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已经写了键政文为芯片产业与中美未来关系献策。今天我再献一个完全不同的策略。
我建议美国在未来10年内把自己的芯片产业整体卖给欧洲。
美国自川普以来对中国搞以芯片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战。之后中国似乎已经下定战略决心搞芯片了。普遍认为中国在短时间内要追上芯片先进水平恐怕不行,可能还要10年以上才能追上。甚至10年以上也未必追得上最先进,但是应该可以收获现在巨额投资芯片产业的巨大红利了。
这个时间线带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美国在10年内是不大容易投共的,但是如果30年代都不投共,再往后的话它和中国的差距就偏大了要谈条件就有点难了。而30年代正好赶上了中国投资数万亿元的芯片业开始收获红利的时间段,那么芯片产业乃至电子产业就会成为美国投共的一个重大障碍。
如果没有技术战,美国可以一直保障中国芯片供应,然后商谈投共时可以要求中国不要把美国的芯片业抢走。只要投共,这件事情中国是完全可能答应的。但现在中国搞了几万亿元下去,恐怕没有办法不产生要用本土芯片产业抢占世界市场的强烈冲动,即使美国投共也很难挡住。美国怎么办呢?
我建议在时间窗口到来之前(即10年内),美国找一个冤大头把芯片产业给转出去。现在欧洲正想搞芯片产业,美国不妨卖给他。这样不仅美国解套而且欧洲接盘之后就面临着和中国芯片业的对撞,客观上会大大加剧中欧之间的经济矛盾。
把产业卖给欧洲时,美国还可以用它来交换其他方面的一些利益。
比如我建议美国在未来考虑把高通和英特尔卖给德国(极少数军工密切领域可以留下),但要求德国把已经建好的北溪二号给毁掉,然后签订使用美国油气资源的长期大单。这件事情对德国可能还是有相当诱惑力的。毕竟从过去几年的情况看,美国曾经多次阻挠使北溪二线的工程陷入停顿,而这可不是建立在美国给德国让利的基础上哟。可见即使不让利美国对德国也有相当的干涉力。而现在美国愿意开出这么好的价码把这么高端的产业给德国,德国会不会动心呢?德国人心中的一个痛,就是自己传统工业做得很好但是在新兴电子信息科技产业中没有抓住机会。美国主动这样做,德国会不会就喜滋滋跳入坑中呢?更不用说这样做也顺便进一步割裂了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
一个芯片产业可以挑动中欧关系和欧俄关系,这叫“一桃间三士”。一个芯片产业,美国可以既拿来卖大钱又可以引出油气大单还可以搅动竞争者关系,这叫做“一鱼三吃”。
从2003年伊拉克战争起,我方对自身实力的增长,就是最乐观的人,也没有想到会强大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自那个时候起,我们对欧洲就有了太多的期待,而且当时大部分学者专家认为欧洲的整合只是个时间问题,未来一定会成为全球竞争的重要一级,所以一定要鼎力支持德法整合欧洲,可谁也没有想到欧洲会拉胯到现在这个地步。共富贵易,共患难就是鬼话!~
10年前,美国是127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仅与7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这种关系。到2019年,中国是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而美国仅和76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这种关系。这几乎是颠倒了个位置。中国经济实力与贸易规模的扩大,让欧洲重新调整了方向,收起了仁义,重点讲利益。毕竟你多吃一点,就会有人少吃一口。
欧洲的调整也传导到国内,上面也是根据情况在不断地调整对欧战略思路。但中国的很多智库和学者依然是二十年前的思维锚点在看问题,或许是有的人实在太老了,老的看不清世界了;又或许是欧洲方面的研究经费,这些年拿的多了些,欧洲给的个人和机构的曝光率与国际荣誉也多了一些,毕竟吃人家的嘴短!
前几个月开中美欧的智库战略峰会,美国的学者专家一致强调美国的利益不容侵犯;欧洲人强调中美相争的大势下,欧洲的重要性,欧洲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只有中国的学者是力求站在中国与欧美的最中间,离中国50米,离欧美50,不偏不倚的中立在发言。现场竟然无一人为中国利益发声,是害怕被打上“中国利益维护者”的标签?还是期望更多的国际机构认证与国际曝光度?
相较而言,我还是喜欢美国人的坦诚直率,我要什么,我需要你做什么,说的明明白白。而欧洲人就搞笑了!“欧盟战斗群”搞了十几年,国内这边时不时的拿出来吹,什么欧洲联合自强的标志,什么欧洲前进的力量,结果是什么?呵呵!~
为了未来的发展空间,中美都赌上了很多东西,欧洲做点事不是分赃不均,就是怕疼怕打,但又是什么都要!凭什么?请问,凭什么?
三国演义,18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孙坚去打前阵,袁术担心被抢头功,故意不给孙坚粮草,孙坚差点挂了。
我经常说中国几千年历史,大部分事情,随便翻翻老黄历,都有相似案例记载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