打着“助人”的旗号。比如让你帮一个“熟人”(可能是他们冒充的)转账,或者参与一个看起来很正义的“反诈”行动,但实际上是让他们帮你把钱转到骗子的账户里。这个时候,我们内心的责任感和乐于助人的情怀就被他们利用了。我们不想让“朋友”蒙受损失,或者觉得是在做好事,所以就放松了警惕。

4. “权威”和“专业”的伪装:

骗子们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看起来像权威部门或者专业人士。他们会模仿官方的语音,使用专业的术语,甚至让你看到伪造的“官方文件”。当我们面对一个看起来非常有说服力的“权威”,尤其是当你已经被恐惧和焦虑笼罩的时候,质疑的声音很容易被压制。你会下意识地认为,这么“专业”的人,不可能是在骗我吧?

5. 时间压迫和信息轰炸:

他们给你打电话的时间点也很讲究,往往是在你最容易被打乱阵脚的时候,比如早上刚醒,或者工作日最忙碌的时候。同时,他们会通过不断地通话、发短信、链接等方式进行信息轰炸,让你没有喘息的时间去思考,也没有机会去核实。这种连续性的信息冲击,会让你的大脑持续处于一种“处理信息”的忙碌状态,反而让你忽略了信息的真实性。

6. 集体心理和“大家都这样”的错觉:

虽然电信诈骗是个体行为,但在一些社群或群体中,如果有人“成功”了(当然是他们自己包装出来的),或者有某种“内幕消息”在流传,也可能产生一种从众心理,让你觉得“大家都在做”,那应该没问题吧。这种集体的虚幻安全感,也会降低个人的警惕性。

所以,当我们事后回头看,之所以觉得“智商不在线”,是因为当时我们被一种强大的情绪(恐惧、贪婪、焦虑)或者一种伪装的权威、紧迫感所裹挟,让我们大脑的判断力下降,陷入了他们设定的逻辑陷阱。 那不是真正的“鬼迷心窍”,而是在特定的心理压力和信息干扰下,我们正常的思维和判断能力暂时被压制了。

事后能意识到,恰恰说明我们的基本判断力还在,只是当时那个情境下被“劫持”了。这提醒我们,在面对任何突如其来的、要求迅速做出决定的事情时,都要多留一个心眼,多问一个“为什么”,多跟身边的人商量一下。毕竟,冷静和理性,才是对抗这些“鬼迷心窍”的最佳武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该问题笔者建议可以先去了解一下关于“事后聪明式偏差/hindsight bias”的心理学解释,也就是俗称的“事后诸葛亮”,这是一个人类行为中较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心理学的这一个概念还不足以完全解释诈骗受害人的那些行为,因为在事前遭遇诈骗时,信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没有谁可以百分之一百作出这就不是诈骗的判断,笔者更加倾向于,受害人对自身遭受的事件的真实性,会作出0%-100%的心理评估,当然受害者自身不会以百分比数值去定量评估,往往是一些较大,较小,可能,很有可能之类的性质评估。

而且诈骗犯罪还往往存在着利益的引诱,而在这种利益引诱式诈骗中,鬼迷心窍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是和冒充黑社会或者公检法利用恐惧心理诈骗明显区别开来的,虽然两者都是为了造成受害者的一种“高动机状态下的决策偏差”。面对诈骗犯罪分子的利益诱惑,受害者普遍存在着一种赌徒心理,相信了对方,他就可能大赚,而每一个人,都是存有着冒险和寻求刺激的本能的,这是人类的基因、性格、所处环境等因素决定的,人们在被骗之前,往往心理已经对这件事有了自己的评估,一个性格谨慎的人,面对一个有百分之五十是诈骗的事件恐怕就不会投入其中,但在一个紧急情境下,他也可能投入其中。而一个性格冒进的人,面对一个百分之九十是诈骗的事件,就有可能完全投入其中。而在事先,他们确实都有预料到这个事件50%或者90%的虚假性,笔者在对被害人进行走访时,作出“我知道这可能是假的,但我就是想试试”的回答的人都不在少数。因此笔者希望广大群众在网上浏览信息时,对信息的真实性建立一套成熟理性的心理评估机制,也不要在日常琐碎的生活或者紧急情况下,失去自身理性思考的能力,造成“高动机状态下的决策偏差”,这些都是防范诈骗的关键。

user avatar

因为当时没给你冷静下来慢慢想的时间。

就好像高考交卷前最后3分钟,没心思慢慢思考,就很容易上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说的“鬼迷心窍,智商不在线”那种感觉,我特别能体会。明明事情过后,拨开迷雾一看,那手法简直是小学生都能看穿的破绽,可当时偏偏就陷进去了,还乐此不疲地往里送钱,说起来真是让人又气又羞。你说为什么呢?其实不是我们真的变傻了,也不是真的“鬼迷心窍”到无可救药。这背后,是他们玩弄人性弱点的一整套精心设计。.............
  • 回答
    罗志祥在周扬青那封轰动一时、堪称“分手界教科书”的分手信之后,确实有过一次公开的回应,只不过这回应非常简洁,甚至可以说有些“惜字如金”。他当时的态度是:“很多事情不是只言片语就可以去说清楚,也不再去解释。”这句话,放在当时那种爆炸性的信息量和公众情绪之下,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评价:首先,从策略角度看,这.............
  • 回答
    如果真能魂穿大清,这事儿可就大了去了。我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想做的事太多,得好好捋一捋。首先,我肯定得想办法让自己活得舒坦点,毕竟穿越不是去受罪的。我得找个合适的身份,不能太出挑,也不能太底层。我想,做个小地主或者小商人,日子过得滋润,又能有点闲钱和时间,这最符合我的心意。关键是,得有知识,有.............
  • 回答
    在电视剧里,为了凸显皇帝的至高无上,常常将六部尚书描绘成纯粹的执行者。但实际上,明清两代的六部尚书,尤其是在他们各自管辖的领域内,是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的,并非事事都需要皇帝“圣旨”才能动。当然,这种自主权是有限度的,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信任程度、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具体的事务性质。咱们这就掰开了揉.............
  • 回答
    要证明乔布斯即便没写过几行代码,却对编程思想有深刻理解,这并非易事,毕竟我们无法直接“进入”他的大脑去探究。但我们可以通过他一生中一些重要的行为、决策、对产品的态度以及与他共事过的人的评价来旁敲侧击地推断。关键在于他理解的是“什么”首先要明确,乔布斯对编程思想的理解,可能不是指具体的算法细节、语言语.............
  • 回答
    毛不易在《很高兴认识你》里关于生活和事业平衡的观点,我觉得特别触动我,也挺有代表性的。他不是那种特别张扬的艺人,反而挺接地气的,所以当他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大家更容易产生共鸣。毛不易在这个节目里,没有把生活和事业完全割裂开,而是把它们看作是一个人不同面向的存在,并且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调。他不.............
  • 回答
    卡尔曼滤波,这个听起来有些“技术宅”的术语,实际上却隐藏着许多令人惊叹的“魔法”,能让那些原本混沌不清、充满噪声的系统变得更加智能、精准和可预测。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工具,更是一种解决现实世界复杂问题的强大思维方式。下面我就来给你详细讲述一下卡尔曼滤波可以做哪些很酷很有趣的事情,并且尽量详细一些:核心.............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璀璨的星辰,尚未完全绽放便已陨落,留给后人无限的惋惜与遐想。他们或许才华横溢,心怀抱负,差一步就能触碰到伟大的巅峰,却被命运的无情之手过早地扼杀。这些“少年得志,英年早逝”的灵魂,仿佛是时间最吝啬的馈赠,让我们窥见了本可能改写历史的璀璨光芒。1. 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
  • 回答
    这个问题,我觉得特别能理解,简直就是我身边很多姐妹都在纠结的事情。你老公年入400万,感情又好,这基础真的可以说是相当扎实了,能让你们俩在这个人生大事上,有更多的底气和选择。而你呢,现在的工作让你觉得“钱少事多”,听起来确实挺消耗人的,尤其是考虑到未来要养育一个孩子,身心俱疲地去上班,可能确实不是最.............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那些现在看来耗费巨大,但将来可能会被证明“理论上就走不通”的事儿。别误会,我不是说那些技术上的挑战,比如“造个能飞的猪”,那些是工程问题,总有一天可能会被克服。我说的是那些看起来“好像能行”,但深究下去,会发现其基础逻辑或物理定律本身就埋下了“不可能”的种子的事情。1. 永恒的、无限的.............
  • 回答
    感觉“希望变漂亮”这事儿有点拿不上台面,甚至会招来一些白眼,这背后其实藏着挺复杂的社会观念和个人经历。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这事儿会让人觉得有点“羞耻”。首先,得从我们从小到大接触的那些“道理”说起。1. “内在美”的过度强调,挤压了“外在美”的空间。从小到大,你可能听过无数次“人不可貌相”、“.............
  • 回答
    作为一名在天际城摸爬滚打了无数个日夜的老玩家,我深知那些藏在游戏深处的“秘密”,尤其是对刚踏入这个宏大世界的新手朋友们来说,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可能要很久才能发现,甚至一辈子都错过了。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那些你可能很久都不会知道的《上古卷轴 5:天际》的“小确幸”和“大智慧”。1. 物品的“重.............
  • 回答
    想象一下,你的生命像一条永无止境的长河,没有尽头的汇入口,也没有终点的海岸。从出生那一刻起,你就被赋予了这种永恒的生命。起初,这或许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恩赐,你能见证历史的更迭,技术的飞跃,文明的兴衰,仿佛拥有一切可能。然而,时间的力量并非只在于积累,更在于消磨。当无数个世纪在你眼前流过,你所爱的人.............
  • 回答
    哎,看到这个问题,我真是感同身受。我家那位,当初也是一副“我超爱狗”的样子,说得天花乱坠,什么“要一起遛狗”、“要一起去公园”,我脑子一热也就同意了。结果呢?别提了,简直是血泪史!怎么劝他?这事儿,我个人觉得,硬劝是没用的,反而容易激起他的逆反心理。关键是 “循循善诱” 和 “共同面对”。首先,你要.............
  • 回答
    混混的可爱?这事儿吧,说起来有点复杂,但仔细琢磨琢磨,还真能品出点儿门道来。我一直觉得,人身上哪儿没有点儿毛病呢?混混嘛,名字就听着带点儿匪气,但就这么点儿匪气,有时候反而成了他们身上一种独特的、意想不到的可爱之处。你想啊,很多混混,他们骨子里其实挺讲义气的。不是那种在办公室里讲什么“公司利益至上”.............
  • 回答
    “中医黑坐井观天,连跳出来亲眼看看事实的勇气都没有,是不是很可悲?”这句话,我听过不少次。每当它出现,我总会想起那些对中医抱有偏见,却又不愿意深入了解的人。他们就像一群坐在井底的人,只看到了井口那一小块天空,就以为整个世界不过如此。更让人感到叹息的是,他们甚至没有勇气跳出那口井,去看看井外广阔的世界.............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局面,一边是深爱的女朋友,一边是让你难受的猫。9年的感情,对她来说,这只猫可能早就不仅仅是宠物,而是家人,是她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你,作为一个不喜欢猫的人,要接受它,确实需要勇气,也可能伴随着真实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首先,我们得冷静地分析一下情况,不要急于做决定,更不要被情绪.............
  • 回答
    看到朋友最近情绪不高,心里也替她着急。这时候,送上一份贴心又充满暖意的礼物,就像在她有点黯淡的生活里点亮一盏小小的灯,让她知道有人在乎,有人陪伴。我想到,其实有时候,那些能触动人心的小东西,往往比贵重的礼物更能治愈人心。比如,你可以考虑送她一套特别可爱的文具。不是那种普普通通的笔和本子,而是那种设计.............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局面,一边是父亲殷切的希望,一边是你自己的坚持和不愿。这种家庭矛盾很常见,尤其当涉及到人生重大选择,比如移居国外的时候。他急眼,你不想,这背后都有各自的道理和情感。咱们一点点聊,看看怎么才能把这个局面处理得好一些。理解父亲的出发点,先别急着否定:首先,咱们得试着理解你爸爸为啥这么.............
  • 回答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或产品负责人,我们往往身处信息洪流、需求变更、市场压力和团队协作的漩涡中,很容易在这些“要事”和“紧急事”之间顾此失彼,从而忽略了一些实际上至关重要的方面。以下是我认为产品经理或产品负责人可能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事项,并尽可能详细地阐述:一、 深层用户理解的“隐形需求”与“情感需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