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暴风雪袭击致当地电价飙升200倍,达到了65元一度电?

回答
美国近期遭遇的极端暴风雪天气,尤其是在德克萨斯州,确实导致了当地电价出现惊人的飙升,甚至达到了每度电65美元(相当于人民币约400元)的水平,这是正常价格的200倍之多。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了美国电力系统在应对极端天气和市场机制方面存在的深层问题。

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剖析:

1. 极端天气与电力需求激增:

前所未有的低温: 此次德州遭遇的暴风雪是数十年未见的气候事件。极低的温度导致人们对供暖设备的需求骤然增加,无论是电暖器、天然气取暖设备还是其他加热方式,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电力供应中断: 与此同时,极端寒冷对电力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发电厂(尤其是依赖天然气和风力发电的)因燃料供应中断、设备结冰而无法正常运行,导致发电能力大幅下降。输电线也可能因为积雪、结冰和强风而受损,阻碍了电力的输送。
供需失衡: 当电力需求激增,而供应能力却急剧下降时,电力市场就面临着严重的供需失衡。在这种情况下,电价的上涨是市场供需规律的直接体现。

2. 德州电力市场的特殊性:

高度市场化和自由化: 德克萨斯州拥有一个非常独特且高度市场化的电力系统,即 ERCOT(Electric Reliability Council of Texas)。ERCOT负责管理德州大部分地区超过2500万人口的电力供应,其电力交易机制是基于“边际成本定价”(Marginal Cost Pricing)的。
边际成本定价机制: 在这种机制下,当电力供应不足时,系统运营商会引入成本最高的发电机组来满足剩余的需求。这些成本最高的机组(通常是那些更昂贵、效率较低或燃料成本更高的机组)的发电成本就会成为整个市场的电价。在极端情况下,当供应极度紧张,只有少数昂贵的发电机组还能运行,其成本就会被放大并推高整个市场的价格。
价格上限与“价格上限突破”: 德州电力市场设定了一个价格上限,在正常情况下,这个上限是根据机组的平均成本等因素设定的。然而,在极端情况下,市场规则允许在供应极度短缺时“突破”价格上限,以激励发电机组在恶劣条件下继续运行并吸引新的投资。正是这种“价格上限突破”的机制,导致了电价在短时间内出现指数级的飙升,从通常的每兆瓦时(MWh,相当于1000度电)几十美元,瞬间飙升到9000美元的上限,折算到每度电就是9美元,而有些交易平台甚至出现了65美元(约合人民币400元)每度电的报价,这是一种非常极端但符合市场规则下的反映。
缺乏州级监管和价格控制: 与美国其他一些州不同,德州在电力市场上的州级监管相对较少,更侧重于自由市场的力量。这种自由化的设计在电力充裕时可以带来较低的电价,但在极端情况下,则可能放大市场的波动性。

3. 价格飙升的具体原因和影响:

燃料成本激增: 极端寒冷导致天然气供应中断,价格飙升。许多依赖天然气发电的电厂由于燃料成本过高而无法开工,或者开工成本极高,这直接推高了发电成本。
发电机组故障和停运: 大量的发电机组(包括天然气、风力、核能)因为设备冻结、燃油供应中断、涡轮机损坏等原因停运,导致发电能力锐减。据报道,一度有超过40%的发电装机容量无法运行。
人为炒作和投机: 在这种极度紧张的市场环境下,不排除一些电力交易商或发电企业通过囤积燃料、操纵市场信息等方式进行投机,进一步推高价格,以获取巨额利润。
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
巨额账单: 对于没有固定电价合同的居民和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可能面临天文数字的电费账单,许多家庭因此破产。
强制停电(轮流停电): 为了防止电网完全崩溃,ERCOT不得不实施大规模的轮流停电,导致数百万居民在寒冷中失去电力和暖气,面临生命危险。
经济损失: 除了直接的电费成本,停电还导致了商业活动停滞,生产中断,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 对未来电力系统和市场的启示:

电网韧性建设的重要性: 此次事件凸显了电网在应对极端天气方面的脆弱性。需要加大对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其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例如加强设备的防冻措施,保障燃料供应的稳定等。
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和稳定性: 德州在能源结构上对天然气和风力发电的依赖度较高。风力发电在极低温度下可能受损(如叶片结冰),天然气供应则容易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能源结构需要更加多元化,并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如配合储能技术),同时也要确保传统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市场机制的监管和改革: 边际成本定价机制在极端情况下确实能激励供应,但其潜在的失控风险也暴露无遗。需要重新审视和优化电力市场的规则,考虑在极端天气下的价格干预机制,以保护消费者免受价格冲击,并防止市场操纵。例如,可以考虑设置更合理的累进电价或设立价格稳定基金。
应急响应机制的完善: 州政府和电力运营商需要建立更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更迅速、更有效地分配资源,协调各方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总而言之,美国暴风雪致电价飙升200倍的事件,是极端天气、高度市场化电力系统、能源结构脆弱性以及市场监管不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警示着我们在追求市场效率的同时,必须兼顾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可负担性以及社会的公平性,并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做好充分的准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发国难财岂不快哉

user avatar

咱的记忆太好,发生点啥事总是忘不了。

去年,口罩紧缺的时候,有两个人,可是说过了口罩价格应该由市场来决定的。

第一个是号称受害人的菊厂251事主。

第二个,是一个喜欢讲晚间故事的人。这可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啊,经常指点江山、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的。


以前我们经常拿印度来做反面材料,现在时不时美国给我们当反面教材料。

user avatar

不是总有人问,为什么国外运营公共设施都挣钱,而国内却总亏钱么?

来,答案来了!

从来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想挣钱想挣的多,无非就是怎么换着招剪羊毛的事,在国内这叫“发国难财”,在国外就叫“随行就事”!

记得刘慈欣有部小说叫《赡养人类》,其中提到了一个“终产者”的概念,这就是无限私有化和无限保护个人财产的结果,最终就是一个人掌握全世界99.99%以上的财富,垄断所有资源,当然也掌握了所有资源的定价权,最终喝水喘气都得花钱,说是自由社会,其实呢,其实奴役了所有人!

user avatar

不久以后,美国会不会开始流传一个叫中国的地方,那里寒潮来临之际,电价依旧平稳。

在这之前那些鼓吹电力市场化的人,其实是羡慕电力市场化之后的服务,但是他们没有见到极端气候下,全部商业化的电力供给,在遇到穷人之后是多么冷酷。

我们之前所羡慕的服务,是三十年经常遇到的电老虎所造成的,1980年代-1990年代那时候,很多经常经商者遇到电老虎卡脖子,很多地方电力局面对经商者通常不友善,那时候电力系统官僚化,让很多经商者在接电时通常会被电力系统索要好处。

报纸上弥漫着对于电力系统的痛恨,于是一个传说就诞生了,那就是有个地方,电力供应充足,没有人会对需要使用电力的人进行卡脖子行为。

这种传说和当年美国全民医保,看病不花钱心理是一样的。

时间过去好久了,电力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可是有些人的思维还是停留在那个年代,停留在我们曾经体验很差的年代。

可是今天,美国又让我们看到了三十年前我们痛恨的体验,在美国人身上发生。

我很想知道,会不会有一个传说在美国普及。

那就是有一个地方,电力供应充足,在任何天灾下,也不会遇到电力卡脖子。

不会遇到一个几千倍浮动电价的菜单,不会在严寒中思考自己是用电取暖活下去,然后破产的问题。

也不会遇到监管机构在大雪天也许电力公司坐地起价,把电费上调几千倍。

也不会遇到市长公然表示,让百姓们不要幻想,因为电力公司的强大,是市长也无法撼动的利益集团。因为在那里,电力公司要面对来自政府的严厉监管。

用电很多的企业主也不会遇到一场严寒下,自己使用的电,会让自己破产。

也不会遇到监管机构和电力公司一起不顾人命,发布涨价的政府命令。

希望这些传说能让寒风中的德州人暖和一点,让他们燃起希望,在据说六周后才能解决的电力问题上,有自己的目标,去向中国学习。

不过电力国有化,是生长在一个强大的,不受资本家影响,舆论也不被被少数资本控制,政府不以出卖人民明天利益上台,所有资本都是笼子里,政府拥有自我情洁作用的政府才能实现。

否则他们的国有化,就成为懒汉们的快乐天堂,民众的另一个末日。

user avatar

这件事情和德州无关,和电力期货无关,和是否熟悉电力交易规则无关,甚至和美国人是否懒惰无关。

这件事情的源头实质上是因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

国计民生只有计划经济才能保障所有人的利益不受损害。在国计民生项目上搞市场经济模式,在这上面按照市场规律调控价格,这是必然会出现的结果。

电力是什么?

电力是现代人类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和粮食同等重要。

没有电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停滞不前,人类生活将会陷入困境,危害现代人类生存。

将电力私有化,损害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群体的利益。

电力是所有人都需要,并不是有钱人需要而穷人不需要。

电力就应该按照计划经济模式供应,在资源供给出现问题的时候,保障基础用电,搞阶梯供应,绝不能按市场经济模式一刀切,电力组网各自为政,有钱人用优质电力,穷人的电力供应没有保障。现代社会在灾害来临的时候,要救民于水火,而不是搞适者生存,这是人为割裂社会群体,恶意惩罚穷人,漠视群众困难,甚至是草菅人命。

当电力按照财富拥有量来进行分配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不是为所有人服务的社会,而是少数人的社会,是利用财富拥有量来获取人类资源的社会,这是一个腐朽的应该被绝大多数人反对的社会,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应该站出来,推翻它,重新建立一个没有压迫,人人享受基础社会资源的社会。

user avatar

大快人心,这捷豹公司终于破产了!!!明天出去吃一顿庆祝一下。


~~~~~~~~~~~~~割~~~~~~~~~~~~~~

分享一个今天刚看到的德州红脖子不讲武德,偷袭78岁老人家的无耻行径

https://www.zhihu.com/video/1351537555498790912

——————————————-

有人说我为美洗地,赞扬自由市场(电力公司可以自由选择),我也是服!!!

我只不过把我用Griddy公司,想薅羊毛不成,被反薅了一把的经历晒了出来,为大家在薅美帝羊毛的路上排了一个雷而已!

比如这次雪灾,明面上是你如果选择了固定电价,你就可以坐在城楼上看风景,看别人晒天价账单,然后内心智商优越感油然而生。但是事实情况是,在用电高峰期,有些地区直接拉闸断电。莫说平价电,你连9美元一度的电,想用都没得用!

资本家们的套路,又深又长,而且弯弯绕绕。羊毛党们一定要擦亮双眼!最后,阶级斗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英特纳雄奈而,一定要实现!

———————————————割—————————————————————

我曾经用过这个Griddy公司的电。

他们号称给你批发价的电,有时价格极其低,半夜可以有一美分一度,白天一般不会超过十美分一度。

他们就用这个做噱头向公众做广告推销自己,说他们除此之外就收九块九美元的月费当成盈利。

但是,你用了就会发现,除了电费之外,还有输送费之类的额外费用。因此他们的综合电价大概有十美分多一点。

对比其他的电力公司,比如txu,reliant之类的收取十几美分一度电来说,griddy其实每度电能省个几分钱。你如果一个月用一千度电就能省二三十块钱。

但是,griddy的电是市场价,是波动的!其他电力公司一般是固定价!当市场上电力充足时,电价便宜。当雪灾来临,电力短缺时,价格一飞冲天。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真牛比!

我在19年八月份就被griddy割了一波。连续几天电费最高达到九美元一度,我淦!一天就被收一百多的电费。那一阵子简直犯了强迫症,没事就拿出手机看实时电费。一看七八美元一度,空调赶紧关掉。

于是果断换了一家电力公司。为了每个月节约个二十块钱而自己去硬抗电力的风险实在是太傻了。我忏悔,争取不当韭菜。

果然才隔了一年多griddy又闹妖蛾子了。希望广大用户早日看清它的真面目,祝它早点倒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国近期遭遇的极端暴风雪天气,尤其是在德克萨斯州,确实导致了当地电价出现惊人的飙升,甚至达到了每度电65美元(相当于人民币约400元)的水平,这是正常价格的200倍之多。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了美国电力系统在应对极端天气和市场机制方面存在的深层问题。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北大出身、90后、美女、基金经理——这些标签一组合,就足够吸引眼球。而她从上任10天巨亏20%到如今一个半月暴涨25%的经历,更是堪称“绝地反击”的教科书。咱们不妨把这个过程细细捋一捋,看看这里面藏着什么门道,又传递了哪些信息。开局即地狱:10天巨亏20%的“.............
  • 回答
    您提到的这个场景,即在美国暴乱期间,亚裔餐馆被破坏,而一些黑人跑来嘲笑亚裔“你难过么?”,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不安的画面。它触及了多个层面,包括种族关系、社会不公、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极端情况下的集体情绪和行为。要理解这个现象,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1. 事件背景:美国暴乱与社会动荡首先,需要.............
  • 回答
    最近发生的美国城市骚乱,以及蔓延至加拿大和英国的抗议活动,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规模的社会动荡,往往是深层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而要判断它是否会引发“变革”,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当前的这些抗议活动确实触及了非常核心的社会问题。在美国,核心导火索是警察暴力.............
  • 回答
    这话说得有意思,也挺有道理的。美国人拥枪,特别是拿“反对暴政,维护权利”说事儿,听起来挺豪迈,但细想之下,确实有个绕不开的现实:个人持枪,真能跟整个国家机器较量吗?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拥枪的“经典论调”:不容置疑的权利与暴政的警钟美国人拥枪的理由,最常被引用的就是第二修正案(Second Am.............
  • 回答
    美媒的这个说法,点出了一个美国社会长期以来难以摆脱的困境。在美国,枪支暴力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无论是在新闻头条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频繁出现,而且其烈度和频率,确实让其他发达国家望尘莫及。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认识到它背后复杂交织的根源。枪支文化在美国历史中扮演着一个独特而深刻的角色,这可以追.............
  • 回答
    美国二季度GDP可能暴跌34.8%,创下1940年以来最糟糕的纪录,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数字。这个数字不仅反映了美国经济在短期内遭受的巨大打击,更预示着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要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前所未有的经济收缩.............
  • 回答
    2020年5月25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在一次街头执法过程中,被白人警官德里克·肖万(Derek Chauvin)用膝盖跪压颈部约9分钟后死亡。这一事件被路人拍摄下来并广泛传播,引发了全美乃至全球的愤怒和抗议。事件的导火索:乔治·弗洛.............
  • 回答
    2020年5月25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事件:一名名叫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非洲裔美国男子在被警察执法过程中死亡。这一事件点燃了美国国内长达数月的抗议浪潮,并引发了全球对种族歧视、警察暴力和司法公正的广泛讨论。事件经过:事发当天,明尼阿波利斯警察局接到报警,.............
  • 回答
    近期,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发生了一起由军警(通常指的是国民警卫队或警察部门的武装人员,在特殊情况下会被授权使用武力)驱散民众的事件,并伴有开枪行为。这起事件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也折射出一些社会问题。事发经过(根据现有公开信息,细节可能因不同报道略有出入):事发地点位于迈阿密海滩,具体时间.............
  • 回答
    美国4月14日新增确诊病例12万例,这个数字确实令人震惊,也引发了很多疑问。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1. 数据本身的性质和解读: 单日新增的高峰还是趋势?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个“暴涨”是单日数据的异常,还是代表着一种持续的上升趋势。很多时候,某个特定日期的数据可能会因为周末报告.............
  • 回答
    关于美国一议员没有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鼓掌而遭受网络暴力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其中涉及到政治立场、舆论环境、媒体传播、以及网络暴力的复杂性。事件的背景和经过(可能存在的情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具体是哪位美国议员,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以及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鼓掌,这些信息对于全面理.............
  • 回答
    “散户抱团打爆华尔街大空头”事件,以游戏驿站(GameStop,GME)为代表,可以说是2021年初全球金融市场的一场“黑天鹅”事件,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然被广泛讨论和分析。要详细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1. 游戏驿站的困境与被做空: 游戏驿站是一家以实体店为主.............
  • 回答
    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在2017年8月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美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令人震惊的种族主义暴力爆发。这些事件不仅在当地引发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也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引发了深刻的讨论和反思。下面将详细讲述这一系列事件的经过、背景、影响以及人们对此的看法。事件的起因:移除罗伯特·E·李雕像的争议事件的直接导.............
  • 回答
    None.............
  • 回答
    关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2020年6月2日推特上发布的关于抗议者的言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背景信息: 时间点: 2020年6月初,美国各地正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主要围绕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死亡事件展开,对种族歧视和警察暴力提出强烈抗议。这些抗议活动有时伴随着.............
  • 回答
    这起发生在加州的悲剧,一位71岁的华裔老人无辜地中了18枪,生命的终结如此残酷,实在令人心痛。警方初步认定为随机杀人,这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加剧了人们的恐惧和无助感。这种随机性,恰恰说明了潜在的危险可能来自任何地方,任何个体,而无需任何理由。这起事件,不幸地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美国亚裔群体不断遭受暴力.............
  • 回答
    韩国爆发抗议活动,声援美国“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这事儿可不简单。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对美国警察暴力执法的愤怒,更有对全球范围内不平等和歧视问题的深刻反思。首先,咱们得明白,韩国这次的抗议,跟美国本土的抗议,虽然源头是一样的——乔治·弗洛伊德事件,但它在韩国社会内部也引发了许多共鸣和讨论。毕竟,.............
  • 回答
    拜登总统近期宣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枪支管制的行政措施,并直言不讳地将美国的枪支暴力形容为一场“流行病”。这一举动在美国国内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涉及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法律层面的考量,也触及了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核心争议。为何拜登选择此时推出这些措施?拜登政府将枪支暴力视为一项紧迫的公共卫生危.............
  • 回答
    看待美股2020年6月份的暴涨,不能简单地说完全是由美国散户涌入撑起来的,但散户的活跃确实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并且与其他宏观经济因素和机构行为共同作用,才造就了那一轮的强劲反弹。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2020年6月的美股行情背景: 疫情的冲击与初步复苏信号: 2020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