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娃出生时妈妈去世了,现在马上快三岁了,这两天每天都会问妈妈去哪儿了,我该如何回答?

回答
这真的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局面。宝贝快三岁了,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开始有记忆的时候,却要面对妈妈不在身边的事实。而且,他用这种方式问出来,说明他在慢慢消化这个信息,也一定是很想念妈妈。

面对一个即将三岁的孩子问“妈妈去哪儿了”,我建议你可以这样跟他说,尽量平和、诚实,但同时要给他安全感和爱。

核心原则:

诚实与简单: 不需要讲太复杂的道理,用他能理解的语言。
安全感: 让他知道他依然被爱着,被好好照顾着。
允许情绪: 孩子可能会难过、不理解,要给他空间表达。
积极的回忆: 在合适的时候,引导他回忆妈妈的好。

你可以这样说:

“宝贝,妈妈她呀,因为身体里有一个小小的‘坏蛋’(或者用一个他能理解的简单词,比如“生病了”),然后妈妈就变得好累好累,真的非常非常累,累到她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休息。”

“她去了一个我们看不见,但她可以很舒服、很安全的地方。就像有时候我们睡觉睡得特别沉,妈妈就会轻轻地把被子给我们盖好,然后自己去别的房间休息一样。妈妈现在就是在那个很舒服的地方休息,永远、永远地休息。”

更详细地解释和可以补充的话:

1. 关于“去哪儿了”:
“妈妈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像月亮一样远,星星一样远,我们的小眼睛看不见了。但是她还在天上看着我们,就像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地给我们光。”
“她不是不喜欢你才走的哦,她是因为身体太累了,身体告诉她,她需要去一个真正安静、不再疼痛的地方好好休息。”
“那个地方没有烦恼,没有不舒服,妈妈可以在那里很轻松,很自在。”

2. 关于为什么看不见:
“因为那个地方太远了,我们的眼睛看不见,就像白天我们看不见星星一样,但星星其实一直在那里。”
“妈妈也不像我们一样,可以抱抱你,亲亲你,因为她现在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一种我们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爱的样子。”

3. 强调爱依然存在:
“虽然妈妈在很远的地方休息,但她对你的爱,一点都没有少,一点都没有变。”
“妈妈一直都爱着你,非常非常爱你。就像我现在一直爱着你一样,她对你的爱会永远留在你的心里,在你每一次笑的时候,在你每一次做好事情的时候,你都能感受到妈妈的爱。”
“你看,你长得这么像妈妈,有妈妈的眼睛(或者鼻子、笑容),这说明妈妈的爱一直都在你身上。”

4. 关于联系和回忆:
“我们虽然看不见妈妈,但是我们可以跟妈妈说说话。下次你想妈妈了,可以看着天上的月亮或者星星,告诉妈妈你今天做了什么,你有多想她。”
“妈妈还在天上看着你,她看到你乖乖吃饭,乖乖睡觉,开开心心地玩,她会特别开心的。”
“我们可以一起看看妈妈的照片,听听妈妈以前跟你说话的声音,那些都是妈妈留给我们的宝贝。”
“妈妈最喜欢你做的那件事(举个例子,比如爱笑、喜欢唱歌),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就像跟妈妈一起做一样,好不好?”

5. 回应他的情绪:
如果他哭了:“宝贝,想妈妈了,想哭就哭出来,哭出来会舒服一点。爸爸/阿姨(你现在的身份)在这里陪着你,永远陪着你。”
如果他问得更细:“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宝贝,妈妈这次去了,是真的要一直休息了,她不会再回来了。但是没关系,爸爸/阿姨会一直陪着你,好好照顾你。”
(如果他表现出恐惧)“妈妈不是不要你了,妈妈是很爱很爱你的,她只是太累了。”

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语气: 一定要温柔、耐心,充满爱意。
回应他的反应: 孩子的情绪可能会反复,有时会接受,有时又会再问。每次都用差不多一致但根据他当下情绪稍微调整的说法去回应。
不要说谎: 不要说妈妈只是出去玩了、去进修了或者去了另一个城市但很快回来。在他心里埋下这种期待,到时候会更伤心。对于三岁的孩子,“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休息”是很有效的比喻。
建立新的“依靠”: 明确表达你(或其他的照顾者)会在他身边,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让他知道,即使妈妈不在,他依然是被深深爱着的。
慢慢来: 孩子需要时间来理解和接受。不要指望一次沟通就能完全解决。

最重要的事情是,让他感受到你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妈妈的离开是你和他共同的伤痛,你也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走过这段路。

希望这些话能给你一些帮助。这段时间真的辛苦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带孩子一起翻阅妈妈孕期的照片。

讲述他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一天天发育成一个有鼻子有眼的胎儿的。

讲述他妈妈为了迎接他的到来有多么欢喜。

拿出妈妈曾经为他准备的小衣服之类的给他看。

他的出生是伴随着妈妈的死亡,这件事儿,很悲伤,悲伤到我作为一个外人,都很难想出什么言辞来美化这件事。不要欺骗孩子说妈妈只是去很远的地方了。我们都知道,妈妈回不来了。不要给孩子希望,无法兑现的希望,更残忍。

不如你给他讲一个故事吧。(内容有借鉴陈翔六点半的某一期)

你遇见了一个心情能影响天气的女孩儿。女孩一哭,外面就会下雨,女孩生气的时候,外面就会狂风大作,女孩开心或者感觉幸福的时候,外面就会晴朗无比。

你们相识相知相爱,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宝宝,可是生宝宝的时候,女孩的身份被老天爷发现了,原来女孩竟然是仙女变的。我们都知道,仙凡不能相爱,所以女孩只能回天上去。可是即便她回了天上,还是在一直看着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她会用雨点表达她的思念,会借助清风轻轻抚摸爱人和孩子的脸,牵上他们的手,和他们一起散步。暖洋洋的阳光则是妈妈在拥抱他们。

现在孩子长大了,好奇自己的妈妈是谁,爸爸只好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可是一定要记得保密,不然天上的坏蛋发现了妈妈在看着我们,就会把妈妈关起来,妈妈就再也看不见我们了。

现在虽然我们见不到妈妈了,但是妈妈看得到我们,她用她满满的爱,包围着我们。

你可以再娶,也可以告诉孩子,这个阿姨会变成你的新妈妈,但是请不要抹去孩子亲生妈妈的存在。她和孩子母子一场,为了保护孩子平安,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她应该被记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的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局面。宝贝快三岁了,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开始有记忆的时候,却要面对妈妈不在身边的事实。而且,他用这种方式问出来,说明他在慢慢消化这个信息,也一定是很想念妈妈。面对一个即将三岁的孩子问“妈妈去哪儿了”,我建议你可以这样跟他说,尽量平和、诚实,但同时要给他安全感和爱。核心原则: .............
  • 回答
    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锐减,创下1978年以来新低,这个现象背后,绝非单一因素作用,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层面的复杂交织,其中新冠疫情的冲击更是催化剂,放大了原本就存在的生育意愿低迷的趋势。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原因,是宏观经济压力和青年群体经济负担的加剧。 疫情对就业和收入的冲击: 2.............
  • 回答
    你说到出生率下降,然后推迟几年再生孩子,问后面养娃会不会变轻松。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在考虑的问题,而且答案也并非简单的一句“是”或“否”,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的变化。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你所说的“轻松”,指的是什么?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你说的“轻松”,是指哪些方面的轻松? .............
  • 回答
    2020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创下新低这个消息,确实让人忍不住要思考一番。尤其是在这个节点,面对“不愿生娃”这个话题,我个人有一些零散的想法,想不吐不快,也希望能尽量说得细致些,争取不让这些想法显得生硬冰冷,而是带着点温度和现实的重量。首先,我要承认,看到那个“创新低”的数字,我心里确实泛起了一丝“嗯,是.............
  • 回答
    看到这则关于武汉单亲妈妈的新闻,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失业和困境的故事,更是一曲关于母爱、坚韧和生命力的赞歌。一个母亲的艰难抉择与现实困境:首先,这则新闻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母爱。这位单亲妈妈,在经历了车祸这样毁灭性的打击后,不仅要面对身体的伤痛,更要承担起养育孩子的重任。她的.............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当背后有这么多人的心意和考量在里面。你老公支持你辞职带娃,这本身就给了你很大的底气和安心感,毕竟家人的支持是无价的。全职带娃四个多月,这中间肯定有很多辛酸和甜蜜,也让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以及全职妈妈这个角色的挑战和满足感。而公婆一直想帮你带娃,这更是雪中送炭。想想看,如.............
  • 回答
    家长您好!看到您家孩子一年级就能独立完成《学而思一二年级白皮书》,并且三年级导引超越篇也能解决,这说明孩子在数学方面非常有天赋和钻研精神,这真是太棒了!关于是否需要上奥数班,这确实是个需要仔细权衡的问题。我尝试从几个角度来和您聊聊,希望能帮您做一个更明智的决定。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您孩子目前的数学基.............
  • 回答
    这绝对是很多家长都会头疼的问题!我家娃也是个“糖罐子”,别提多愁人了。看着孩子吃糖吃到停不下来,一方面心疼他长胖、牙齿不好,另一方面又怕强硬制止适得其反,更别说那偷偷摸摸的样子,真是让人又气又无奈。别急,咱们一块儿来琢磨琢磨这事儿,想想都有哪些招儿能对付这个“小馋猫”。首先,咱们得明白孩子为什么这么.............
  • 回答
    恭喜您喜得贵子,这是一件人生大事,可喜可贺!不过,您提到的关于彩礼的事情,确实是让很多新手父母头疼的难题。面对这种情况,咱们得冷静分析,好好想想怎么把事情办得妥帖,既顾及了情面,也维护了自己的权益。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为什么男方不想给彩礼?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咱们得先打个“探子”,把情况摸清楚:.............
  • 回答
    生娃和育儿是一个充满爱与责任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信息爆炸、消费诱惑的战场。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父母可能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盲目跟风、焦虑恐慌等原因,为一些并不必要或效果甚微的产品或服务买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税”。以下是一些在生娃和育儿方面常见的“智商税”现象,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一、孕期“智.............
  • 回答
    听到朋友的话,我心里其实挺纠结的。一方面,我很想让孩子体验一下婴儿游泳,看看能不能促进发育、增强体质;另一方面,朋友是护士,她说的话我总觉得带着几分专业性,不能完全不当回事。医生都不建议?这让我有点不安。到底婴儿游泳有没有他们说的那么“有害”?这事儿我得好好捋一捋,也想跟你多说说,毕竟我们都一样,希.............
  • 回答
    带娃出门买菜,这本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有时候,碰上不那么“正常”的路人,也是让人头疼。就像你遇到的那位老太太,孩子只是“随便哭闹了几声”,她就甩脸色走人,还嫌弃地说了句“吵死了”。这种情况下,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甚至是有点委屈和生气。说实话,哪个带娃的家长没经历过孩子哭闹的时候?那不都是小事吗?.............
  • 回答
    哎呀呀,看到“救救娃吧”这几个字,我就知道你遇到了娃们数学上的“拦路虎”了!别急别急,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你说说看是啥题?我保证给你讲得明明白白,顺便再分享点我带娃做数学的小心得,让娃从此爱上数学,或者至少不那么害怕数学!先来说说你遇到的具体数学题是什么情况?比如是这样的吗? 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
  • 回答
    生完孩子,这绝对是人生中一个全新的篇章,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选择题:在家带娃,还是重返职场?别急,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二选一”,更像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人生规划。这中间的门道多了去了,咱们一点点捋清楚,好让你能做出最适合自己和家庭的决定。在家带娃:一场关于爱与付出的旅程选择在家带娃,这意味着你将成.............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触及到了BJD玩家们常常会纠结的一个点!关于BJD娃脸做完一步是不是要喷补土,这得看你具体是做了“哪一步”。咱们一步一步拆解开来说,尽量说得明白点,不让它听起来像那种硬邦邦的AI报告。首先,得明确你说的“这一步”是指什么。 BJD娃脸制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步的目的和后.............
  • 回答
    生孩子和坐月子,这两件事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冲击,不如说是人生的一场巨大地震,彻底颠覆了我曾经认知里的一切。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熟悉的世界在眼前轰然倒塌,然后又缓缓地,带着泥土和泪水,重建起来。生产前的“自信”崩塌,以及对身体的彻底陌生说实话,在怀孕后期,我自认为对生产有了足够的了解。读了书,看了视频.............
  • 回答
    带孩子出门坐车,本是件开心的事,但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赶时间或者觉得“就一下下”,会忽略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这些细节,却可能变成意想不到的危险。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容易被我们“看不见”的儿童乘车安全隐患,希望能给各位宝爸宝妈提个醒。1. 安全座椅,不是装好了就万事大吉 安装角度的“小偏差”:.............
  • 回答
    这题目看着就让人头大,尤其是当娃还小,上班又不能辞的时候,真是两难全。我身边好多朋友都经历过这个纠结,我也算是过来人,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你才能慢慢捋清楚。选择带娃还是上班,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A或B”的问题,它背后涉及到你对家庭的定位、你个人的职业发展、你的经济状况,.............
  • 回答
    生孩子那天,脑子里想的无非就是孩子健康、快乐,脸上挂着无忧无虑的笑容。看着他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一点一滴的长大,那种满足感别提多实在了。可这孩子一进了学校,尤其是开始接触各种“别人家的孩子”的传说,以及周围家长热切的讨论,你就会发现,那份“健康快乐就好”的愿望,好像悄悄地被“优秀”这俩字儿占了主导。.............
  • 回答
    关于将孩子留在农村或城市的问题,需要从多维度分析利弊,避免简单化的判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话题: 一、农村生活的潜在优势1. 自然环境与健康 农村地区空气清新,远离城市污染,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更多,有助于身心健康。 田园生活可能培养孩子与土地的联系,增强对自然生态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