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论文累了来说两句。
2013湖北省应届生,高考物理满分,高二的时候做当年的高考题也是满分,现在物理硕士在读。
家里有亲戚是初中物理老师,所以初二(开始上物理课的时候)开学前已经提前把那一年的物理学完了。因为提前学过,所以好像从那时候开始,物理对我来说就不是很难的科目。高中的时候,课堂测试、考试经常一半时间就写完了,还能保证很高的正确率。
由此可见,提前预习很重要,如果你没有这种资源条件可以找亲戚上课,你也可以给自己报一门网课听听看,提前预习也好,查漏补缺也好,总之,一定会比潇洒一个假期收获多的多。想要提升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最好去找个讲解题技巧的网课试试看,边学方法边练习,你一定能看得见进步的。
这里放一个网课的试听链接,是讲解题技巧的,大家可以按需自取
那时候觉得看到物理题,读题的时候脑子里就把模型搭建好了。什么小球碰撞。电磁感应,读完题目就大概知道在讲什么物理过程。剩下的事情就是整理下思路带数据算了。
后来上了本科,我才知道这个东西叫“物理图像”。很多厉害的教授,真的就是能这样。不管多么复杂的体系,学生提出一个idea,他立马能告诉你这个体系会发生什么故事。
甚至,很多时候科研进展就是这么做出的。教授心里先有个idea,告诉学生这么做可能会有新物理。学生半信半疑做了实验,分析完数据发现真的大新闻。
所有物理的定律定理都是很简洁优美的。牛顿三大定律,电磁学公式。整个高中物理阶段的公式总结下来不过A4纸一张。
重要的是,你真的理解这些过程是怎么发生的么?能动量守恒会发生什么,小球碰撞加弹簧体系会怎么演化。这个要自己花时间去在脑子里形成物理的体系,也就是“物理图像”。形象的说就是,给你个物理过程,你脑子里能像放电影一样呈现出体系是怎么演化的。那些所谓的公式,都只是总结而已。光知道公式对考试的帮助有限。
在举个例子,看台球比赛,击球的时候你脑子里就知道球大概路线会怎么样了。其实这也是物理图像,你不过是把能动量守恒当成条件,自己在脑子里做了模拟而已。
但是,如果想让自己有这种“物理图像”的意识,单单只翻课本做练习是不够的,更多的时候是去想去思考,很多老师会在讲课的时候逐步传递这种物理图像化的信息给你,剩下的就是你自己在脑子里去形成体系去感受了。
物理图像不是一日能修炼成的,所以大家还是要把基础打好,把看书和解题融会贯通,想学习物理解题技巧,提升做题速度和正确率的看这里↓
遇到物理现象多思考,在脑子里搭建出各种“剧情”。然后就是多做题,从题目设置中去培养物理图像。其实那些题目看起来难,也都是最基本原理揉在一起的体系,想清楚了问题真的很直观。
高中物理其实不难的,都是生活中的常识和能看到的现象,只不过更抽象和公理化了一点。反而语文才是难,那么要死记的知识。还要分析作者写这句话的时候,有什么心理活动。麻蛋我鬼知道你当时在想什么??(╯°Д°)╯︵ ┻━┻
高考语文97我也是尽力编了.....
最后,答主读了物理专业之后才被打脸了,这TM一点都不简单好么? 〒▽〒
很多抽象的概念,理论力学拉格朗日量、量子态、拓扑还有群论,没有一个在现实中能找到对应的关系。时刻觉得那些物理学家是外星人么,怎么能写出这这样的理论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