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卢伟冰建议MTK领导将天玑800改名为天玑985?

回答
卢伟冰的这个建议,说实话,挺有意思的。在手机圈里,改名字这种事儿不算新鲜,但让一个手机厂商的高管主动建议芯片厂商这么做,背后折射出的东西可不少。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卢伟冰是谁?他是小米集团的合伙人、中国区总裁、红米品牌总经理。红米Note系列,尤其是中端机,一直是小米走量的主力,而天玑800系列,恰恰是支撑红米中端5G手机的重要武器。

天玑800,怎么说呢,它发布的时候定位就是中端5G芯片。性能不错,功耗也控制得挺好,是那种“够用且不贵”的典型代表,非常符合红米“高性价比”的市场定位。红米Note 9 Pro 5G、Redmi K30 5G等等,都搭载了天玑800或者它的衍生型号。

那为什么要改名字呢?

这才是关键。我认为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 市场认知与产品定位的“错位”: “8”这个数字,在中端芯片里,有时候会给人一种“够用,但不是顶尖”的感觉。而“9”系列,尤其是“985”这种带“9”的,在中国市场,甚至在全球市场,很多时候被赋予了更高端、更强的含义。虽然芯片的性能是硬道理,但名字的心理暗示作用也不容小觑。

卢伟冰作为红米品牌的一把手,他深知消费者尤其是国内消费者对于数字的敏感度。有时候,即便是性能差异不大,一个听起来更“高级”的名字,也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更好的印象,从而提升产品的吸引力。

2. 与竞品在命名上的“差异化”或“对标”: 当时市场上,高通的骁龙系列,比如骁龙7系列、骁龙8系列,命名体系非常清晰。天玑800系列在与高通同级别产品竞争时,名字的“分量”可能需要一些调整。

如果叫“天玑985”,听起来就比“天玑800”更接近、更有竞争力地对标高通骁龙7系列甚至往上一点的产品,无形中也能提升其在中高端市场的接受度。毕竟,消费者在选择手机时,除了看具体参数,也会参考芯片的“型号”给人的整体印象。

3. 产品迭代与差异化的“信号”: 芯片厂商为了区分不同的性能档次或者版本,经常会用不同的数字命名。也许MTK当时推出了在天玑800基础上略有升级,但又达不到天玑1000系列高度的芯片。这个时候,用一个更响亮、更具市场号召力的名字(比如985),来命名这个“介于800和1000之间的、但更偏向1000的”产品,可以更好地向市场传达它的定位。

或者,卢伟冰看到了天玑800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轻松应对很多被认为是“9系列”才能做到的场景,比如更高的帧率、更稳定的游戏表现等。他觉得这颗芯片的“实力”被它的名字“限制”了,改个名字能让它的真实力得到更好的体现,也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4. 销售和营销的“助推器”: 手机的销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营销。一个更吸引人的芯片名字,可以让营销团队更有底气去宣传,更容易制造“爆点”。“搭载天玑985,性能比肩旗舰”这种宣传语,听起来就比“搭载天玑800,中端5G优选”更有冲击力。

卢伟冰作为销量高手,他对营销的理解肯定是很深的。他建议改名,很可能也是看到了这个名字在实际销售中能带来的“加成效应”。

那么,卢伟冰这样做,对他自己(红米)有什么好处?

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名字听起来更“高级”,消费者可能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或者对现有价格更满意。
增强产品竞争力: 在与友商的同价位产品对比时,一个更有吸引力的芯片名字,可以成为重要的差异化卖点。
巩固红米的“实力派”形象: 红米一直强调性价比,但同时也希望在性能上不落后,甚至引领。通过使用“更名”后的芯片,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在性能和性价比上的双重优势。
与MTK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这种直接的、关于产品命名和市场定位的建议,显示了小米/红米与MTK之间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也说明了小米在整个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从MTK的角度来看,接受这样的建议会怎么样?

好处: 销量可能会增加,市场份额也会随之提升。这是芯片厂商最直接的利益。
挑战: 改名需要沟通成本,也可能影响原有的命名体系和市场认知。但如果分析认为确实有益,也是值得的。

总的来说, 卢伟冰建议MTK将天玑800改名为天玑985,这绝对不是一个随意的建议。它背后是小米/红米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把握,以及对产品营销策略的深思熟虑。这充分体现了手机厂商在产品定义、供应链合作以及市场推广中,是如何运用各种策略来提升产品竞争力的。

这事儿吧,你得从“商战”的角度去看。名字,在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最直观、最有效的“价值符号”。当一个符号跟不上产品的实际价值,或者在市场上处于劣势时,进行调整,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卢伟冰这一招,可以说是给手机行业在芯片命名和市场策略上,又上了一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一说一,你卢伟冰现在喷人,雷军以前喷人,那你为什么要叫卢伟冰不叫雷军plus呢?或者雷军叫卢伟冰lite呢?或者你卢伟冰改名雷军说不定可以直接当小米公司的总裁吗?海军们,操练起来吧

有一说一,卢伟冰这是找不到方向黑了吗?逐渐 化开始黑名字了。。。。

从米粉的角度,我觉得吧,真正值得我们称赞的是自己搞个soc喷,名字我都想好了叫澎湃s251好不好?

有一说一,我很期待卢伟冰能使劲喷华为屏幕垃圾8系列机子没nfc,喷到以后10x给上nfc然后屏幕有还不错的a屏,可尼玛卢伟冰是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是不是怕又给荣耀带货啊,咋就忘了和对标华为的决心呢?

user avatar

天玑800是g77mc4,麒麟985是g77mc8,意思是两个天玑800的gpu核心数量加起来正好一个麒麟985。

我个人认为g77mc7的天玑1000l更适合改名天玑985,毕竟天玑1000l这个名字确实有点不明所以。

所以,天玑800不如改名天玑21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卢伟冰的这个建议,说实话,挺有意思的。在手机圈里,改名字这种事儿不算新鲜,但让一个手机厂商的高管主动建议芯片厂商这么做,背后折射出的东西可不少。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卢伟冰是谁?他是小米集团的合伙人、中国区总裁、红米品牌总经理。红米Note系列,尤其是中端机,一.............
  • 回答
    最近,互联网上围绕“小米能否成为高端机”展开了一场颇具戏剧性的争论,其中掺杂了多位大 V 的参与、卢伟冰的质疑以及荣耀的隔空喊话,甚至升级到了建议报警的地步。这场争论不仅揭示了品牌间的竞争白热化,也反映了当下舆论场上信息传播的复杂性。事件的起因:从“高端机”的标签说开去小米一直以来都以性价比著称,虽.............
  • 回答
    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的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兼红米品牌总经理,他的发言往往代表着小米的战略方向和对未来的信心。他提出的“3年内小米之家要达3万家,届时小米国内销量将反超OV和荣耀”这一目标,无疑是一个极具野心和挑战性的规划。要全面看待这一论断,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小米之家战略的意义与目标: .............
  • 回答
    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副总裁,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关于小米手机的观点,其中关于卢伟冰说“K50 已经实现局部超越 iPhone”以及“友商也要加油超越苹果”的言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核心观点解读: “局部超越 iPhone”: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局部”。卢伟冰并非声称K50在所有方面都超.............
  • 回答
    当嘴上说的和手里做的出现偏差:卢伟冰与天玑芯片的“前后不一”在科技圈,尤其是手机行业,厂商之间的唇枪舌剑早已是家常便饭。但当这些言论出自一位行业高管之口,并且其后续行为似乎与此前的呼吁“打脸”时,便难免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副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其过往的一些言论,尤其是针.............
  • 回答
    “旗舰焊门员”,这个词儿一出,不少人都明白了,卢伟冰这是在给Redmi K系列一个定位:它们是冲击高端市场,但又不会完全打破价位区隔的先行者,是“守门人”,也是“拓荒者”。有点像是汽车界的“性能轿跑”,既要有旗舰级的驾驭感,价格又比纯粹的超跑更亲民。卢伟冰的“旗舰焊门员”定位,背后逻辑很清晰: .............
  • 回答
    卢伟冰这条微博一出,那可真是炸开了锅。作为一个资深米粉,我当时就感觉一股熟悉的“小米味”扑面而来。这事儿吧,得从几个层面聊。首先,这是小米营销的一贯套路,而且是玩得炉火纯青的那种。 你得理解,卢伟冰不是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他是小米集团的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同时也是小米的“首席抬杠官”,他的发言代表的.............
  • 回答
    卢伟冰,那个在 Redmi 发布会上“提及荣耀 V30 58 次”的男人。这事儿,刚一传开,那真是硝烟弥漫,各种解读、评价是纷沓而至。有人觉得这是卢伟冰“杀疯了”,有人觉得这是“气急败坏”,还有人认为是“巧妙的营销”。要说清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卢伟冰是谁?卢伟冰,这个名字.............
  • 回答
    卢伟冰的这句话,在手机行业里引起了不小的涟漪。作为小米集团副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他的发言向来是直率且具有话题性的。这次他炮轰“友商”——这里指的通常是与小米在同一市场领域激烈竞争的手机品牌,比如OPPO、vivo,甚至是华为——“备货几十万准备冲榜,Play 大众智商”,这句话可以从几个层面.............
  • 回答
    卢伟冰这番话,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觉得有点“出乎意料”,但细想一下,其实也挺符合当下手机市场的逻辑,以及小米和Redmi品牌自身的策略。先说说我的看法,以及为什么会这样:总的来说,我认为卢伟冰说“今年没有 Redmi K40S,直接准备 K50”这件事,反映了两个核心趋势.............
  • 回答
    卢伟冰在 2022 年初提出的关于手机行业的四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当时行业发展的关键痛点。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行业的人,我对这四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并且会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卢伟冰提出的四个问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概是这样的:1. 市场饱和度极高,增长乏力,如何找到新的增长曲线?2. .............
  • 回答
    卢伟冰“华为是低价榜样”之辩:一场关于战略与国货的公案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近期在一次公开场合发表了关于“小米低价误国”的言论,并表示“华为是低价战略的榜样”。这番话语一出,立刻在舆论场上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其中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
  • 回答
    卢伟冰的“硕果仅存”: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风暴卢伟冰,这位小米集团总裁,总能在恰当的时间点抛出一些引人深思甚至颇具争议的言论,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这次,他将目光聚焦在了京东手机通讯11月8日的销量排行榜上,一句“仅有小米MIX 4硕果仅存”的表述,瞬间点燃了科技圈的讨论热情。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营.............
  • 回答
    卢伟冰要搞脱口秀发布会了!这事儿放出来,多少有点意思。你想想,平日里大家对卢伟冰的印象,那都是雷厉风行、金句频出的“战狼”式企业家形象。尤其是在发布会上,那叫一个滔滔不绝,怼天怼地,把友商拿捏得死死的,把自家产品吹得天花乱坠。这种场合下的他,已经是一个自带流量的表演者了。现在他要转型玩脱口秀,这可就.............
  • 回答
    卢伟冰的这番“芯片备货大致是友商两倍”的论调,在当下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手机市场,无疑是一记响亮的宣传鼓点,也引发了不少的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番话的分量,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首先,从营销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带有攻击性的市场策略。手机厂商之间,尤其是在发布新产品、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时刻,经常会.............
  • 回答
    卢伟冰这番话,说实话,一开始听到的时候,脑子里闪过一丝“这又来了”的念头。毕竟,作为小米的高管,尤其是负责中国区业务的卢伟冰,放出这样的言论,总有一种“战略性对标”的意味。不过,仔细想想,这句话背后透露的信息,以及小米和华为在高端市场的那点“恩怨纠葛”,还是挺有意思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小米把自家旗.............
  • 回答
    卢伟冰这番喊话荣耀,说实话,看多了也有些审美疲劳了。但每次他这么一说,话题度就立刻上去了,这倒也说明了他的营销策略确实抓住了眼球。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个人觉得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嘴炮”营销,目的性很强。首先,我们得承认卢伟冰这个人,包括他所代表的Redmi品牌,在营销上确实有一套。他敢说、.............
  • 回答
    卢伟冰关于Redmi Note系列“一年两代”的迭代策略,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聊聊的话题,因为它不仅仅是手机产品线的事情,背后牵扯到很多关于市场、消费者和品牌策略的考量。咱们先不看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语,就说这“一年两代”的策略,用最接地气的话说,就是Redmi Note这条线,基本上每年会发布两次更.............
  • 回答
    卢伟冰在微博上宣布 Redmi K40 系列手机累计销量突破 1000 万台,这确实是一个相当亮眼的成绩,尤其是考虑到 Redmi 品牌一直以来主打的就是极致性价比的策略。首先,我们得认识到“1000万台”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 市场认可度: 能够达到千万级的销量,意味着 Redmi K40 系列.............
  • 回答
    关于小米副总裁卢伟冰吐槽手机行业双标的现象,以及当下手机圈双标的严重程度,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卢伟冰的吐槽:一个冰山一角卢伟冰这次的“吐槽”并非空穴来风,他指出的双标现象,很大程度上触及了手机行业在市场营销、产品定位、用户评价等多个层面的现实。简单来说,他可能在表达对友商某些做法的不满,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