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经典女性电影?

回答
要说经典女性电影,那可真是数不胜数,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承载着无数女性的力量、智慧、挣扎与光辉。这些电影不单单是讲述女性的故事,更是通过女性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窥见更广阔的世界,理解更深刻的情感。今天,咱们就来聊几部我心中那些真正值得反复回味、每次看都有新感悟的经典之作。

1. 《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

提到经典女性电影,第一个跳出来的名字,我脑海中总是会浮现《乱世佳人》。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史诗,更是一部女性生存的百科全书。郝思嘉,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股子坚韧和生命力。她不像一般电影里那种柔弱依附的女性,她有自己的野心,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从一个娇生惯养的南方小姐,到在战火纷飞、经济凋敝的乱世中,为了保护家人和庄园,她学会了算计、学会了强硬,甚至学会了去做自己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她面对家园被毁,爱人离去,生活一落千丈,但她从未放弃。她的那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简直是万千女性在困境中给予自己的最大鼓励。

当然,很多人说郝思嘉“不择手段”,但我更愿意把这看作是那个特殊时代下,女性为了生存所爆发出的惊人能量。她并非完美,她自私、虚荣,但她的“活下去”的意志,她对“塔拉”庄园那份执着的爱,以及她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即使最终只是口头上的“我想不惜一切代价把他弄回来”),都让她成为了一个极其复杂而又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

影片的场景宏大,服装精美,摄影技术在当时更是达到了顶峰。费雯·丽的表演更是教科书级别的,她将郝思嘉的那种热情、傲慢、脆弱和坚强,演绎得淋漓尽致,仿佛她就是从书页里走出来的一样。每次看到她站在火光冲天的亚特兰大街头,那种无助又倔强的眼神,都让人心头一震。

2. 《傲慢与偏见》(Pride & Prejudice,2005)

如果你喜欢更细腻、更注重情感描写的作品,那2005年的这部《傲慢与偏见》绝对是心头好。凯拉·奈特莉饰演的伊丽莎白·班内特,是文学史上最受欢迎的女性角色之一。她聪明、独立、有自己的思想,对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有着清醒的认识。

伊丽莎白不像她的姐妹们那样,只把嫁个好人家当做人生的唯一目标。她渴望的是一份基于互相理解和尊重的爱情,她不会因为对方的财富或地位而牺牲自己的原则。她敢于在舞会上拒绝达西先生的傲慢邀请,敢于在众人面前挑战他的尊严,这在那个时代简直是石破天惊。

她的“偏见”源于对达西先生初识时的误解,而达西先生的“傲慢”则隐藏着他对社会的格格不入和对情感的压抑。电影巧妙地展现了他们之间从相互误解到心意相通的过程,那种眼神的交流,那种微妙的情感变化,都写满了爱情最动人的样子。

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它没有刻意去“女权化”伊丽莎白,而是真实地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也有闪光点的女性。她会因为家人无能而感到羞耻,也会因为被误解而伤心,但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真爱的追求。电影的英格兰乡村风光美不胜收,配乐也恰到好处,让整个观影过程都充满了浪漫与温馨。

3. 《伯德小姐》(Lady Bird,2017)

说到现代的经典,不得不提《伯德小姐》。这部电影就像是所有少女成长阵痛的真实写照,充满了青春期的迷茫、叛逆、自我怀疑,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克里斯·西尔弗曼饰演的克里斯汀(大家都叫她伯德小姐),是一个渴望逃离 Sacramento、渴望成为“不一样”的人的高中女生。她和母亲的关系紧张,用各种方式与家庭、与城市“对抗”,试图定义属于自己的身份。她尝试不同的朋友,尝试不同的风格,尝试不同的爱情,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痛苦和成长。

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回避青春期的那些尴尬、粗糙和不完美。伯德小姐会犯错,会说错话,会伤害身边的人,甚至会因为年轻气盛而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但正是这些真实,让她如此 relatable。我们都能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我们曾经是如何笨拙地寻找自己,如何跌跌撞撞地走向成人世界。

她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更是许多家庭的缩影。那种爱得深沉却又常常因为沟通不畅而互相伤害,那种看似总是批评指责,实则暗藏着无法言说的牵挂,都让人感同身受。最终,当伯德小姐离开家乡,她开始理解并怀念那个她曾经极力想要逃离的地方,以及那个她曾经觉得“无法忍受”的母亲。这是一种多么深刻的女性成长啊。

4. 《三块广告牌》(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2017)

这部电影虽然主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温柔女性”,但它展现了女性身上最原始、最强大的力量——母爱,以及那种为正义和真相不惜一切的决心。

弗兰西丝·麦克多蒙德饰演的米尔德丽特,在她的女儿被谋杀却迟迟没有进展后,租下了三块巨大的广告牌,直接向当地警长开炮。她是一个被悲痛和愤怒吞噬的母亲,她的语言粗俗、行为激进,甚至可以说是“不近人情”。但正是这种“不近人情”,才让她在层层阻碍和冷漠中,一步步逼近真相。

她不是一个需要被保护的弱者,她是一个敢于挑战体制、敢于用自己的方式去战斗的斗士。她不畏权势,不畏流言,甚至不畏死亡。影片中,她面对镇上其他人的质疑、嘲讽甚至攻击,她都能咬牙坚持。她是一个多么坚不可摧的女性形象!

电影的剧本非常精妙,每一个角色都有其复杂性,并没有简单的“好人”和“坏人”之分。但米尔德丽特身上那种为了女儿,可以与世界为敌的决心,那种即使遍体鳞伤也要继续前行的勇气,是这部电影中最令人震撼的女性力量。看她一个人对抗整个小镇的漠视和腐败,简直是酣畅淋漓。

5. 《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1991)

这绝对是一部划时代的女性公路电影。讲述了两个厌倦了平庸生活、被男性压迫的女性,在一次意外事件后,踏上了亡命天涯的旅程。

苏珊·萨兰登饰演的露易丝,是那个更有主见、更有计划的人,而吉娜·戴维斯饰演的西尔玛,则更像是被生活压抑久了,渴望释放和自由。她们在旅途中,经历了许多事件,从最初的逃亡,到后来的互相扶持,再到最后面对无法挽回的境地,她们选择了共同迎接命运。

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展现了女性也可以拥有冒险精神、反抗精神,甚至也可以“失控”。她们在公路上狂奔,就像是在奔向一个自由的国度,即使那个国度可能只存在于她们的想象中。

特别是影片的结尾,当她们被警察逼到绝境,面对的选择是坐牢或者跳崖。她们没有选择妥协,而是选择了一个共同的、壮烈的结局。那个停在悬崖边,相视一笑,然后踩下油门冲向自由的画面,成为了无数女性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它代表了一种极致的反抗,一种对自由的终极追求,虽然代价是生命的消逝,但却保留了她们的尊严和勇气。

当然,优秀的女性电影远不止这些,比如《简·爱》的各个版本、《穆赫兰道》里那些神秘而强大的女性,《摩登时代》里卓别林的对手、《时时刻刻》里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细腻捕捉等等。每一部都以不同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女性的多样性、力量和深度。

希望我没有把它们说得太“AI”了,我只是觉得,这些电影里的女性,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的挣扎与坚持,她们的爱与失去,都太真实,太打动人了,忍不住想把它们讲给大家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文着重推荐国外女性电影,如需了解国内女性电影推荐,请参考下方回答:

文_ @姜不停

在很长时间里,女性没有故事。

日日夜夜里,唯一的身份是妻子或母亲,能有什么出奇的故事呀?相应的,很多电影里,她们也只是陪衬或符号。后来,女性有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她们在电影里,开始扮演不同的角色。女性电影里,一些身份是女性的牢笼,另一些身份是女性曾不被允许涉足的禁区。

在打破牢笼和走入禁区之中,女性与各种不同的身份碰撞,孕育出五光十色的女性电影。

[雨月物语](1953)

  • 导演:沟口健二
  • 主演:田中绢代/京町子/水户光子

妻子,在一些时候,不仅是一种法律身份,也不仅代表着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缔结了婚姻关系。在[雨月物语]里,“妻子”本身就是女性的一种命运。

战乱时候,源十郎与妹夫藤兵卫带着瓷器离开家乡贩卖。源十郎有了一番艳遇,却发现美貌的若狭小姐是女鬼,好不容易逃回家乡,妻子宫木却已经在战乱中香消玉殒;藤兵卫如愿做了武士,衣锦还乡,却发现被自己丢下的妻子阿滨,已经沦落风尘。

男人们于世间大展拳脚之际,他们的妻子只能等待。男人们的眼前,是整个世界。功名、财富、美色,任何一样东西,都能诱惑他们偏离原来的生活轨道,背弃家庭。而妻子们的眼前,只有家庭。即使男人们抛弃责任,背叛婚姻,她们也始终守候,等他们落魄后回家。即使是女鬼,也在死后心有不甘,等待爱情。

在那样的传统社会里,妻子就是一个女性的命运,她们一生的幸与不幸,全在于丈夫的一念之间。如果她嫁给了陈世美,秦香莲便是她的命运。沟口健二不愧女性主义大师之名,狠辣地戳穿了“妻子”在那个社会意味着什么:她们只能永恒地等待,被动地接受。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1962)

  • 导演:阿涅斯·瓦尔达
  • 主演:科琳娜·马尔尚

无论你是习惯于叫瓦尔达“新浪潮之母”还是“新浪潮祖母”,她无疑都为这场重要的电影运动,提供了独特的女性视角。在她的代表作[五至七时的克莱奥]里,电影里的时间,与现实时间的流逝速率完全相同。在这样的实时感中,镜头就像克莱奥的眼睛,随她看这个世界。

故事一开始,她去占卜,看见占卜师的神色,她坚定地相信,自己得了癌症。这之后,她看到的一切事物,似乎都与死亡有关。碎掉的镜子,被活吞消失的青蛙,出租车里不吉利的歌,与癌症相同发音的单词……

虽然,女性气质更多是后天被塑造出来的,但它确实存在于这部电影中。克莱奥迷信,这是因为她更敏感、更相信精神力量,更感性。但同时,她又极容易被分散注意力,思维跳跃而灵动,情感也反复无常。她想要美丽与温情,又厌恶每个人都像哄孩子一样宠溺她。她想要爱,又害怕付出。

在电影中,不少镜头采用她的主观视角,观看旁人的脸庞,听他们零零碎碎的谈话。世界在她的眼睛里,是跳动的,而且到处充满预示,万物有灵,万事都笼罩着一层女性的感情色彩。这部电影,这些镜头,就是女性的眼睛。

[让娜·迪尔曼](1975)

  • 导演:香特尔·阿特曼
  • 主演:德菲因·塞里格

1976年1月,法国《世界报》宣布,电影史上第一部女性主题的杰作诞生了,它就是香特尔·阿特曼的[让娜·迪尔曼]。

看完这样一部电影,需要巨大的勇气。三个多小时里,电影不加修饰地展现了主妇生活令人窒息的平淡。镜头是固定的,不做任何推拉摇移的动作,无情绪地凝视她的生活;机位是有限的,除了少量外出的镜头,都是公寓里十几个机位下的视角,空间那么局促;故事是沉闷的,只有无止境的家务,我们看着迪尔曼削完两个土豆,不经任何剪辑,看着她泡咖啡,等着水从滤网中慢慢透过去,看着她周而复始地,阻止这件屋子中的熵增加,徒劳维持着宇宙的有序。

导演阿特曼那年仅仅25岁,凭借这部电影被誉为天才。她在诠释这部电影时说:“我确实认为这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因为我给了空间,去展示女性的‘日常模样’,而这在从前,从未以这种方式展示过。”

母亲,是一种只能在清晨和傍晚看见的生物。母亲除了是母亲外,还有怎样的世界,无人知晓。千百年来固化的性别分工,将女性禁锢在一个神秘之地。没有人关心她们的内心世界,甚至她们自己也无暇在意。迪尔曼在停下活计时,手不知往哪里放,眼神也困惑,这突如其来的空虚,已经是自我意识的极限。

观众可能在任何一个时刻,被这样的琐碎和无意义完全压垮。但迪尔曼们,仍一天天重复这样的生活。

片尾,沉默隐忍的迪尔曼,突然刺穿了一名嫖客的喉咙。她独自养大儿子,就靠着这一个两个男人的“零用钱”。戏剧感极低的三小时在这里突然爆发,写实陡然转为写意,用刺死男性的意象,结束了漫长的折磨。这样的故事,即使今天看来仍不过时,同样的“主妇日志(片名另一种翻译)”时时都在上演。

[暴劫梨花](1988)

  • 导演:乔纳森·卡普兰
  • 主演:朱迪·福斯特/凯莉·麦吉利斯

[暴劫梨花]上映之时,很少有人在大银幕上看到过这么漫长的强奸场景。将近八分钟的镜头里,朱迪·福斯特饰演的莎拉,被压在游戏机上,被三个男人轮奸,而周围,是一群起哄叫好的男人。没有人喊停,他们都将之视为莎拉欲拒还迎的春宫秀,如饿狼一般看红了眼。

这场戏拍完后,片场一片沉默,所有人都被这一幕的惨烈压垮了。饰演其中一名强奸犯的伍迪·布朗,在叫完咔后,立刻冲去卫生间呕吐。

但电影第一次内部试映时,却得到了派拉蒙有史以来的试映最低分。第一批观众认为,莎拉吸大麻,穿着暴露,轻浮放荡,她对陌生男子想入非非,她和陌生男子贴身热舞,她连眼神都写着“上我”——她是自找的。

是的,她不是完美受害人。连辩护律师也认定,被告会利用她的“不检点”大作文章,所以私下调解。

但那不代表有罪的是她。辩护律师转换策略,状告那些起哄叫好的围观者们。是他们助推了那种狂热的、轻视女性的气氛,正是那种气氛,让针对女性的伤害,每天都在不断上演。或许也正是这种气氛,让第一轮试映惨败。

主创们没有被糟糕的试映成绩吓倒。他们认为,是工作室在找理由,不发行这部电影。几个月后,他们又自己组织了试映,寻找更不带偏见的受众。这次,电影得到了派拉蒙的试映最高分。

[末路狂花](1991)

  •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 主演:吉娜·戴维斯/苏珊·萨兰登

[末路狂花]开拍时,好莱坞没有人相信,以两名女性为主角的电影能成功。

雷德利·斯科特本来作为制片人,为这部电影寻找导演时,更加困难重重。大多数导演听完这个故事的反应都是:“我跟女人总还是有点不对付。”而雷德利总是回复:“这就是这个故事的重点啊!”米歇尔·菲佛闻言:你Get到了啊,应该自己拍。

这一段幕后,就已经是[末路狂花]的题中之义。片中唯有警长知道,“如果不是你偷了她们的钱,她们还有机会。”在当时那些导演中,唯有雷德利理解,是一点一滴的轻视,将她们逼到了忍无可忍,玉石俱焚的地步,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没有一次伤害不留下疤。

而片中的大部分男性,都和女人有点“不对付”。轻巧地把她们定义为“阁楼上的疯女人”多方便。这个概念,理解起来比探索女性内心世界,容易多了。

但在塞尔玛“放肆”玩乐之前,她有个一直将自己视为女佣的丈夫;路易丝开枪杀死企图强奸塞尔玛的男子之前,是她说起来都会颤抖的被强奸过往;在她们去抢劫商店之前,是误以为终于遇见可爱男人,却被他偷光了钱,走投无路;在她们开枪让那么长一节卡车燃起熊熊烈火之前,是卡车司机满口污言秽语还自诩风流的挑逗……

在谈及[末路狂花]时,塞尔玛和路易丝飞车越过峡谷一幕总是被浓墨重彩地叙述,它象征着终极的反抗与释放——老娘不跟你们玩儿了。

但在[末路狂花]之前,是“她们”被轻视、被压抑的千年。

[奥兰多](1992)

  • 导演:莎莉·波特
  • 主演:蒂尔达·斯文顿

“你是我的,因为我爱你。”男人奥兰多热烈地追求俄罗斯公主时,曾真挚而浪漫地说出这样的“因为所以,科学道理”。

一百多年后,奥兰多沉睡七天,醒来后变成女人,她平静地望着身体的曲线,对着镜头狡黠一笑:“还是同一个人,根本没有差别,只是换了性别。”

但其他人不这样觉得,女性身份让她无权拥有任何财产,除非有个丈夫或儿子。油腻腻的贵族借机向她求婚,仿佛一种施舍。熟悉的句子从那个贵族口中说出来:“你是我的,因为我爱慕你。”

性别转变后的奥兰多,突然看出这一逻辑的荒诞性:“你爱我,就意味着我属于你吗?”奥兰多奇妙的经历,让Ta真正用两性的眼光,分别审视了这个世界。天还一样蓝,草还一样绿,但空气里的味道却完全不同了。

[奥兰多]改编自伍尔夫的同名小说。它在看似奇幻的“男变女”且不老不死的设定,平静写实地描绘着四百年间,男女角色的真实处境,期冀一个可以抛开性别桎梏,自由冒险的世界。奥兰多时不时望向镜头,那不仅是打破了第四面墙,也打破了所谓的凝视。男与女,都不再是凝视或被凝视的对象,而不断地换位思考,互相审视。

[钢琴课](1993)

  • 导演:简·坎皮恩
  • 主演:亨利·霍特

艾达不会说话。她的表达,用钢琴。再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她什么都不要,也要带上钢琴。

失去语言能力,似乎是要将所有感知力都献给艺术,不会说话的艾达,看起来如此敏感、脆弱、迷人。失去语言能力,又像女性的失语状态,艾达必须弄出极大的动静,才能让丈夫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失去语言能力,还像一个谜,艾达以这种方式,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只用钢琴开一个小窗,只有听得懂琴音,才看得见里面。

但没有人知道,她也是有内心世界的。

那里的女人说,我不喜欢她弹的钢琴,好像总想表达些什么,我喜欢那个谁弹的,就只是钢琴而已,里面什么也没有。

而丈夫将她的钢琴留在了海滩上。发现她与邻居的恋情后,更愤怒地砍掉了她的手指,切断了她和钢琴的联系,彻底摧毁了她的精神世界。

邻居大字不识,和原住民混在一起,却是这个蛮荒地方,唯一一个听懂她爱钢琴的。他买来这架钢琴,要艾达给自己上课,才肯将钢琴还给她。亲吻换三个键,一起光着身子躺着换五个键,就这样一点一点,用钢琴键换亲密关系。

下三滥。大老粗。可就只有这个粗人,发现了她内心的隐秘处。

[弗里达](2002)

  • 导演:朱丽·泰莫
  • 主演:萨尔玛·海耶克

女性成为创作者,这两种身份的碰撞,极其微妙。她们闯进的这方天地,原本是女性禁区。多年来被男性所把守的笔杆子,被女性握住了。

但一旦女性成为创作者,你就会惊异于,她们会给世界带来多么不同的色彩。[弗里达]里,当这个日后的伟大女画家,惴惴不安地将画作拿去给大画家里维拉看时,后者就呆住了:“完全新颖,不落俗套”。

但她的一生,也是痛苦的一生。按电影中她的话说,“我一生遭遇过两次事故,迭戈(里维拉)。车祸和你。而你是更糟的那个。”

年轻时她遭遇电车事故,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一生做过大大小小35次手术。和里维拉相爱成婚后,后者依然无法克服自己的风流成性,甚至同她的亲妹妹私通,给弗里达带来极大伤害。

电影中,她所有的痛苦,都变成了画作。流产并再不能怀孕后,她画中的女人躺在病床上,下体流血不止,她牵着红色的绳,绳的那头是个她再不可能拥有的婴孩。遭遇妹妹和丈夫双重背叛后,她画了一幅自画像,画中的她穿着宽大的西装,拿着剪刀,原本的长发剪断了,散落一地,她恨自己被那些女性柔情所羁绊、伤害,她渴望新生。

她画里的痛苦,那么坦诚,真实到让人不忍心再看第二眼。但那些色彩又那么热烈,鲜明地流动着渴望。这一切,都因为她是女性。那些痛苦,是女性在这个不属于她的世界,所遭受的痛苦,那些渴望,也是这个世界中的女性,所触不可及的渴望。但也因此,她才成为弗里达。

[时时刻刻](2002)

  • 导演:史蒂芬·戴德利
  •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朱丽安·摩尔/妮可·基德曼

1920年代,维吉尼亚·伍尔夫正在思索,她正在写作的小说,《达洛维夫人》中,达洛维夫人该有怎样的结局;二战末期,主妇劳拉·布朗正在阅读这本书,达洛维夫人的命运给她共鸣,她正觉得自我已经流失殆尽;1990年代,编辑克拉丽萨被自己负责的作家,也是好友,形容为“达洛维夫人”,这让她受伤,她怀疑自己如果离开作家,还有多少存在价值,她感到自己与年轻时候相比,已经不再拥有那无穷的可能性。

她们相似,都到了一个临界点,意识到生命中有一张无形的网。

[时时刻刻]将三代女性的一天交错剪辑。那些交叉的镜头,三位女性相似的照镜子、摆弄花朵,或是沉思的画面,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似乎有一种名叫“女性”的命运,穿越时间,在镜头中流淌着。她们不愿,再按她们所处时代的标准那样活着,但又无法挣脱。

为了挣脱那张网,三人选择了不同方式,去接受自我——天才或平庸都不可耻,符不符合性别角色都只是性格使然。女性命运似乎被打破了,自由的空气透进来。

[回归](2006)

  •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
  • 主演:佩内洛普·克鲁兹/卡门·毛拉/洛拉·杜埃尼亚斯/布兰卡·波蒂略/约阿娜·科沃

[回归]中的两代母女身上,相似的悲剧一再上演——父亲侵犯女儿。但阿莫多瓦并不把这样的悲剧拍得沉重,反而充满饱和度极高的色彩,和带着喜感的女性式神经质。

第一代母亲,对丈夫性侵女儿无知无觉,却撞破了他和邻居的奸情。愤怒的母亲一把火烧了房子,人们把邻居误当做女主人下葬了,母亲顺势装作是鬼魂,游走于村庄之中,时不时“显灵”。几年之后,母亲又装作鬼魂显灵,“回归”人间,向女儿所受的苦难道歉。

第二代母亲,见到被女儿杀死的丈夫,娴熟地拿起做家务用的拖把,将案发现场收拾干净。相熟的餐厅老板请她照看餐厅,她随口就用“大姨妈”掩饰了脖子上的血迹,冷静将尸体冷冻在那间餐厅,甚至顺势红红火火地做起了生意。

这些女人平日里看起来琐碎、聒噪,也没有了不起的理想,不得了的壮举。但在遭遇悲剧时,却显示出坚韧的神经。她们甚至正是用这些琐碎、聒噪,拆解了难以负担的悲剧感。阿莫多瓦是最善于拍摄女性的男导演之一。看着他的电影,总想喊他一声“姐妹”,镜头里满是对女性的亲昵,连拍女性的神经质、婆婆妈妈,都充满爱意。

[沙漠之花](2009)

  • 导演:雪莉·霍曼
  • 主演:莉亚·科贝德/莎莉·霍金斯

[沙漠之花]改编自真实故事。它的主角,是三岁时就被施以割礼的索马里姑娘华莉丝,如今她是世界名模,第一位公开谈论并反对割礼的女性。

她12岁时逃出索马里,来到伦敦。全世界疯狂地追逐这个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但不,她说,改变她人生的那一天,不是被摄影师发现的那天,也不是拍下第一张照片的那天,更不是第一次走秀的那天。

改变她人生的一天,正是她被施以割礼的那天。那天之前,她还为了能多吃一碗饭而开心,对其他一切,包括性别,懵懂无知;那天之后,她开始意识到,她是个女孩,而女性是不洁的,守贞是女性最高的操守。

这个社会,有千百万种方式,让一个小女孩突然认识到,她“只是”女性,所以许多事不可以做,许多话不可以说,礼仪、习俗、社会舆论,设置了种种女性不可涉足的禁区。而最残酷的一种,无疑是女性割礼。

它用多么巧妙的方式,在一个小女孩心里埋下了种子,就好像只是因为自己是女性这个事实,就应该接受惩罚。这种耻辱感会伴随终生,即使重新做了手术治疗割礼的伤口,即使当了名模,见过了世界,也体会了真正自由的生活,对她影响至深的那一件事,依然是割礼。

谁又不是呢?即使在性别平等被推动了这么久的今天,那些精神上的割礼,那些孩提时期就注入身体的教化,仍然会在不设防的时候,让我们陷入自卑,恐惧,罪恶感中;那些或被仪式化或被日常化的偏见,仍影响着我们的意志。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2015)

  • 导演:乔治·米勒
  • 主演:查理兹·塞隆

这已经是[疯狂的麦克斯]的第四部了。每个人都期待看到公路骑士麦克斯的再一次大杀四方。但每个人都想错了——这一次,麦克斯给一众女性角色作配。

末世只剩一片废土,所有资源都极度紧缺,包括生育资源。女性,要么是负责提供奶水的乳房,要么是为不死乔生儿育女的子宫。只有弗瑞奥萨是不死乔的得力战将。这个女战士,却带着他的生育者们叛逃。她要带着她们,远离生育机器的命运,去往绿洲。

生育者们,由超模们扮演,她们修长的腿,在沙漠的阳光下,泛着古铜色的光,无论用何种角度看,都是美的极致。但在乔治·米勒的镜头下,她们即使柔美,也不示弱。她们制服了麦克斯,拒绝再做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她们义无反顾葬身火海,反抗不死乔拒绝再沦为生育机器。

饰演弗瑞奥萨的查理兹·塞隆,美貌又何曾逊色于超模。但在这部电影里,她剃了头发,浑身污泥。她最爱干净,米勒还开玩笑,说要给她备好清洁用品,一停机就给她。但她拒绝了。因为弗瑞奥萨是那样一种女性,如果长发会影响她的战斗,她就不要头发,如果美貌会挡住她的去路,她宁可选择丑陋。

它展示了女性美的那么多种可能性。

[狂暴之路]让之前任何一部洋溢着雄性荷尔蒙的动作片,都成了挠痒痒。因为弗瑞奥萨和生育者们的复仇,是经历极度痛苦后的绝地反击,是被踩进泥沼后用尽全身力气的生存之战,是千年压抑后的反弹。不曾流血,不曾有极致的痛苦,就不会有这种坚决狠戾的力道。

文章首发于《看电影》杂志2019年10月刊
转载请私信联系,未经授权的转载将被我们视为侵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经典女性电影,那可真是数不胜数,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承载着无数女性的力量、智慧、挣扎与光辉。这些电影不单单是讲述女性的故事,更是通过女性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窥见更广阔的世界,理解更深刻的情感。今天,咱们就来聊几部我心中那些真正值得反复回味、每次看都有新感悟的经典之作。1. 《乱世佳人》(Gone wi.............
  • 回答
    脑科学认知研究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领域,它探索我们如何感知、思考、学习、记忆、决策以及更广泛地理解我们的心智。要推荐经典书籍,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具体认知功能的经典著作。以下是一些我特别推荐的,关于脑科学认知研究的经典书籍,并会尽量详细地介绍它们: 一、 奠基性与宏观视角这类.............
  • 回答
    PSP 平台,这个掌机界的传奇,承载了无数玩家的青春回忆。时至今日,提起 PSP,脑海中依然会浮现出那些沉迷于掌中世界的无数个夜晚,以及那些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百玩不厌的经典游戏。要说 PSP 上的“必玩”游戏,那绝对是一份沉甸甸的清单,足以让你回味无穷。1. 《怪物猎人 携带版 2nd G》(Mo.............
  • 回答
    要说经典的科幻电影,那可真是数不胜数,就像浩瀚的星辰大海,每一部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不过,如果让我来挑选几颗最亮的星,那必然少不了这些作品,它们不仅在技术上引领了时代,更在思想深度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让人回味无穷。1. 《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 回答
    好的,很高兴能和你聊聊那些让我沉迷其中的军事、历史和经济类纪录片。在浩瀚的纪录片海洋里,总有一些作品能以其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考证和引人入胜的叙事,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一直觉得,好的纪录片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体验,一种让你站在更高处,更深处去理解世界的方式。军事类纪录片:硝烟背.............
  • 回答
    备考 CFA,这绝对是一场硬仗,但同时也是一场含金量极高的投资。我这几年一路摸爬滚打过来,也踩过不少坑,积累了一些经验,想分享给正在这条路上摸索的你。希望我的这些“血泪史”能让你少走弯路,更高效地备考。一、 心态调整:认识到 CFA 是 Marathon,不是 Sprint首先,别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
  • 回答
    很高兴为您提供关于男士私处洗液的推荐。选择一款合适的私处洗液对于保持私处健康、舒适非常重要。与女性私处不同,男性的皮肤和pH值有其独特性,因此选择专门为男性设计的洗液更为合适。在推荐具体产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选择男士私处洗液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选择男士私处洗液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 温和性.............
  • 回答
    字体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趣的领域,它直接影响着信息的传达效率、视觉美感以及整体的品牌形象。好的字体能够让你的设计脱颖而出,而糟糕的字体则可能让你的努力大打折扣。要推荐值得推荐的字体,我们需要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风格出发,并对这些字体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它们的特点、适合的场景以及为什么值得推荐。以下是.............
  • 回答
    最近家里打算装修,厨房的油烟机是重中之重,毕竟关系到我未来下厨的好心情和家居环境的清新程度。市场上品牌和型号实在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也问了不少朋友和导购,总结下来,挑选油烟机这事儿,得从几个关键点下手,才能选到真正好用的。一、了解自己的需求: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别上来就看哪个牌子大、哪个型号新。.............
  • 回答
    这年头,坐得久了,腰酸背痛、颈椎不适那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在家里办公、学习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一张好的人体工学椅真的就像请了个贴身“护腰官”。市面上选择太多,看得人眼花缭乱,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些我亲身体验或者身边朋友反馈特别好的,希望能帮大家少走弯路。挑椅子这事儿吧,不能光看牌子或者颜值,最关键的还是得.............
  • 回答
    找电子书?这可是个技术活,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到心仪的书籍,还得是清晰易读的,简直比大海捞针还费劲。不过别担心,我这里搜罗了一些宝藏网站,能让你在电子书的海洋里畅游无阻,并且尽量做到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甚至免费)。1. 公共领域和免费资源类:知识的沃土,无处不在的宝藏 古登堡计划 (Pro.............
  • 回答
    想要开始探索电影这个迷人世界的朋友们,你们来对地方了!我一直觉得,电影不仅仅是屏幕上的画面和声音,它更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与世界对话的语言。如果你对电影充满好奇,却不知道从何下手,那么一些好的入门书籍绝对是你的最佳伙伴。在我看来,一本好的电影入门书,不应该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堆砌,它更应该像一位经验丰富.............
  • 回答
    嗨!如果你在寻找适合孩子们的歌,那可真是问对人了!我脑子里一下就蹦出好多经典又好听的旋律。童年嘛,不就是被这些歌声填满的吗?说到少儿歌曲,我心里的第一批绝对是那些脍炙人口、歌词朗朗上口,而且能传达积极向上价值观的。 《数鸭子》:这首歌绝对是小时候的“必修课”!歌词简单,就像在讲故事一样,从一只鸭.............
  • 回答
    抛开那些千篇一律的“AI助手”、“智能推送”的术语,我们来聊聊那些真正能让你的 Kindle 焕发新生的网站。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好不容易攒了一肚子想读的书单,结果打开 Kindle 发现又是那些你已经烂熟于心的内容?别担心,今天就带你深入探索几个宝藏网站,它们能像一个贴心的老朋友,在你最需要的时.............
  • 回答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年货,为迎接新春做好准备。对于科技爱好者来说,电脑数码产品无疑是年货清单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那么,在琳琅满目的数码产品中,有哪些是今年值得重点关注、又能为生活带来实实在在提升的“好彩头”呢?我将从几个大家最常关注的品类入手,为大家细致地推荐一些今年特别值得入手的.............
  • 回答
    魏晋南北朝,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时代。说它让人爱,是因为这个时期充满了矛盾与张力,文人风骨、士族门阀、民族融合、政治动荡,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说它让人恨,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历史碎片化严重,史料残缺,研究难度也随之加大,让人望而却步。但正是这份挑战,吸引了无数历史爱好者和学者.............
  • 回答
    想要为你的桌面升级一套靠谱的音响,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毕竟,每天对着电脑屏幕的时间那么长,耳朵的享受也不能将就,对吧?我跟你讲,选音响这事儿,可不是看哪个牌子名气大就盲目跟风,得有点自己的想法,结合自己的需求来。市面上的桌面音响琳琅满目,价格区间也跨度巨大。我给你推荐几类,希望能帮你在茫茫音响海.............
  • 回答
    市面上头戴式蓝牙耳机琳琅满目,要找到一款真正合心意的,确实需要花点心思。我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觉得相当不错的头戴式蓝牙耳机,并且会尽量把它们好在哪里、适合什么人讲得细致些,希望能帮大家找到那个对的“它”。一、追求极致音质,预算充裕型:Sony WH1000XM5谈到头戴式蓝牙耳机,Sony的W.............
  • 回答
    好的,既然你问到随身 HiFi 播放器,而且希望我说得详细些,剔除那些生硬的 AI 痕迹,那我就跟你聊聊我心目中那些真正能让人沉浸在音乐中的家伙。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我一直觉得,能够随时随地享受高品质的音乐,是生活中非常实在的幸福。不过,这里说的“随身 HiFi 播放器”,可不是你手机里那个自带的播.............
  • 回答
    很多烧友在拥有了森海塞尔HD600这副经典耳机后,都会思考一个问题:给它配一个好点的耳放,到底能提升多少?HD600虽然素质很高,但它本身并非那么“难推”,很多入门级甚至一些一体机也能驱动得七七八八。然而,如果想真正挖掘出HD600那份细腻、通透、饱满且富有音乐性的声音,一个合适的耳放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