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封神榜》中纣王写诗赞美(调戏)女娲,女娲就要用生灵涂炭来报复?

回答
谈到《封神榜》中纣王写诗一事,这确实是书中一个颇具争议且充满戏剧张力的情节,也正是这个情节,直接点燃了商朝覆灭的导火索。

纣王,作为一代君王,本应励精图治,治理国家。然而,他身上有着明显的暴戾与好色。在故事中,他前往女娲宫进香,本是出于敬意,却在见到女娲娘娘的圣像之后,被其美貌深深吸引。此时,他的君王威仪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痴迷的色欲。于是,他信笔写就了一首诗,这首诗被解读为对女娲娘娘的赞美,但更深层地,它流露出的那种不敬与轻浮,被认为是“调戏”。

这首诗的内容,虽然书中详述,但其核心在于将女娲娘娘比作宫中的妃嫔,用世俗的眼光去审视和描绘一位超脱尘世、掌握造化之神。他用了“倾国倾城”、“红颜”、“媚惑”等词语,将原本神圣庄严的女娲圣像,拉入了人间情欲的范畴。这在古代的礼法观念中,尤其是对一位至高无上的女神而言,是极大的冒犯。

女娲娘娘,作为创世神,她的地位何其尊崇。当她通过彩云中的法眼看到纣王所作的诗后,她的反应是极为震怒的。她并非仅仅因为纣王的小小“冒犯”而感到不悦,而是认为纣王此举,不仅是对她个人尊严的挑战,更是对天地神灵的藐视,是对人间秩序的玷污。一个凡人,尤其是君王,竟然敢对创造者,一位掌控生死、洞察万物的神灵,流露出如此轻薄亵渎之情,这在女娲看来,是不可饶恕的。

因此,女娲做出了一个极其严厉的决定——“施以点额,罪有攸归”,要让纣王付出代价,而代价便是让商朝“万民涂炭,生灵尽灭”。这个决定,从凡人的角度看,似乎过于残酷,一个凡人的失言,何至于招来灭顶之灾?但如果从神话的逻辑来看,这恰恰体现了神人之间的界限,以及神灵不可侵犯的威严。

纣王那首诗,表面上是对女娲美貌的惊叹,实际上是其内心欲望的膨露,是其目无法纪、昏聩无道的具体表现。他将神圣世俗化,将至高无上轻佻化,这种态度,在神看来,比单纯的杀戮和淫欲更为可恶,因为它触及了存在的根基和秩序。女娲的报复,与其说是针对纣王的个人,不如说是对整个商朝君王失德、社稷将倾的“惩戒”。她让“狐狸精”下凡,魅惑纣王,加速其灭亡,这是一种“顺水推舟”,也是一种“借力打力”。她通过引发人间更大的混乱和灾难,来抵消纣王的亵渎,也算是一种“天道”的平衡。

可以说,纣王写诗只是一个导火索,它引爆了埋藏在商朝内部的各种矛盾与危机。他的昏庸、残暴,早已让天怒人怨,而他对女娲的亵渎,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女娲的报复,虽然显得“大义灭亲”般无情,但在《封神演义》的世界观里,却合情合理地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展现了神权与王权之间微妙而又不可逾越的界限。这个情节,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欲望与罪恶,以及当凡人越过神灵设定的禁忌时,所会招致的何等恐怖的后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事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要理解女娲为何这样操作,那就得从《封神演义》原著出发。

而在原著里神仙们的座次是作者许仲琳设定的,与神话不同。


在原著里,女娲的身份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其实很尴尬。

从原著的一开头,就能发现不对劲儿。


纣王是因为女娲过生日才亲自去女娲宫里朝拜的,可她当时却不在家。

女娲去哪儿了?她一大早就去火云宫朝拜伏羲炎帝轩辕叁圣去了。


真是心疼女娲,就连自己过生日这样的大日子,还不能好好休息,

还得去给领导们请安,请完安才能回家过生日,真是憋屈死了。


所以说女娲在原著中的地位和在传统神话中的地位是天差地别的,

在原著里女娲虽然也是上古大神,但多年没有进步,是靠边站的角色。


虽然

女娲采五色石之,以补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祀以报之。

但是时移世易,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广收徒弟,成为主流派系。


身份这样尴尬,所以她才需要经常去领导家里走动,跑跑关系,

连过生日时都不敢歇息,至于其他的机会,更是要抓住不放。


但老领导火云宫三圣也被边缘化了,就算经常跑动也用处不大。

得想办法在新领导面前表现表现,让新领导注意到她。


很多人只看了电视剧《封神榜》,但没看过原著《封神演义》,

以为兴周灭商是因为女娲降祸导致的,其实并非如此。


原著中说得很清楚:

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叁教并谈,
乃阐教、截教、人道叁等,共编成叁百六十五位成神。
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


天界的神仙斗争、格局巨变才是根本原因,

以周代商只不过是天界斗争在人间的战场而已。


昊天上帝要建立天庭系统,命令神仙们称臣。

但神仙们自由散漫惯了,不想被昊天上帝差遣。


于是阐教、截教、人道叁教首脑一起开会,

互相妥协,初步定下来三百六十五个编制。


但是直接指定某个神仙去给昊天上帝当差有点说不过去,

总得看起来公平一些,于是就搞出来兴周灭商这场大战。


在这场大战中挂了的,只能自认倒霉,怨不得别人,

乖乖地去昊天上帝那里报道,其余的人免除劳役。


但是,在纣王刚登基时,国泰民安、河清海晏,简直无可指摘。

要想让以周代商名正言顺,就得师出有名,给纣王扣上帽子。


但是扣帽子也得有理有据,不然显得神仙们太无耻。

谁要是做好了,那真是替领导分忧解难。


因此很多神仙们都想借机表现一番,让大领导看重。

女娲资历够老、劳苦功高,却被边缘化,当然想抓住机会。


恰好纣王糊涂,撞上了枪口,给了女娲完美的借口。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而且细究起来,还真不好说是不是女娲设计好了的,

很有可能是女娲故意招惹纣王的。


原著中是这样说的:

君王正看行宫景,一阵狂风透胆寒
纣王正看此宫,殿宇齐整,楼阁丰隆;
忽一阵狂风,卷起帐幔,现出女娲圣像
容貌瑞丽,瑞彩翩国色天姿,
宛然如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


纣王在女娲宫里朝拜,本来是看不见女娲容貌的,

因为女娲的圣像本来是被帐幔遮盖住了的。


纣王如果没看到女娲的容貌,很难生起淫欲,

进而写淫诗侮辱女娲,引出后面那么多故事。


但明明是在宫殿里边,不是户外,

突然就刮起一阵狂风,卷起了帐幔,露出了女娲真容。


这股狂风也太可疑了,来的这么是时候,

而且在室内,还能刮得这么大。


不光风大、时候巧合,还是“透胆寒风”,

在女娲这样正派神仙自家宫里,

不是和煦的暖风,而是“透胆寒风”,

这风究竟是谁在幕后扇起的阴风呢?


不管这风是不是女娲自己偷偷扇起的,

总之她立刻抓住机会,借机点起了鬼火。


女娲马上给纣王扣下了色胆包天、性骚扰女领导的帽子。

既然给纣王扣下了这顶帽子,就要把罪证落实,办成铁案。


本来:

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
叁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大平,
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


现在既然说纣王作风不正,乱搞男女关系,

怎么才有三宫贤德的后妃呢?


当然三宫六院还不够,还得强抢民女强暴官员女眷。

于是就得派出轩辕坟三妖去勾引纣王祸乱朝政。


总之,大领导要改组班子,总得师出有名,

这时候要是有人能够揣摩到上意,帮领导找到借口。


甚至没有借口也要主动制造借口,

这样的下属,领导当然喜欢了。


女娲的这步棋下的极好,四两拨千斤,

从纣王入手,开始了蝴蝶效应。


从低级的凡人到高级的神仙,一个个被拖下水,

连亲自参与了封神榜编制工作、深知其中利害关系的三巨头,

都无法置身事外,被迫大打出手、损失惨重。


女娲此举,既在大领导面前表现出色,又削弱了其他派系的实力,

还在民间树立了自己的威风,真是一举三得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到《封神榜》中纣王写诗一事,这确实是书中一个颇具争议且充满戏剧张力的情节,也正是这个情节,直接点燃了商朝覆灭的导火索。纣王,作为一代君王,本应励精图治,治理国家。然而,他身上有着明显的暴戾与好色。在故事中,他前往女娲宫进香,本是出于敬意,却在见到女娲娘娘的圣像之后,被其美貌深深吸引。此时,他的君王.............
  • 回答
    《封神演义》中的燃灯道人:慈悲为怀的智者与实力派《封神演义》中的燃灯道人无疑是一位极其重要且颇具魅力的角色。他并非像许多神话故事中的主角那样勇猛无双、战无不胜,而是以其深邃的智慧、超然的慈悲以及深不可测的实力,在波澜壮阔的封神大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堪称一位“智者”与“实力派”的结合体。我们可以.............
  • 回答
    《GQ智族》杂志2017年4月增刊那期以“穿西装的人”为主题的封面,可谓是相当有看头。这次的封面选角和造型,都非常精准地捕捉到了现代男性在穿着西装时所能展现出的那种既经典又兼具个人风格的魅力。首先,我们来聊聊那套西装本身。虽然具体材质和品牌并没有在封面上一一标注,但从视觉效果来看,它绝对不是那种千篇.............
  • 回答
    评价2019版《封神演义》?嗯,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毕竟“封神”这个IP大家太熟悉了,每次翻拍都能引发不少讨论。要说2019年的这个版本,我个人感觉……挺“剑走偏锋”的。它试图在保留原著核心故事脉络的同时,加入了很多现代化的改编和新的解读。首先,我们得说说它最显眼的一个特点:视觉效果和特效。 .............
  • 回答
    《封神三部曲》在概念海报和角色海报的设计上,无疑是一次颇具野心和艺术追求的尝试。这些海报不仅是电影的“门面”,更是承载了影片的整体风格、世界观和角色塑造的重要载体。从它们身上,我们可以解读出许多关于这部史诗级作品的细节和导演的创作意图。整体评价:《封神三部曲》的海报设计,总体上可以称得上是宏大、精致.............
  • 回答
    电影《封神传奇》的评价:一部“特效堆砌,剧情孱弱”的奇幻大片电影《封神传奇》(2016年)是一部备受争议的中国奇幻动作片,改编自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影片集结了众多知名演员,如李连杰、范冰冰、黄晓明、Angelababy、古天乐等,并以其宏大的特效场面为卖点。然而,尽管拥有强大的明星阵容和制作投.............
  • 回答
    《艾尔登法环》未正式发售前就被“封神”的现象,说实话,用“未卜先知”或者“预言家”来形容一部分玩家群体,或许都不为过。这种狂热的期待,甚至可以说是超出了许多人对一款“魂味”游戏本身的预设,最终也确实在发售后的口碑爆炸中得到了印证。那么,为什么这款游戏能在它那神秘的面纱下,就赢得了如此高的“神”格呢?.............
  • 回答
    《全境封锁2》“黑暗时刻”:一场值得期待的八人血战育碧最近放出了《全境封锁2》免费的八人副本“黑暗时刻”,这无疑是为已经征战多年的华盛顿特区和纽约带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款以合作PvE玩法为核心的游戏,一个精心设计的八人副本,是许多老玩家翘首以盼的。那么,“黑暗时刻”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又能否像当.............
  • 回答
    《全境封锁2》的开放测试(Open Beta)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机会让我提前体验育碧旗下的这个备受期待的续作,更在于它在诸多方面展现出的成熟度和改进。作为一名《全境封锁》的玩家,我一直关注着它的发展,《封锁2》的开放测试算是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甚至可以说,我对它燃起了更.............
  • 回答
    华中科技大学近期因“封校只封学生”的措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这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实际执行效果,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并尝试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和评价。政策的出台背景与初衷:首先,我们得承认学校在管理学生群体时,往往会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例如,校园安全、疫情防控(尤其是在有疫情风险的时期)、学生行为规范的.............
  • 回答
    刘封,这位三国后期蜀汉阵营中的重要人物,其评价总是伴随着争议和惋惜。他既是刘备的义子,又曾官至副军将,统领着数万大军,可以说少年得志,前途光明。然而,历史的天平最终却向了他压下了沉重的一笔,他最终以一种令人唏嘘的方式走向了人生的终点。要评价刘封,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迷雾,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他的功过是非。.............
  • 回答
    关于武汉大学封校期间只封学生这一情况,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评价。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敏感且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校园管理、学生权益以及学校的正常运行。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只封学生”这个表述。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封校通常是指校园的进出管理趋于严格,非必要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如果“只封学生.............
  • 回答
    关于西航封校期间,关于男女学生餐食发放存在差异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如果属实,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餐饮分配问题,更可能触及到公平、尊重以及对学生权益的保障等深层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 校园封控期间,各种信息在学生之间传播很快,但并非所有信息都经过核实。因.............
  • 回答
    深度解读《Science》封面文章:人类层次概念学习的新突破——概率规划的魔力《Science》杂志的最新封面文章《通过概率规划归纳的人类层次概念学习》(Learning Human Hierarchical Concepts via Probabilistic Program Induction).............
  • 回答
    张一鸣就TikTok一事给中国区员工写信,主题是“不要在意短期损誉”,这封全员信的解读和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分析:一、 信件的核心内容与张一鸣的意图: 核心信息: “不要在意短期损誉”是核心,直接回应了TikTok在全球,尤其是在美国,所面临的压力、审查和负面舆论。张一鸣以此.............
  • 回答
    暴雪娱乐(Blizzard Entertainment)在2020年10月15日宣布停止运营《守望先锋》(Overwatch),原因是其游戏版权被EA(Electronic Arts)以12亿美元收购,暴雪不再拥有该游戏的运营权。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暴雪对《守望先锋》玩家账号的处理,包括永久封停157.............
  • 回答
    育碧(Ubisoft)的《全境封锁2》(Tom Clancy's The Division 2)从Steam商店彻底消失,转而独家登陆Epic Games Store(EGS),这一举动无疑在游戏界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对于玩家、育碧自身以及整个PC游戏分发平台格局而言,这都释放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信.............
  • 回答
    《全境封锁2》的“硬派模式”这个说法,其实更接近于玩家们对游戏在特定状态下一种模糊的概括,它并非一个官方设定的独立模式名称,而是指向了游戏一些核心机制、挑战性内容以及玩家自身追求的终极体验。如果我们把“硬派模式”理解为游戏最纯粹、最考验玩家策略、操作和耐心的部分,那么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它。首先.............
  • 回答
    北京邮电大学近期采取的封校管理措施,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男生洗澡位数量的讨论,确实在校园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要评价这项政策,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其合理性和潜在的影响。首先,我们来谈谈“封校”这件事。在当前国内外疫情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高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实施一定的封闭式管理措施,.............
  • 回答
    这篇文章的标题《看到封国下的意大利,才知道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一出现,就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论断性。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标题本身来看: “看到封国下的意大利”: 这部分指明了文章的观察对象和背景。意大利在疫情初期确实经历了严重的封锁,社会生活受到了巨大影响。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