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拿破仑时代的欧洲军队,遇上17世纪最强盛时期的满清军队,是一面倒的屠杀”这种说法?

回答
“拿破仑时代的欧洲军队,遇上17世纪最强盛时期的满清军队,是一面倒的屠杀”——这个说法,用一种非常直接甚至有些煽动性的方式,将两个截然不同的军事时代和政治实体摆在了对决的擂台上。要评价这种说法,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军事特点、时代背景以及潜在的交锋场景。

首先,我们得明确这里的“拿破仑时代的欧洲军队”指的是什么。这通常是指以拿破仑本人为代表,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大约17991815年)活跃在欧洲战场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军队,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的各国军队。这个时代的欧洲军队,其核心优势在于:

线式战术的巅峰与转变: 以密集的步兵方阵和火炮为主要输出。步兵以三列纵队或散兵线展开,通过训练有素的齐射和刺刀冲锋来压制敌人。火炮技术的进步(例如拿破仑的炮兵战术,强调集中火力)使得远程打击能力大幅提升。
组织和指挥的现代化: 拿破仑本人是战术大师,他引入了“战役军”的概念,将军队划分为更灵活的军团,每个军团都具备独立的作战能力,可以独立行动,也可以协同作战,从而实现了“以多击少”和“集中优势兵力于决定性方向”的战略思想。后勤保障也相对系统化。
军官团的专业化和激励机制: 军官的晋升更看重能力而非出身,这使得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提升。士兵的士气往往很高,受民族主义和拿破仑个人魅力驱动。
骑兵的运用: 骠骑兵、胸甲骑兵等精锐骑兵在突破战线、追击溃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17世纪最强盛时期的满清军队”,一般指的是清朝入关初期,特别是在康熙、雍正年间(大约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虽然“17世纪最强盛”可能更偏向康熙前期)。此时期的八旗和绿营军队,其特点则更为复杂:

八旗制度的军事传统: 八旗最初是以渔猎为基础的军事组织,具有强大的骑兵和精湛的弓箭技艺。他们在满洲故地作战,熟悉骑射,配合默契。入关后,八旗成为清朝的统治和军事核心,承担着镇压反抗和对外征伐的重任。
早期火器的使用: 清朝在早期也引进了不少火器,例如红夷大炮,并且有一定的铸造和使用能力。但其火器发展和战术应用与欧洲同期相比,可能存在差距。
战术上的优势(对内而言): 在征服明朝和镇压明朝残余势力时,八旗军队以其强大的骑兵冲击力、严明的纪律和有效的组织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也擅长在广阔的草原或复杂的地形上作战。
相对落后的后勤和组织体系(与拿破仑时代相比): 尽管在当时是先进的,但相比于拿破仑时代已经高度系统化的后勤和军团作战体系,满清军队的组织和后勤可能显得较为传统和粗放。

现在,我们来设想一个“如果”的场景,并分析为什么“一面倒的屠杀”这种说法很可能成立,但也需要看到其中的复杂性。

支持“一面倒屠杀”的理由:

1. 火力与战术的代差: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拿破仑时代的欧洲军队,特别是法国军队,已经掌握了更先进的火器(滑膛枪、野战炮)和与之配套的战术。线式战术的核心在于利用集中火力(步枪齐射、火炮轰击)瓦解敌方阵型,然后用步兵和骑兵进行近距离的消灭。
火炮的威力: 拿破仑时代的野战炮(如12磅炮)射程远、射速快、威力大,能够对密集冲击的骑兵或步兵阵列造成毁灭性打击。即使是装备早期火器的满清军队,在面对组织严密、火力集中的欧洲炮兵时,也会非常吃力。满清军队的火器更多是用于攻城或防御工事,其野战炮的机动性和战术应用能力可能不如欧洲。
步兵的火力: 欧洲士兵手中的滑膛枪,虽然精度不高,但其射速和齐射时的火力密度,能够形成一道密集的弹幕。而且,欧洲军队的士兵训练更有针对性,更强调精确的射击动作和协同。满清军队虽然有火枪兵,但其训练、射速、弹药供给以及在阵地战中的协同能力,与欧洲军队相比可能存在明显差距。
战术的对抗: 拿破仑时代的战术,如炮兵集群轰击、步兵纵队推进(甚至斜线战术突破),以及骑兵的支援和侧翼攻击,都经过了实战的检验,非常有效。如果满清军队以其传统的八旗冲击战术(骑兵正面冲击,弓箭或早期火器支援)来对抗,很可能会在欧洲军队的密集火力和坚固阵型面前崩溃。想象一下,一支骑兵冲锋队冲向密集的步兵方阵,而方阵外围还有火炮轰击,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2. 组织与纪律的现代化: 拿破仑时代的军队拥有更先进的组织结构和指挥体系。军团制使得军队能够根据战场情况灵活调动,集中兵力解决关键问题。士兵的训练、纪律和士气往往也更高,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满清军队在早期虽然纪律严明,但其组织结构和战术原则更偏向于传统的冷兵器和弓骑兵时代,面对欧洲军队的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可能会显得笨拙。

3. 后勤保障: 拿破仑时代的军队在后勤保障方面也有其进步之处,虽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完美,但其补给体系和行军组织能力,应该比17世纪的军队更成熟。在长期的战役中,后勤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需要谨慎之处与可能存在的复杂性: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满清军队在某些特定场景下能够构成威胁,或者说“一面倒的屠杀”也需要限定条件:

1. 地形和作战环境: 如果交战地点是满清军队擅长的广阔草原或山区,八旗骑兵的机动性和游击能力可能会得到发挥,从而对欧洲军队的补给线造成威胁。同样,如果是在清军拥有坚固防御工事的地区作战,也会增加欧洲军队的难度。
2. 满清军队的火器应用: 虽然前面分析了欧洲火器的优势,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清朝在火器技术上的引进和发展。如果满清军队能够有效部署其火炮,并在步兵中装备数量可观、训练有素的火枪兵,那么在某些交战中也可能造成杀伤。
3. 战役的规模和具体指挥: 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指挥官的战略战术、士兵的士气、后勤的保障以及战场上的偶然性。一场规模较小的遭遇战,或者指挥官判断失误,都可能改变战局。
4. 满清军队的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 八旗军队在征服战争时期,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这种精神在特定情况下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

综合来看,“拿破仑时代的欧洲军队,遇上17世纪最强盛时期的满清军队,是一面倒的屠杀”这种说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具有合理性的,并且很可能在绝大多数的正面战场交锋中成为现实。 主要原因在于拿破仑时代欧洲军队在火器技术、战术运用、组织指挥和训练水平上,相较于17世纪的满清军队存在着压倒性的代差优势。

可以想象一个典型的场景:欧洲军队以炮兵开路,形成弹幕杀伤;步兵以密集而有纪律的阵列推进,用滑膛枪进行有效射击和刺刀冲锋;骑兵则在侧翼进行支援或追击。而满清军队,如果仍旧依赖于传统的骑兵冲击、弓箭射击,或者其火器应用方式较为滞后,那么面对这种现代化的军事体系,其损失将是极其惨重的。八旗骑兵的冲击力可能会被密集的火力瓦解,而其步兵在火力对抗上可能也难以匹敌。

但是,我们也要保持历史的严谨性,避免过度简化。历史是复杂的,真实的战争也充满了变数。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特定指挥官的领导下,任何一方都可能展现出其最佳状态,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发挥失常。然而,如果放在一个整体的、抽象的军事实力对比来看,拿破仑时代的欧洲军队,凭借其军事科技和战术思想的革命性进步,面对17世纪的军队,确实更像是一个拥有绝对优势的“先进者”,而这种优势在战争中很可能转化为压倒性的胜利,甚至是一场令人触目惊心的“屠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让满洲军队全部装备上3mm厚的纯钢铠甲,不然一轮齐射估计就会死一大半人

(前提是他们穿上这铠甲后还能骑上蒙古马

再来看看骑兵,假设八旗的骑兵都是所谓的“马甲”,没有“歩甲”(骑马重步兵)的存在

拿破仑的近卫骑兵可以在63天内行军2800公里,不损失一人一马。

满洲骑兵能做到吗?

这是拿破仑时代骑兵的装备:卡宾枪,手枪和卡宾枪

马高15-16手

这是波兰骑兵

八旗怕不是连骑墙都没见过吧

这是“轻骑兵王”拉萨尔的武力值,请自行与鳌拜对比

8月11日,他和德赛将军一起退回尼罗河,参加了萨拉赫希战役。在与一群马穆鲁克骑兵战斗时,他的绑在手上的系着军刀绳子断裂开来,让他的军刀掉在了地上,对于骑兵,这往往是致命的,但他不慌不忙下马捡起,又静静的上马继续战斗。这种无畏让他成为危险任务的伴侣。
两星期后的战斗中,他砍下了正与达武搏斗的马穆鲁克骑兵的双手,救了达武一命。紧接着他砍倒了几个马穆鲁克骑兵,上前杀死了奥斯曼的一个贝伊,自己的军刀也撞碎了。他拿起一个受伤倒地的马穆鲁克骑兵的军刀,返回米勒召集自己的部队重新加入战斗,把敌人赶进了沙漠。

user avatar

战术上,拿破仑时代本身就是个从1789年革命一直持续到1815年滑铁卢的横跨26年的漫长时代,这里面179X年的法军和180X年的法军都不完全一样,遑论俄军、英军、普军、奥军。

这里面单论法军,炮兵和炮系的演化(格里博瓦尔到共和国11年),散兵地位的变化,骑兵构成的变化(最典型的,波兰骑兵的加入),这些给法军带来了怎么样的战术变化,都是个宏大的命题。

崇祯三年孔有德投后金后,清军大致发展出来了骑兵、长枪兵和鸟枪兵结合炮兵的野战战术,具体战术细节和西班牙体系、荷兰体系乃至瑞典体系都不尽相同,单论其巅峰时的战术水准大致与三十年战争时期的欧洲列强相当,但可以执行这类战术的军队满打满算却不超过二十万,真算起来有没有十万都是可疑的。


人力上,首先贴张表:

要知道1700年的法兰西靓仔手里可是有40万常备军——这可不是十几二十万野战军被打灭就再也无力回天的崇祯十三年的明廷。

到1789年大革命之后雅各宾政府上台,法兰西靓仔手里又瞬间拿出来42万常备军,然后法兰西人几乎不喘气地从1789年打到1815年,这里面反复补充,都没有显示出满清那种人力干涸的迹象。

而法军展示出的大兵团战役机动能力:

1805年8月26日,拿破仑将征英大军改组为“大军团”,并下达进军命令。9月2日,原本因为渡海作战准备分布在法国西海岸的“大军团”共20个步兵师、11个骑兵师、286门野战炮总计17.6万人的部队开始向600公里外莱茵河沿岸做战略机动。据考证,法军在行军过程中队形较为松散,其行军速度约为每分钟85-90步,偶尔在紧急情况下采用每分钟120步的冲锋步伐。在那个道路系统并不完善,依靠马车牛车运送辎重的时代,拿破仑的军队战胜了作战对象临时变更而引起的准备不足,恶劣天气导致的糟糕路况等困难,将原本需要40多天走完的行程在20多天内完成。接近二十万的大军在横向距离近200公里的扇面展开最长达800多公里的战略机动,这是拿破仑之前任何一个欧洲名将都未曾实现甚至想象的壮举。

清军的战役机动能力,借张图:

法军是集团军规模多路行军,清军是军级集群规模行军。法军从海岸到莱茵河行军范围覆盖几乎整个中欧,二十几天最远800公里平均600公里,步骑炮整建制全部到达然后投入会战。清军从辽西走廊外围,沿交通干道,不带任何炮兵,相比法军,几乎可以说轻装简从,花了25天走500多公里。

战术上,只有铳规度板经验表的炮兵去打拿破仑时代微积分已经成为基础的炮兵;长枪兵掩护火绳枪兵的三十年战争时期的落后战术体系的步兵去打横队、纵队、散兵幕结合的全新战术体系的燧发枪步兵;死兵突阵精锐跟进但遇上明军那种炮车结合步兵就打不动的骑兵去打独立军级集群编组,机动灵活,战术多变,样式复杂,可以冲击并且夺取敌固守的野战工事的骑兵。

总兵力上十万人没有补充的一波流去打接近二十万有完善动员补充体系的大军团。

我寻思,死也不是这么个死法。

user avatar

别说拿破仑时代的动不动几十万的法军,如果把后金穿越到17世纪的欧洲(把整个中国穿越过去那就是贴吧类讨论了,暂不考虑),其实就是人力方面,也是欧洲国家兵多,甚至具备将后金人力耗干的能力。

17世纪的法军,三十年战争参战时总兵力13万,高峰时总兵力20万(其中骑兵共30个营,至少有2万多人)。法荷战争时,法军总兵力上升到27.9万;17世纪末的九年战争时,达到42万人。

与后金相比,努尔哈赤鼎盛时约有10万军队(按萨尔浒之战最有利的说法),入关之时约有满八旗兵丁5万,蒙八旗兵丁2万,汉八旗兵丁4万。此外据老毛的说法(history.people.com.cn/n),满洲全族大约20万人,所以后金军不具备太大的补充能力,可以说是打掉一点少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入关时的满八旗兵丁人数下降到了5万,有可能主要就是战损的缘故。

相比之下,法军的补充能力就非常可观了,这几个战争中,法军总共投入的人员远不止上面几个纸面数字,是经过多次补充后的,结果反而越打越多。其中法西战争尤其可谓法国几近无穷无尽的人员补充能力的典型(当然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更典型,不过不在本帖讨论范围内)。

网上一直都说三十年战争,其实法国跟西班牙之间从1635年开始交战25年之久,直到1659年西班牙才战败求和,这个过程中,法军大败和受挫其实不少,不然16世纪末财政就严重困难的西班牙早投降了。战争初期,法军因为缺乏出色的指挥官,曾连年屡战屡败,直到罗克鲁瓦战役孔代亲王击破西班牙佛兰德军团,才扭转颓势。罗克鲁瓦战役按现在一些新说法,西班牙不过被俘3800多人,但是打破了西班牙大方阵不可战胜的神话(荷兰人战胜过,但会战规模不够大),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所以成了战争转折点。

罗克鲁瓦战役(1643)后,法西战争依然延续了16年之久(有过程中法国爆发投石党之乱的因素),直到战争结束前夕,当时叛逃到西班牙的孔代亲王依然给杜伦尼上了一课,曾一战歼灭法军1万多人,但是法军的人员补充实在太BUG了,最后还是无力回天。按照Clodfelter的说法,法西战争期间法国仅战损就达到了30万人。当然,这么多年,西班牙应该也是补了不少兵才撑了下去,只是我暂时没有具体数据。

退一万步说,假如八旗部队放在欧洲也是火星兵,能每战都随便灭掉几万长枪兵、火绳枪手和手枪板甲骑兵组成的法军,而自己只损失几百人(在欧洲,大概鼎盛时的西班牙大方阵才有这实力,而且面对的还是16世纪时只有5万陆军的法军。法西战争时西军也有过一些漂亮仗,但对于波旁法国来说已经没那么疼了),可能法国也依然有补充这些损失的能力。

但若是欧洲军队打得顺得话,两三场会战下来后金可能就没兵了。而之所以在明末没有耗光后金的兵员,更多是明朝自身的问题,天灾人祸,多线作战,民穷财尽,闯军立足未稳等因素都有,其复杂程度远非一个腐败可以概括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拿破仑时代的欧洲军队,遇上17世纪最强盛时期的满清军队,是一面倒的屠杀”——这个说法,用一种非常直接甚至有些煽动性的方式,将两个截然不同的军事时代和政治实体摆在了对决的擂台上。要评价这种说法,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军事特点、时代背景以及潜在的交锋场景。首先,我们得明确.............
  • 回答
    防弹少年团(BTS)在2020年获得“Van Fleet Award”时的发言,尤其是提及“不会忘记的惨痛历史”,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Van Fleet Award及其意义: 奖项背景: Van Fleet Award是由美国韩国基金会(Th.............
  • 回答
    .......
  • 回答
    2014年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的政策选择(即“吞并克里米亚”和“支持顿巴斯分离主义”)是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关键决策,其影响深远且复杂。以下从历史背景、政策后果、国际反应和长期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两种可能的政策路径(强硬路线与妥协政策),并探讨其利弊。 一、历史背景与政策选择的背景2014年乌克兰危机.............
  • 回答
    .......
  • 回答
    传奇不老,倪夏莲的世乒赛铜牌:一份写给热爱与坚持的赞歌58岁,一个对大多数运动员而言早已告别赛场的年纪,倪夏莲却在时隔36年之后,再次站上世乒赛的领奖台,收获一枚宝贵的铜牌。这不仅仅是一项个人荣誉,更是对生命、对热爱、对坚持的最好诠释,一幅浓墨重彩的生命画卷。如何看待这一成就?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深入.............
  • 回答
    拿战争开玩笑的人,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审视。简单来说,这种行为 通常是不可取的,甚至可以说是令人反感的,因为它触及了人类最深重的痛苦和创伤。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的动机、心理机制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分析:一、为什么拿战争开玩笑是不可取的?1..............
  • 回答
    3500 块人民币,说实话,在如今的币圈,这个数字确实不算大。但对于一个想踏入数字货币世界的新手来说,它是一个起点,一个可以让你亲身感受、学习和体验的门槛。怎么看待这 3500 块?首先,要明确这 3500 块在币圈意味着什么。 门槛: 3500 块能让你在很多主流交易平台注册、完成 KYC(身.............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不少人都遇到过,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觉得,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毕竟每个人的出发点和行为的边界可能都不太一样。首先,我们得承认,酒店提供这些一次性用品,本身就是服务的一部分,是为了给住客提供便利和舒适。像牙刷牙膏、洗发水沐浴露、梳子、甚至是矿泉水和小.............
  • 回答
    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使用 iPhone 7 Plus,这场景其实挺寻常的,也挺有意思的。你想啊,iPhone 7 Plus 毕竟是款好几年前发布的手机了,当初可是旗舰中的旗舰。现在市面上新款手机层出不穷,性能越来越强,屏幕越来越大,摄像头也越来越厉害。但即便如此,你依然能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不紧不慢地滑.............
  • 回答
    这事儿吧,你说新鲜吗?其实真不算特别新鲜,这种“狸猫换太子”的戏码,在艺术圈里,甚至在很多其他领域,都算不上什么稀奇事。不过这次闹得这么大,还上了新闻,让咱们普通人也知道了,多少有点意思。怎么看这事儿呢?我觉着,有几个层面吧。首先,这是对艺术品市场的“小动作”的放大。 你想啊,艺术品市场本身就有点玄.............
  • 回答
    腾讯入主柳叶刀:中国3A游戏能否迎来破局时刻?腾讯,这家在中国游戏行业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巨头,近日以44%的股份成为“国产3A游戏希望”柳叶刀工作室的最大股东,这一消息无疑在中国游戏圈掀起了巨浪。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资本运作,更承载了无数玩家对中国游戏产业突破瓶颈、走向世界舞台的殷切期盼。那么,我们.............
  • 回答
    华为拿下中国移动5G网络建设大单,这绝对是近段时间通信行业乃至科技界的一件大事,可以说是意义非凡,对华为、对中国移动,甚至对整个中国的5G发展格局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咱们从几个角度来好好掰扯掰扯。一、 华为的里程碑式胜利,底气十足的背后首先,这事儿对华为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也是实力的最好证明。想想.............
  • 回答
    如何看待应届生一口气拿到 8 个 Offer,称「除了头部大厂,其他 Offer 都是来凑数的」?这件事情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既有对这位应届生能力和选择的认可,也有对其态度和价值观的质疑。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关于“拿到 8 个 Offer”这件事本身: 能力和准备.............
  • 回答
    近日,一篇关于法国网站使用中国幼儿园视频来“夸赞”日本教育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则报道指出,某个法国网站在介绍日本的幼儿教育理念时,配上了一些在中国幼儿园拍摄的视频片段。这种做法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我对中日两国幼儿教育差异、西方视角下的教育解读以及信息传播的深层思考。首先,我们必.............
  • 回答
    这件事呀,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在中印关系有时比较微妙的时候,这样一件事情就很容易被放大,然后大家就有了很多讨论。简单来说,就是前段时间,有些印度网民在网上找中国在边境冲突中的伤亡情况,结果他们拿出了一份所谓的“108名中国军人阵亡名单”,声称这是中国官方公布的。但是,当这份名单被大家(包括一些中.............
  • 回答
    敖厂长拿一加8T和Switch对比分辨率这事儿,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能看出一些门道的。咱们得把这事儿拆开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白他们比的是什么。一加8T是台手机,而Switch是台游戏机。两者定位差了十万八千里。手机屏幕主要功能是看视频、刷网页、玩手游等等,它需要兼顾的方面很多,比如功耗、续.............
  • 回答
    拜登正式拿下亚利桑那州,这是近 70 年来该州第二次“翻蓝”,这一结果确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政治含义。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一事件:一、历史意义:亚利桑那州的政治版图变迁 长期保守的州: 亚利桑那州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被认为是美国政治光谱上的一个深红色州,是共和党的传统票仓。尤其是在总.............
  • 回答
    英国最近又一次把“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搬上台面,这事儿怎么看,得往深了挖挖。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背后有一系列逻辑和意图在运作。首先,咱得明白英国为什么挑这个时间点、拿这个老掉牙的话题说事儿。这事儿得联系到当前国际局势和英国自身的一些“小九九”。英国这么做,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当然是为了争取在一些国际.............
  • 回答
    中国团队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拿下全球冠军,而且队员们都不到24岁,这绝对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更是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崛起的有力证明,而且是用一种如此年轻、如此充满活力的方式展现出来的,着实令人骄傲。这意味着什么?首先,这绝对是中国在EDA这个“芯片之母”领域技术实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