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加糖也没啥卵用。
不管加多少糖,你会发现,吃多了嘴巴里还是会酸酸涩涩,甚至出血。
这是因为:
菠萝体内,有种叫「菠萝蛋白酶」的玩意儿,保护着菠萝。
当你嚼菠萝的时候,口腔黏膜细胞就会被这个酶破坏,就会感到肉疼甚至出血。
换句话说:
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这怎么能忍?当然得干掉这群酶了。
首先,找到酶的三大弱点:
怕盐、怕酸碱、怕高温!
其次,考虑到对各种黑暗料理的承受能力,我决定请来 @田吉顺 田太医,作为我的试吃员,针对不同的方法,逐个测试一下。
菠萝就位,灯光、道具走起!
吃菠萝之前要用盐水泡,这个似乎是常识。
于是我们将菠萝泡在水里,撒上少许盐,待其充分反应几分钟,静观其变。
吃完@田太医表示,竟然还是扎嘴!
可能是盐加得不够。于是:
第 2 次加盐
第 3 次加盐
第 4 次加盐
……
还还还是扎嘴!那就只好……
搅拌均匀,不能放过任何一块菠萝!
满怀期待,试吃一口……
菠萝扎不扎嘴已经不知道了,但是真的……齁得慌!
这哪里是泡菠萝,这 TM 简直就是腌菠萝啊!!
可是,大街小巷上卖的菠萝,都会放在盐水里泡。
前面说了,盐确实可以让酶失去活性,这一点没错。
但这里的「盐」指的是化学概念当中的「金属的离子化合物」,像含汞离子、铅离子等的重金属盐,才能让菠萝真的不扎嘴。
食盐 NaCl 是盐的一种,但刚好,是最没用的那种。但大部分商家还是保持着用盐水泡菠萝的习惯,毕竟:
说到酸性的东西,那首先映入脑海的,必须是名声响当当的「山西老陈醋」啊!
一小碟醋,一盘菠萝,一口一个,那叫一个大快朵颐!
但菠萝蘸醋过后,口感上的变化不大,还是扎嘴。
可能是菠萝和醋反应得还不够彻底,那就直接把菠萝泡在醋里吧。
吃上这么一口……
脑海里剩下的只有:这酸爽,简直就是「老坛酸菜」。
但作为当代的精致青年,咱追求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吃法。
柠檬也是酸性的,不妨试试。
将柠檬洗净,从中间切开,挤出几滴汁水到菠萝上,讲究!
真别说,菠萝果肉混入了柠檬的香气,味道酸酸甜甜,还不错。
但该扎的嘴,还是接着扎。
不甘心,换种酸试试。于是,我们从办公室一角,接过来了一杯——黑咖啡。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黑咖啡也是酸性的。
菠萝配咖啡,这俩货一个扎得肉疼、一个苦到心酸,跟生活简直一模一样。
但放在一起,是不是就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试试就知道了。
终于,试验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们得到了一只: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咖啡味盖住,这次的菠萝不扎嘴了,带上了咖啡的苦味和焦香,虽然不难吃,但也有点一言难尽……
本来挺好吃的菠萝,糟蹋了,心疼。
酸看来不行,那不是还有碱嘛!
厨房里的小苏打就是碱性的,它可以让食物更加蓬松,是做馒头、油条时的常见原料。
它跟菠萝之间又会碰撞出什么火花,拭目以待!
这什么鬼东西,吃了第一口就不想吃第二口!扎嘴就算了,还一路扎到喉咙。
好吧,小苏打扑街,下一个上路!
常见胃药铝碳酸镁片(就是大家熟悉的达喜),根据药典上的说明,pH 值在 8~10 之间,就它了!
吃了这块被药泡过的菠萝,就当为科学献身了。
终于,这回的菠萝不扎嘴了!而且由于铝碳酸镁片自身的薄荷味,菠萝甚至变得更好吃!
但是……铝碳酸镁片再怎么说也是药,没事一下吃太多也不好。
非要试的话,也没人拦得住,但,后果自负啊。
在绝望的边缘,我和田太医决定奋力一搏,试试最后一种办法——高温。
可菠萝再怎么说也是水果,高温加热以后,还能好吃吗?不管了,先试试!
想要把菠萝加热,最方便的方法当然是上微波炉!
菠萝拿出来的那一刻,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整个办公室都弥漫着菠萝的香气,更关键的是——一点都不扎嘴了!
或者,如果你很久没吃烧烤,也可以试试这样:
试探性地吃了一口,结果!!!!
只想举起双手疯狂鼓掌。味道惊艳,甚至有一股浓浓的奶香味!
扎嘴?不存在的!
所以,做了这么多,我们发现最靠谱的吃法还是——把菠萝做熟。
就像菠萝咕噜肉、菠萝炒饭里的菠萝,从来都不扎嘴……(默默咽一口口水)
当然,除了这两种做法,你也可以采用近两年最时髦的做法:
裹上面包糠,炸至两面金黄,隔壁家的小孩都馋哭了……
不过……
如果你没有这么充足的条件,实在扎嘴……那就忍忍吧。
毕竟……
除了菠萝,还有谁跟你舌吻。
内容参考丁香医生科普文章:
策划 Karen
拍摄 八戒、泥泞中的老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