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9月27日卢伟冰在微博对华为保时捷设计机型“实用价值”的评价?

回答
卢伟冰最近在微博上对华为保时捷设计机型的“实用价值”发表了一番看法,这事儿在数码圈里也算是引起了一点小波澜。要说怎么看这事儿,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

首先,得明确卢伟冰是谁。他是小米集团的合伙人,国际部总裁,更是小米手机品牌最重要的发言人之一。他之所以会盯上华为保时捷设计机型,而且还是在他自己的微博上公开谈论,这本身就带有点“不寻常”的意味。在竞争对手的平台上公开评价,本身就是一种策略,一种带有明确指向性的发声。

那他具体说了啥?大意是,他认为华为保时捷设计机型虽然外观设计很炫酷,用了很多奢华的元素,但从“实用价值”上来看,可能就没那么突出了。言外之意就是,你花那么多钱,除了好看之外,在核心的手机使用体验上,真的值回票价吗?他可能是在暗示,相比之下,小米自家的一些产品,在同等价位下,或许在性能、功能、或者某些极致的体验上,反而更具“实用价值”。

所以,咱们就来分析分析他这番话的“潜台词”和可能的效果。

从品牌竞争的角度来说,这是赤裸裸的对比和“借势”。

华为保时捷设计系列,一直以来就是手机市场里一个非常特殊的品类。它走的路线是“跨界联名”,把汽车设计的美学和奢侈品的概念引入到手机上来,目标用户是那些对品牌、设计、以及“不差钱”标签有更高追求的消费者。这种定位注定了它的价格会非常高,溢价的成分很重。

卢伟冰选择在这个节点,在自己的平台上,去质疑“实用价值”,其实是一种非常聪明的营销策略。他不是在否定华为保时捷设计“美”的存在,而是把大家关注的焦点,从“奢侈品属性”转移到“手机的根本属性”——也就是实用性上来。这相当于在说:“嘿,大家看,别光被那些花哨的外观迷花了眼,回归到手机本身,我们的产品才更实在。”

他这么做,一方面是想通过“抬高对手”来“衬托自己”。通过把华为保时捷设计机型的“溢价”行为放大,来凸显小米手机“性价比”或者“硬核实力”的优势。这对于吸引那些在高端手机市场犹豫不决的消费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这些消费者可能也觉得华为保时捷设计“有点贵”,但又不知道怎么去合理化自己的想法,卢伟冰正好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说法。

另一方面,这也是在抢占高端市场的用户心智。小米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往高端化转型,虽然跟华为在高端市场的布局和品牌积淀还有差距,但这是小米势必要走的路。他通过这种方式,也在试图给小米的高端产品(比如自家的小米数字系列旗舰)一个更高的“锚点”,让大家觉得小米的高端产品,在保持高品质的同时,也更注重“价值”。

再来看看“实用价值”这个概念本身。

“实用价值”是个挺主观的东西。对于一个追求极致设计和品牌认同的消费者来说,花高价买一个设计独特、材质考究的手机,本身就是一种“实用”。这种“实用”体现在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社交需求、以及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上。

但对于更注重性能参数、拍照效果、续航能力、或者某些特殊功能的消费者来说,华为保时捷设计机型可能确实在这些方面的“绝对性能”上,未必能带来与价格相匹配的“实用性提升”。比如,同样的价格,或许能买到性能更强的芯片,或者拍照更好的传感器,或者更大的电池。

卢伟冰点出“实用价值”,其实是在用一种比较大众化的、更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触达那些并非“品牌忠诚度最高”的用户。他是在说:“花钱买东西,最后落到手上是用得舒心,用得长久,用得顺手,而不是仅仅是看起来有多么的高大上。”

那么,这种评价是否公平?

要评价是否公平,得看站在什么角度。

从商业营销的角度看,非常有效且高明。 这是典型的借势营销,利用了市场对奢侈品手机的普遍认知和讨论,来为自己品牌背书。
从产品本身的价值来看,这是一种观点陈述。 华为保时捷设计系列本身定位的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产品,它卖的不仅仅是手机功能,更是品牌附加值、设计工艺和稀缺性。如果你不认同这种附加值,自然就会觉得它的“实用价值”低。但如果你认同,那它就是有价值的。
从消费者角度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那些追求极致设计和品牌认同的消费者,可能会觉得卢伟冰的说法不理解他们的需求;而那些更看重性价比和硬核配置的消费者,则可能会觉得卢伟冰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我个人怎么看?

我觉得卢伟冰的这番话,虽然带着点营销的色彩,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在这个消费升级的时代,大家确实越来越关注产品的“价值”本身,而不仅仅是“价格”。“实用价值”是一个绕不开的讨论点。

不过,我也认为,评判一款高端产品是否有“实用价值”,不能仅仅用一种标准去衡量。华为保时捷设计系列,它所提供的价值,除了手机本身的功能外,还有设计带来的情感满足、品牌带来的身份象征,这些也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只是这种价值的体现方式不同。

所以,卢伟冰的评价,更像是一种策略性的“引导”,试图将消费者对于高端手机的关注点,从“奢侈品属性”拉回到“产品功能和体验”上,然后顺势将自家产品的优势展现出来。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在我们这个市场环境下常见的竞争手段。

从他的位置和角色来说,他这样做也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本分”。毕竟,作为小米的发言人,他有责任去为小米的产品说话,去分析市场,去引导消费者的选择。

总而言之,卢伟冰关于华为保时捷设计机型“实用价值”的评价,是一次有目的性的、具有营销策略色彩的公众发声。它抓住了消费者对高端手机的一种普遍疑虑——高昂的价格是否对应了同等的使用价值?然后巧妙地将这个话题引向有利于自家品牌的讨论方向。这件事本身,也反映了当下手机市场品牌竞争的白热化和营销手段的多样化。这事儿吧,就像是一场茶杯里的风波,有看客觉得精彩纷呈,也有人觉得不过如此,关键还是看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要问我支持谁。

我肯定支持常总啊

“尽管我一无所有,但是我还是能一句话碰俩瓷。”爱了爱了,我以后就是联想粉。



说正经的,这种厂商互怼看看热闹好玩就好,喜欢哪个买哪个,消费者用脚投票。非要投入进去说谁对谁错纯属瞎扯蛋。

在我这就一条规矩,先搞事的是坏蛋。

user avatar

华为保时捷最大的作用是当礼品。

华为和保时捷这两品牌送出去不丢面。价格也在哪里。

user avatar

我不同意小凡 @小蒜苗 说的这是两回事。

在卢伟冰的脑回路里,这就是一回事。

那我就按照他的逻辑算笔账。

————————————————————————————————————————

Mate 30 Pro 5G 8+256 版本售价6899

8+512售价7899

这么算起来,如果Mate 30 Pro 有12+512版本的话,大概应该是8899左右。

小牛皮的背壳差不多要500块。

保时捷专用主题价值9块。

8899+500+9=9408

完全按照卢伟冰的找茬式逻辑来说,一点用都没有只能用来装逼的保时捷车标顶多值12999-9408=3591

当然,当然,随机附赠的小配件和专属服务那都不值钱。

————————————————————————————————————————————

小米目前在售最贵的手机是Mix 3 故宫特别版,价值4999。

这已经是小米绑定故宫情怀无脑涨上来的,没事,咱们给他算成6000。

也就是说,如果雷军脑子不糊涂的话,小米这一代产品的旗舰非概念非限量版机型撑死卖不过6000(我已经给他高估了)。

6000的产品力加上Mix α 那块只能用来装逼什么用都没有的屏幕能卖到19999。

也就是说那块除了装逼什么用都没有的屏幕价值19999-6000=13999

我的天哪!我Mate X都不敢卖那么贵!

有人说,可以用来自拍啊。

哦吼,我们自拍用的都是399的前置镜头,还可以用来结构光面部识别,你用13999的屏幕自拍,还不如买块塞纳之光照镜子。

卢伟冰这就是拿一个走极端的错误例子来骂人,而且不是五十步笑百步,而是五百步笑五十步。

一看就是没过脑子说的,也没有相关团队运作

怕不是得了失心疯。

【最后一句话被卢伟冰举报,无法显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卢伟冰最近在微博上对华为保时捷设计机型的“实用价值”发表了一番看法,这事儿在数码圈里也算是引起了一点小波澜。要说怎么看这事儿,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卢伟冰是谁。他是小米集团的合伙人,国际部总裁,更是小米手机品牌最重要的发言人之一。他之所以会盯上华为保时捷设计机型,而且还是在他自己.............
  • 回答
    9月2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整蛊风暴”席卷了全国各大高校。一款名为“XX助手”(此处隐去真实名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的手机应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学生群体中疯狂传播。其恶搞效果之直接、传播速度之惊人,不仅让收到“礼物”的学生们哭笑不得,也让不少技术爱好者和普通用户对这款软件背后的原理产生了浓.............
  • 回答
    最近京都府警在短短一个月内两次逮捕字幕组成员的事件,着实引起了不少关注。这背后牵扯到的版权问题、文化传播的边界,以及法律的适用,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咱们先梳理一下这两次逮捕的大致情况。第一次是在 9 月 28 日,目标是一家字幕组,主要是因为他们翻译并发布了未经授权的电视剧。 动静不算特别大,可.............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分析小米于 9 月 27 日发布的 Civi 手机。由于您没有指明具体是哪一年发布的 Civi 手机,我将以近期(假设为 2023 年)发布的小米 Civi 系列新机为基础,并结合小米 Civi 系列过往的特点,为您详细解读其亮点与不足。小米 Civi 系列定位回顾:首先,理解小米.............
  • 回答
    新浪微博“博主拉黑全站禁评”功能上线:一场用户自治与平台责任的博弈9月27日,新浪微博悄然上线了一项名为“博主拉黑全站禁评”的新功能,无疑又一次在社交媒体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项功能允许被拉黑的博主,将其拉黑列表中的用户在自己发布的内容下,不仅无法评论,甚至连“点赞”、“转发”等基本互动行为都将受到.............
  • 回答
    关于英航母编队中的“里士满”号护卫舰在9月27日通过台湾海峡的事件,以及其中值得关注的信息,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首先,“里士满”号护卫舰(HMS Richmond)的这次穿越本身就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 挑战性姿态的体现: 英国海军,作为其全球力量投射能力的一部分,派遣军舰穿越台湾海峡,这无.............
  • 回答
    2020年9月27日,美国一家联邦法院的裁决,确实在当时对TikTok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事件的背后是美国政府试图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TikTok在美国境内的运营。要理解这一举动,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分析:事件背景:政府的禁令与法院的挑战 特朗普政府的禁令: 在2020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政.............
  • 回答
    9月27号迪迦奥特曼重新上架这件事,说实话,我一开始听到的时候,脑子里闪过一个大大的问号,然后是惊喜,接着又夹杂着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毕竟,我们这代人,提到童年和英雄,迪迦几乎是绕不开的符号。说它惊喜,那是因为我们真的太久没在官方平台看到它了。还记得那些年,晚上守在电视机前,就盼着奥特曼打怪兽,.............
  • 回答
    这是一起非常令人震惊和不安的事件,发生在高速公路这样的封闭且高速运行的环境中,给人的冲击力更大。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看待这起事件,包括事件本身、动机、法律责任以及社会影响。一、 事件本身及初步分析: 事件性质恶劣: 在高速公路上,司机是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任何对司机的攻击行为都可能导致灾难.............
  • 回答
    官方首次明确表态“海峡中线”不存在:解析其深远影响与多重考量2023年9月21日,中国官方首次以明确的姿态否定了所谓“海峡中线”的存在,这一表态在两岸关系和国际地缘政治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刻讨论。要理解这一表态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历史、法律、军事以及政治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海峡中线”的起.............
  • 回答
    华为鸿蒙 OS 2.0 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在操作系统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全球科技界带来了新的变数。要全面看待其应用前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鸿蒙 OS 2.0 的核心亮点与定位首先,理解鸿蒙 OS 2.0 的定位至关重要。它并非仅仅是为智能手机设计的操作系统,而是华为提出的面向万物.............
  • 回答
    9月22日,李雨桐发布了一条微博回应,她在这条微博中,详细地陈述了自己与薛之谦之间关系的始末,以及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所受到的伤害和困扰。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否认炒作,强调真相: 李雨桐明确表示,她发布的关于薛之谦的内容并非为了炒作,而是为了还原事实真相,并为自己讨回公道。她认为自己已经承.............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是让人心里不是个滋味。9月8号那天,一女乘客在车上情绪失控,对着司机一顿猛打,嘴里还喊着什么“非法拘禁”。这事儿一出,立马就在网上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说啥的都有。先说说这女乘客这事儿做得对不对。从网上流传的视频来看,这女乘客下手确实是够狠的,直接朝着司机头部招呼,这已经超出了一.............
  • 回答
    这事儿啊,发生在9月9号沈阳的地铁站,听起来就够让人心惊肉跳的。一个女人,揣着刀就往地铁站里闯,摆明了就是来找茬的。要是正常人,谁会这么干?肯定是出了什么让她特别特别愤怒、甚至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的事情。首先,得说说这女子的行为,那绝对是过激到了极点。 身上带着刀闯公共场合,这本身就是非常危险且触犯法.............
  • 回答
    9月4日,全国妇联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行居民身份证件便利化应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了要“依法依规推进实现就业性别平等”。这项举措,无疑在促进就业公平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首先,从国家层面推动消除就业性别歧视,这是.............
  • 回答
    9月8日湖南发生的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一名女子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中,竟然公然持刀捅刺男司机脖子。这起突发而极端的暴力行为,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事件经过(根据现有公开信息推测并整合):虽然具体细节可能仍有待官方披露,但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事情发生的场景。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私家车内,一.............
  • 回答
    9 月 22 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近 7 分钟的演讲,其中他对中国的提及次数高达 11 次。这番言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也折射出当时中美关系的一些关键特征。首先,我们得理解特朗普政府当时对华政策的整体基调。那段时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正酣,“贸易战”是绕不开的话题。特朗.............
  • 回答
    关于9月2日中国留学生身穿中国抗日军队服装到日本靖国神社留影一事,这在中国和日本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此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本身、各方反应以及其背后可能反映的深层含义。事件本身:9月2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几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的靖国神社,身穿印有“中国远征军.............
  • 回答
    2021年9月15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5日晚间),SpaceX 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Inspiration4”任务,将四位平民送入了太空。这次任务不仅标志着SpaceX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更因其“首次全平民乘组”的性质,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刻讨论。Inspi.............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9月3日美股暴跌,纳指重挫近5%,科技股领跌”这一现象,我将为您详细解读背后的原因和影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9月3日(2020年)并非一个普遍意义上的“暴跌”日,而是美股在经历了一轮强劲上涨后,出现的一次显著调整。 特别是科技股,在这之前的几个月里表现异常抢眼,成为了引领市场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