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法院 2020 年 9 月 27 日裁决暂缓下架 TikTok,如何看待其这一举动?

回答
2020年9月27日,美国一家联邦法院的裁决,确实在当时对TikTok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事件的背后是美国政府试图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TikTok在美国境内的运营。要理解这一举动,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分析:

事件背景:政府的禁令与法院的挑战

特朗普政府的禁令: 在2020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和数据隐私为由,签署了两份行政命令,旨在禁止美国公司与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进行交易。这项禁令的主要论点是,中国政府可以通过TikTok获取美国用户的个人数据,或者利用该平台传播宣传信息,从而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
TikTok的法律挑战: 字节跳动和TikTok对特朗普政府的行政命令提起了法律诉讼,认为这些命令违反了美国宪法中的言论自由和正当程序条款,并且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其国家安全担忧的说法。
9月27日的裁决: 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地方法院法官卡尔·尼科尔斯(Carl Nichols)在2020年9月27日发布了一项初步禁令,阻止了特朗普政府对TikTok的禁令生效。这项禁令意味着TikTok在法律诉讼期间可以继续在美国运营。

如何看待法院的这一举动?

法院的这一举动,从多个角度看,都展现了美国司法体系在面对行政权力扩张和科技公司挑战时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对行政命令的制约与监督:
司法审查权: 这是美国三权分立原则的重要体现。法院的职责之一就是审查行政部门的命令和行为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宪法。在这次事件中,法院的裁决是对总统行政命令的直接司法审查。
对“国家安全”的审慎: 法院的裁决表明,即使是出于国家安全的目的,行政部门的行动也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和法律依据来支持,不能仅仅依靠未经证实的担忧。法官尼科尔斯在裁决中指出,政府未能充分证明TikTok的交易对其国家安全构成紧迫威胁,足以支持如此严厉的禁令。
程序正义: 法院认为,政府的行政命令在程序上可能存在问题,尤其是在涉及剥夺一家公司在美国运营的权利时,需要有更明确的理由和更完善的程序。

2. 对言论自由和商业利益的保护:
第一修正案的考量: TikTok在诉讼中强调,其平台为数百万美国用户提供了表达意见、获取信息和参与文化交流的渠道。禁令可能侵犯用户的言论自由权利。虽然法院的初步禁令更多地关注了行政命令的程序性和合法性,但对言论自由的潜在影响也是司法审查的重要维度。
商业活动的保护: TikTok在美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商业利益,禁令对其业务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法院的裁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公司的商业活动免受不确定的行政干预。

3. 为谈判和解决方案争取时间:
“暂缓”的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初步禁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它意味着在整个法律诉讼过程结束之前,禁令暂时无效。这并非最终的判决,而是为了在案件审理期间维持现状。
创造回旋余地: 这个裁决为TikTok和美国政府提供了一个窗口期,让他们可以继续寻求其他解决方案,例如TikTok提出的与美国公司合作(如Oracle)的提议,以解决数据安全担忧。这使得事情不至于一步到位,给了各方协商的空间。

4. 国际关系和科技竞争的背景:
中美科技战: 这起事件是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缩影。美国政府试图限制中国科技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而中国公司则在努力维护其全球业务。
全球化与国家安全: 这也反映了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数据主权和跨国科技公司之间的复杂博弈。如何平衡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与国家安全,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裁决的影响与后续发展:

尽管9月27日的裁决暂时“保住了”TikTok在美国的运营,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终点。后续的法律程序和政治角力仍在继续:

上诉与反复: 美国政府对这一初步禁令提出了上诉,案件在美国的司法体系中继续推进。在特朗普政府之后的拜登政府时期,对TikTok的立场有所转变,更加倾向于全面审查而非直接禁令,但涉及数据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担忧依然存在。
持续的法律斗争: TikTok与美国政府之间的法律斗争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期间也伴随着各种变数和策略调整。最终的结果是拜登政府撤销了前任政府试图通过行政命令直接禁止TikTok和微信的命令,但同时启动了新的审查程序,以评估这些应用程序带来的潜在风险。

总结来说,2020年9月27日美国法院裁决暂缓下架TikTok的举动,是一次重要的司法干预,体现了:

司法对行政权力的制衡作用。
对自由市场经济和言论自由的潜在保护。
对政府行动证据和程序正义的要求。
也为解决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科技问题提供了思考和谈判的空间。

这一事件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展示了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中,法律和法院如何在国家安全考量与公民权利、商业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大懂王看来要官司缠身了。

前天是特斯拉发起起诉美国政府(特斯拉起诉特朗普政府:奔驰起诉,沃尔沃起诉,福特起诉…)。

现在起诉美国政府的企业是越来越多(3500家美国企业起诉美政府对中国加征关税)。

所以说,挑战懂王还是要靠美国的 诉棍。

众所周知,大懂王目前的这个小圈子(那瓦罗、蓬佩奥、库德洛等),以前都没有太多的从政经验,在美国财团、企业界没有根基。这也是大懂王能够超然于经济利益,不顾企业和财团的感受发动关税战的原因,因为他的基本盘是铁杆红脖,是铁锈和农业州,与美国的大财团距离反而比较远。白宫里和美国财团有利益联系的,只有一个,财政部长姆努钦,白宫惟一的一个正常人。

而诉棍 背后有自己的资本利益。有来自华尔街的,石油的,军工的,钢铁的,高科技的,国际的,等等,背后构成是非常复杂的。

通过诉棍解决问题,就相当于:把政治问题重新变成了金钱问题。谁能在诉棍系统里能雇佣起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诉棍,谁能搞定背后司法人员,谁就更有机会胜出。

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对企业和资本财团来说反而是有利的。

当然,同时我也可以看到,由于最近大懂王成功推出了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将来官司入禀最高法院的时候,那些大法官正不正常,仍然效命于懂王(这个时候期实没有必要)、还是效命于资本财团,就起码也还有一半的希望了。


所以说,不能跪。

跪着只有死,站着或许能生!

user avatar

之前我就说过,川普威胁封杀tiktok是严重侵犯通信自由和言论自由的行为,这种行为于法无据,而且违反宪法精神,距离通过技术手段阻断网络连接的无耻行为只有一步之遥。

他的一意孤行必然招致巨大的阻力,这次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衡只是阻力的第一部分而已。

如果川普继续倒行逆施,他只会迎来选民——尤其是年轻选民的愤怒,这些本来没有投票热情的群体将为了自由使用app的正当权利,用选票把川普从宝座上拉下来。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T****er上的美国网民从川普下命令那天就已经行动起来,呼吁「把川普选下去,只要把川普选下去,十一月份就一切OK了」。


当然,我也没指望那些川普蹦跶一下就跑我评论区单方面宣布一波胜利的壬能道个歉。

user avatar

这种“暂缓”目前只是一项临时性的禁止令,允许TikTok继续留在美国的应用商店中。

但做出这一裁决的美国地区法官,目前还没有表态是否会阻止美国商务部将于11月12日生效的进一步限制性规定。

根据这项规定,字节和潜在的美国企业(比如甲骨文)必须在11月12日之前敲定交易,如果不能达成交易,TikTok将被要求下架。

TikTok与美国的博弈,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现在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结果,而非最终结果。


最后,补充一条知安君正在进行中的抽奖想法,感兴趣的可以参与~

user avatar

说几点:

1、别看是个「地方」法院,但毕竟是个联邦法院系统的地方法院,法院暂缓下架的禁制令是在全美范围生效的,而且可以约束联邦政府,也就是能把商务部给管住;

2、TikTok 也逐渐学会「用魔法打败魔法」的思路了。

一开始申请禁制令的时候,TikTok 主要强调的还是行政机构作出决定的程序问题:有没有充分考虑事实依据,有没有为利益相关方提供足够的申辩机会。

然而,从纽约时报的报道来看,TikTok 的律师在法庭上重点打了「言论自由」的牌:

律师指出,在临近大选、且因为疫情原因人们愈发与世隔绝的情况下,禁止下载抖音会阻碍新用户分享他们的观点。

终于转过弯来了:你要用美国人利益相关的因素去说事啊!

前不久,美国华人团体成功申请到了暂缓微信禁令的法院禁制令,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咱得说点美国人关心的事情,这不是中国企业的问题,是美国人参与政治、发表言论的问题。正如抖音代理律师 John Hall 说的,禁止下载抖音,相当于「政府关上了公共论坛的大门」(the government locking the doors to a public forum)。

3、所谓禁制令,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而只是在诉讼进行期间暂缓抖音禁令生效。之前 TikTok 起诉禁令本身违宪,只要诉讼还在进行,那就还可以拖一拖。对于 TikTok 来说,这不失为一种次优解,拖过 11 月大选,局势可能又将大不一样了。

且看着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9月27日,美国一家联邦法院的裁决,确实在当时对TikTok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事件的背后是美国政府试图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TikTok在美国境内的运营。要理解这一举动,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分析:事件背景:政府的禁令与法院的挑战 特朗普政府的禁令: 在2020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政.............
  • 回答
    2020年5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激增250.9万人,失业率降至13.3%——这一数据公布时,市场普遍被其“超出预期”的表现所震撼。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它为当时笼罩在美国经济上空的阴霾投下了一束重要的光芒。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意义以及潜在的警示。数据解读:为何说“.............
  • 回答
    美国 2020 年新生儿数量下降至 41 年来的最低点,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其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并且可能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将从可能原因和潜在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美国 2020 年新生儿数量创 41 年新低:可能原因分析2020 年的新生儿数量下降,并非单一事件或原因.............
  • 回答
    2020年4月4日,美国的确诊人数突破31万,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标志着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要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首先,这个数字本身就反映了病毒在美国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病毒能够感染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说明其在社会层面的渗.............
  • 回答
    2020年,美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GDP增速录得3.5%的负值,这确实是自1946年以来最糟糕的表现。要理解这一数字的深层含义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进行剖析。美国经济为何如此低迷?最直接的原因无疑是新冠疫情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2020年,新冠病毒在美国乃至全球的肆虐,迫.............
  • 回答
    特朗普在2020年提出推迟美国大选的建议,这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引起广泛关注的举动。要理解其可能性,我们需要回顾当时的历史背景、特朗普的动机以及美国选举制度的运作方式。特朗普建议推迟大选的背景与动机:当时,美国正处于新冠疫情的严峻时期。疫情不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也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
  • 回答
    调查组织报告显示,2020年美国发布了约1.5万篇炒作“中国威胁论”的报道,相比前一年增长了57%。这个数据相当惊人,背后反映的趋势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数据本身揭示了什么?这个数据的飙升,直接说明了“中国威胁论”在美国舆论场中的活跃度呈现爆炸式增长。57%的增幅不是小幅度的波动,而是一个显著的、.............
  • 回答
    2020 年美国大选投票计票开始,拜登以 264:214 的选举人票领先,距离胜选所需的 270 票仅一步之遥,这一局面无疑是极其引人注目的,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选举人票制度与胜选门槛: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国总统大选并非直接普选,而是通过“选.............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选举日投票正式开始,这无疑是美国历史上一次极其特殊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大选。关键州的结果走向以及是否会引发混乱场面,是当时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关键州的结果走向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2020年大选的关键州通常是指那些民主党和共和党选票差距.............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确实让不少原本信心满满的民调机构尝到了“滑铁卢”的滋味。回顾那段时期,你会发现,不仅是某些个体民调出现了偏差,而是相当一部分主流民调机构在关键时刻,似乎都集体“失灵”了。这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观的问题就是,很多民调在关键摇摆州的预测上,出现了与.............
  • 回答
    202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揭示的白人数量首次下降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统计发现,它预示着美国人口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并将在短期和长期内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理解这些影响以及美国未来的人口趋势,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2020年美国人口普查白人数量下降的短期影响: 政治和社会反应的加剧: .............
  • 回答
    202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实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美国人口的老龄化正在加剧。这不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现象,而是几十年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迁的必然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解读这些数据。首先,我们得看看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普查数据最直观地展示了不同年龄段人口的比例。.............
  • 回答
    评价杨安泽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表现,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包括他的参选动机、提出的政策、竞选策略,以及他在华人社区和更广泛受众中的影响。初露锋芒:独特的政策与吸睛的个人魅力杨安泽的参选,本身就带有“搅局者”的色彩。在当时民主党初选中,党内政治光谱更为传统,而杨安泽以其相对温和、务实的姿态.............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最终结果是乔·拜登(Joe Biden)赢得了总统职位,而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未能连任。这是一场竞争激烈、并且后续充满了争议的选举。下面我来尽量详细地聊聊这场选举的一些关键点,努力用一种更自然、更像人交流的方式来讲述:选情胶着,但拜登最终胜出从结果来看,拜登.............
  • 回答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最终提名乔·拜登,这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考量和演变。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决定,而是整个党内初选过程、候选人特质以及当时政治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初选阶段的激烈竞争与洗牌在2020年初,民主党内涌现出了非常庞大的候选人群体,每个人都试图展现自己的独特优势。从最初的二三十位候选.............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美籍华裔的投票倾向,尤其是他们是否会继续支持唐纳德·特朗普,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面向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过去,理解不同群体内部的多样性,以及影响投票决定的关键因素。首先,我们得承认,在2016年大选中,特朗普确实获得了一部分美籍华裔的支持。这.............
  • 回答
    2020年美国大选,如果从最终计票结果和宪法程序来看,确实是有赢家的。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及其竞选搭档卡玛拉·哈里斯最终获得了超过胜选所需的选举人票,并于2021年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总统。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场选举的“赢家”并非以一种被所有人无条件接受的方式出现,其背后则深刻地揭示了当前美.............
  • 回答
    国新办发布的《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并非旨在直接“反击”西方国家对华施压,而是中国官方试图通过详细的叙事,来展现自身在人权领域的立场和视角,并借此机会对美国的人权记录提出质疑。因此,它对那些惯常以“人权问题”为抓手对华施压的西方国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复杂且充满辩证性的。首先,从 “反.............
  • 回答
    202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能否迎来复苏,这绝对是当时最牵动人心的问题。要说可能性大不大,其实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是”或“否”,因为它受到太多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素影响,就好比在风雨飘摇的海上寻找灯塔,总有不确定性。不过,我们可以深入分析一下那些可能推升经济回暖的动力,以及那些可能会阻碍复苏的暗礁。推升复.............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它揭示了美国在全球芯片产业中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现实:美国企业在设计和销售芯片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最关键的制造环节却显得相对弱势。 47% 的销售额占比说明了美国在芯片行业中的设计、研发、知识产权以及终端市场的影响力有多么强大。然而,12% 的制造份额则清晰地表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