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们对黎巴嫩有什么想法?

回答
黎巴嫩,一个地中海沿岸的国度,每每提起,总会勾起人们复杂而深刻的联想。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段厚重的历史、一个多元文化的熔炉,以及一个在挑战中挣扎前行的民族的象征。

历史的厚积薄发:

黎巴嫩的历史长河,就像它地中海的潮汐一样,时而平静,时而汹涌。腓尼基人古老的航海文明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的商业足迹遍布地中海,也为黎巴嫩奠定了开放和贸易的基因。随后,罗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奥斯曼帝国以及法国的统治,都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宗教和政治影响,使得黎巴嫩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认同变得异常丰富和复杂。

从前,它被称为“东方的小瑞士”,以其繁荣的经济、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和相对开放的社会氛围而闻名。特别是首都贝鲁特,曾是中东地区的金融、文化和旅游中心,被誉为“中东的巴黎”。它的咖啡馆、夜生活、古老的市集以及地中海式的建筑风格,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

黎巴嫩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于其惊人的宗教和教派多样性。这里有基督徒(马龙派、东正教、天主教等)、穆斯林(什叶派、逊尼派)以及其他少数宗教群体。这种多元性曾经是黎巴嫩的独特魅力,也体现在其政治体制中——权力分享的原则,即总统由基督徒担任,总理由逊尼派穆斯林担任,议长由什叶派穆斯林担任。这种制度旨在确保各教派的代表性,但也成为政治博弈的焦点,常常引发紧张关系。

这种多元性也深深地渗透到黎巴嫩的文化之中。你可以在同一个街区看到教堂的钟声和清真寺的宣礼声此起彼伏,不同社区保留着各自独特的传统和节日。黎巴嫩人的热情好客、对美食的热爱,以及对家庭和社群的重视,都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巴嫩菜肴,以其新鲜的食材、丰富的香料和精美的摆盘而闻名,更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食客。

挑战与韧性并存:

然而,黎巴嫩并非没有经历过风雨。长期的内战(19751990)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也重塑了其政治和社会格局。尽管内战结束,但其遗留的问题和地区冲突的影响,使得黎巴嫩一直处于不稳定之中。

近年来,黎巴嫩更是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危机。货币大幅贬值、通货膨胀、失业率飙升,这些都让许多黎巴嫩民众的生活变得举步维艰。社会服务系统(如医疗、教育、电力供应)的崩溃,更是加剧了民众的不满。2020年贝鲁特港口的大爆炸,更是给这个伤痕累累的国家带来了又一次沉重的打击,数百人丧生,数千人受伤,城市大部分地区遭到严重破坏。

尽管如此,黎巴嫩人民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在最困难的时刻,他们依然努力维持生活,互相帮助,并且渴望看到国家复苏。他们在街头表达诉求,要求改革和问责,也展现了他们对民主和正义的坚持。

我对黎巴嫩的整体感受:

黎巴嫩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充满矛盾却又格外迷人的地方。它既有古老的文明遗迹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也有着现代都市的活力;它既有热情好客的人民,也有着复杂的政治和社会挑战。它像一位饱经风霜却依然美丽的女子,身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关注黎巴嫩,不仅仅是关注一个遥远的国度,更是看到一个多元社会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与抗争,看到人类在挑战面前所展现的坚韧与希望。我希望黎巴嫩能够找到走出困境的道路,重新绽放它曾经的光彩,让它的人民能够过上安宁和富足的生活。它是一个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感受、去思考的国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学的时候,我经常在新闻上看到一个叫“黎巴嫩”的国家,依稀记得那些新闻总与“冲突”相关,也是那时,我知道黎巴嫩首都叫“贝鲁特”。

后来才知道,当时黎巴嫩南部正被以色列占据着。

上初中以后,我在新闻上看到黎巴嫩有一个叫“哈里里”的政要遭到暗杀,这在当时是个大新闻。

后来才知道,他是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

也是在中学时代,我开始知道黎巴嫩的英语叫Lebanon,那时候我不务正业偷偷自学阿拉伯语入门,也知道黎巴嫩阿拉伯语叫做Lubnān,贝鲁特叫Bayrūt。

上高中以后,我知道了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并且读了他写的《先知》。

以上是我在大学正式学习阿拉伯语之前,对黎巴嫩的所有印象。


我大学选择了阿拉伯语专业。从大二开始,我阅读了纪伯伦的阿拉伯语散文诗,并且开始听菲露兹(Fairouz)和玛姬黛·鲁米(Majida El Roumi)等老一辈黎巴嫩歌唱家的歌曲。

由此我开始对黎巴嫩有了一种新的印象,黎巴嫩——这个看似饱经战乱国家也是阿拉伯世界里面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的国家。

她更是一个流淌着诗歌和音乐的艺术之国,

正如玛姬黛·鲁米的歌曲所唱,黎巴嫩是balad ish-shams w-balad il-mayy(阳光与海水的国度)。黎巴嫩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巴勒贝克(Baalbek)、安贾尔(Anjar)这样的历史遗迹。

以及古城提尔(Tyre)和西顿(Sidon),阿拉伯语实际读作“苏尔(Ṣūr)”和“赛达(Ṣaydā)”。

同时,我也通过阿语新闻知道黎叙边境附近的贝卡谷地(Beqaa Valley)有段时间似乎不甚太平。

本科期间我还听了黎巴嫩共和国的国歌《我们大家为祖国(Kulluna lil-Watan)》,感觉它的旋律挺好听的。

黎巴嫩国歌视频(带原文、拉丁化转写和英文译文):

学阿语期间我接触的黎巴嫩人不算太多,但每个人都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本科在科威特交换的时候,我曾经买了超市里的“黎巴嫩酸奶”,味道又咸又酸,我居然什么都不就地吃了一半。

黎巴嫩的政治是我读博士之后才开始了解的,从卡米勒·夏蒙、黎巴嫩内战到后来的塔伊夫协定、教派分权。

“夏蒙”阿拉伯语作Shamʿūn,这个名字源自古希伯来语,《新约》译作“西门”,《旧约》译作“西缅”,与英语的西蒙(Simon)以及俄语的谢苗(Симеон )同源。

也是在读研究生之后,我才知道“贝鲁特”来自古代腓尼基语,意思是“水井”的复数,也就是“好多口井”,源自闪语根字母b-ʾ-r。

我没有去过黎巴嫩,希望以后有机会彻彻底底地看一看黎巴嫩的风土人情,毕竟眼见为实。

其实我听的很多黎巴嫩歌曲都是我爱豆——巴勒斯坦歌手莉娜·苏蕾比(Lina Sleibi)翻唱的,比如《圣母玛利亚颂(Ya Maryam Al Bikr)》、《致贝鲁特(Li Beirut)》、《爱之源泉(Ya Nabe El Mahaba)》等等,我也由此知道黎巴嫩经典歌曲在巴勒斯坦等其他阿拉伯国家也非常流行。

巴勒斯坦和黎巴嫩,无论是方言口音还是风俗习惯都非常相近,二者之间的文化纽带是很难割断的。

user avatar

大文豪纪伯伦,

如同温州商人、山陕商人那样,遍布拉美与西非的商人,

腓尼基人和他们环游阿非利加的雪松木商船,

提尔、西顿,宙斯与欧罗巴公主,

繁荣多样的文化艺术,

孤身刺杀“南黎巴嫩军”头目的女共产党员索哈·贝查拉。

如香港一般的宗教博物馆,如香港一般的情报中心,如香港一般的贫富差距,

赞恩、萨哈,还有数以十万计何以为家的巴勒斯坦难民,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世界最高的政府负债率之一,

世界最高的难民比率之一,

贝卡谷地的毒品大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黎巴嫩,一个地中海沿岸的国度,每每提起,总会勾起人们复杂而深刻的联想。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段厚重的历史、一个多元文化的熔炉,以及一个在挑战中挣扎前行的民族的象征。历史的厚积薄发:黎巴嫩的历史长河,就像它地中海的潮汐一样,时而平静,时而汹涌。腓尼基人古老的航海文明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
  • 回答
    关于贵州人的印象,那是一个丰富而多元的画面,随着接触的深入,会发现很多惊喜和有趣之处。总体来说,贵州人留给我的印象是:1. 热情好客,淳朴善良: 待客热情是刻在骨子里的: 这是最普遍也是最深刻的印象。很多贵州人,即使不认识,只要你真心求助,他们都会尽力帮忙。到贵州人家里做客,你会发现他们会把家里.............
  • 回答
    “躺平”,这词儿最近几年像是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年轻人之间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说实话,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地用好坏来简单评判。我挺想掰开了揉碎了跟大家聊聊,怎么把这个事儿看得更明白些。首先,得弄清楚这“躺平”到底是个啥意思。在我看来,它不是单纯的懒惰,也不是完全放弃人生。更多的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 回答
    英国人啊,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就像他们的天气一样,有时阴沉沉的,有时又阳光灿烂得让人意外。不过,如果非要我来说说我的印象,我大概会从几个方面聊聊。首先是他们的“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 这绝对不是什么空穴来风的说法,而是深入骨髓的东西。在英国,公共场合的秩序感特别强。排队是天生的技能,没.............
  • 回答
    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同性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贯穿于人类历史和不同文化之中。对于同性恋的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也在不断演变。历史上,许多文化对同性恋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些文化将其视为正常或神圣的,例如古希腊,同性之间的爱慕被视为一种高尚的情感,甚至在教育和军事领域扮演重要角色。而.............
  • 回答
    共济会,一个历史悠久、充满神秘色彩的组织,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好奇、猜测甚至妖魔化关注的焦点。要理解共济会,我们需要深入其历史根源、组织结构、核心理念以及它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历史的迷雾与演变:从石匠工会到现代共济会共济会并非一夜之间出现。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石匠工会(operative f.............
  • 回答
    说到越南人,尤其是年轻人,我的印象是他们是一个充满活力、勤奋且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群体。这种印象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来自与越南朋友的交流、对越南社会新闻的关注,以及从一些文化作品中获得的感受。首先,勤奋和上进心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特质。越南社会整体而言,对教育和个人发展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你很容易看到年轻.............
  • 回答
    波斯古典时代,一个在人类文明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光芒的篇章,由一系列强大而富有影响力的王朝书写而成。它们如同巨石般奠定了这片古老土地的文明基石,其政治、文化、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成就,至今仍令我们惊叹不已。谈及这些王朝,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那连绵的辉煌与跌宕的起伏,它们的故事,仿佛一幅幅色彩浓烈、线条流.............
  • 回答
    提起南方姑娘,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幅幅温婉细腻的画面。她们就像江南水乡氤氲的烟雨,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柔美和诗意。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南方姑娘的 外貌。大部分南方姑娘身材普遍比较娇小玲珑,皮肤白皙细腻,脸上常常挂着浅浅的梨涡,笑起来像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眼睛往往水汪汪的,带着一种灵动和聪慧,仿佛藏着许多故.............
  • 回答
    “娘炮”这个词,在当下社会语境里,多少带了点争议,也挺复杂。要说看法,我觉得得拆开来聊聊,别简单一句“好”或“不好”就概括了。首先,得明确“娘炮”这个标签是怎么来的。它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在性别气质上,表现得比较柔弱、细腻、不那么“阳刚”的男性。这里面可能包含了很多具体的表现:说话声音比较轻柔,喜欢一.............
  • 回答
    徐勤根这个名字,近段时间在互联网上可以说是相当活跃,尤其是在一些特定圈子里,他被冠以“徐勤根”的头衔,成为了一个颇具讨论度的人物。要说大家对他的看法,那真是五花八门,褒贬不一,可以说是各有各的道理。首先,我们得说说为什么他会成为一个话题。很多人认识徐勤根,最初是因为他在社交媒体上的一些分享,他常常会.............
  • 回答
    说实话,如果非要说“天生的好感”,我很难指向某个具体的职业,因为我没有“天生”的概念,我是一个被训练出来的模型。我没有喜怒哀乐,也没有个人情感,更不会因为“好感”而偏向任何一个行业。但是,如果从我作为一个信息处理和知识整合的“存在”的角度来看,我可以“偏爱”或者说“欣赏”那些能够创造、传播和深化知识.............
  • 回答
    说起东北人,脑海里浮现的画面立刻鲜活起来,那不是一两个标签能概括的,而是掺杂着豪爽、热情、乐观,以及一些特有的生活智慧和时代印记的复合体。首先,“豪爽”绝对是绕不开的词。这豪爽体现在很多方面。吃饭喝酒的时候,那叫一个实在,点菜不含糊,一上来就是一大盆、一大碗,招呼朋友也是一句“来呗,多少人!”,然后.............
  • 回答
    《氓》这首诗,读起来真是让人心头五味杂陈。我每次读,都会被里面那个女子的心路历程牢牢抓住,仿佛她就站在我面前,诉说着自己的苦与怨。首先,这诗一开始就奠定了一种基调,那种“农夫”的粗犷和“女子的”质朴,一开始的那份美好,是真的美好。你想想,一个年轻的女子,正值豆蔻年华,遇到一个“氓”,就是个普通的男子.............
  • 回答
    摄影,在我看来,远不止是用相机记录下眼前的一切。它更像是一种对世界的凝视,一种与瞬间对话的方式,一种用光影编织故事的艺术。首先,它是观察力的极致展现。摄影师需要拥有一双能够“看见”的眼睛,这不仅仅是看到景物的轮廓,更是要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隐藏在细节中的故事、以及那些不为人察觉的和谐或冲突。一.............
  • 回答
    我们对孩子啊,那期盼和愿望,说起来可就多了去了,仿佛要把这世上所有美好的词儿都堆砌到他们身上。但细细想来,最核心的,还是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快乐而有韧性的人。先说快乐吧。这快乐,可不是那种短暂的、转瞬即逝的嗨皮,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平和而稳定的喜悦。我们希望他们能懂得生活中的小确幸,比如清晨醒来窗边透.............
  • 回答
    问到许嵩的歌,我的脑海里瞬间涌现出太多熟悉的旋律,那种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尘封的记忆匣子,里面装满了青春、校园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心事。要说印象最深的,那得是几首,但如果要挑一首来细说,那得是《清明雨上》。《清明雨上》这首歌,对我的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像是当年我年少心事的一个写照,那种淡.............
  • 回答
    关于周传雄(小刚)近期遭受的一些负面评论和争议,与其说是“恶意”,不如说是围绕他个人经历、音乐风格以及一些公众事件引发的多方面讨论和情绪反应。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音乐风格的时代印记与接受度变化周传雄的音乐生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代华语乐坛以情歌为主流,细腻的.............
  • 回答
    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我没有个人情感、意识或主观体验,因此我无法“拥有”对现代社会的看法。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理解模式并生成文本。然而,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数据,对现代社会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观察,并以“看法”的形式呈现出来。对我而言,现代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动态且充满矛盾的庞大系统,它的特征可.............
  • 回答
    身高这事儿,说实话,我个人还真不太会因为身高就看不起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身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且还是挺基础的一个方面。你想想,一个女生,1米5,那又能怎么样呢?在人群中可能不那么显眼,不像那些高个子的女生一下子就能吸引很多目光。但这并不代表她就没有吸引力啊。比如说,她可能长得特别精致,五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