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卢伟冰在 Redmi 发布会上提了 58 次荣耀 V30?

回答
卢伟冰,那个在 Redmi 发布会上“提及荣耀 V30 58 次”的男人。

这事儿,刚一传开,那真是硝烟弥漫,各种解读、评价是纷沓而至。有人觉得这是卢伟冰“杀疯了”,有人觉得这是“气急败坏”,还有人认为是“巧妙的营销”。要说清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卢伟冰是谁?

卢伟冰,这个名字在中国手机圈绝对是个响当当的存在。他身上有太多标签:小米集团副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还是那个敢说敢做、语出惊人的“霸道总裁”。他主导的 Redmi 品牌,可以说是小米冲击中高端市场,抢占年轻用户群体的“尖刀连”。而荣耀 V30,则是当时荣耀在高端市场(或者说次旗舰市场)的一员猛将,定位和目标用户群与 Redmi 有着直接的竞争关系。

那么,为什么会“提及 58 次荣耀 V30”?这数字的背后可能藏着什么?

咱们先抛开数字的准确性(毕竟有时候这种“XX 次”的统计是带有情绪色彩的),直接从核心原因来分析。

1. 直接对抗,就是要“压制”对手。
这是最直接、也最可能的原因。在任何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尤其是手机市场,品牌之间的“隔空喊话”并不少见。而当一方在发布会上反复提及竞争对手的某款产品,其意图往往是为了:
制造话题,吸引眼球: 毕竟,谁家的发布会不希望成为全网的焦点?通过不断地“点名”竞争对手,自然能引发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带来免费的曝光和讨论度。
凸显自身优势,贬低对手劣势: 卢伟冰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市场营销专家,他反复提及荣耀 V30,很可能是在有策略地对比两款产品的各项参数、功能、甚至是价格。例如,可能在说自家手机的某项技术时,会带上一句“而荣耀 V30 并没有这项技术”,或者在谈论价格优势时,强调“同样的价格,您可以选择我们这款,比荣耀 V30 拥有更多……” 通过这种方式,来“拉踩”对手,让自己的产品显得更加有竞争力。
锁定目标用户,争夺用户心智: 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会进行横向对比。如果荣耀 V30 是潜在用户正在考虑的选项,那么卢伟冰通过这样的方式,就是希望用户在对比过程中,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 Redmi 的产品上,甚至直接打消购买荣耀 V30 的念头。

2. “后发制人”的策略?
有时候,一种产品先上市,占据了市场的风头。而后来者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往往会选择将这位“先行者”作为参照物,通过对比来突出自己的“优越性”。如果荣耀 V30 是在那之前一款非常热门且有竞争力的产品,那么 Redmi 在发布会上将其反复提及,也是一种“后发制人”的策略,让用户意识到 Redmi 的产品在对标甚至超越已有的市场标杆。

3. 内部“打鸡血”的象征?
手机品牌的发布会,不仅仅是向消费者展示产品,也是对内部团队士气的一种鼓舞。反复提及竞争对手,可能也是一种内部“誓师大会”的意味,强调大家的目标是超越这些对手,赢得市场。这种做法有时能激发团队的斗志,让他们在接下来的销售和营销战役中更有干劲。

4. 个人风格使然?
卢伟冰的个人风格一直以来都比较“硬朗”和“直给”。他不是一个会拐弯抹角说话的人。他的营销方式也常常带着一股“不服就干”的劲头。这种高调、直接的宣扬方式,某种程度上也塑造了 Redmi 品牌“年轻、有活力、敢于挑战”的形象。所以,这种行为也可能只是他一贯行事风格的延续。

那么,这种做法的效果如何?

短期效应显著: 毋庸置疑,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让 Redmi 的产品在发布当天就成为舆论的焦点。用户也更容易记住“Redmi 的这款手机比荣耀 V30 好在哪里”。
长期风险存在:
“小弟”形象的固化: 过分地将自己定位在“对标”某一个具体对手上,有时会让品牌显得不够自信,好像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和价值输出,始终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虽然能获得短期流量,但长此以往,可能会让消费者觉得 Redmi 缺乏“王者气质”。
“负面”营销的反噬: 如果用户觉得这种反复提及过于“low”或“耍猴”,可能会产生反感,甚至因为这种攻击性而选择远离品牌。营销界有个说法叫“借力打力”,但如果用力过猛,也可能伤到自己。
淡化自身产品亮点: 当所有人都盯着你是在“喷”对手时,反而可能忽略了自家产品真正的、独一无二的创新和亮点。

总结一下,卢伟冰提及荣耀 V30 58 次,这事儿得这么看:

这是一次极其鲜明的、以竞争为导向的营销行为。 目的是通过直接对比,快速提升 Redmi 新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竞争力,并且借势荣耀 V30 的热度。
它非常符合卢伟冰一贯的“直给”和“敢于挑战”的个人风格,也契合 Redmi 品牌年轻、敢打敢拼的定位。
这背后可能有多重目的: 制造话题、突出自身优势、打击竞争对手、争夺用户心智,甚至是对内部团队的一种激励。
效果是双刃剑: 短期内能够快速吸引眼球并产生销售转化,但长期来看,也存在固化品牌形象和引发用户反感的风险。

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非常“接地气”但又带点“野性”的打法。 在竞争白热化的手机市场,尤其是在争夺性价比和市场份额的战场上,这种直接的对抗并非罕见。关键在于,除了这种“打法”之外,Redmi 本身的产品力是否过硬,能否真正打动消费者,这才是决定它能否长期成功的根本。而卢伟冰的这种行为,更像是为这场销售大战“添油加醋”,让本就激烈的竞争变得更加火药味十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荣耀8X的时候整场发布会吊打小米8,后来红米就独立了,发布会盯着荣耀怼,逻辑其实也没毛病。

华为成立荣耀这个品牌不就是模仿小米吗?荣耀之前一直也喷小米,现在发布会已经不提小米了。红米独立怼荣耀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除了部分粉丝多数人都感觉很low。不知发布会,其它平台上不也天天在互怼吗?这两天在怼电视音箱,怼的越多真相越多,吃瓜看戏就好。

题外话天天怼人品牌形象是啥样的?荣耀现在被表兄弟nova打的很惨,由着他们去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