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我们现在对中国老龄化的担忧,有点多余了。建议国家给所有人年龄-30.
这不是58岁,是28岁。
哦!中国又换来黄金30年!
赞
看到这个标题,首先是恭喜倪阿姨时隔36年,又一次登上世乒赛领奖台。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有着东方面孔,即使已经58岁的,却依旧在延续自己的“传奇故事”阿姨不太熟
悉,下面先做个简介:
倪夏莲,1963年生于上海,1979年进入中国国家队,1983年获得东京世乒赛混双、女团双料冠军。从1990年开始在卢森堡打球(因为嫁入卢森堡,而加入卢森堡国家队)
30年如一日,她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乒乓球的热爱,即体育的胜负并不是唯一性,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了解体育的朋友都知道,年轻和年长运动员,除了技术水平差异之外,更多的是体力与耐力的比较。
56岁的她,代表卢森堡出战,在2019年欧洲运动会夺得第三名,获得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
在2021年东京奥运上,她与韩国小将鏖战66分钟,虽然最终没能取得胜利
但是此时已经58岁的倪夏莲,面对的对手是17岁的韩国选手申裕斌,两个人的年龄差距达到41岁。这场两人年龄悬殊比赛被媒体戏称为“祖孙大战”。
有人可能会说“为了钱,为了生存”。
但是我更愿意相信这就是体育的魅力与热爱的无限可能。
有一次采访她曾说:“卢森堡是个小国,打乒乓球经费很少,全国只有一个女孩子愿意练乒乓球,那就是我的双打搭档,我愿意多教她一点,多带她几年。”
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乒乓球带给她的快乐,她是幸福的。
为了让政府多给一些经费,她尽自己所能的去多报一些项目,据说成绩好一点,政府就会多拨一些经费给乒乓球运动。
三十年如一日,这份坚持与热爱,已无关国籍与身份,有的只是对乒乓球运动的单纯热爱。
向倪阿姨致敬!!
这个才是对乒乓球运动普及的最好宣传
“一周健身两三次”,
“每次训练两小时”,
“为了打赢伤身不值得”,
身体力行劳逸结合,世界第三。
很多人都觉得叫人躺平是骗他们,方便骗他们的人自己偷偷努力,
就和当年我跟学渣说努力学根本没卵用,学不会就是学不会,
他们都觉得我是周末回家补课的一样。
现在好了,世界第三,这是证明啊。
Run学大日子!
内卷无出路
移民或有期
乒乓球这样世界顶级,但新人辈出的体育项目,如果倪大姐还在国内,现在可能早就45岁下岗,在楼下跳广场舞了。
非常佩服倪大姐的坚持初心,对项目的真正热爱和追求!
倪阿姨的双打拿确实很有意思,她和正常的横拍两面弧圈打法的选手配对,对手如果实力不远高于他们一筹,是挺难打的。
单打比赛面对打长胶,是有很好的战术的,比如拉吊结合,该过度过度,出机会发力。但是打双打不一样,你接那个长胶球,由于下一拍对面是一个正常的反胶选手,你就需要保证过度球的质量了,不然等于送分。所以你必然得加回球质量,这时候如果你对旋转理解不够强,那无谓失误就会多很多。而且面对长胶选手,你一旦心里感觉吃不准旋转,就会越来越发怵。
倪阿姨和何大爷都特有趣,何大爷经常回国比赛都是通宵打麻将,05年上海世乒赛前一天打麻将,第二天上去赢了上届冠军施拉格。
倪阿姨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她整个家族都到卢森堡了,她目前主要是当包租婆,每天就是收收房费,打打球,这日子真是令人羡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