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58天完成了1亿剂次新冠疫苗接种?

回答
美国在58天内完成1亿剂次新冠疫苗接种,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成就,背后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看待这个成就,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速度与规模的突破:这是什么概念?

惊人的速度: 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为超过1亿人(或同一批人接种两剂)接种疫苗,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它意味着平均每天有超过170万剂疫苗被注射。
规模的巨大: 1亿剂次的接种量,在当时的全球范围内也是领先的,覆盖了美国相当一部分人口,对于控制疫情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 驱动因素分析:是什么让美国能做到这一点?

1. 强大的研发与采购能力:
“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 这是特朗普政府于2020年启动的一项联邦计划,旨在加速新冠疫苗和疗法的研发、生产和分发。该计划为多家疫苗研发公司提供了巨额的资金支持和政府的协助,鼓励他们同时进行多阶段的研发,并承诺一旦疫苗有效就进行大规模采购。这极大地缩短了疫苗从实验室到公众手中的时间。
早期的大规模预采购: 美国政府在疫苗尚在试验阶段时就与多家疫苗生产商签订了巨额订单,确保了疫苗的供应量能够满足其目标。这种“买下未来”的策略,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一旦疫苗获批,就能立即展开大规模接种。
多元化的疫苗选择: 美国支持了多种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如mRNA(辉瑞BioNTech和莫德纳)和病毒载体(杨森,虽然后面因罕见副作用有了一些限制)。这增加了成功率,并提供了不同的选择以适应不同的储存和运输条件。

2. 高效的物流与分发体系:
成熟的基础设施: 美国拥有发达的冷链物流系统和广泛的医疗保健网络,包括药房、医院、诊所和大规模疫苗接种点(如体育场、会议中心)。
联邦与州政府的协同合作: 虽然初期存在一些协调问题,但联邦政府(通过CDC等机构)在疫苗分配、指导方针制定和资金支持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而州和地方政府则负责具体的接种执行。
零售药房的广泛参与: 例如CVS、Walgreens等大型连锁药房积极参与疫苗接种工作,利用其遍布全国的网点和现有的客户群体,极大地扩大了接种的可及性。

3. 政府的决心与政治意愿:
优先考虑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被视为控制疫情和重启经济的关键,因此得到了政府高层的重视和推动。
动员资源: 联邦政府调动了包括国防部、公共卫生服务团等在内的资源,支持疫苗的储存、运输和接种工作。
公众宣传与教育: 政府和公共卫生机构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公众教育,鼓励人们接种疫苗,解释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对抗疫苗犹豫。

4. 医疗和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
前线医护人员: 医生、护士、药剂师以及疫苗接种站的工作人员,他们承担了巨大的工作量,在寒冷天气和高风险环境下为民众接种疫苗。
科研人员的快速响应: 科学家们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疫苗的研发和临床试验,这是医学史上的一大飞跃。

三、 带来的影响与意义:

疫情控制的初步胜利: 大规模疫苗接种迅速为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医护人员)提供了保护,显著降低了重症和死亡率,为后续的疫情平稳过渡奠定了基础。
经济重启的信号: 疫苗的快速普及被视为复工复产、恢复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前提和信号。
全球疫苗竞赛的参照: 美国的快速接种速度也成为其他国家在疫苗采购和接种策略上的一个重要参照。
科技力量的体现: 此次疫苗研发和大规模生产的成功,再次彰显了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力量。

四、 值得反思与讨论的方面:

尽管成就斐然,但我们也可以从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待这一事件:

公平性问题: 虽然整体速度快,但在早期阶段,疫苗分配的公平性(例如在不同种族、社区、经济阶层之间的差异)以及疫苗犹豫(Vaccine Hesitancy)问题也引发了广泛讨论。老年人、高风险人群优先接种是必要的,但如何确保更广泛的公平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疫苗犹豫与信息传播: 尽管有政府的宣传,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疫苗犹豫和对疫苗安全性的质疑也确实存在。这表明,即使有了疫苗和接种能力,赢得公众信任、有效应对不实信息传播仍然是复杂而持续的任务。
全球视角下的疫苗分配: 美国在自身快速接种的同时,也面临着“疫苗民族主义”的批评,即优先满足本国需求,对全球疫苗分配不均的影响。后来美国也开始通过COVAX等机制向其他国家提供疫苗。
未来挑战: 完成初级接种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加强针接种、病毒变异株的应对、长期跟踪研究等,都是持续的挑战。

总结来说,美国58天完成1亿剂次新冠疫苗接种是一项由“曲速行动”等政府战略引导、以强大的研发、采购、物流和分发能力为支撑、由无数医护人员和科学家辛勤付出而实现的巨大成就。它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国家动员能力的证明,对控制疫情、推动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这一成就的背后,也存在着关于公平性、公众信任和全球责任的持续讨论和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你们说的,一会儿战时动员,一会儿美国梦回来了……我都以为五六十万死者打完就能活过来。

user avatar

目测没啥用。美国计算疫苗有效率的方式,是打了实验的疫苗/安慰剂之后,要你自己有症状然后自行去检测,然后对比有效率的。

其实有几个潜在的问题

1:算出来的有效率是“有症状有效率”,因为只有症状严重到让美国人感觉不舒服自己可能感染了,才会去检测。而科兴在巴西的数据显示,“有症状有效率“比”防感染有效率“会高非常多,对于同一种疫苗,大概是80-90和50左右的差别。

这意味着辉瑞和Moderna的实际”防感染有效率“大概率是在60-70附近,而不是95。但其实我们也没有”防感染有效率“的数据……

看以色列什么时候能在解除所有防疫措施的情况下本土感染清零吧。非要说”原来日增8000现在日增只有100所以全是疫苗的功劳“那是外网阴谋论者的说法,武汉最多的时候日增10000+呢,所以中国有超级疫苗?


2:如果人知道自己是打的疫苗不是安慰剂,那么即使真的感染了有症状,他也很可能”为了提升有效率,爱我的美国,我忍一忍“。虽说这是个双盲实验,但其实辉瑞moderna的副反应比安慰剂大得多,很大概率有高烧什么的(安慰剂当然很少),看美国的CDC网站,其他的第二剂副反应概率,疲劳肿痛之类,也在70%+。

所以很大一部分被试其实是知道自己打的是疫苗的。这个information leak也客观的推高了实验中的有效率,尤其是在民众极端爱国主义情节包裹下的,在美国实验的有效率。(所以所有疫苗都是在美国实验出来的有效率最高)


3:病毒变异是老生常谈了。其实主要的问题是,辉瑞moderna有一个特性,就是加强副反应效果,越打副反应越大。第二针副反应概率是第一针的三倍,加拿大还爆出好几例不小心打了第三针然后全身瘫痪或者直接死了的。

我那几个严重副反应的同学也是打了第二针副反应的,据他们说,第一针没事,第二针高烧一礼拜。

如果病毒变异导致需要接种加强针,加强针的副反应会在第二针的基础高多少呢?这也是目前没人回答过的问题。

user avatar


有一个发展中国家

基本上没有新增确诊和新增死亡。

4月20日,1.99亿剂次,4月25日,2.2亿剂次

5天2千万,日均400万。

58天不过才2.32亿。

还是在把疫苗生产的的60%满世界援助和出口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前提下实现的。




美国最发达国家

疫苗一剂都不许流出美国

全欧洲抢疫苗

美国优先

58天完成1亿剂次!


每日才新增6万多确诊,新增死亡才800多。


美国又赢了!

美国已经战胜了新冠病毒!

世界的领导者美国

带领世界抗疫


重新成为自由世界的灯塔,闪耀的山颠之城!


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5月23日加更…………………………

到5月20日,已经打疫苗4.66亿剂次。

现在中国接种能力可以到2000万/天

也就是:5天亿剂

因为广大人民群众中很多人不配合。

实际每日接种数量在1100万~1700万之间。



中国对外援助(含销售)新冠疫苗超过3亿剂。

以上是在新增基本为零的前提下。

我保守估计

如果中国像美国这样,每天新增2万多。

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要求接种疫苗。

58天1亿剂次?

一天干出1亿剂次,你信不?

user avatar

其实倒也完全不必笑话美国

作为蓝星目前科技力量,经济医疗力量最强大的国家

美国本来就有这个实力

美国最坑爹的是

两党之争居然在拿抗疫和黑命贵这种事情在做赌注

直接导致了疫情失控和国内种族问题的爆发

导致了莫名其妙的几十万人死亡

拜登上任之后,拿出钱拿出政策,对美国而言,新冠并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

只是可怜了那死去的几十万人,白白为了两党之争造成的混乱,做了嫁衣和替死鬼

更可气的是

巴西和印度这两个啥也不是所谓自由民主的人口大国

紧紧跟随自己心中灯塔的脚步

你看看现在这两个家伙的抗疫做的咋样了?

基本上失控了

user avatar

看看国内自己和身边的人,就知道为什么美国打疫苗这么迅猛了。

如果国内因为新冠死了50万人,恐怕58天全国14亿人都接种完毕了。

为什么国内接种意愿低呢?

1、国内环境很安全。感染概率无限趋近于零。但打疫苗的不良反应概率可不是趋近于零。

2、暂时也没有去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打算。

3、前期媒体宣传美国、英国疫苗问题,很多人都害怕了。毕竟很多人还是相信英美这方面实力的。

4、不少人在宣传国产疫苗问题不少。其中不乏专业医生。

user avatar

每日确诊人数未见显著变化。

还是每天好几万人。

user avatar

垃圾,看看东方大国的效率再看看所谓人类灯塔的效率


不到30天,接种一亿剂,比灯塔快了一倍。同期,出口近亿剂疫苗给第三世界国家。谁才是人类希望,谁才是人类之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