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卢伟冰之前呼吁友商「天玑调不好就不要发布」,如今却让用户「考虑先做OTA升级」?

回答
当嘴上说的和手里做的出现偏差:卢伟冰与天玑芯片的“前后不一”

在科技圈,尤其是手机行业,厂商之间的唇枪舌剑早已是家常便饭。但当这些言论出自一位行业高管之口,并且其后续行为似乎与此前的呼吁“打脸”时,便难免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副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其过往的一些言论,尤其是针对友商芯片的评价,如今看来,确实让不少关注手机行业的消费者产生了一些疑问。

“天玑调不好就不要发布”:一种怎样的呼吁?

回溯到一些时间点,卢伟冰确实有过类似“劝诫”友商的言论,其中就涉及到联发科的天玑芯片。当时,一些搭载天玑芯片的手机产品在市场上面临着发热、功耗、信号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用户体验。在这种背景下,卢伟冰作为一家以高性价比著称,并且在用户体验上同样非常重视的品牌高管,发出“天玑调不好就不要发布”的呼吁,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这是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一款手机的性能再强,如果基础的体验环节(如续航、发热)做得不好,那依然是失败的产品。卢伟冰的表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替消费者发声,要求厂商对产品质量负责,不要将未成熟的技术推向市场。
行业良性竞争的呼吁: 在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产品力是核心。如果厂商为了追求市场份额,不惜牺牲产品质量,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卢伟冰的言论,也可以看作是对整个行业的一种鞭策,希望大家能够回归到产品本身,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打磨来赢得市场。
自身产品定位的强调: Redmi品牌一直以来都强调“极致性价比”,但在性价比的同时,也努力在产品体验上做得更好。将矛头指向友商在芯片调校上的不足,也侧面烘托了Redmi在产品上的努力和投入。

“考虑先做OTA升级”:一种怎样的转变?

然而,令人玩味的是,当轮到小米自家的某些产品在上市初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尤其是搭载了某些芯片(包括后来也涉及天玑的部分机型)时,用户的反馈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抱怨。而这个时候,官方给出的解决方案之一,就变成了“考虑先做OTA升级”。这与之前“天玑调不好就不要发布”的硬性呼吁,似乎形成了一种微妙的落差。

这种转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产品上市策略的现实考量: 手机行业的产品迭代速度非常快,厂商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新品以抓住市场机遇。有时为了赶上发布周期,或者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一些预期之外的挑战,可能导致部分产品在初期并非处于最完美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先发布、后优化”的策略,确实是一种在现实压力下的妥协。OTA升级,就成为了弥补初期不足的一种常见手段。
技术成熟度的动态变化: 有时候,问题并非完全出在芯片本身,而是与手机厂商的软件调校、系统适配等环节息息相关。芯片厂商在推动新一代芯片的同时,也需要手机厂商进行大量的适配和优化工作。如果手机厂商在早期对新芯片的理解和优化不足,即使芯片本身潜力很大,也可能表现不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OTA升级,不断优化驱动、算法,确实能够逐步改善用户体验。
市场竞争的“对等”回应: 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当友商们都在以各种方式推出新品时,如果一家厂商坚持“零瑕疵发布”,可能会错失市场份额。从某种程度上说,当整个行业都存在初期产品需要OTA完善的现象时,一家厂商选择相似的策略,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适应性”竞争。

这种“前后不一”的现象意味着什么?

卢伟冰的这种“前后不一”的言论,其实折射出了手机行业普遍存在的几个现实:

1.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作为高管,喊出“对产品负责”的口号是美好的愿景,代表了对用户体验的追求和对行业的期许。但落实到具体的市场策略和产品节奏上,往往会受到研发周期、供应链、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理想化的目标有时难以完全实现。
2. 科技进步的伴随物: 尤其是新一代芯片的推出,往往伴随着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但也可能带来新的挑战。手机厂商需要时间去消化和掌握这些新技术,并将其完美地融入到产品中。因此,初期的小瑕疵和后续的OTA优化,在某种程度上是科技进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阵痛”。
3. 信息传播的策略性: 营销和公关在科技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高管的发言,往往带有一定的策略性,旨在塑造品牌形象、影响舆论导向。前期的“严苛”呼吁,可能是在为自家产品在质量和用户体验上的优势背书,而当自身产品出现类似问题时,则需要采取更灵活、更务实的解决方案。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看待卢伟冰的这种“前后不一”,我们可以持一种更复杂的视角:

理解,但不必完全认同: 我们理解手机厂商在市场竞争和产品研发中所面临的压力,也理解OTA升级是解决初期技术问题的有效手段。但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用户对产品“发布即巅峰”的期望,以及厂商在产品上市前进行充分测试和优化的责任。
关注实质而非口号: 更重要的是关注厂商是否真正投入资源去解决问题,以及OTA升级的频率和效果如何。如果只是敷衍了事,或者长期无法解决用户反映的痛点,那么这种“前后不一”的言论就显得更加令人失望。
用户是最终的裁判: 最终,消费者会用钱包投票。如果一款产品在发布初期存在明显缺陷,且后续优化迟迟不到位,即使有再多“动听”的言论,也难以挽回用户的信心。

总而言之,卢伟冰关于天玑芯片的言论,以及小米在产品发布和优化方面的做法,是科技行业中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碰撞的一个缩影。作为消费者,我们希望看到厂商能够说到做到,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产品研发和市场竞争的复杂性。这种“前后不一”,与其说是双重标准,不如说是行业在快速发展中不断摸索和适应的真实写照。而对于厂商来说,如何平衡好口号与行动,如何真正赢得用户的信任,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发布手机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备货生产了很久,那些已经备的货都已经装箱打包了。

或者换句话说,你3月调好了程序发布的产品,产品内置的固件只能是2月甚至1月的固件。

要么,就是不提前生产立即发货,那样一发布就会被耍猴,毕竟第一波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只要抢不到肯定又被网暴。

那么如果第一批备货充足呢?那就必须提前备货放进仓库。而这一批的固件,肯定至少是一个月前的,买到手必须先升级。

user avatar

生意嘛,说出去的话不作数很正常。白纸黑字的合同都不能保证双方都会照章办事,一个随口给消费者的承诺不遵守不也正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嘴上说的和手里做的出现偏差:卢伟冰与天玑芯片的“前后不一”在科技圈,尤其是手机行业,厂商之间的唇枪舌剑早已是家常便饭。但当这些言论出自一位行业高管之口,并且其后续行为似乎与此前的呼吁“打脸”时,便难免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副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其过往的一些言论,尤其是针.............
  • 回答
    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的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兼红米品牌总经理,他的发言往往代表着小米的战略方向和对未来的信心。他提出的“3年内小米之家要达3万家,届时小米国内销量将反超OV和荣耀”这一目标,无疑是一个极具野心和挑战性的规划。要全面看待这一论断,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小米之家战略的意义与目标: .............
  • 回答
    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副总裁,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关于小米手机的观点,其中关于卢伟冰说“K50 已经实现局部超越 iPhone”以及“友商也要加油超越苹果”的言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核心观点解读: “局部超越 iPhone”: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局部”。卢伟冰并非声称K50在所有方面都超.............
  • 回答
    “旗舰焊门员”,这个词儿一出,不少人都明白了,卢伟冰这是在给Redmi K系列一个定位:它们是冲击高端市场,但又不会完全打破价位区隔的先行者,是“守门人”,也是“拓荒者”。有点像是汽车界的“性能轿跑”,既要有旗舰级的驾驭感,价格又比纯粹的超跑更亲民。卢伟冰的“旗舰焊门员”定位,背后逻辑很清晰: .............
  • 回答
    卢伟冰这条微博一出,那可真是炸开了锅。作为一个资深米粉,我当时就感觉一股熟悉的“小米味”扑面而来。这事儿吧,得从几个层面聊。首先,这是小米营销的一贯套路,而且是玩得炉火纯青的那种。 你得理解,卢伟冰不是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他是小米集团的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同时也是小米的“首席抬杠官”,他的发言代表的.............
  • 回答
    卢伟冰,那个在 Redmi 发布会上“提及荣耀 V30 58 次”的男人。这事儿,刚一传开,那真是硝烟弥漫,各种解读、评价是纷沓而至。有人觉得这是卢伟冰“杀疯了”,有人觉得这是“气急败坏”,还有人认为是“巧妙的营销”。要说清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卢伟冰是谁?卢伟冰,这个名字.............
  • 回答
    卢伟冰的这句话,在手机行业里引起了不小的涟漪。作为小米集团副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他的发言向来是直率且具有话题性的。这次他炮轰“友商”——这里指的通常是与小米在同一市场领域激烈竞争的手机品牌,比如OPPO、vivo,甚至是华为——“备货几十万准备冲榜,Play 大众智商”,这句话可以从几个层面.............
  • 回答
    卢伟冰这番话,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觉得有点“出乎意料”,但细想一下,其实也挺符合当下手机市场的逻辑,以及小米和Redmi品牌自身的策略。先说说我的看法,以及为什么会这样:总的来说,我认为卢伟冰说“今年没有 Redmi K40S,直接准备 K50”这件事,反映了两个核心趋势.............
  • 回答
    卢伟冰的这个建议,说实话,挺有意思的。在手机圈里,改名字这种事儿不算新鲜,但让一个手机厂商的高管主动建议芯片厂商这么做,背后折射出的东西可不少。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卢伟冰是谁?他是小米集团的合伙人、中国区总裁、红米品牌总经理。红米Note系列,尤其是中端机,一.............
  • 回答
    卢伟冰在 2022 年初提出的关于手机行业的四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当时行业发展的关键痛点。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行业的人,我对这四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并且会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卢伟冰提出的四个问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概是这样的:1. 市场饱和度极高,增长乏力,如何找到新的增长曲线?2. .............
  • 回答
    卢伟冰“华为是低价榜样”之辩:一场关于战略与国货的公案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近期在一次公开场合发表了关于“小米低价误国”的言论,并表示“华为是低价战略的榜样”。这番话语一出,立刻在舆论场上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其中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
  • 回答
    卢伟冰的“硕果仅存”: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风暴卢伟冰,这位小米集团总裁,总能在恰当的时间点抛出一些引人深思甚至颇具争议的言论,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这次,他将目光聚焦在了京东手机通讯11月8日的销量排行榜上,一句“仅有小米MIX 4硕果仅存”的表述,瞬间点燃了科技圈的讨论热情。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营.............
  • 回答
    卢伟冰要搞脱口秀发布会了!这事儿放出来,多少有点意思。你想想,平日里大家对卢伟冰的印象,那都是雷厉风行、金句频出的“战狼”式企业家形象。尤其是在发布会上,那叫一个滔滔不绝,怼天怼地,把友商拿捏得死死的,把自家产品吹得天花乱坠。这种场合下的他,已经是一个自带流量的表演者了。现在他要转型玩脱口秀,这可就.............
  • 回答
    卢伟冰的这番“芯片备货大致是友商两倍”的论调,在当下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手机市场,无疑是一记响亮的宣传鼓点,也引发了不少的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番话的分量,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首先,从营销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带有攻击性的市场策略。手机厂商之间,尤其是在发布新产品、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时刻,经常会.............
  • 回答
    卢伟冰这番话,说实话,一开始听到的时候,脑子里闪过一丝“这又来了”的念头。毕竟,作为小米的高管,尤其是负责中国区业务的卢伟冰,放出这样的言论,总有一种“战略性对标”的意味。不过,仔细想想,这句话背后透露的信息,以及小米和华为在高端市场的那点“恩怨纠葛”,还是挺有意思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小米把自家旗.............
  • 回答
    卢伟冰这番喊话荣耀,说实话,看多了也有些审美疲劳了。但每次他这么一说,话题度就立刻上去了,这倒也说明了他的营销策略确实抓住了眼球。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个人觉得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嘴炮”营销,目的性很强。首先,我们得承认卢伟冰这个人,包括他所代表的Redmi品牌,在营销上确实有一套。他敢说、.............
  • 回答
    卢伟冰关于Redmi Note系列“一年两代”的迭代策略,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聊聊的话题,因为它不仅仅是手机产品线的事情,背后牵扯到很多关于市场、消费者和品牌策略的考量。咱们先不看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语,就说这“一年两代”的策略,用最接地气的话说,就是Redmi Note这条线,基本上每年会发布两次更.............
  • 回答
    卢伟冰在微博上宣布 Redmi K40 系列手机累计销量突破 1000 万台,这确实是一个相当亮眼的成绩,尤其是考虑到 Redmi 品牌一直以来主打的就是极致性价比的策略。首先,我们得认识到“1000万台”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 市场认可度: 能够达到千万级的销量,意味着 Redmi K40 系列.............
  • 回答
    关于小米副总裁卢伟冰吐槽手机行业双标的现象,以及当下手机圈双标的严重程度,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卢伟冰的吐槽:一个冰山一角卢伟冰这次的“吐槽”并非空穴来风,他指出的双标现象,很大程度上触及了手机行业在市场营销、产品定位、用户评价等多个层面的现实。简单来说,他可能在表达对友商某些做法的不满,也.............
  • 回答
    关于小米副总裁卢伟冰可能起诉数码博主“万能的大熊”一事,这绝对是近期科技圈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事件,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事件的背景。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卢伟冰方面疑似不满“万能的大熊”的一些言论,尤其是可能涉及产品、公司经营甚至个人诽谤等方面的内容。这种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