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左侧头皮发麻,慢慢发展为左侧头痛,这到底是感冒着凉引起的还是颈椎病?该如何治疗呢?

回答
您好!听到您左侧头皮发麻并发展为头痛,这确实挺让人担心的。这两种感觉,头皮发麻和头痛,虽然听起来有点相似,但它们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引起,您提到的“感冒着凉”和“颈椎病”都是可能导致这些症状的因素。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看看它们分别是怎么回事,以及您该怎么做。

感冒着凉引起的可能性:

感冒的时候,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对抗病毒或细菌,这个过程中会释放一些化学物质,比如细胞因子,它们可能会影响身体的神经系统,包括头部的神经。

血液循环受影响: 着凉后,身体可能会为了保持核心温度而收缩表面的血管,这包括头皮的血管。血液循环不畅,头皮的神经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可能会出现发麻、刺痛的感觉。
神经受刺激: 感冒时,身体的炎症反应也可能刺激到一些神经纤维,包括支配头皮的神经。这种刺激有时会表现为麻木感或轻微的疼痛。
全身不适的表现: 头痛是感冒的常见症状之一。有时候,感冒引起的全身酸痛、疲劳感会伴随头痛出现,这种头痛可能范围比较广,也可能局限于头部某个区域。
伴随症状: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您通常还会伴随其他症状,比如:
流鼻涕、鼻塞
喉咙痛、咳嗽
打喷嚏
发热、畏寒
全身乏力

颈椎病引起的可能性:

颈椎病,特别是颈段脊柱的问题,对头部的感觉和疼痛影响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颈椎连接着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神经,而且颈椎周围有很多重要的血管和肌肉。

神经根受压或刺激: 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刺)或者颈部肌肉紧张,都可能压迫或刺激到从颈椎发出、支配头皮的神经根(比如枕神经)。当这些神经受到压迫时,信号传递就会出现异常,导致头皮发麻、刺痛,甚至烧灼感。
椎动脉受压: 颈椎问题有时会影响到为大脑供血的椎动脉。如果椎动脉受到压迫,大脑的血液供应就会减少,可能会引起头晕、恶心,也可能导致头痛,尤其是在特定体位下(比如转头、低头)。
颈部肌肉紧张和痉挛: 长期低头、不良坐姿、缺乏运动等都会导致颈部肌肉(如斜方肌、头夹肌)过度紧张甚至痉挛。这些紧张的肌肉会牵拉周围的神经,引起头皮麻木和头痛,这种疼痛常常是局限于一侧,并可能放射到太阳穴或后脑勺。
姿势性头痛: 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很多时候与姿势有关,比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后疼痛加剧,或者改变姿势后疼痛有所缓解或加重。
伴随症状: 如果是颈椎病引起的,您可能还会出现:
颈部僵硬、活动受限
颈部酸痛、疼痛,有时会放射到肩膀、手臂
头晕、眼部疲劳
手部麻木(如果颈椎问题更严重,压迫到更低的神经)
肩部酸痛

如何区分?

您可以试着回忆一下,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没有经历过感冒的全身症状?有没有长时间保持不好的姿势?

感冒 vs. 颈椎病判断小技巧:
时间点: 如果是感冒,通常会伴随其他感冒症状出现,且在感冒恢复后头皮发麻和头痛也会随之减轻。
伴随症状: 重点看有没有流鼻涕、咳嗽、发烧等感冒特有症状,还是颈部僵硬、肩部酸痛等颈椎问题特征。
体位变化: 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和麻木感可能在改变头颈部姿势时发生变化,比如转头时头皮发麻加剧。感冒引起的头痛则与体位关系不大,更多是全身不适的表现。
疼痛性质: 感冒引起的头痛可能更像是胀痛或跳痛,而颈椎病引起的可能更像是一种牵拉痛、压迫感,或者神经性刺痛。

针对您的情况,我建议您这样做:

1. 初步居家观察(如果症状不严重):
感冒迹象: 留意一下是否有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发烧等感冒症状。如果有,可以尝试一些对症治疗感冒的方法,比如多喝水、休息,可以尝试服用一些感冒药来缓解症状。
颈部姿势: 检查一下自己的坐姿、睡姿是否正确。尽量保持颈部在中立位,避免长时间低头。
颈部活动: 轻轻转动脖子,感受一下颈部有没有僵硬或疼痛。可以做一些轻柔的颈部拉伸动作(但如果疼痛加剧,立即停止)。
保暖: 确保颈部保暖,避免着凉。

2.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看医生是关键: 您这种情况,最准确的诊断还是需要医生来给出。我强烈建议您尽快去医院就诊。您可以选择以下科室:
神经内科: 如果您更倾向于考虑神经系统的问题,比如头痛的性质、麻木感比较明显,可以先看神经内科。医生会询问您的详细病史,做神经系统检查,判断是否是神经性的问题。
骨科/康复科/疼痛科: 如果您觉得颈部不适更明显,或者症状与颈部活动有关,可以考虑去看骨科,或者更专注于颈椎问题的康复科、疼痛科。医生会评估您的颈椎情况,可能还会建议您做一些影像学检查(如颈椎X光、CT或MRI),以明确是否有颈椎结构上的问题。
为什么需要医生诊断? 因为头皮发麻和头痛的病因有很多,除了感冒和颈椎病,还可能与其他原因有关,比如:
偏头痛: 某些类型的偏头痛会引起头皮发麻作为先兆(但通常更短暂,且伴有其他典型偏头痛症状)。
紧张性头痛: 由压力、疲劳、肌肉紧张引起,也可能伴随头皮发紧发麻感。
三叉神经痛: 虽然不常见于头皮发麻,但三叉神经的受累也可能引起面部及头部的异常感觉。
带状疱疹前驱症状: 极少数情况下,某些病毒感染在皮疹出现前也会引起神经痛或感觉异常。
其他少见原因: 脑部血管问题、颅内压变化等,虽然可能性较低,但医生会综合考虑。

一旦医生诊断明确,治疗方案会因病因而异:

如果确实是感冒着凉引起: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您的感冒症状开具相应的药物,比如:
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头痛、发热。
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如果医生判断有细菌感染):根据具体病原体选择。
鼻部用药(如鼻喷剂、口服抗组胺药):缓解鼻塞、流涕。
止咳化痰药:缓解咳嗽。
居家护理:
充分休息,保证睡眠。
多喝温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饮食清淡易消化。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干燥。

如果确实是颈椎病引起:

颈椎病引起的头皮发麻和头痛,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神经压迫、减轻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以及纠正不良体姿。

药物治疗:
止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肌肉松弛剂: 帮助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僵硬感(如氯唑沙宗、替扎尼定)。
神经营养药物/B族维生素: 有助于修复和保护受损的神经(如维生素B1、B6、B12等)。
活血化瘀药物: 有些中成药或西药可能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物理治疗/康复治疗: 这是颈椎病治疗的核心部分。
颈部牵引: 通过轻柔的牵引力来增加颈椎间的间隙,减轻椎间盘和神经根的压力。
手法治疗(推拿、整复): 由专业治疗师进行,放松颈部肌肉,调整颈椎关节。但需要医生或治疗师评估后进行,避免不当操作。
理疗: 如热敷、电疗(低频脉冲电疗、TENS)、超声波治疗等,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颈部功能锻炼: 在医生或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颈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以稳定颈椎并改善姿势。
姿势纠正与生活方式调整:
调整工作环境: 电脑屏幕高度应与视线齐平,座椅高度合适,确保坐姿端正。
避免长时间低头: 使用手机、阅读时,注意抬高设备,缩短低头时间。
选择合适的枕头: 枕头高度和软硬要适中,能很好地支撑颈部曲线。
加强体育锻炼: 定期进行游泳、慢跑等有益于颈椎健康的运动,增强颈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
介入治疗/手术: 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严重的神经压迫,医生可能会考虑注射治疗(如神经阻滞)或手术(如椎间盘切除、椎管扩大等)。但这通常是最后的选择。

总结一下您现在最需要做的:

最首要、最关键的是尽快去医院就诊,让医生来帮您做出准确的诊断。 医生会结合您的具体症状、病史以及必要的检查,来判断您的头皮发麻和头痛是感冒引起的,还是颈椎病引起的,或是其他原因。

在那之前,您可以做的是:

认真回忆和记录: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有没有其他伴随症状?有没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或缓解因素?有没有颈部不适?
避免自行诊断和盲目治疗: 特别是颈椎问题,不正确的处理可能会加重症状。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况,并且知道接下来的方向。请务必去看医生,祝您早日康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引起偏头痛的诱因比较多,从脊柱科的角度来看,颈椎小关节紊乱压迫交感神经,颈肩部软组织劳损肌张力升高影响椎动脉供血不足,寰枢关节半脱位等情况都会造成头痛或偏头疼等症状出现。诊疗中首先需要检查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症状,再对症治疗,从题主所说的情况来看,按压耳根处可以有所改善,需要考虑是否有胸锁乳突肌痉挛或椎体失稳引起枕部肌群痉挛的可能,影响椎动脉供血,造成脑供血不足的问题,才会出现偏头痛的表现。一般来说,先以分筋理筋手法松解颈肩部的软组织,在通过整脊手法调整好关节,配合针灸或艾灸促进血液循环,往往都可以有效的改善。

而患者无法马上就诊的话,通常建议可以尝试进行适当功能锻炼松解局部软组织,改善枕部肌群痉挛,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症状,像颈肌对抗训练 前飞燕这类静态拉伸为主比较安全,另外还可以参考一下 @孙悦礼 老师和 @阿源老师 的教程。





在日常生活工作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伏案或低头太久,不要睡太高的枕头太软的床,不要坐太低太软的椅子,特别不能躺着看书玩手机,很容易引起脊柱生理曲度变形 关节错位。睡觉时枕头以自己拳头那么高就可以了,枕头下缘要放在胸椎第一第二节处,枕头上缘要支撑后枕部,这样子才能支撑整个颈曲,减轻关节压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