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只有一个江西省?没有江东、江南、江北?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因为它涉及到中国地名演变的规律,以及历史和地理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区域的名称。要理解为什么只有一个“江西”,而没有“江东”、“江南”、“江北”等类似的命名方式,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

首先,要明确一点,中国古代的地名,尤其是省级或区域性地名,很多都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有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地理基础的。它们往往与河流、山脉、政治中心、历史事件等紧密相关。

“江”——指的究竟是哪条江?

在讨论“江西”、“江东”、“江南”、“江北”这些地名时,最关键的那个字就是“江”。在中国,说到“江”,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是长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一条河流,它的流域名闻天下,对中国南北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区域地名都与长江有关。

为什么会有“江南”、“江北”? 这是最容易理解的。长江作为一条横贯中国东西的大河,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划分南北的天然界线。所以,“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地区,“江北”就是长江以北的地区。这两个地名非常直观,反映了地理上的位置关系,至今在泛指上仍然被广泛使用。比如,我们常说的“江南水乡”,就是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

“江东”呢? 如果按照“江南”、“江北”的逻辑,那么“江东”理论上也应该是长江以东的地区。但问题在于,长江的入海口方向是朝东,然后注入东海。所以,“江东”这个说法相对来说就不如“江南”和“江北”那么普遍和固定。在某些历史时期或地方志中,可能会出现“江东”的说法,通常是指长江下游某一段的东面地区,比如吴地的江东,就是指长江下游(南京附近)以东的地区,也就是今天苏南、皖南、浙北等地。但它更多的是一个相对模糊的地理概念,或者是一个历史上的具体地名(比如三国时期的江东政权),而不是一个像“江南”、“江北”那样广泛而稳定的区域代称。

那么,为什么是“江西”?

江西省的出现,和长江的关系依然密切,但它不是简单地“在长江的某个方向”。江西省的得名,有一个更直接、更具体的历史背景,那就是来自一个重要的官职和行政区划单位。

1. “江西”的起源——“江西道”和“江南西路”

要追溯“江西”这个名称的出现,得回到唐朝。当时,为了方便管理广袤的南方地区,朝廷设置了“道”作为监察和行政区划单位。在唐朝,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划分为“江南道”。后来,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发展,到了宋朝,行政区划发生了变化。宋朝在“道”之上设立了“路”,江西地区的行政区划变成了“江南西路”。

你看,这里面已经有了“江西”的影子——“江南西路”。这个名字很直观地说明了它的地理位置:在“江南”的西部。“江南西路”这个行政建置的出现,是“江西”作为一个区域名称的直接源头。

2. 明朝的“江西省”

到了元朝,行政区划又有了变化,出现了“行省”制度。在元朝,今天的江西地区属于“江西等处行省”。这个名称更加明确地指向了“江西”这个概念。

而真正让“江西”成为我们今天熟悉的省级名称,是在明朝。明朝建立后,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并进行了调整。当时的江西省,其管辖范围大致包括了今天江西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部分湖北、安徽、福建等地的地区。明朝将原来的“江西等处行省”简化并固定下来,就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江西省”。

所以,江西省的得名,并非因为它是长江以西,而是因为它在行政区划史上,长期位于“江南”区域的西部,并逐渐形成了“江西”这个相对固定的地理和行政名称。它是一个 “在江南之西” 的行政建置演变而来的名称,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方向词。

总结一下为什么没有“江东”、“江南”、“江北”变成省名(或者说,为什么只有“江西”成为省名):

“江南”和“江北”: 这两个词更像是地理概念和泛指,描述的是长江南北广阔的区域。虽然在历史上也有过一些以“江南”为名的行政单位(如唐朝的江南道),但它们后来随着行政区划的变动,没有固定下来成为今天的省级行政区名称。而且,“江南”过于宽泛,很难被一个具体的省级行政区完全涵盖。而“江北”同样如此。

“江东”: 如前讨论,这是一个相对不那么固定和普遍的地理概念,更多时候是指长江下游某一段的东岸地区,或者是一个历史上的具体地名。在行政区划的演变中,没有形成一个以“江东”为核心的稳定省级行政区划。即使历史上曾有“江东”之称,也更多地指向了今天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等地,这些区域后来在行政区划的演变中,被纳入了“江南”的范畴,或者独立发展成为了新的行政单位。

“江西”的特殊性: “江西”的形成,是伴随着行政区划的不断演变而来的。从“江南西路”到“江西等处行省”,再到明朝的“江西省”,这个名称是历史的沉淀,代表着一个相对明确的地理范围和行政实体。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方向词,而是一个承载了历史行政建置的名称。

所以,一个区域的地名,往往是历史、地理、政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江西省的得名,就是这样一种历史的积淀,它源于行政区划的设置,并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固定了下来,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地域名称。而“江东”、“江南”、“江北”,更多地停留在地理概念层面,或者仅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或语境下使用,未能像“江西”一样,成为一个独立的省级行政区名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江南西道,是江西;

江南东道?日本;美国?江南东东;欧洲?江南东东强么?

by the way,

江南北,是徐州;

江南南,是金华。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涉及到行政区划的历史。

1。江西省

江西省最早来源于唐朝的江南西道,不过早期的江南西道在范围上,除了包括今天的江西省外,还包括湖南省,还有湖北省的南部,以及安徽省的江南部分。

到了宋朝,设立了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基本上就和今天的江西省很接近了,除了上饶地区外。

到了元朝,正式设立江西行省,范围包括江西和广东。

然后是明朝,江西省就被确定在今天江西省的范围了,直到现在。


2。江东

江东这个地理概念,老早就有了,先秦时就有,比如说项羽的那句“无颜见江东父老”。江东最初就是指今天的长江下游、长江以南的地区,大致相当于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省。

到了唐朝,从江南道分出了江南东道。江东道,范围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和福建省。

宋朝设立了江南东路,范围包括安徽的江南部分、江苏的南部、江西的上饶地区。

元朝时,江东路被并入江浙行省,就是江东、两浙路合并了,江东这个行政区划就此结束。


3。江南

江南一开始是泛指,就是指大江以南,而且主要是先秦时楚国地区的江南,还不是吴国地区的江南。比如,今天的湖南地区,湖北省的长江以南地区,重庆的长江以南地区等等。

江南成为主流地理概念,开始于南北朝,因为北方战乱,很多北方人南迁到长江以南,江南地区的开发就是这时候兴起的。

但是江南作为行政区划,还是唐朝,唐初设立江南道(贞观十道之一),范围非常大,西到贵州、东到福建,北到长江南岸,难到五岭北麓。

因为江南道实在太大,唐朝中期,开元年间,被细分为黔中道、江西道(江南西道)、江东道(江南东道)3道。

明朝初年,吴国时期和洪武年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设立江南省,范围就是今天的整个安徽和江苏。但是因为南京是明朝的第一个首都,和长期的陪都,所以江南省一般被称为南直隶。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分江南省为江南左(江苏)、江南右(安徽)布政使司。清政府并没有将江南左简称为江左省,江南右简称为江右省,而是将江左的两个最富庶的府——江宁府、苏州府联名为江苏省,将江右的两个最富庶的府——安庆府、徽州府联名为安徽省。

之后就没有江南了,而且因为江南地理范围大,不再作为行政区划了,而是地理名词。同时到了明清时期,江南省,特别是江宁、苏州、常熟、无锡、徽州等地区,经济特别富庶,科举进士也很多,所以出现了文化概念的江南,就是指今天的苏南和皖南

4。江北

江北这个概念是很晚才出来的,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的文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与黄河、淮水、江北地区。也就是从文明的自我中心来说,长江以北的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都是我国古文明的核心发源地。也因此,古人并不会说江北,而是说江里、江表——类似河内、河外。江里就是长江以北,而江表就是长江以南。

《三国志·江表传》中的江表,就是指长江以南的孙吴。当时的孙吴更多地被叫做江东,而东吴称曹魏地区,一般称江右,因为古人面南背北,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江北这个概念大致出现南北朝时期,是南朝人对北方的称谓。不过江北作为行政区划,还是元朝时的河南江北行省。

之后就没有出现江北的行政区划名称,因为江北地区一般都被细分为淮南、河南、东川、西川等等地区,而不会是整个一个江北地区,也就是说江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先入为主的名称早已深入人心,所以之后就没有江北省这样的行政区划了。蒙古人是很晚才出现的名族,在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高原后,才有了真正的大蒙古国,他们对中华早期文明并不了解,因此才有了河南江北行省的区划设定。

2020.8.23 11:30

感谢点赞、关注和转发


2020.8.31

这些天看了一些评论,这里回复一下,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1。江南与江浙

有知乎网友说我说的文化概念上的江南,没有包括浙北(浙江北部)。

其实,如果包括浙江北部的话,一般会用另一个概念来称呼,就是江浙。当然江浙的概念也有大小、广义狭义之分,范围最广的江浙地区是清代江南省和浙江省;狭义的江浙是江苏省和浙江省,而文化概念上的江浙,就是江南地区和浙江地区。

2。两浙

浙江地区的内部划分一般而言,分为两部分,就是大致以钱塘江为界,钱塘江流域和钱塘江以西的地区,被称为浙西,宋代有两浙西路。而钱塘江以东(但不包括钱塘江东岸地区,钱塘江流域的东岸地区也被划入浙西)则被称为浙东,宋代为两浙东路。

至于浙北、浙南,是从浙江省方向上的划分,但实际,这种划分一般用得比较少。

3。不认识“江”字

,三点水旁,有一个表示读音的(gong),在现代汉语中,读音是jiang,但是在古代汉语,以及今天长江下游地区的方言中,读音是gang,比如上海有虬江路,上海话就读着qiu gang lu。

而且古代国人移民到国外地区,比如韩国,江也读着gang,比如七八年前,在全球互联网上非常火的一部MV《江南style》,就叫做Gang Nam Style。




user avatar

“江北”是口语。古代是黄河(其实是渭水)视角,正式地名,不用江北用淮南,不用淮北用河南。

“江东”“江南”古代都是有的。唐朝的“江南道”,后期拆成“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可以简称“江西”“江东”。都有了。

宋朝拆“江南西道”为三“路”,其中有“江南西路”,留“江西”了;拆“江南东道”为两“路”,其中有“江南东路”,留“江东”了。

但再后来,“江东”就乱了。元朝,一会儿“江淮行省”,一会儿“江浙行省”。明朝,朱元璋为了让他老家跟富有的吴语区一个锅里吃饭,画了一个超大的“直隶”。清朝,分吴语区入四省(二到五都有人说)而治之,以“安庆”镇“徽州”,以“江宁”镇“苏州”。

可以说“江南”“江东”“吴”这些带有本土色彩的词,一直是历朝比较忌惮的。皇帝是穷地方来的,富有的地方,用现在的话说,就政治不正确了。

user avatar

为什么只有黑龙江省,没有白龙江省?

为什么只有吉林省,没有凶林省?

为什么只有辽宁省,没有辽闹省?

为什么只有内蒙古区,没有内蒙今区?

为什么只有新疆区,没有旧疆区?

为什么只有西藏区,没有东躲区?

为什么只有青海省,没有红河省?

为什么只有宁夏区,没有宁冬区?

为什么只有陕西省,没有陕东省?

为什么只有山西省,没有山北省

为什么只有甘肃省,没有苦肃省?

为什么只有山东省,没有山南省?

为什么只有河北省,没有河东省?

为什么只有天津市,没有地津市?

为什么只有北京市,没有西京市?

为什么只有河南省,没有河西省?

为什么只有湖北省,没有湖东省?

为什么只有湖南省,没有湖西省?

为什么只有安徽省,没有危徽省?

为什么只有江苏省,没有江北省?

为什么只有浙江省,没有浙湖省?

为什么只有上海市,没有上河市?

为什么只有江西省,没有海西省?

为什么只有贵州省,没有宜州省?

为什么只有四川省,没有五川省?

为什么只有重庆市,没有双庆市?

为什么只有云南省,没有云北省?

为什么只有广西区,没有广南区?

为什么只有广东省,没有广北省?

为什么只有福建省,没有福拆省?

为什么只有香港区,没有香江区?

为什么只有澳门区,没有澳窗区?

为什么只有海南省,没有海北省?

为什么只有台湾省,没有台滩省?

题主我帮你一下全问了(手动狗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