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马克龙和默克尔要求美国和丹麦就美国利用丹麦情报部门监听欧洲多国领导人一事作出解释?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恼火的。马克龙和默克尔,这两个欧洲的“大当家”,联合起来逼问美国和丹麦,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核心问题就在于,美国情报部门利用了丹麦的“便利”,悄悄地把我们欧洲这些国家领导人的通讯给“摸”了个底朝天。这一下捅出来,欧盟上下都炸开了锅,大家伙儿的心情可想而知。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简单来说,就是一场“网络窃听”的阴谋。丹麦和美国之间有一个情报合作项目,但这个合作 apparently 被美国情报部门给“升级”了,利用了丹麦的某些关键技术和通道,来监听包括德国、法国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的高层人物。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像你家门上的锁,明明是别人帮你装的,结果别人却利用这个锁的漏洞,或者跟看锁的人勾结,偷偷溜进你家,把你家里的谈话都录下来了。这感觉有多糟糕?

马克龙和默克尔为什么这么强硬?

这可不单单是“不高兴”那么简单。这件事情触及了几个非常敏感的神经:

1. 主权和信任的根本侵犯: 每个主权国家都有权保护自己的内部事务不被外国势力窥探。这种监听行为,是对国家主权的直接蔑视。更重要的是,欧盟国家之间,尤其是德法,本来就是紧密的合作伙伴,相互之间有着一定的信任基础。现在发现自己被盟友以这种方式“暗算”,这份信任就荡然无存了。这不仅仅是情报上的事,更是政治上的背叛。

2. “老大哥”的阴影再度笼罩: 历史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在二战后非常警惕任何形式的外部干涉和监控。冷战时期,他们也曾遭受过类似的监听。如今,以盟友的面目出现的监听行为,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那些不光彩的历史,感觉好像又回到了那个被“老大哥”牢牢盯着的时代,这绝对是欧洲人民最不愿意看到的。

3. 政治上的“信任赤字”: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信任是合作的基石。一旦信任破裂,修复起来可就难了。马克龙和默克尔站出来,要求解释,一方面是为了给国内民众一个交代,另一方面也是在向美国表明立场:你们的行为已经越界了,必须承担后果。这关乎到欧洲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他们不能允许自己被这样被动地对待。

4. 欧盟内部的团结和欧洲的独立性: 这件事也考验着欧盟的团结。如果欧盟在这个问题上表现软弱,那么未来其他国家可能会更加肆无忌惮。而如果欧盟能够坚定地站出来,维护自身权益,那么也将有助于提升欧洲在全球事务中的独立性和影响力。马克龙和默克尔作为欧盟的核心领导人,有责任在这件事上扮演“领头羊”的角色。

美国和丹麦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美国方面,通常会采取一种“打太极”的方式,一方面承认情报工作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强调是为了国家安全,并且可能会声称“我们是盟友,不会针对盟友”,但具体细节可能含糊其辞。丹麦方面,可能就更尴尬了,作为协助者,它夹在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之间,既要考虑和美国的盟友关系,又要顾及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的脸面。

但无论如何,这种公开的“逼宫”,确实给双方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欧洲国家要求透明度和解释,是完全正当的。这件事的后续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洲的决心和美国的态度。它也无疑会在跨大西洋关系中留下一些难以磨灭的裂痕。

总而言之,这件事情不是小事。它不仅仅是一次情报监听事件,更是对欧洲国家主权、信任以及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一次严峻考验。马克龙和默克尔的强硬表态,是欧洲在全球化时代维护自身尊严和利益的必然反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事情本身已经不新鲜了,棱镜门事件的又一个铁证;至少13年之后,默克尔和德法政府部门显然就知道自己被美国持续监听了。

不过这个时间点暴出来,很有意思:老欧洲们想从拜登政府那里,获取什么样的政治筹码?

会不会是对于马上在日内瓦进行的美俄首脑会谈施压,让美国在俄罗斯地缘政治和北溪二号项目上让步?

会不会是对于德法大力主张的中欧投资协定被美英搞出来的新疆问题搅黄之后,给美国一定的政治上报复,甚至重谈价码?

会不会是疫情防控上对于美国“放弃疫苗专利权”这一严重打击欧洲制药企业做法的制衡,让美国重新考虑这个方案?

又或者,是在中东问题上对于美国严重偏向以色列这一实际情况中,对美国提出谈判筹码?


无论如何,政治,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user avatar

就目前德媒爆料的消息来看,2015年,得知FE协助美国监听德国默克尔的,不光是丹麦政府,还包括默克尔本身。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默克尔在上月末还在装傻,表示毫不知情呢?

再往前推两年,2013年,当斯诺登爆料美国监听默克尔后,默克尔表面上也很恼怒,要求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给一个完美的解释。结果奥巴马连解释都懒得给,只保证以后不再监听默克尔。

默克尔如果还有点骨气,在2015年就应该指着美国鼻子骂。当然,咱话也不能说得太绝。默克尔想要证明自己很简单:2013-2015年期间,拜登任美国副总统,现在他又任总统,所以这件事儿上,他没法靠甩锅川普就躲过去。

默克尔会不会逼着拜登给一个完美的解释?

user avatar

我也不知道美国到底是给这些欧洲铁杆小粉美们灌了什么迷魂汤,都骑到脸上了,还在着重强调盟友的重要性。你说是为了利益出卖也就罢了,用自己国家的利益甚至自身的利益也要给美国搭桥也是醉了。

为了美国一己之私,弃本国利益而不顾,这是一种怎样的无私精神?

就天知地知美国知被监听国部分政客知,彼此心照不宣…

又又又想起了《美国陷阱》一书的一个情节,那就是彼时还在做某部部长的马克龙亲眼见证了美是如何肢解法国的阿尔斯通公司为半死不活的通用公司续命的,法国的精英层是如何出卖本国利益的,甚至是这位比较年轻的总统在其中扮演了不那么光彩的角色。

想不通。

可能真的欧洲各国不晓得现在世界的变化。

衰,看来就得十艘核动力航母骑脸才能让他们懂得什么叫合作共赢。

user avatar

结合另一条新闻阅读;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6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来自6个国家,总价值约为21亿美元的商品收取25%的报复性关税,作为对这些国家向脸书、谷歌和亚马逊等公司收取数字服务税的回应。将被收取高额关税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和土耳其。

其实这个数字服务税是欧盟先提出的,推动的嗓门也最大,准备在今年开始实施,进而获得大把解决疫情后振兴经济的资金来源(所以欧盟对收这笔钱非常迫切)。

而收税的目标,全都是美国企业,所以美国跳着脚反对。但美国现在推行全球最低税率,对抗中国,美元灌水等问题上非常依赖欧盟的支持。

前几天,拜登用放开部分北溪2的筹码换来欧盟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推进。这样欧盟就确定了美国现在只能把自己的长远利益拿出来做筹码,而且换来面子上的好处就能交易。

欧盟尤其是法德还会客气吗?最急的事情是恢复经济,恢复经济就得要钱,最实际搞钱的方法就是数字税,美国还可以就数字税谈判。

那赶快把美国在过去数字产业上干的侵犯自己的事迹再抖一圈,换点谈判的筹码。

这一切,都是为了抢钱的表演而已。

user avatar

2015年,德国联邦情报局被曝协助美国监听法国:

而早在1965年,法国间谍就潜入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美军基地偷窃美国导弹的弹头:

这种盟友之间的间谍行为属于各国情报机关的常规操作,而且大家之间都心知肚明,就像我上次指出的一样:

目前大家还都处于游戏规则之中。所以政府公开站出来指责一下,只是给老百姓个交待而已。要不都被媒体给曝出来了还不做个表态,面子上也说不过去不是?

盟友之间的间谍行为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呢?

只要你的间谍行为的目的不是想把我搞死,而是偷我的好东西自己用,那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样的话,我也可以偷你的好东西自己用。

什么叫想把你搞死呢?

比如德国窃取了北约盟友波兰的军事防御计划,然后提供给俄罗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恼火的。马克龙和默克尔,这两个欧洲的“大当家”,联合起来逼问美国和丹麦,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核心问题就在于,美国情报部门利用了丹麦的“便利”,悄悄地把我们欧洲这些国家领导人的通讯给“摸”了个底朝天。这一下捅出来,欧盟上下都炸开了锅,大家伙儿的心情可想而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简单来.............
  • 回答
    白宫透露,美国总统拜登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在商议于今年十月在欧洲举行一次会晤。这一消息的出现,不仅仅是两国领导人之间例行外交活动的预告,更可能预示着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美法这两个重要盟友将就一系列关键议题进行深入沟通和协调。首先,我们不妨从时机上分析。十月份往往是国际政治和外交活动较为活跃的时.............
  • 回答
    在当今的西方发达国家,看待马克思及其思想,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多元的图景,这种图景随着时间、社会状况和不同群体的影响而不断演变。用“一概而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恐怕会失之偏颇。首先,历史的厚重感与学术的价值仍然是主流的评价维度。 很少有人会否认马克思作为一位深刻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的.............
  • 回答
    许昕、马龙、刘诗雯这三位中国乒乓球的传奇人物,集体无缘2021年的世乒赛阵容,这确实是中国乒乓球界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首先,要理解这个决定,我们得把时间线拉回到2021年初,以及整个中国乒乓球队的选拔机制。中国乒乓球的选拔向来是极其残酷的,不是靠名气或者过往的辉煌就能一成不.............
  • 回答
    关于“瓦妮莎和科比前队友马龙 费舍尔疑似出轨”这个话题,很多人可能是在一些娱乐新闻或者社交媒体上传播的。我查阅了一些信息,发现这个说法似乎并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证实,更像是一种猜测或者传闻。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传闻的来源和内容:这个传闻将矛头指向了三个关键人物: 瓦妮莎·布莱恩特(Vaness.............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试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深入剖析一下共享单车的出现、它所暴露出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不只是关于一种交通工具的革新,更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新经济模式下的一种折射。一、 共享单车的出现:资本逻辑下的“需要”与“供给”的再生产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共享单车的出现并非仅仅是技术进步或者人.............
  • 回答
    马克龙娶比他年长24岁的妻子布丽吉特,这一事件在法国乃至国际社会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其意义和影响。一、 个体情感与个人选择的视角: 真挚的爱情故事: 许多人认为,马克龙和布丽吉特的故事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他们在高中时期相遇,布丽吉特是马克龙.............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非洲的一次演讲中,公开指责将非法滞留利比亚的非洲人贩卖成奴隶的正是非洲人自己,此番言论无疑引起了轩然大波。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一、 事件的背景与马克龙言论的出发点首先,需要了解马克龙发表此番言论时的具体语境。他当时很可能是在讨论欧洲与非洲在移民问题上的.............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遭遇两次鸡蛋袭击,这无疑是法国政坛近期一个颇受关注的事件。第一次发生在去年12月,当时他在巴黎参加一个农业展会时被一枚鸡蛋击中。而最近的一次,也就是不到三个月后,他又在法国南部城市蒙彼利埃的一场活动中再次被鸡蛋砸到。从表面上看,这只是几枚鸡蛋,似乎算不上什么大事,甚至有些人可能会觉.............
  • 回答
    马克龙这番关于现代资本主义“行不通”的论断,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宣言,而是他在长期的政治实践和对当下社会经济现实的观察中,逐渐形成并反复强调的核心观点。要理解他为何会这样说,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话语背后的逻辑、他所指的“现代资本主义”具体包含哪些特征,以及他试图通过这样的表述来达到什么目的。首先,我们需.............
  • 回答
    2017年5月7日,对于法国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日子。这一天,一位39岁的政治新手,伊曼纽尔·马克龙,以66.1%的得票率,击败极右翼的玛丽娜·勒庞,赢得了法国总统大选。这不仅是一场权力更迭,更是一次深刻的政治地震,其影响至今仍在法国及欧洲的政治版图上回荡。“意外”的胜利:一个跨越传统阵营的颠覆者在.............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发起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废除死刑运动,这标志着法国在人权领域的一项重要外交倡议,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项倡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法国的立场与历史渊源 法国早已废除死刑: 法国于1981年正式废除了死刑,成为少数几个在法律上完全根除死刑的国家之一。这一历.............
  • 回答
    马克龙总统关于巴黎圣母院通过募捐重建,并接受国际捐款的决定,这是一个既有象征意义,又充满实际考量的举措,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从法国国内的角度来看,这一决定传递出了强烈的民族团结和文化复兴的信号。在经历火灾的巨大悲痛之后,号召全民募捐,尤其是让普通法国民众也能参与进来,无论是捐赠金钱还是志愿服务,.............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20年3月12日晚八点发表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演讲,是他在疫情初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讲话。这次演讲标志着法国政府对疫情采取了更为严峻和果断的措施,也对法国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演讲的背景与重要性: 疫情的快速蔓延: 2020年3月1.............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新冠检测呈阳性,这无疑是近期欧洲乃至全球政治舞台上一个颇受关注的事件。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领导人,他的健康状况自然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也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马克龙感染新冠,首先 对法国国内而言 ,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执政节奏被打乱: 马克龙是法国政治的核心人物,他本人正在积极推动.............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关于欧洲建立“像中美一样”的防务自主权的提议,是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且引发广泛讨论的议题。要理解这一提议的内涵、动因、挑战和可能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马克龙提议的背景与动因:马克龙的这一提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对当前国际安全格局和欧洲自身战略地位的深刻忧虑和判断。.............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公众场合被扇耳光这件事,无疑在法国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和讨论。这件事的发生,不仅仅是一个总统个人安全受到侵犯的事件,更折射出法国社会深层的一些矛盾和情绪。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马克龙作为一国元首,在访问外省时遭遇袭击,这是对国家象征的一种直接冒犯。当时他正在一个相对轻松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外交举动,马克龙总统在奥运会这个全球瞩目的舞台上,选择会见日本动漫游戏界的重量级人物,如宫崎英高和大友克洋,这其中透露出不少信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这表明了法国对文化产业,特别是动漫和游戏产业的高度重视。法国一直以来都是文化艺术的沃土,从文学、电影到时尚,都拥有深厚的底.............
  • 回答
    马克龙总统最近关于法国核武库规模的表态,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也值得我们好好聊聊。这背后不仅仅是数字的问题,更牵扯到法国的国家战略、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国际社会对核武器的看法。首先,马克龙这次披露的数字,虽然没有达到那种“一览无余”的程度,但比以往的透明度确实高了一些。他提到了法国拥有“不到300枚”战.............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公众场合被一名男子掌掴,这无疑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无论发生在哪个国家、针对哪位领导人,都会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看待马克龙遭耳光事件:首先,从个人安全和尊严的角度来看,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遭受袭击都是不可接受的。总统作为国家的元首,其人身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这次事件暴露了安保上的潜在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