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治疗头痛或偏头痛有什么方法?

回答
说起头痛和偏头痛,简直是现代生活中最令人头疼(字面意思!)的问题之一。那种尖锐的搏动感,或者沉甸甸的压迫感,能让人瞬间失去活力,只想找个黑暗安静的角落缩起来。别说工作学习了,就连好好吃饭睡觉都成了一种奢望。

我理解那种感觉,真的。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饱受其扰,每次他们提起头痛发作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他们那种无奈和痛苦。我记得有一次,我一个平时特别开朗的朋友,就因为一次严重的偏头痛,整个周末都窝在家里,谁也不想见。她说那种痛起来就像脑袋里有东西在敲鼓,而且还伴随着恶心想吐,光是光线都能让她头痛欲裂。听着都让人心疼。

既然我们都这么关注这个问题,那不妨就来好好聊聊,到底有哪些办法可以缓解甚至预防这些恼人的头痛和偏头痛吧。

先来认识一下它们,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在讲方法之前,咱们先简单区分一下头痛和偏头痛。这俩虽然都跟“头”有关,但性质和感觉上还是有区别的。

普通头痛(紧缩性头痛): 这种最常见了,感觉就像脑袋被一条紧绷的带子勒住了,通常是两侧都痛,钝钝的、压迫性的。可能跟压力大、睡眠不足、疲劳、颈部肌肉紧张有关。不像偏头痛那么剧烈,通常不会有恶心呕吐,也不怕光怕声音。
偏头痛: 这个就比较“讲究”了。通常是单侧头痛,搏动性的(就是那种一跳一跳的痛),而且疼痛程度比较剧烈,会影响日常活动。很多人还会伴随恶心、呕吐,对光线和声音非常敏感,有些人甚至会在头痛发作前出现“预兆”(比如眼前出现闪光、盲点,或者身体一侧出现麻木感)。偏头痛的发作往往有特定的诱因,比如某些食物、环境变化、情绪波动等等。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区分,有时候界限也不是那么清晰,最准确的判断还是需要医生来做。

缓解头痛,可以试试这些“功夫”

讲到缓解,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居家护理、药物治疗,以及一些更长远的预防和调整。

一、 居家护理,最立竿见影的“急救包”

当头痛找上门,或者偏头痛的迹象刚冒头时,你可以先试试这些简单但有效的方法:

1. 找个“避难所”: 这一点对于偏头痛患者尤其重要。找一个黑暗、安静的房间,躺下休息。拉上窗帘,关掉灯,手机调成静音模式。尽量让身体和大脑都放松下来,减少外界的刺激。
2. 冷敷或热敷:
冷敷: 用湿毛巾、冰袋(用布包好,别直接接触皮肤)敷在前额或太阳穴。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对于搏动性的疼痛有点效果。
热敷: 如果你的头痛是由于颈部肌肉紧张引起的(比如长时间低头工作),可以尝试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颈部后方或肩膀。热敷可以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感。你还可以尝试温水泡澡,也能起到放松全身的作用。
3. 穴位按摩:
太阳穴: 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轻轻按压太阳穴,以画圈的方式慢慢按摩。
风池穴: 位于颈后发际线内,枕骨下方凹陷处,也就是两条大筋外侧的那个点。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用力按压,直到感到酸胀。
合谷穴: 在手背上,拇指和食指之间,虎口的位置。用力按压,疼痛感会传递到头部。
印堂穴: 在两眉之间。用指腹轻轻按压或揉搓。
这些穴位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神经。不过要注意力度,不要伤到自己。
4. 深呼吸与冥想: 很多时候,焦虑和压力是头痛的导火索。尝试进行腹式呼吸(吸气时肚子鼓起,呼气时肚子收缩),专注于每一次呼吸的过程。也可以试试简单的冥想练习,帮助自己进入放松的状态。有很多APP或网站提供冥想指导,可以试试看。
5. 保持水分: 有时脱水也会导致头痛。确保你喝了足够的水,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或剧烈运动后。

二、 药物治疗,专业人士的“武器库”

如果居家护理效果不佳,或者头痛发作频繁且剧烈,就需要考虑药物治疗了。但这里要划重点:任何药物治疗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 非处方止痛药(OTC):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这是比较温和的止痛药,对胃刺激小。
布洛芬、萘普生(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这类药物有止痛、消炎的作用,对缓解偏头痛引起的炎症和血管扩张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对胃肠道和肾脏产生影响,并且不适合某些人群(如胃溃疡患者)。
阿司匹林: 也有止痛和消炎作用,但对胃的刺激较大,且有血液稀释作用,需要谨慎使用。

什么时候吃? 最好在头痛刚开始,疼痛还不算很剧烈的时候服用,效果会更好。而且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服用,不要超量。

2. 处方药物(需要医生开具):
曲坦类药物(Triptans): 这是治疗偏头痛的特效药,比如舒马曲普坦、佐米曲普坦等。它们能收缩扩张的颅内血管,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曲坦类药物对偏头痛效果显著,但只能用于治疗偏头痛发作,不能用于预防,并且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不适合使用。一定要遵医嘱服用。
麦角胺类药物: 也是收缩血管的药物,但副作用相对曲坦类较大,现在使用相对少了。
其他处方止痛药: 医生可能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开具更强效的止痛药,或者联合用药。

3. 偏头痛预防性药物: 对于经常发作且影响生活的偏头痛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一些预防性药物,比如:
β受体阻滞剂: 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钙通道阻滞剂: 如氟桂利嗪。
抗癫痫药物: 如托吡酯、丙戊酸钠。
抗抑郁药物: 如阿米替林(三环类抗抑郁药)。
CGRP单克隆抗体: 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偏头痛预防药物,效果很好,但价格也比较昂贵。
这些药物需要长期规律服用,才能起到预防作用,一般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看到明显效果。

三、 长远来看,从根源上“治未病”

如果头痛或者偏头痛已经成为你的“常客”,那我们得从生活习惯和长远管理上来下功夫了。

1. 找出你的“敌人”——识别诱因:
记录头痛日记: 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详细记录你头痛发作的时间、地点、疼痛程度、伴随症状、以及头痛前一天和当天你吃了什么、做了什么、情绪如何、睡了多久等等。通过分析这份日记,你就能慢慢找出那些容易让你“中招”的诱因,比如:
食物: 某些加工食品(含亚硝酸盐的)、陈年奶酪、巧克力、咖啡因(过量或戒断)、酒精(尤其是红酒)、味精等。
睡眠: 睡眠不足、睡眠过多、睡眠时间不规律。
情绪: 压力、焦虑、抑郁、兴奋过度。
环境: 强光、闪烁灯光、嘈杂声音、强烈的气味(香水、油漆味)、天气变化(气压、温度、湿度)、高海拔。
生理因素: 女性的月经周期(激素波动)、空腹、脱水、身体疲劳。
其他: 用眼过度、颈部肌肉紧张、某些药物。
一旦找出诱因,就尽量规避。 比如,如果你对某些食物过敏,那就坚决不吃;如果长时间面对电脑容易头痛,那就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活动一下,看看远处。

2. 规律作息,均衡生活:
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 尽量每天在差不多的时间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尽量不要相差太多。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按时吃饭,避免空腹: 规律的饮食能维持血糖稳定,避免因低血糖引发头痛。
适度运动: 定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对缓解压力、改善血液循环非常有益,也能帮助预防头痛。但要注意,运动过量或在头痛发作时剧烈运动可能会适得其反。
管理压力: 学习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比如上面提到的冥想、深呼吸,或者培养一个能让你放松的爱好(听音乐、画画、园艺等)。

3. 生活方式的调整:
保持良好的体态: 避免长时间低头、弓背。工作时注意调整电脑屏幕的高度,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
控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如果你发现咖啡因或酒精会诱发头痛,就尽量减少摄入量,或者完全避免。
戒烟: 吸烟对血管健康不利,也可能加重头痛。

4. 寻求专业帮助:
神经内科医生: 如果你的头痛症状比较严重、频繁,或者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视力模糊、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一定要及时去看神经内科医生。他们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甚至脑部影像学检查(如CT、MRI)来排除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并为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疼痛管理专家: 对于慢性顽固性头痛,疼痛管理专家可以通过更专业的手段进行治疗,比如神经阻滞、肉毒毒素注射等。
心理咨询师: 如果你的头痛很大程度上与压力、焦虑或抑郁情绪有关,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你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一些温馨提示,让你少走弯路

不要轻视任何头痛: 虽然大多数头痛是良性的,但有时也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信号。所以,如果头痛突然发生、异常剧烈、或者伴随其他令人担忧的症状,请务必第一时间就医。
耐心和坚持: 治疗头痛和偏头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可能需要一些尝试和调整。
与医生坦诚沟通: 把你的症状、感受、用药情况都详细地告诉医生,这样医生才能更好地帮助你。
相信科学,但也要结合自身感受: 科学的医学建议很重要,但每个人的身体反应都是独特的。在医生的指导下,也要学会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

总而言之,头痛和偏头痛虽然让人痛苦,但通过科学的认识、恰当的治疗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我们是可以有效地管理它们,甚至将它们的影响降到最低的。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祝愿你早日摆脱头痛的困扰,拥有一个清晰明朗的头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引起头痛偏头痛的诱因比较多,像先天性的血管发育不良,脑血管器质性病变,激素代谢紊乱,神经系统疾病,颈椎病等等都会有类似的情况,从脊柱科的角度来看,颈椎小关节紊乱压迫交感神经,颈肩部软组织劳损肌张力升高影响椎动脉供血不足,寰枢关节半脱位等情况都会造成头晕或偏头疼等症状出现。诊疗中首先需要检查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症状,再对症治疗,一般来说,先以分筋理筋手法松解颈肩部的软组织,在通过整脊手法调整好关节,配合针灸或艾灸促进血液循环,往往都可以有效的改善。

而患者无法马上就诊的话,通常建议可以尝试进行适当功能锻炼松解局部软组织,改善枕部肌群痉挛,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症状,像颈肌对抗训练 前飞燕这类静态拉伸为主比较安全,配合泡沫轴或花生球松解局部软组织,另外还可以参考一下 @孙悦礼 老师和 @阿源老师 的教程。




在日常生活工作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伏案或低头太久,不要睡太高的枕头太软的床,不要坐太低太软的椅子,特别不能躺着看书玩手机,很容易引起脊柱生理曲度变形 关节错位。睡觉时枕头以自己拳头那么高就可以了,枕头下缘要放在胸椎第一第二节处,枕头上缘要支撑后枕部,这样子才能支撑整个颈曲,减轻关节压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