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的储蓄率高吗,从经济学角度有哪些解释?

回答
日本的储蓄率在过去几十年中确实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中。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导致日本高储蓄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宏观经济因素、人口结构、文化观念、金融体系以及政府政策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从经济学的角度详细解释这些原因:

一、宏观经济因素

1. 低利率环境(长期):
解释:日本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环境中。根据储蓄的基本原理,利率是储蓄的“机会成本”和“回报”。较低的利率意味着将资金存入银行的回报率不高,理论上可能会降低储蓄的吸引力。
反直觉之处与深层原因:然而,在低利率环境下,如果通货膨胀率也同样低迷(甚至出现通缩),那么即使名义利率很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通货膨胀率)也可能并不为负,或者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低利率环境往往伴随着对未来经济增长的担忧和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储蓄的回报不高,人们也倾向于将钱存起来,而不是用于高风险投资或消费,因为他们对未来收入和就业感到不安。
例子: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经济增长乏力,许多企业和家庭对未来前景持谨慎态度,这促使他们增加储蓄以应对不确定性。

2. 通货紧缩(Deflation)的长期影响:
解释:日本曾长期经历温和甚至持续的通货紧缩。通缩意味着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下降,从而增加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对储蓄的影响:在通缩环境下,持有现金或储蓄似乎比消费更有利。今天花100日元能买到的东西,明天可能只需要99日元就能买到。因此,消费者会延迟消费,将更多资金储蓄起来,等待价格进一步下降。这种行为又会加剧通缩,形成恶性循环。
“储蓄陷阱”:这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储蓄陷阱”现象,即人们因为预期未来价格下降而增加储蓄,导致总需求不足,进一步压低价格,从而强化了他们的储蓄动机。

3. 预防性储蓄(Precautionary Savings):
解释:这是经济学中解释高储蓄率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个人和家庭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如失业、疾病、经济衰退、养老等)而进行的储蓄。
在日本的体现:
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于某些欧洲国家):尽管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但与一些北欧国家相比,其对失业、长期疾病等风险的覆盖可能存在一些缝隙,或者人们对未来社会保障的可靠性存有担忧。
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日本传统的终身雇佣制逐渐瓦解,非正式雇佣(兼职、合同工)比例上升,这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不稳定性和失业风险,从而鼓励了更多预防性储蓄。
对未来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如前所述,日本经济长期面临挑战,企业盈利能力和增长前景不明朗,这使得家庭更倾向于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医疗和教育支出:虽然有公共支出,但日本家庭在子女教育和医疗方面的私人支出仍然较大,这也是储蓄的重要动机。

4. 遗产动机(Bequest Motives):
解释:指人们储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消费,更是为了将财富传承给下一代,作为遗产。
在日本的体现:
家庭结构与代际传承:日本文化中,财富、房产或企业在家族内部传承的观念根深蒂固。父母通常希望为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经济基础,例如购房首付、教育费用等。
税收政策:虽然遗产税存在,但其累进性以及一些合法的避税手段(如赠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财富的提前转移或家族内部的财富积累,从而保持了较高的家庭总财富和储蓄水平。

二、人口结构因素

1. 人口老龄化(Aging Population):
解释: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的储蓄行为与其他年龄段不同。
生命周期假说(LifeCycle Hypothesis):根据生命周期假说,人们在一生中会进行储蓄和消费的跨期配置。年轻时收入低,负债高;中年时收入增加,储蓄达到顶峰;老年时收入下降,开始消耗储蓄。
日本老龄化的特殊性:
高储蓄的老年人:与经典的生命周期假说预测的“老年人消耗储蓄”不同,日本的许多老年人实际上保持了较高的储蓄率。这可能源于他们经历过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积累了可观的财富,并且对未来(包括医疗保健支出、养老金的充足性)仍有不确定性,因此倾向于继续储蓄。
“传宗接代”与财富转移:许多老年人储蓄是为了将资产(尤其是房产)留给子女,尤其是在子女难以负担购房的情况下。这使得他们的储蓄行为更侧重于财富传承,而不是单纯的消费。
低生育率:低生育率意味着抚养子女的经济负担相对较轻,这可能为家庭提供了更多的储蓄空间。同时,子女人数少,也意味着家庭更容易将财富集中转移给有限的继承人。

三、文化与社会因素

1. 勤俭节约的传统文化:
解释:日本文化中历来强调勤俭节约、量入为出。这种价值观深深植根于国民意识中,代代相传。
与经济发展结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这种传统文化与追求稳定的经济增长和财务安全的需求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储蓄的习惯。

2. 社会规范与攀比效应:
解释:在某些社会群体或社区中,储蓄和拥有一定水平的财富可能被视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或成功的标志。
“面子”文化与社会压力:日本文化中的“面子”观念,以及在某些场合(如婚庆、葬礼等)的礼金支出,也会促使人们需要有足够的储蓄来应对这些社会性支出。

3. 对消费主义的相对克制:
解释:尽管日本也是一个消费社会,但相比于美国等一些国家,其消费文化可能更侧重于实用性和耐久性,而非过度追求最新的时尚和品牌(当然也有例外)。
高质量但高价的产品:日本市场上很多商品(如汽车、家电、电子产品)质量优良且耐用,购买后可以长期使用,降低了频繁更换的动力,间接促进了储蓄。

四、金融体系与政策因素

1. 银行体系的主导地位和储蓄账户的便捷性:
解释:日本的金融体系长期以来以银行作为主要的融资和储蓄渠道。银行提供的储蓄账户方便易得,而且由于存款保险制度,即使回报不高,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缺乏有效的替代性投资渠道(尤其对于普通家庭):虽然日本有股票市场,但普通家庭参与股票或基金投资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能因为风险偏好、信息不对称或对金融市场的陌生感。因此,银行存款成为最主要的储蓄方式。

2. 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解释:虽然上述因素是主导,但政府的政策也会产生影响。
宽松的货币政策(QE,负利率):旨在刺激消费和投资,但如果未能有效提振总需求和通胀,反而可能因为降低了储蓄的回报而加剧了“预防性储蓄”的动机,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fiscal 政策:政府的公共支出和税收政策也会影响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和对未来的预期,从而间接影响储蓄率。

总结

日本高储蓄率是多种经济学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从宏观经济层面看,长期的低利率和通缩环境,加上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促使人们增加预防性储蓄。从人口结构上看,快速且深入的人口老龄化,虽然理论上老年人应消耗储蓄,但日本老年人因财富积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遗产动机,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储蓄倾向。文化上,勤俭节约的传统和对家庭传承的重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金融体系的特点则使得银行存款成为主要的储蓄方式。

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日本经济的特点,以及高储蓄率对消费、投资、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潜在影响。例如,高储蓄率意味着国内资金充裕,但如果这些储蓄未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或消费,则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或者通过资本外流(如日本对海外的巨额投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日本的储蓄率在东亚(包括东南亚)并不高,而是低,都跌破20了,周围国家倒数第一。(图片取自:

中国储蓄率下降可能带来的风险

)。

其次,

安倍上台后,日本居民储蓄率60年来首次为负

了,还扯什么儒家传统、民族性。在《

为什么美国储蓄率并不高

》一文中作者提到美国5%左右的家庭储蓄率,实际上在发达国家是中等水平,而日本负值,因此即便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居民储蓄率也是差的。

最后,日本还能维持如今的储蓄率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企业比较高的自有资金比例。企业低负债率造成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也就是企业不愿意贷款投资,而不断的提高存款,低投资造成经济低迷。

中国现在也有很多地方出现了“资产负债表衰退”。中日的核心问题都是金融业效率太低,缺乏改革。如下图所示,在

日本创业的现状与问题

一文中,作者比较了美日天使投资人数,日本连美国的零头都没有,834人vs268000人。中国的金融市场问题是一样的,这样的条件大家不提高储蓄率,怎么创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本的储蓄率在过去几十年中确实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中。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导致日本高储蓄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宏观经济因素、人口结构、文化观念、金融体系以及政府政策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从经济学的角度详细解释这些原因: 一、宏观经济因素1. 低利率环境(长期): 解释.............
  • 回答
    关于日本储存了够 400 年使用稀土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引起不少关注的网络传言,但要判断它的真假,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一下背景和事实。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稀土。稀土并不是指“稀少”的土,而是17种化学元素的统称,包括钪、钇和镧系元素。它们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如在制造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电.............
  • 回答
    3月31日,美国宣布一项重大能源政策,计划动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略石油储备(SPR)来应对国际油价的波动。这一消息一经公布,便在全球能源市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国际油价产生了多方面、且往往是复杂的影响。首先,从最直接的层面来看,增加市场供应意在平抑高企的油价。 战略石油储备是各国政府为了应对.............
  • 回答
    在日本留学,办银行卡这事儿,说起来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我身边就有不少同学,在国内有两张储蓄卡,觉得在日本办卡应该也差不多。不过,实际操作下来,会发现有些地方确实需要注意,而且跟国内的习惯不太一样。首先,说起来最直接的问题:国内的储蓄卡在日本能用吗?答案是:能用,但局限性很大,而且非常不方便。 取.............
  • 回答
    岸田文雄政府近期正式宣布了释放日本国家石油储备的决定,这一举措在全球能源市场以及地缘政治层面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要理解这一决策的深层含义,需要将其置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大背景下进行剖析。决策背景:能源价格高企与供应链挑战首先,这一决定的直接导火索是全球范围内持续高企的能源价格。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能源.............
  • 回答
    .......
  • 回答
    东电公司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物储液罐可能发生泄漏的消息,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进展,其潜在影响确实需要我们深入审视。首先,我们必须明白这些储液罐中储存的是什么。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为了冷却熔毁的堆芯,需要注入大量的水。这些被污染的水在与燃料棒接触后,变成了含有高放射性物质(如铯、锶等)的核废水。这.............
  • 回答
    .......
  • 回答
    日本和德国的工业体系各有特色,且在不同领域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以下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全球竞争力、历史背景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1. 经济规模与人均GDP 日本: GDP总量:约4.5万亿美元(2023年),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人均GD.............
  • 回答
    日本的文化输出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其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是毋庸置疑的。要说是否是“最强”,这涉及到如何定义“强”以及比较的标准,但从多个维度来看,日本无疑是亚洲文化输出的领头羊之一,其地位非常稳固。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日本文化输出的特点和影响力,并尝试对比其在亚洲的地位:一、 日.............
  • 回答
    日本的建筑设计水平无疑是世界顶尖之列,但要判断是否“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则需要更细致的分析和考量。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一、 日本建筑设计在世界上的突出之处: 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 这是日本建筑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日本建筑师能够深刻理解和尊重传统日式建筑的精髓,如木结构、庭院、纸隔.............
  • 回答
    日本的工匠精神(職人の魂,Shokunin Damashii)是一种根植于日本文化深处的职业哲学和价值观,它不仅仅是关于技艺的精湛,更是一种对工作的态度、对产品生命的尊重,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追求。要详细讲述日本的工匠精神,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核心理念与特质: 极致的追求与完美主义: 这是.............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而且确实触及到了日本城市居民的出行习惯。总的来说,日本的城市居民中,只有少部分人拥有和频繁使用私家车,这个比例确实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大都市圈。但是,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解读。1. 城市密度与公共交通的高度发达:这是导致日本城市居民少开车的最根本原因。日本的城.............
  • 回答
    日本科幻文学之所以在很多方面被认为强于中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文化、社会、产业等多个层面的因素。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成熟的科幻传统1. 悠久的萌芽与发展: 日本科幻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如明治维新时期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时,就出现了带有科幻色彩.............
  • 回答
    日本的“援助交际”(又称“JK business”、“援助交际”等,日语中通常用“援助交際”或“パパ活”来表示)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其产生根源、发展脉络以及与国内的“援交”和“包养”现象的异同,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日本“援助交际”的产生与发展日本“援助交际”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而.............
  • 回答
    日本动漫之所以能呈现出如此“开放”的景象,而现实生活中的日本人却给人一种相对“保守”的印象,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文化现象,绝非一句两句能够概括。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的维度来剖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本身就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自由度和表达空间。 它不是对现实.............
  • 回答
    关于日本慰安妇是否自愿,以及战时各国女性对慰安妇的态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历史议题,其中涉及的历史材料、当事人的证词、以及战后长期的争议,使得要给出一个简单明确的“是”或“否”的答案非常困难。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个问题,并涵盖战时各国女性的不同态度。关于日本慰安妇的“自愿性”:一个复杂的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不少去过日本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日本的米饭,尤其是刚出锅的,那种香气、口感,似乎总能让人眼前一亮,甚至觉得比在国内吃到的米饭更胜一筹。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因素,并非仅仅是“外国的月亮更圆”这种心理作用。1. 品种的精耕细作:这大概是影响米饭味道最核心的要素了。日本对水稻品.............
  • 回答
    日本的生活节奏确实以快而闻名,无论是通勤的地铁里行色匆匆的人们,还是高效运转的职场,都给人一种“赶时间”的印象。然而,当我们在荧幕前观看日剧时,却常常会感受到一种与这种生活节奏截然相反的“慢悠悠”的叙事风格。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1. 尊重情感.............
  • 回答
    在日本三国动画作品中,确实存在朱儁被“黑化”或形象被刻意弱化、扁平化的情况,这背后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从历史解读、日本动画的创作倾向、以及观众接受度等角度来分析。一、 历史解读与日本受众的偏好: “忠义”主题的日本式解读: 日本三国文化深受《三国演义》影响,而《三国演义》本身就带着强烈的“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