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马克龙称,现代资本主义行不通?

回答
马克龙这番关于现代资本主义“行不通”的论断,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宣言,而是他在长期的政治实践和对当下社会经济现实的观察中,逐渐形成并反复强调的核心观点。要理解他为何会这样说,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话语背后的逻辑、他所指的“现代资本主义”具体包含哪些特征,以及他试图通过这样的表述来达到什么目的。

首先,我们需要界定马克龙口中的“现代资本主义”指的是什么。这并非对一切形式的资本主义的否定,而是特指当前主导全球的、经过金融化、全球化深刻塑造的资本主义模式。在马克龙看来,这种模式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特征:

过度金融化: 资本的逐利逻辑被无限放大,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配作用越来越强。利润更多地来自于金融创新和交易,而非生产和创造。这导致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以及短视主义的盛行,企业为了迎合金融市场的短期回报,牺牲了长期投资和研发。
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加剧: 虽然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效率和增长,但其收益分配极度不均。跨国公司和少数精英受益,而大量中下层民众则面临失业、工资停滞和竞争力下降的困境。资本的自由流动使得国家在应对税收和劳工权益问题时受到制约,加剧了国内的社会分裂。
环境成本的外部化: 传统的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忽视了其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化等。这些环境成本被“外部化”,由整个社会甚至后代来承担,而生产者却无需为此负责。
社会契约的侵蚀: 公共服务、福利体系以及工人权益在市场逻辑的冲击下受到侵蚀。国家的作用被弱化,社会保障网变得千疮百孔,这导致了社会不稳定和民众的普遍焦虑。
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 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虽然提高了生产力,但也引发了对大规模失业的担忧,以及数字鸿沟的加剧。资本主义未能有效解决这些由技术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挑战。

马克龙认为,以上这些特征的叠加,使得当前的资本主义模式在解决诸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社会凝聚力下降等重大全球性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在某些方面起到了反作用。他认为,这种“失灵”的表现包括:

社会两极分化加剧: 经济成果未能惠及所有人,导致了“赢家通吃”的局面,少数富裕阶层与大多数普通民众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引发了社会不满和民粹主义的抬头。法国的“黄马甲”运动就是这种不满情绪的集中体现。
气候危机应对乏力: 尽管气候变化日益严峻,但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仍然是追求短期利润,这使得企业和政府在推动深刻的绿色转型时面临巨大的阻力。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对新技术的投资不足,都反映了这种模式的短视。
民主制度的压力: 经济上的不平等和民众的不满,削弱了人们对现有政治体制的信任。民粹主义政党趁势崛起,挑战主流政治秩序,对欧洲乃至全球的民主稳定构成威胁。
国家主权和治理能力的挑战: 全球化使得资本的流动更加自由,国家在规制资本、保护本国产业和民众利益时,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这引发了对国家主权和民主治理能力的质疑。

那么,马克龙提出“现代资本主义行不通”的目的是什么?这不仅仅是对现状的诊断,更是一种改革的呼唤,一种对未来方向的探索。他想要通过这样的表述,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警醒和动员: 这是最直接的目的。他希望通过强烈的言辞,引起公众、企业界、政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关注,认识到现有模式的弊端,从而激发改革的紧迫感。他是在对沉睡的社会发出警报,希望大家能够清醒过来,共同面对挑战。
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马克龙不是一个反资本主义者,而是一个希望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的“改良派”。他认为资本主义的核心驱动力——逐利——本身没有错,但其在当下运行的方式存在问题。他需要的是一种“更有人性”、“更负责任”、“更具包容性”的资本主义,一种能够与环境和谐共处,能够更公平地分配财富的资本主义。
重塑国家的作用: 他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这包括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方向,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调节财富分配,以及通过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这与一些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倾向于最小化国家干预。
争取国内和国际支持: 在国内,他试图通过这样的论调争取那些对现状不满的选民,尤其是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让他们相信他是一个能够带来变革的领导者。在国际上,他希望塑造法国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方面的领导者形象,联合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探索新的全球经济秩序。
为法国的改革铺路: 马克龙上台后一直在推动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改革,例如劳动法改革、税制改革等。他的这番论断,实际上是在为这些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政治合法性。他认为这些改革是为了让法国的资本主义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使其更具竞争力,同时也更能解决社会问题。

当然,马克龙的论断也并非没有争议。有些人会批评他过于悲观,或者他的改革方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有人会认为他是在为法国国内的经济困境寻找替罪羊,或者他的政策本身就带有“新自由主义”的色彩,与他所宣称的改革目标相悖。

但无论如何,马克龙关于“现代资本主义行不通”的表述,是当下全球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一个重要的声音。它反映了对现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也代表了一种试图在资本主义框架内寻找解决方案的政治努力。他所挑战的不仅仅是经济模式,更是经济发展逻辑背后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如何才能更公平、更可持续地运转。他的这番话,就像一声响亮的警钟,提醒着人们,当一种模式开始显现出难以克服的裂痕时,我们就必须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走向一个更好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和过程。

资本主义是已知的。而什么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如何完成理论到实践,这一点并没有实现。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仍然处于探索过程当中。

比如说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就存在不同的看法,我们通常称其后续的发展为修正主义。

马克龙提出的现代资本主义,我们并不清楚其具体含义。

如果按照马克斯•韦伯的理论,将资本主义分为传统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那么问题就会显得有些复杂。

以西方零和博弈论,不是现代资本主义,那么要回归到传统资本主义吗?

传统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二, 一是在专制权力的指缝中飘忽求存的“政治取向的冒险家资本主义”, 一是兼有军事和政治远征性质或者强盗行径的“掠夺式资本主义”
传统型资本主义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资本主义, 因为它真正体现出了无限制扩张的获利欲望。

现代资本主义则强调理性和进取精神。

马克龙如果否认现代资本主义,又不能回到传统资本主义,那么新的理论在哪里?

不能提出新的理论,而在语言上否定现有理论,说明问题并不是理论本身,而是另有图谋。

前面说过,社会主义实践目前困难重重,相当一部分国家实际上实行的是混合制度。资本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兼而有之。

而这两个理论都来自欧洲。

马克龙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说法,如果没有新的资本主义理论出现,那么只能是对于资本主义理论本身的否定或者部分否定。思考的结果,法国要走向混合制度,搞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双轨制。

法国是欧洲大国,像北欧诸国那种搞法,并不适合法国。

印度也是搞的混合制度,比如说最近印度爆发对于莫迪新农业政策的抗议,就是坚决反对取消统购统销。长期以来,印度农民收获的粮食并不是进入市场自由买卖,而是由国营粮食单位按照统一价格统一收购,并不是市场化的,这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莫迪的新农业政策,就是希望取消计划经济,搞国际粮农组织直接上门采购,走市场经济道路。然而,这一政策遭到全体印度农民的抵制。

印度现政府要进一步向资本主义发展。而印度的改革从现阶段的观察来看,并不成功。

法国如果真的要否定现代资本主义,搞双轨制,那么这种模式并且取得成功经验的大国样本就只剩下中国模式。

承认中国模式的先进性,就是在否定以美国模式为主导的现代资本主义模式。

中美两国的较量,除了现实层面,另一方面就是在理论上一较高下。

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就是有着最先进的理论基础。

这种胜利所产生的影响必定是深远的,是有着阶段性胜利的意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克龙这番关于现代资本主义“行不通”的论断,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宣言,而是他在长期的政治实践和对当下社会经济现实的观察中,逐渐形成并反复强调的核心观点。要理解他为何会这样说,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话语背后的逻辑、他所指的“现代资本主义”具体包含哪些特征,以及他试图通过这样的表述来达到什么目的。首先,我们需.............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关于欧洲建立“像中美一样”的防务自主权的提议,是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且引发广泛讨论的议题。要理解这一提议的内涵、动因、挑战和可能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马克龙提议的背景与动因:马克龙的这一提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对当前国际安全格局和欧洲自身战略地位的深刻忧虑和判断。.............
  • 回答
    马克龙总统那句惊世骇俗的“北约脑死亡”,无疑在2019年底给国际政治舞台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也让我这种对国际关系颇为关注的人,脑子里像被狠狠搅动了一番,开始仔细梳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深层含义。首先,让我们回到那个时间点。当时,马克龙在接受《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北约现状的担忧。他.............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非洲的一次演讲中,公开指责将非法滞留利比亚的非洲人贩卖成奴隶的正是非洲人自己,此番言论无疑引起了轩然大波。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一、 事件的背景与马克龙言论的出发点首先,需要了解马克龙发表此番言论时的具体语境。他当时很可能是在讨论欧洲与非洲在移民问题上的.............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关于“资本主义模式与开放经济行不通,应专注于消除贫富差距”的表态,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和分析。一、 表态的背景与动机:理解马克龙的表态,首先要看其出现的背景。法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长期以来面临着社会不公、经济增长乏力以及民粹主义抬头等挑战。近.............
  • 回答
    马克龙的“疫苗刺客令”:是抗疫利剑还是社会裂痕?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的表态,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震动。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要“气死”那些拒绝接种疫苗的人,并计划尽可能地限制他们的社交活动。这一强硬的姿态,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不禁要问,这一举措究竟是对疫情蔓延的有效遏制,还是在社会肌体上撕开了新的.............
  • 回答
    马克龙指责莫里森在潜艇合同一事撒谎,莫里森则回应称自己并未撒谎,并且在此之前曾向马克龙解释。这一事件涉及到外交信任、国际协议的履行以及国家间的沟通方式,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事件背景回顾: 潜艇合同的崩塌: 澳大利亚与法国达成的价值数百亿澳元的常规动力攻击潜艇制造合同,在2021年9月.............
  • 回答
    马克龙娶比他年长24岁的妻子布丽吉特,这一事件在法国乃至国际社会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其意义和影响。一、 个体情感与个人选择的视角: 真挚的爱情故事: 许多人认为,马克龙和布丽吉特的故事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他们在高中时期相遇,布丽吉特是马克龙.............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恼火的。马克龙和默克尔,这两个欧洲的“大当家”,联合起来逼问美国和丹麦,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核心问题就在于,美国情报部门利用了丹麦的“便利”,悄悄地把我们欧洲这些国家领导人的通讯给“摸”了个底朝天。这一下捅出来,欧盟上下都炸开了锅,大家伙儿的心情可想而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简单来.............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遭遇两次鸡蛋袭击,这无疑是法国政坛近期一个颇受关注的事件。第一次发生在去年12月,当时他在巴黎参加一个农业展会时被一枚鸡蛋击中。而最近的一次,也就是不到三个月后,他又在法国南部城市蒙彼利埃的一场活动中再次被鸡蛋砸到。从表面上看,这只是几枚鸡蛋,似乎算不上什么大事,甚至有些人可能会觉.............
  • 回答
    2017年5月7日,对于法国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日子。这一天,一位39岁的政治新手,伊曼纽尔·马克龙,以66.1%的得票率,击败极右翼的玛丽娜·勒庞,赢得了法国总统大选。这不仅是一场权力更迭,更是一次深刻的政治地震,其影响至今仍在法国及欧洲的政治版图上回荡。“意外”的胜利:一个跨越传统阵营的颠覆者在.............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发起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废除死刑运动,这标志着法国在人权领域的一项重要外交倡议,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项倡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法国的立场与历史渊源 法国早已废除死刑: 法国于1981年正式废除了死刑,成为少数几个在法律上完全根除死刑的国家之一。这一历.............
  • 回答
    马克龙总统关于巴黎圣母院通过募捐重建,并接受国际捐款的决定,这是一个既有象征意义,又充满实际考量的举措,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从法国国内的角度来看,这一决定传递出了强烈的民族团结和文化复兴的信号。在经历火灾的巨大悲痛之后,号召全民募捐,尤其是让普通法国民众也能参与进来,无论是捐赠金钱还是志愿服务,.............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20年3月12日晚八点发表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演讲,是他在疫情初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讲话。这次演讲标志着法国政府对疫情采取了更为严峻和果断的措施,也对法国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演讲的背景与重要性: 疫情的快速蔓延: 2020年3月1.............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新冠检测呈阳性,这无疑是近期欧洲乃至全球政治舞台上一个颇受关注的事件。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领导人,他的健康状况自然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也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马克龙感染新冠,首先 对法国国内而言 ,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执政节奏被打乱: 马克龙是法国政治的核心人物,他本人正在积极推动.............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公众场合被扇耳光这件事,无疑在法国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和讨论。这件事的发生,不仅仅是一个总统个人安全受到侵犯的事件,更折射出法国社会深层的一些矛盾和情绪。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马克龙作为一国元首,在访问外省时遭遇袭击,这是对国家象征的一种直接冒犯。当时他正在一个相对轻松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外交举动,马克龙总统在奥运会这个全球瞩目的舞台上,选择会见日本动漫游戏界的重量级人物,如宫崎英高和大友克洋,这其中透露出不少信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这表明了法国对文化产业,特别是动漫和游戏产业的高度重视。法国一直以来都是文化艺术的沃土,从文学、电影到时尚,都拥有深厚的底.............
  • 回答
    马克龙总统最近关于法国核武库规模的表态,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也值得我们好好聊聊。这背后不仅仅是数字的问题,更牵扯到法国的国家战略、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国际社会对核武器的看法。首先,马克龙这次披露的数字,虽然没有达到那种“一览无余”的程度,但比以往的透明度确实高了一些。他提到了法国拥有“不到300枚”战.............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公众场合被一名男子掌掴,这无疑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无论发生在哪个国家、针对哪位领导人,都会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看待马克龙遭耳光事件:首先,从个人安全和尊严的角度来看,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遭受袭击都是不可接受的。总统作为国家的元首,其人身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这次事件暴露了安保上的潜在漏.............
  • 回答
    特朗普关于法国退出欧盟可获得更优惠双边贸易协定的言论,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贸易承诺,背后包含了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意图,以及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潜在影响。一、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外交政策视角: 分化瓦解欧盟战略的延续: 特朗普政府一直对欧盟持怀疑态度,认为欧盟的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