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这件事情,对于天庭来说,既是领导权的问题,也是一个福利。
天庭和人间,就是上层统治阶级和底层被统治阶级的关系。
这两者之间,需要有一个沟通渠道,通常情况下,这个角色由祭司担当。
西周灭纣,纣王无道,祭司擅权。纣王就是祭司。
西周以后,独揽祭祀的祭司就不存在了。
向上天祭祀的事情,被细化分散,星象师、巫师、道士、皇帝本尊等等都可以和上天沟通。
这个分散的结果,导致了一神教在中国彻底失去了土壤。因为祭祀权不止你一个人有。
很多人都可以传递上天的旨意,甚至于有人是领上天之命来挑动天下反,推翻无道昏君。
从而中国的许多造反事件,领头的都有个宗教信仰的头衔。
《西游记》里面的国师,就是其中的一个沟通者。
国师的宗教信仰是道教。
道教的一个问题就是走上层路线,脱离群众。
讲修仙不讲轮回。
底层百姓那有什么条件去打坐,那有什么知识去课算。炼丹这种费钱费时的事情,是完全的反底层。
佛教就是随缘。拜一拜,磕几个头,上一炷香,添几块钱香油,就把事办了。
所以要骂臭道士,扬佛法。
一般老百姓对于有能力和上天沟通的人,一个愿望是期待能帮忙,一个不满是这家伙经常胡说八道,求雨求不下来。
这不是道士的问题,而是上层统治者的想法。
中国封建王朝的特点,就是事无巨细,必须向上禀告。
欺上瞒下,死罪。
和风雨露皆是天恩。
上面的掌握了绝对的权力,下面办事的也可以借此维护在群众中的威信。
打倒了这个中间传声筒,上天直接面对群众,形成所谓的扁平化,这个结构就不是上层统治者的想法了。
猴子办的事情,看起来很解气,一旦猴子走了,就会出现管理缺失,上下之间失去了沟通渠道,反而不利于安定团结,不利于农业生产。
这一段,既提出了批评,又提醒大家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佛道,本来就是不同的受众群体。
道士所谓的“随缘”是你爱信不信,那是你的事情。
佛教所谓的“随缘”是大家都来拜一拜,杨枝玉露皆是缘。
为什么叫臭道士?
道士放不下身段,脸色难看,讲究的是仙风道骨。
和尚要吃八方,要香火鼎盛,态度上比道士要好得多。
至于修仙还是轮回,这个就没有必要多说了,古代人生活困苦,没有精神寄托是不行的。
轮回是转圈圈,修仙就能入门了?
不要去争,无论道佛都说的是不争。
一争就俗了,你既不信道,也不信佛,你要的是争强斗胜,这算不入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