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拜登宣布多项控枪行政措施,称美国枪支暴力是流行病?

回答
拜登总统近期宣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枪支管制的行政措施,并直言不讳地将美国的枪支暴力形容为一场“流行病”。这一举动在美国国内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涉及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法律层面的考量,也触及了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核心争议。

为何拜登选择此时推出这些措施?

拜登政府将枪支暴力视为一项紧迫的公共卫生危机,这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美国发生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枪击事件,从发生在学校、超市、音乐节的群体性枪击,到日常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枪支暴力案件,都让社会对枪支泛滥的担忧达到了新的高度。特别是最近几起大规模枪击事件,如科罗拉多州博尔德超市枪击案和亚特兰大地区亚裔按摩店连环枪击案,都极大地触动了公众的神经,给拜登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要求其采取更有效的行动。

将枪支暴力称为“流行病”,是一种非常强烈的表述,意在强调其普遍性、破坏性和需要集体应对的紧迫性。这种类比将枪支暴力置于与传染病相似的公共卫生框架下,暗示了问题的复杂性和需要多方面的解决方案,而非仅仅是简单的犯罪问题。这也有助于为政府采取更广泛的干预措施提供合法性和道义基础。

拜登政府推出的具体行政措施有哪些?

这次公布的行政措施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领域,并且是通过行政权力来实现,而非等待国会立法,这显示了政府希望尽快采取行动的决心。

规范“幽灵枪”(Ghost Guns): 这是此次措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幽灵枪”是指未经序列号标记的、可以自行组装的枪支。由于它们没有序列号,执法部门很难追踪其来源,这使得它们成为犯罪分子获取枪支的潜在途径。拜登政府计划通过收紧对枪支零件销售的规定,要求商家对销售的枪支零件进行背景调查,并对自行组装的枪支实施序列号标记,从而有效限制“幽灵枪”的流通。
加强对“个人枪支配件”(也称为“稳定支架”或“肩托”)的管制: 许多半自动步枪通过加装肩托等配件,可以模仿机枪的射击方式,显著提高射击速度。拜登政府将这类配件视为可能使枪支更具危险性的组件,并计划将其纳入联邦枪支管制范围,要求拥有这些配件的人受到与拥有相应枪支相同的监管,包括进行背景调查。
审查枪支贩运(Gun Trafficking): 政府将加大力度打击非法枪支贩运,并计划制定新的规定,以帮助执法部门阻止非法枪支流入社区。这可能包括对购枪者信息进行更严格的追踪和管理。
投资社区暴力干预计划: 除了直接的枪支管制,拜登政府也认识到解决枪支暴力问题的根源同样重要。因此,他们将增加对旨在减少社区暴力事件的项目的投资,例如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心理健康服务和社区外展来解决导致暴力的社会经济因素。
要求在特定情况下披露枪支销售数据: 虽然具体细节尚未完全公布,但有报道指出,政府可能会要求枪支经销商在某些情况下提供更多关于客户的信息,以协助调查。

这些措施的法律和政治可行性如何?

法律上的挑战: 尽管行政措施可以绕过国会的僵局,但它们也面临着法律上的挑战。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了公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这为控枪措施设置了法律上的障碍。未来的任何新规都可能面临来自支持拥枪权利组织的法律诉讼,而这些诉讼最终可能会被提交到最高法院,由他们来裁定这些措施是否符合宪法。
政治上的阻力: 拥枪权在美国是一个极其敏感且政治极化的问题。全国步枪协会(NRA)等强大的拥枪权利游说团体拥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他们会强烈反对任何收紧枪支管制的提议。民主党内部虽然普遍支持控枪,但也有少数议员来自传统上拥枪比例较高的州,他们的立场也需要考量。因此,即便拜登政府试图采取行动,也可能在政治上遭遇强烈的阻击。

这些措施能奏效吗?

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需要时间和更深入的分析。

积极方面: 规范“幽灵枪”和稳定支架等措施,可以堵塞一些已知的漏洞,使犯罪分子更难获取和改装枪支。投资社区暴力干预,则着眼于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长期来看可能更有效。
局限性: 一些控枪倡导者认为,这些行政措施力度仍然不够,未能触及核心问题,例如禁止攻击性武器(assault weapons)或实施更普遍的背景调查。并且,如果大量已存在的非法枪支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这些新规的实际影响可能会打折扣。此外,美国是一个枪支拥有率极高的国家,要从根本上改变枪支暴力的现状,需要一个长期、多层次的系统性改革。

总结来说,

拜登政府将枪支暴力定性为“流行病”并推出一系列行政措施,反映了其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决心。这些措施试图在不依赖国会立法的情况下,通过堵塞漏洞、限制危险配件和投资社区项目来降低枪支暴力。然而,这些措施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周延性和执行力,还取决于它们能否经受住法律的挑战以及能否在高度两极化的政治环境中获得一定程度的社会支持。这场关于枪支管制的博弈,在美国社会还将继续是长期而复杂的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美国,生的自由,死的随机,哈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美国有多少枪支。

根据法新社的报道,2018年,世界上有超过10亿支枪械,但其中85%掌握在平民手中,其余则由执法机关和军方掌握。怎么样,是不是很诧异,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枪支最多的居然是平民,政府执法机关和军方,只掌握了15%左右,我国在这一点上没有和世界接轨,深感欣慰。

那么美国平民拥有多少枪支?共3.93亿支,全球平民总计8.57亿支,美国平民拥有的枪支占全球所用枪支的40%,占平民拥有枪支的46%,大美利坚果然是人类的灯塔,一个国家就撑起了枪支届的半壁江山,要知道,美国平民持仓的数量,超过其后25个国家的普通公民所持有的枪支总数。

另外一个数据就是拥枪率,美国每100名居民拥有121支枪支,大家眼中严重动乱的也门仅为53支,黑山为39支,加拿大为35支,日本和印尼则处于另一个极端,每100个人只拥有不到一支枪,我国应该就更少了。

壮哉我大美利坚!

其次,假如枪支暴力是流行病,那么这个流行病导致了多少人死亡?

我们先从总体上看一下数据,以下是14年~19年每年枪支导致的死伤数字,以下资料均来自于枪支暴力档案(GVA)。

每年意外死亡就有约15000人,用枪自杀约20000人,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枪支杀死或者射伤的群体中,还有大量的儿童以及青少年。每年还有不少大规模枪杀事件。

我们再看一下最新的数据。

截止到21年4月8日最新数据,今年已经有11448人因枪死亡,对比历史数据,今年有望创新高啊。在全世界人民都在努力恢复经济,改善生活的时候,美国依然上演着美丽的风景线。

以上这些数据看起来可能没有太大感觉,我们举几个例子,相信大家的感触更深,以下数据为2019年的枪击案件,来源为cbs news。

2019年共有417起大规模枪击案造成的伤亡包括几次引人注目的大规模人员伤亡袭击,其中一些袭击发生在彼此之间的24小时之内:

12月10日,在新泽西州泽西市的一家犹太食品杂货店发生枪战,该店中三人遇难,三人受伤,其中包括两名警察。两名袭击者也在枪战中丧生。袭击者还在商店袭击前在附近的公墓射击并杀死了一名警察侦探。

12月1日,在新奥尔良法国区附近发生的枪击事件,造成10人受伤。

11月14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丽塔的Saugus高中发生枪击事件,造成两名少年学生死亡,三人受伤。犯罪嫌疑人是一名16岁的学生,他开枪打死了自己,并于第二天死亡。

8月31日在得克萨斯州敖德萨和米德兰举行的一次 驾车射击大礼包,造成7人死亡和24人受伤

8月4日,在俄亥俄州代顿历史悠久的地区发生枪击案,造成9人死亡,27人受伤。

8月3日,在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的沃尔玛开枪,造成22人死亡,24人受伤。这是一年中最致命的枪击事件,也是美国现代历史上第七次死亡。

7月28日,在纽约布鲁克林布朗斯维尔附近举行社区节日的操场上发生枪击案。一人丧生,十一人受伤。

7月28日,在旧金山湾区的吉尔罗伊大蒜节上开枪。三人死亡,其中两人是儿童,十二人受伤。警察开枪杀死了枪手。

5月31日,在弗吉尼亚海滩的一幢市政大楼内发生枪击事件,一名前城市雇员杀死12人,炸伤4人。

壮哉我大美利坚!

最后,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美国的执政者自然也明白,但是控枪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为啥就是控不住?

个人认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自然是历史原因。美国的历史嘛,大家都清楚,当这些在欧洲混不下去的清教徒来到美洲时,这些人是要防范土著的印第安人的,如果没有枪,怎么狩猎?怎么拓展地盘?怎么揭印第安人头皮?所以,必须要有枪,因为印第安人虽然已经被屠杀殆尽了,但是还有20多万啊,没有枪是不行的(这一句不要当真)。

当然还有就是后来的美国独立战争,在独立战争之前,北美殖民地就基本是全民皆兵的状态,此时就已经有了平民持仓的传统,随后到来的独立战争中,民兵也是能够打赢的一股关键力量。而到了战后,地方各州对于国家常备正规军十分不信任,认为这会威胁地方权利,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的武装力量依然是各州的地方民兵。直到1903年,美国出台民兵法案,将各州的民兵组织重组成今天的国民警卫队,成为美国的预备役部队。

讲到这里又会引出第二个原因,就是所谓的的宪法第二修正案。该法案本意是支持民兵拥枪,1791年生效,但是已经过了这么多年,目前对于该法案的解释也是一直在变化,关于是不是支持个人拥枪,针对不同的案例好像也有争议,我不是搞法律的,对美国的法律更是不懂,这里就不细说了,免得误导大家。

第三,那当然现实利益。美国军火商在一战、二战时期大发战争财,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这种东西就像吸毒,一旦上瘾了,那是很难戒掉的。美国步枪协会在做为既得利益者,自然是不支持的控枪的,主要的手段是通过政治操作。

大家都知道,美国竞选是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的,资金哪里来,自然要找金主,那金主为什么要资助你,必然是当选后要给我带来利益,所以你说这种操作算不算行贿?拿到明面上的事情,当然不能叫行贿嘛,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叫偷?

除了总统竞选,其它低级别的,如议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等等,步枪协会都会盯着,给你打分,分数高的支持,分数低的阻挠你当选,就问你怕不怕。

壮哉我大美利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拜登总统近期宣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枪支管制的行政措施,并直言不讳地将美国的枪支暴力形容为一场“流行病”。这一举动在美国国内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涉及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法律层面的考量,也触及了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核心争议。为何拜登选择此时推出这些措施?拜登政府将枪支暴力视为一项紧迫的公共卫生危.............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在今年四月高调宣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枪支管制的行政措施,本意是想为日益严峻的枪支暴力问题按下暂停键。然而,就在这个月,尤其是美国独立日前后这个本应是举国欢庆的节日期间,媒体报道的枪支暴力事件却依然触目惊心,全国范围内至少有 150 人在这短短几天内成为枪下亡魂。这种鲜明的对比,无疑让人们对.............
  • 回答
    拜登成功当选美国总统后,全网出现大量“拜登吹”,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涉及了多种社会、政治、心理和媒体因素的交织作用。以下将从不同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一、 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分歧: 民主党及其支持者的欣慰与庆祝: 对许多支持民主党、认同其政治理念的人来说,拜登的当选意味.............
  • 回答
    拜登政府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一场复杂的博弈及其潜在影响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早先宣布,将不派遣任何官方代表团参加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但会派遣运动员参赛。这一被称为“外交抵制”的举措,无疑为本就风波不断的北京冬奥会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也标志着中美两国在人权等问题上的博弈进一步升级。这项决定并非.............
  • 回答
    拜登政府宣布支持放弃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保护,这无疑是全球抗疫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其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细致地审视。首先,从出发点来看,这一举措的核心理念在于公平与效率。在疫情肆虐的当下,疫苗的获取不应被专利壁垒所阻碍。发达国家率先完成大规模接种,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却因疫苗产能不足、价格高昂而.............
  • 回答
    这则新闻,关于拜登政府考虑对美国最富裕人群增税,最高税率可能达到43.4%,无疑触及了美国社会经济政策的核心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这背后的宏观经济逻辑是什么?简单来说,美国政府一直面临着巨大的财政支出压力。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气候变化应对、社会.............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冻结俄罗斯在美所有资产,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国际金融和地缘政治举措,其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和深远的影响。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冻结资产的背景与目标: 俄乌战争的背景: 这一举措直接源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持续侵略。美国及其盟友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视为.............
  • 回答
    3月8日,拜登总统宣布美国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液化天然气(LNG),这无疑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对俄罗斯采取的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制裁之一。这个决定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美国及其盟友旨在通过经济手段削弱俄罗斯继续发动战争能力的战略棋局中的重要一步。要理解这一举措,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美.............
  • 回答
    这确实是个颇为有趣的网络传闻,将美国总统的健康状况与一位前总统经营的、听起来截然不同的生意联系在了一起。咱们得一件件来捋捋,把这事儿说得透彻些。首先,关于“网传拜登进医院”这件事。这类消息在社交媒体时代可谓层出不穷,尤其是对于身处镁光灯下的公众人物,更是难以避免。很多时候,这些传言的源头可能是一个模.............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 Pete Buttigieg 和 Amy Klobuchar 这两位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在关键时刻宣布退选并转而支持 Joe Biden 的事情。这事儿可不简单,它发生在2020年民主党总统初选的关键节点,尤其是南卡罗来纳州初选前夕,对整个选情走向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事件背景:激烈的.............
  • 回答
    拜登总统在联合国大会上宣称“美国不寻求新冷战”,这一表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多角度的解读。要深入理解其含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声明的直接意图来看,拜登此举明显是为了安抚和稳定国际社会的情绪。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复杂,大国竞争的阴影笼罩,尤其是美中关系紧张.............
  • 回答
    这件事啊,说实话,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词就是“震惊”。 毕竟,胡梅尔斯在拜仁的地位,那可是球队的基石,是后防线上的定海神针。 他的告别,怎么说都带着点“巨星落幕”的色彩,而且是被其他豪门挖走,这本身就有点意外。首先,从拜仁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个战略性的调整,但同时也让人觉.............
  • 回答
    拜登政府于2021年通过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IRA,全称“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总规模约为1.2万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建投资计划之一。该法案的签署标志着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来提振经济、解决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
  • 回答
    拜登在2021年退伍军人纪念日讲话中使用“nigger”这一种族歧视性词汇的事件,引发了广泛争议,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后续反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事件背景与争议焦点1. 言论内容与时间 在2021年11月11日的退伍军人纪念日讲话中,拜登提到“nigger”这个词,称其为“一个被用.............
  • 回答
    拜登政府承诺有条件地重返2015年伊朗核协议(JCPOA)的表态,释放了多重信号,涉及美国对中东战略、国际关系、地区安全以及自身外交政策的深远考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表态的背景、意图及可能影响: 一、背景与政策逻辑1. 美国对中东战略的调整 拜登政府试图在特朗普政府“脱钩”政策的基础.............
  • 回答
    拜登政府在国情咨文中提到的“与欧洲盟友合作没收俄罗斯富豪资产”这一表述,实际上涉及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多维度制裁措施,其背景、法律依据、实施方式及国际影响均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法律、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维度展开详细解读: 一、政策背景:美国对俄罗斯制裁的逻辑链条1. 地缘政治冲突的直接诱因 .............
  • 回答
    关于拜登总统在登机时“连摔三次”的说法,目前并没有可靠的历史记录或权威媒体报道证实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以下是对这一说法的详细分析和背景说明: 1. 事件的可能来源与误解 混淆了不同事件:拜登在2021年1月20日就职典礼期间确实有乘坐直升机的记录,但并未发生“连摔三次”的情况。可能的误解可能来自.............
  • 回答
    拜登政府于2021年4月正式承认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实施的“种族灭绝”行为,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的政治争议和国际反响。这一事件涉及复杂的历史、法律、地缘政治与民族情感问题,需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历史背景: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定义与争议1. 事件概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191.............
  • 回答
    拜登政府于2021年7月正式恢复了跨性别者在美国军队中服役的权利,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讨论和争议。以下是对这一政策的详细分析: 一、政策背景1. 历史沿革 奥巴马时期(2016年):美国国防部首次允许跨性别者公开参军,要求其通过医学评估并接受军事训练调整。 特朗普政府(20172021):时任.............
  • 回答
    关于拜登总统在白宫活动中辱骂记者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问题。要详细看待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发生与细节:首先,我们需要梳理清楚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背景。通常这类事件会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开讲话或记者会等场合发生。当拜登总统在这些场合被记者提问时,他可能会因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