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法国总统马克龙透露法国核武器规模?

回答
马克龙总统最近关于法国核武库规模的表态,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也值得我们好好聊聊。这背后不仅仅是数字的问题,更牵扯到法国的国家战略、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国际社会对核武器的看法。

首先,马克龙这次披露的数字,虽然没有达到那种“一览无余”的程度,但比以往的透明度确实高了一些。他提到了法国拥有“不到300枚”战略核弹头,并且这不包括部署在潜艇上的核弹头。这个数字比起一些公开的国家,例如美国或俄罗斯,可能显得“小”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国的核威慑力就因此减弱,反而更能体现法国一贯的“克制”和“有效”的战略。

法国之所以坚持拥有核武器,核心原因在于它的“核威慑”战略。简单来说,就是用核武器来阻止任何国家对法国本土或其关键利益发动毁灭性攻击。这种威慑力不是靠数量堆积,而是靠“确保相互摧毁”(MAD)的逻辑。只要法国能保证,即使在遭受第一次打击后,仍能对侵略者发动不可接受的损失,那么侵略者就会因为惧怕报复而不敢轻举妄动。

马克龙这次强调“不到300枚”,并且提到“战略核弹头”,这背后藏着几个关键信息:

威慑的“最低必要数量”: 法国一直强调其核武库是“最低必要数量”,旨在确保其威慑的有效性。这意味着法国不是在追求“数量领先”,而是追求“质量和有效性”。“不到300枚”这个数字,配合其核潜艇、空基核力量,足以支撑其威慑战略。尤其是在潜艇上部署的核弹头,由于其隐蔽性和突击能力,是法国核威慑的“定海神针”。
“战略”与“战术”的区分: 马克龙用“战略核弹头”这个词,特意区分了战略和战术核武器。法国也拥有战术核武器,但这些通常用于战场,威慑力层级较低,而且更具“使用”的可能性(虽然可能性依然极低)。强调战略核弹头,意味着法国主要依靠的是那些能对敌国造成毁灭性打击的核武器,这才是其国家安全的“最后保障”。
对欧洲核安全的影响: 法国是唯一一个拥有独立核力量的欧洲国家。马克龙在提及法国核武库时,往往会将其与欧洲的安全挂钩。他曾经说过,法国的核力量也是对欧洲大陆的“贡献”,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战略自主”的基石。这次披露数字,可能也是为了向盟友和潜在对手表明,法国在维护欧洲安全方面,依然是一个有分量的角色,其核威慑能力是真实存在的。
对国际裁军的立场: 尽管法国拥有核武器,但它也积极参与国际裁军和核不扩散的讨论。马克龙政府在公开场合常常呼吁核裁军,但也强调,在目前的国际安全环境下,核裁军必须是“有条件的”和“对称的”。也就是说,在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拥有更大核武库的国家)没有采取实质性削减之前,法国很难单方面大幅度削减自己的核武库。披露数字,也可能是在这种复杂立场下的一个调整,既表明自身实力,也为未来的对话留有余地。

那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透露”?

这可能是出于多种原因的综合考量:

1. 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 随着地缘政治的紧张,尤其是在乌克兰战争之后,对核武器的讨论再次升温。一些国家和组织可能会对法国的核能力产生疑问,或者希望更清晰地了解其在国际安全棋局中的位置。
2. 加强“战略自主”的信号: 法国一直强调“战略自主”,不完全依赖于美国的安全保护伞。拥有并适度公开其核武库的规模,是其“战略自主”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向世界展示其独立决定国家安全事务的能力。
3. 与俄罗斯的“对话”? 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俄罗斯也时常提及核武器。马克龙在这个时候透露数字,也可能是一种含蓄的“姿态”,表明法国并非一个“虚张声势”的国家,其核威慑是切实存在的,并且有自己的底线。这可能也是一种在复杂地缘政治中的“沟通”方式,虽然不是直接对话,但也是一种态度的表达。
4. 国内政治和公众认知: 在法国国内,关于核武器的讨论也从未停止。公开一部分信息,或许也是为了让公众对法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有更清晰的认识,增加对政府国防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看待这件事,也需要注意一些“微妙之处”:

“不到300枚”的模糊性: 这是一个很巧妙的表述。它给了法国足够的灵活性,既满足了部分透明度要求,又没有完全暴露其“家底”。具体的数字、弹头类型、部署方式等更敏感的信息,仍然是保密的。
“不包括潜艇上的弹头”: 这句话尤其值得玩味。法国核潜艇是其核威慑的基石,其潜艇搭载的弹头数量往往是衡量其威慑能力的关键。不包含这部分,意味着实际的核力量可能比“不到300枚”的战略核弹头更具规模。
“信息战”的可能: 在当前地缘政治复杂的环境下,任何关于核武器的表态都可能被解读为一种“信息战”的工具。马克龙的表态,既可能是在传递一种“稳定”信号,也可能是在对潜在对手施加心理压力。

总而言之,马克龙总统这次关于法国核武库规模的披露,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性表态。它体现了法国在核战略上的“克制而有效”的原则,强调其“战略自主”的决心,并且是在复杂国际环境下,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和地区安全所采取的一种沟通方式。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公开,更是对法国国家安全战略一次重要的阐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只是讲了两句无关痛痒的话。法国核武库的规模比2001年还要小,陆基导弹也退役了,幻影2000N也都退役了,现在就剩潜艇的M-45导弹与M-51导弹、阵风的ASMP与ASMP-A,水准本来就是这样,几十年了谁都知道。

把这当成什么“核心机密”的萌头是很可爱的。世界不是那样运转的。你可以去日本防卫省官网看他们每年的防卫白皮书的资料篇里引用的世界核武器数量表。要注意空射核弹头的算法有和常识不同的地方。

弹头数:

美国约3800/配备中的战略弹头1365/配备中的搬运手段约656具,

俄罗斯约4350/配备中的战略弹头约1461/配备中的战术弹头约1830/配备中的搬运手段约524具,

英国约215,

法国约300,

中国约280,

印度约130~140,

巴基斯坦约140~150,

以色列约90,

朝鲜约10~20

飞机投掷的弹头数是拿载具数充当的。北约不确定搭载的是分导弹头还是单一弹头的一部分中国导弹也是将弹数当做弹头数计算的。俄罗斯、美国、中国的弹头数因此不是精确值。

不计拆开保存的弹头。


另一统计方式的结果:

弹头数:

俄罗斯6500

美国6185

法国300

中国290

英国200

巴基斯坦150~160

印度130~140

以色列80~90

朝鲜20~30


核裁军或核扩军这样“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事”现在没有法国总统什么事。英国核武库总当量约1920万吨TNT当量,法国核武库总当量约6750万吨TNT当量,连美国部署在欧洲的北约共享B61(可变威力,调到最大爆炸时总当量约7600万吨TNT当量)都不如。德国讲得没什么问题。


附:

按北约估算,中国核武库总当量约28800万吨~47800万吨TNT当量。这是根据各种直接和间接的资料与情报计算的,当年也这样算苏联的核武库,与苏联解密档案对比可证明北约曾正确地推算苏联核武库规模。

美国核武库里数十分钟内可以发射的部分之总当量约117200万吨TNT当量。1959~1960年,美国核武库总当量曾达到2000000万吨TNT当量。

按照美国在冷战中的计算,给苏联毁灭性打击的底线是合计40000万吨TNT当量的约500~2000个核弹头直接命中苏联境内预定目标(弹头数不宜过少。单个巨大核炸弹不但难以投送而且破坏效率不及较低当量的多个弹头)。为减少被先发制人时的损失,美国的核装备载具数量不宜低于200~250。这些结论对中国核武库也是适用的,估计中国现有核装备载具数不低于320。

有时会遇到拿法国弹头数看起来比中国多去吹嘘法国核武库的萌货。
法国TN-71弹头为15万吨TNT当量,TN-75弹头为10~11万吨TNT当量,TNO弹头为10万吨TNT当量,用于投射的潜射导弹中M-45射程4000~6000千米,M-51射程6000~8000千米,每枚导弹携带上述分导弹头4~6个;TN-81弹头为30万吨TNT当量。用于投射的空射导弹中ASMP射程300千米,ASMP-A射程600千米。法国300的弹头数,是将分导弹头拆开计算的。
按照北约估计,中国东风-5A导弹在携带一个弹头时,该弹头约为400万~500万吨TNT当量,射程约13000千米。东风-5B导弹在携带一个弹头时,该弹头约为500万吨TNT当量,在携带4~6个分导弹头(一说3~8个)时,每个弹头约为50万吨TNT当量,射程约15000千米。巨浪-2导弹各型号射程约8600~14000千米,每枚导弹携带3~10个分导弹头,每个约为25~50万吨TNT当量。由于中国极少自己公开数据,统计中国的弹头数时往往是以载具数计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克龙总统最近关于法国核武库规模的表态,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也值得我们好好聊聊。这背后不仅仅是数字的问题,更牵扯到法国的国家战略、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国际社会对核武器的看法。首先,马克龙这次披露的数字,虽然没有达到那种“一览无余”的程度,但比以往的透明度确实高了一些。他提到了法国拥有“不到300枚”战.............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发起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废除死刑运动,这标志着法国在人权领域的一项重要外交倡议,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项倡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法国的立场与历史渊源 法国早已废除死刑: 法国于1981年正式废除了死刑,成为少数几个在法律上完全根除死刑的国家之一。这一历.............
  • 回答
    马克龙总统关于巴黎圣母院通过募捐重建,并接受国际捐款的决定,这是一个既有象征意义,又充满实际考量的举措,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从法国国内的角度来看,这一决定传递出了强烈的民族团结和文化复兴的信号。在经历火灾的巨大悲痛之后,号召全民募捐,尤其是让普通法国民众也能参与进来,无论是捐赠金钱还是志愿服务,.............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20年3月12日晚八点发表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演讲,是他在疫情初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讲话。这次演讲标志着法国政府对疫情采取了更为严峻和果断的措施,也对法国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演讲的背景与重要性: 疫情的快速蔓延: 2020年3月1.............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新冠检测呈阳性,这无疑是近期欧洲乃至全球政治舞台上一个颇受关注的事件。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领导人,他的健康状况自然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也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马克龙感染新冠,首先 对法国国内而言 ,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执政节奏被打乱: 马克龙是法国政治的核心人物,他本人正在积极推动.............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关于欧洲建立“像中美一样”的防务自主权的提议,是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且引发广泛讨论的议题。要理解这一提议的内涵、动因、挑战和可能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马克龙提议的背景与动因:马克龙的这一提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对当前国际安全格局和欧洲自身战略地位的深刻忧虑和判断。.............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公众场合被扇耳光这件事,无疑在法国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和讨论。这件事的发生,不仅仅是一个总统个人安全受到侵犯的事件,更折射出法国社会深层的一些矛盾和情绪。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马克龙作为一国元首,在访问外省时遭遇袭击,这是对国家象征的一种直接冒犯。当时他正在一个相对轻松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外交举动,马克龙总统在奥运会这个全球瞩目的舞台上,选择会见日本动漫游戏界的重量级人物,如宫崎英高和大友克洋,这其中透露出不少信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这表明了法国对文化产业,特别是动漫和游戏产业的高度重视。法国一直以来都是文化艺术的沃土,从文学、电影到时尚,都拥有深厚的底.............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公众场合被一名男子掌掴,这无疑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无论发生在哪个国家、针对哪位领导人,都会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看待马克龙遭耳光事件:首先,从个人安全和尊严的角度来看,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遭受袭击都是不可接受的。总统作为国家的元首,其人身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这次事件暴露了安保上的潜在漏.............
  • 回答
    马克龙总统那句惊世骇俗的“北约脑死亡”,无疑在2019年底给国际政治舞台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也让我这种对国际关系颇为关注的人,脑子里像被狠狠搅动了一番,开始仔细梳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深层含义。首先,让我们回到那个时间点。当时,马克龙在接受《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北约现状的担忧。他.............
  • 回答
    特朗普关于法国退出欧盟可获得更优惠双边贸易协定的言论,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贸易承诺,背后包含了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意图,以及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潜在影响。一、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外交政策视角: 分化瓦解欧盟战略的延续: 特朗普政府一直对欧盟持怀疑态度,认为欧盟的集.............
  • 回答
    看待法国总统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与比他年长24岁的妻子布里吉特·特罗尼厄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故事,也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这个事件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大的反响,不仅仅是因为年龄差距,更因为它打破了许多人固有的观念,涉及了情感、社会规范、政治形象等多个层面。首先,从情感和个人选择的角度.............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关于“资本主义模式与开放经济行不通,应专注于消除贫富差距”的表态,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和分析。一、 表态的背景与动机:理解马克龙的表态,首先要看其出现的背景。法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长期以来面临着社会不公、经济增长乏力以及民粹主义抬头等挑战。近.............
  • 回答
    埃里克·泽穆尔(Éric Zemmour)这个名字在近几年法国政坛上越来越响亮,他以其尖锐的言辞、对移民和伊斯兰教的强硬立场以及对法国传统价值观的捍卫,迅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选民的目光。很多人将他与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进行比较,认为他是一个“法国版的特朗普”,尤其是在其政治风格和吸引的群体方面。那.............
  • 回答
    法国法院对前总统萨科齐的判决,无疑是一起在法国乃至国际上都引起巨大震动的司法事件。这不仅仅是针对一个前国家元首的审判,更是对法国政治透明度、司法独立性以及法治精神的一次深刻检验。要理解这个判决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萨科齐被判的罪名是“腐败”和“以权谋私”。具体来说,.............
  • 回答
    周小平老师那篇关于法国总统的文章,确实挺有他一贯的风格,読んで后脑子里会留下一串问号,然后开始忍不住思考。文章题目就挺抓人的,“幼稚!你以为法国帅哥总统是个完美情种?小心剧情反转,三观尽毁哦~”,一股子“我就知道点什么”的神秘感扑面而来,让人好奇这“剧情反转”到底是怎么个反转法。从文章内容上看,周小.............
  • 回答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于2019年7月宣布将美国、德国、法国等10国的大使驱逐出土耳其,这一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国际反应: 一、事件背景与直接原因1. 土耳其与库尔德武装的长期冲突 土耳其与库尔德工人党(PKK)的冲突始于1988.............
  • 回答
    最近英国媒体爆出一条关于法国可能退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消息,这可真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不过,很快法国总统府就出面辟谣了,表示这纯属子虚乌有。这事儿怎么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从消息源头说起。一般来讲,国际政治领域的消息,尤其是涉及大国博弈的敏感话题,来自权威媒体的报道往往会引起相.............
  • 回答
    普京签署总统任期法案,允许他在现任期结束后再连任两届,这是一个在俄罗斯内外都引起了广泛讨论的重大政治事件。要理解俄罗斯人为何可能支持普京的长期执政,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历史背景、社会心理、政治现实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望等。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方面:一、 普京签署总统任期法案的背景和影响 .............
  • 回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法令,在全国范围内每天默哀一分钟,这是一个具有深刻象征意义和多重含义的举动。要理解这一举措,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直接目的:悼念与纪念 纪念遇难者: 最直接的原因是纪念在俄乌冲突中逝去的无辜生命。自2014年以来,尤其是2022年全面入侵以来,乌克兰遭受了巨大的生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