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欧盟多国紧急限制英国旅客入境,新冠病毒新变种会如何影响世界疫情发展?

回答
欧盟多国紧急限制英国旅客入境,新冠病毒新变种如何影响世界疫情发展?

近期,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B.1.1.7,后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Alpha)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该变种被认为传播速度更快,在英国的疫情反弹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此,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在内的多个欧盟国家迅速采取行动,紧急限制或禁止来自英国的旅客入境,以阻止病毒新变种的扩散。

欧盟多国紧急限制英国旅客入境的原因:

1. 病毒变种的高传播性: 最初的研究表明,B.1.1.7变种比原始病毒株具有更高的传染性,可能高达40%70%。这意味着感染者更容易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导致疫情快速升级。
2. 潜在的致病性差异(初期未知): 虽然初期证据表明该变种的致病性并未显著增强,但病毒的变异始终存在未知风险,各国希望在更充分了解其影响前采取预防措施。
3. 疫苗接种工作刚起步: 当时,各国疫苗接种工作刚刚启动,民众的免疫屏障尚未建立起来。面对一个更具传播性的病毒,脆弱的免疫系统更容易被突破,可能导致医疗系统不堪重负。
4. 避免新一轮大规模爆发: 欧洲各国在经历了数轮疫情冲击后,普遍希望避免再次陷入严重的封锁和经济停滞。限制英国旅客入境被视为一种“阻断”新变种输入的“物理屏障”。
5. 信息不对称与决策的紧迫性: 病毒变种的信息在初期是动态且不完整的。各国政府需要在有限的信息下,快速做出决策,以应对潜在的、未知的威胁。关闭边境或限制旅行是风险管理中最直接、最迅速的手段。
6. 维护国内公共卫生安全: 保护本国公民的健康是政府的首要职责。当面临一个可能更危险的病毒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保护国民是必然的选择。

新冠病毒新变种(以B.1.1.7为例)对世界疫情发展的影响:

B.1.1.7的出现以及随后的其他变种(如Beta、Gamma、Delta、Omicron等)对全球疫情发展产生了深远且复杂的影响:

1. 加速全球疫情传播: 具有更高传播性的变种意味着病毒更容易在人群中扩散。即使在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后,变种病毒也能够找到缝隙,导致新增病例数快速攀升,尤其是在对新变种反应较慢或防控措施不足的地区。
2. 导致局部疫情失控和医疗系统挤兑: 如果变种病毒的传播速度超过了医疗系统的应对能力,或者导致更严重的疾病,那么医疗资源(如ICU床位、呼吸机、医护人员)将会迅速耗尽,出现医疗系统挤兑,影响包括新冠患者在内的所有病人的救治。
3. 对现有疫苗和疗法的挑战(初期担忧与后续发展):
初期担忧: 最初对B.1.1.7的担忧之一是它是否会削弱现有疫苗或单克隆抗体的有效性。好在,早期研究表明,尽管可能存在轻微的抗体逃逸,但现有疫苗在预防重症、住院和死亡方面仍然保持较高的有效性。
后续发展: 随着更多变种的出现(如Delta和Omicron),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表现出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部分削弱了疫苗在预防感染方面的效果,但对预防重症和死亡的保护作用仍然显著。这促使了疫苗加强针的研发和推广,以及疫苗技术的迭代更新。
4. 增加病毒变异的不确定性: 一个变种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结束,反而可能预示着病毒在不断适应人类宿主和疫苗/药物的压力下,会产生更多的变异和新的变种。病毒变异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使得疫情的长期走向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5. 对全球经济和旅行的影响加剧: 变种病毒的出现和扩散,导致各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收紧边境管制措施,包括旅行限制、隔离政策等。这给国际旅行、旅游业、航空业以及全球供应链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延长了经济复苏的进程。
6. 加剧国际社会在防控策略上的分歧与合作需求:
分歧: 一方面,部分国家可能因为担心经济影响而对旅行限制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则可能采取更强硬的措施。这种分歧可能影响全球协调一致的抗疫行动。
合作需求: 然而,病毒无国界,变种的出现也更加凸显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各国需要共享基因测序数据,及时通报病毒变异情况,协调防控政策,并共同推进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与公平分配。
7. 改变公众认知和防控策略: 变种病毒的出现,特别是其传播性和潜在影响,使得公众对疫情的警惕性再次提升。各国政府的防控策略也需要不断调整,从最初的“清零”目标,逐步转向与病毒共存的策略,更加依赖疫苗接种、加强个人防护和发展特效药物。

总结来说, 欧盟多国对英国旅客实施紧急限制,是各国在面对未知且具有高传播性风险的病毒变种时,一种快速、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旨在为国内争取宝贵的应对时间。而新冠病毒新变种的出现,则是一个持续影响全球疫情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不仅加速了病毒的传播,对疫苗和疗法构成了挑战,也加剧了全球经济和旅行的不确定性,并突显了国际合作在应对全球性健康危机中的关键作用。从B.1.1.7到后续的Delta和Omicron等变种,每一次变异都推动了疫情形势的演变,并迫使全球不断调整和更新其防控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得把香港盯紧了。

user avatar

N501Y很早就有了,好几个月了,不是刚出来的。

至于为什么限制英国?这是一个生动形象地例子,表明世界各国都是把抗疫政治化了——和英国关系好的国家,比如美国,福西都跳出来说不用禁不用禁;而深受”英国脱欧“之苦的国家,抓住机会直接就给禁了。

而中国早在11月初就已经禁了英国人入境了,而且对回国者要求的是核酸抗体双阴。那个时候才是真正N501Y刚刚爆发的时间点,但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其他国家有反应。

user avatar

目前这种变异只是多种变异方式中的一种。

美国、印度、南美都是巨大的病毒培养皿,一个单链RNA病毒,究竟会变异出多少种、什么样的离奇变体,谁知道。

估计早就乱七八糟了。

9月份出现,现在才发现,这会再封禁有球用?早都跑全世界散开了。澳大利亚、荷兰都发现病例。

当你发现一个病例的时候。。。


不过我们也不用担心。他们这都是些无能的玩意儿。

传播力计算也都是些扯弹的东西。

新冠刚出来那会,各种计算传播力,没有一个准的。

后来德国号称通过控制传播力,每天计算传播系数,把它控制在1.0以内。然并卵。

你管它传播力多少,两个人彼此不接触,度过潜伏期和发病期,什么病毒都翘翘了。

当时咱们这边也有确诊了的,刚开始暂时缺乏医疗条件,在家里隔离。防卫和消毒处理的好的,也没有交叉感染。

还记得那个从湖北监狱里出来黄,确诊了的,她女儿从北京开车去接她。在车上封闭空间待了十几个小时,她女儿也没有染病。

通过技术的、社会学的方法,把潜在传播对象一物理分开,传播力都是浮云

病毒没有变异前,也没见你英能控制住。传播力多少对你英有多大意义?

对我们来说关键是:潜伏期

潜伏期越长,意味着越长的隔离期,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就越高。14天就已经够长的。还有14天检测不出阳性的。

对其他国家来说,也没什么差别,不论传播力提不提高,横竖都是防不住。

有空最好多祈祷,新上市的疫苗别又不管用了。


再次证明全国动员,一鼓作气消灭病毒的重要意义。

user avatar

第一,对改变异病毒的防控已经来不及了。尤其是英国封城前溜达出去那么多人。

第二,其他欧洲国家也未必没有更厉害的变异出来。

第三,从现状看,群体免疫已经是欧美国家唯一能采取的对策了。政客们现在做的封城等举措,更多是为了表示“我们在防控了”,而不是真的为了有效防控。

user avatar

英国发现了一个不好的变异。

问题是英国的感染人数在全球排名里面只是前列而已。

美国人数才是第一。

英国发现了病毒变异,美国是没有变异,还是没有发现?

上一次1918大流感,最可怕的变化是在第二轮,致死性非常猛烈。

上午感染,下午发病,晚上死亡,而且死去的都是青壮年。

英国一开始搞群体免疫,就是反人类的,你不知道病毒能变异出什么可怕的东西来。

疫苗折腾了一年多,现在终于有点眉目了。

如果变异导致疫苗失效,疫苗得重新开发,那就麻烦了。

新冠已经一年了。

全球已经很清晰的给出了怎么抗疫。

对于中国抗疫,你戴上有色眼镜。

越南你不能学吗?新加坡不能学吗?

连阿联酋都比西方国家靠谱啊。

欧洲很多都是小国。

瑞典刚刚宣布抗疫失败,问题是你全瑞典才1000万人。

放到中国,青岛5天检测900万人,实际三天就差不多干完了。

检测完了,该隔离隔离,该治疗治疗,口罩戴好。病毒也就是两个潜伏期的命。

这是2003年中国证明过的,2020年再次证明。


1918大流感,经过三轮,最后过去,全球死亡几千万,也许过亿。而上次美国人是戴口罩的,还有人戴防毒面具。

这次新冠不知道要几轮才能过去。

本来疫苗出来,已经看到曙光,但是变异又增加了变数。

user avatar

封城只要封和不封两种,哪有半封不封的道理,半封不封只能替病毒淘汰传染性不强的毒株,人为养蛊也是溜的飞起

user avatar

我们对英国人民遭受严重的疫情深表同情,对英国因疫情去世的人表示深切哀悼,对他们的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英国有自己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我们尊重英国政府选择的抗疫政策。

中国从来不干涉别国内政,从来不对别国内部事务指手画脚。我们衷心希望英国疫情早日过去,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中方愿根据英方意愿为英方抗疫提供必要协助。

user avatar

也许是压倒各国医疗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N501Y并没有那么强

目前来看,尽管多国出现了新变异确诊毒株N501Y,但是总体上,这个N501Y毒株其实传播力并没有那么强,已经出现了3个月了,还是英国本土为主,其他地区零星。

作为对比,今年3月份出现的D614G,一个月的时间就席卷了全球,占据了主流病毒株。

在2月之前的时候,全世界流行的病毒株主要是D614(橙色),但是从2月起,新的突变株G614(蓝色)开始快速增加,并且迅速成为了占世界主流的病毒株,这一情况在全世界各地都在上演。以至于到了4月的时候,全球的主要流行病毒株一半以上是G614病毒株了。

G614感染力比D614高出9倍以上。

来自佛罗里达州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用新冠病毒关键蛋白S蛋白构建了D614和G614的伪病毒并用来感染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然后检测感染后细胞中的荧光变化,发现变异后的G614感染细胞能力明显提高,如下图中的所示,G614感染细胞能力要高出D614一个数量级。


不仅如此,这次的N501Y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主要是增强了传染性,但是其致病性似乎并没有太大改变。

二、压倒医疗的最后一根稻草

各国这么紧张,只能说他们的防疫能力已经饱和了。

比如最强大的美的也饱和了。美国的南加州ICU可用床位降至0%。

可以说,当前的情况就是国外一直不认真抗疫的结果。

之前一直拉胯的吊儿郎当,结果让D614G横扫全球。本以为能抗倒最后,谁知道新的变异来了,尽管没有之前的那么强大,但是再犁庭扫穴一轮还是问题不大的。

要说二战的时候,各国面对德国那是绥靖是可以理解,面对一个人类之外的病毒,却掉以轻心,甚至反智反科学,那真是石乐志了。

现在各国都开始加强管制了,希望能够用点心吧。

还有就是,世界上明明有最多且优质的中国疫苗,为啥不多买点中国疫苗?辉瑞的产能又无法及时弥补。

真是自作自受。

一天到晚吊儿郎当的,最后让我们中国都受累。

user avatar

“英国群体免疫才是最科学的!我们太落后了。”

“让英国自己先试试。”(试出变异品种)

“当全世界群免成功了,难道我们又要闭关锁国吗?我看你能闭到什么时候!”

“让欧盟先试试。”(欧盟各国封锁)

“为啥你总让别人先试试?”

“如果这些是科学,应该先拿*做实验。”

user avatar

香港都把英国的航班给封了。

所有过去14日曾于英国逗留超过2小时的人士,包括香港人,将禁止登上飞抵香港的航班,直至另行通告为止。

可见英国这次病毒变异影响之大,全球震动,从地中海到太平洋,一道铁幕已经落下,世界在外头,英国在里头。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大英帝国从来没有有过这样的国际影响力,人人谈英色变,畏英如虎。“群体变异”养蛊养出来的变异病毒,谁不怕?别的国家可没有那么“高级的人道主义”。

现在,全世界只有美利坚对英国表示“开放包容”,12月20日,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助理部长、海军上将布雷特·吉罗接受了美国ABC的采访。这位负责美国新冠病毒检测工作的高级官员表示,美国目前“无需对英国拉响警钟”,并认为没必要限制英国的航班。

拜登任命的HHS卫生局局长维维克·穆尔蒂与吉罗有着相同的看法。他认为疫苗足以应对变异后的病毒。“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变异后的病毒更加致命。”

这个其实不是因为“盎格鲁撒克逊人伟大而平凡的民族性”,也不是因为美国对英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感情,更不是因为“父慈子孝”……

而是因为美国虱子多了不痒。

它美国都累计确诊1800万,死亡32万,一天确诊40万人,一天死3000人了,它还怕什么“外国变异病毒”?

谁还能比美国更毒?人家超疾大国,毒霸全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