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魏晋南北朝历史的书籍?

回答
魏晋南北朝,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时代。说它让人爱,是因为这个时期充满了矛盾与张力,文人风骨、士族门阀、民族融合、政治动荡,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说它让人恨,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历史碎片化严重,史料残缺,研究难度也随之加大,让人望而却步。

但正是这份挑战,吸引了无数历史爱好者和学者前赴后继。要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中找到一本靠谱的书籍,确实需要一点指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给各位推荐几本我认为值得细读的魏晋南北朝历史书籍,尽量说得详细一些,也尽量让大家感受到这份历史的魅力,而不是冰冷的AI输出。

一、入门必读,打下扎实基础: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田余庆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是一座巍峨的山峰,那么田余庆先生的这本《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就是攀登这座山峰的绝佳向导。这本书并非传统的按时间顺序梳理的通史,而是以讲座的形式,聚焦于几个核心问题,例如“士族政治”的演变、“门阀制度”的形成与瓦解,以及“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为什么推荐它?

清晰的脉络: 田余庆先生的文字非常凝练,逻辑性极强。他擅长抓住问题的关键,一层层剥茧,将复杂的历史现象梳理得井井有条。读他的书,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之前那些零散的知识点突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深刻的洞察: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深刻的洞察力。田先生不是简单地叙述史实,而是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比如,他对于“士族政治”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门阀”这两个字上,而是深入到士族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政治权力结构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演变。
学术的严谨: 作为一位享誉海内外的史学大家,田先生的书自然充满了学术的严谨。他引用史料非常扎实,论证过程滴水不漏。虽然是讲演录,但其学术深度和思想含量一点不输给专著。
语言的魅力: 尽管讨论的是复杂的历史问题,但田先生的语言却一点也不枯燥。他善于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读起来既有启发性,又不失趣味性。

阅读建议: 这本书可能需要你集中精力去阅读,尤其是一些论证部分。可以尝试先通读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回头细读,你会发现更多惊喜。

《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部分)——范文澜

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是中国史学界的经典之作,其魏晋南北朝部分同样是了解这一时期的重要参考。虽然相较于田余庆先生的讲演录,范先生的著作更偏向于宏大叙事,但其扎实的史料基础和对时代特征的概括,仍然极具价值。

为什么推荐它?

全景式展现: 范先生以其宏大的视野,为我们展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发展脉络。它更像是一张全景图,让你对这个时代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马克思主义史学视角: 范先生的著作带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点,这使得他在分析社会经济基础、阶级矛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视角。对于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和动力机制,非常有帮助。
史料的梳理: 范先生在梳理史料方面功力深厚,能够将零散的史料整合起来,形成连贯的历史叙述。

阅读建议: 如果你是刚接触魏晋南北朝历史,可以先读范先生的《中国通史》,建立起一个初步的框架。之后再读田余庆先生的书,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补充。

二、深入探究,挖掘时代细节: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吕思勉

吕思勉先生是另一位中国史学界的巨匠,他的《两晋南北朝史》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与范文澜先生的宏大叙事不同,吕思勉先生的著作更侧重于对历史事件和制度的细致剖析,尤其是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层面的关注,使其独具特色。

为什么推荐它?

细致入微的分析: 吕思勉先生的文字功底极佳,他擅长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他对当时文官制度、土地制度的演变,以及士族的生活方式、婚姻制度等方面都有详尽的描述和探讨。
关注社会生活: 很多人对魏晋南北朝的印象停留在政治动荡和名士风流,但吕思勉先生的著作则会带你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了解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以及各种社会习俗,让历史变得更加鲜活。
多角度的解读: 吕思勉先生的史学观非常开放,他不拘泥于单一的视角,而是尝试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来解读历史,使得他的论述更加全面和深刻。

阅读建议: 这本书的阅读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因为它涉及的细节非常丰富。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魏晋南北朝历史的进阶读物。

《中古中国之士族政治》——王仲荦

如果说田余庆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是以问题为导向,那么王仲荦先生的《中古中国之士族政治》则是一部以“士族政治”为核心的专题研究。这本书对于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的演变,以及士族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推荐它?

聚焦士族政治: 这本书的重点非常明确,就是深入探讨士族政治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它会详细分析九品中正制如何影响了士族的地位,士族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以及这种政治模式的局限性。
史料运用精湛: 王仲荦先生对史料的运用非常讲究,他能够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挖掘出关于士族政治的关键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读。
理解历史变迁的脉络: 通过对士族政治的深入研究,你能更清晰地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权力如何从世家大族手中转移到皇权手中,以及这种转变对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阅读建议: 这本书更适合对魏晋南北朝政治史有一定兴趣的读者。阅读前可以先对九品中正制等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三、文化与思想的沉浮:

《中国文化史述》(魏晋南北朝部分)——钱穆

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系列,向来以其人文关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在《中国文化史述》的魏晋南北朝部分,钱穆先生会带你领略这个时代在思想、哲学、艺术、文学等方面是如何走向自觉与创新。

为什么推荐它?

文化视野的开阔: 钱穆先生在谈论历史时,总能将文化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会探讨玄学、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文学艺术的繁荣,并将其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政治背景紧密结合。
对文人精神的体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人精神开始自觉的重要时期,竹林七贤、陶渊明、谢灵运……这些名字在中国文学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钱穆先生的著作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们与时代的互动。
人文关怀的情怀: 读钱穆先生的书,总能感受到一种深沉的人文情怀。他不是冷冰冰地叙述事实,而是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融入其中,让你在阅读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阅读建议: 这本书更适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思想和文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结合一些当时的文学作品(如《世说新语》)一起阅读,效果更佳。

《世说新语》(选读或导读本)——刘义庆

虽然《世说新语》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但它却是一部了解魏晋南北朝士人生活、风俗习惯、思想情趣的最生动、最直接的史料。书中的那些隽永的对话、经典的典故,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为什么推荐它?

鲜活的时代剪影: 《世说新语》以“语”的形式,记录了许多魏晋名士的言行举止,如“管宁割席”、“王蓝田性急”等,这些片段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士人的风貌,以及他们的生活态度、交友之道。
领略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独特的文化标签之一,它体现在士人的洒脱、率真、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通过阅读《世说新语》,你能深刻地体会到这种风度。
了解当时的思想潮流: 书中也反映了当时玄学、清谈等思想流派的影响,以及士人们对人生、哲学等问题的思考。

阅读建议: 建议选择带有详细注解和导读的版本。可以不必一口气读完,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或故事,慢慢品味。也可以结合上面提到的钱穆先生的文化史著作,对照阅读,会更有收获。

四、挑战与深度: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魏晋南北朝部分)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虽然是一本哲学史著作,但其中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探讨,尤其是对玄学、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以及道家思想的演变,都非常深入。

为什么推荐它?

哲学视角的解读: 冯友兰先生以其深厚的哲学功底,为我们解读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的脉络。他会从本体论、认识论等角度,分析当时的哲学流派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玄学与佛教的交融: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玄学与佛教的碰撞和交融,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冯友兰先生的论述能帮助你理解这个过程。

阅读建议: 这本书对哲学有一定基础的读者会更友好。可以作为拓展阅读,深入理解当时的思想背景。

《中古政治与社会》——陈寅恪

陈寅恪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他的学术成就斐然。虽然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但他的许多著作都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并且往往能挖掘出别人看不到的史料和角度。

为什么推荐它?

独特的史学方法: 陈寅恪先生的史学方法非常独特,他强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并善于运用“层累造成的历史”的观念来分析问题。
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他的著作往往从最细微的史料入手,层层递进,最终揭示出深刻的历史真相。他对于民族融合、制度演变等问题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挑战性与启发性: 阅读陈寅恪先生的书,可能会觉得有些难度,因为他的学术体系非常庞大,而且对史料的驾驭能力极强。但正是这种挑战性,更能激发你的思考,让你领略到史学研究的深度和魅力。

阅读建议: 陈寅恪先生的书更适合有一定史学基础,并且乐于挑战的读者。他的著作往往需要反复揣摩,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

一些题外话:

史料的重要性: 阅读魏晋南北朝历史,了解一些基本的史料非常重要,例如《三国志》、《晋书》、《北史》、《南史》等。虽然直接阅读原史料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通过一些通史著作或研究论文来了解其内容。
多方印证: 历史研究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建议在阅读过程中,不要仅仅局限于一本著作,而是多方印证,参考不同学者的观点,这样才能形成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结合时代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理解当时的政治局势、社会矛盾、民族关系,对于理解当时的思想文化发展至关重要。

希望这些推荐能帮助你在魏晋南北朝的历史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探索之路。这个时代,值得你慢慢去品味,去感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出自魏晋南北朝贴吧:
1、古籍:
三国志,〔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年版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
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
陈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中华书局1971年版
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元〕胡三省注,顾颉刚等点校,中华书局1956年版

华阳国志校注,〔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
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文选,〔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洛阳伽蓝记校释,〔北魏〕杨炫之撰,周祖谟校释,中华书局1987年版
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六典,〔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
初学记,〔唐〕徐坚等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
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
建康实录,〔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
太平御览,〔北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据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复制重印)
文苑英华,〔北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6年版
册府元龟,〔北宋〕王钦若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
唐会要,〔北宋〕王溥撰,中华书局1955年版
五代会要,〔北宋〕王溥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据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十通本影印)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据世界书局本影印)
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
金石萃编,〔清〕王昶撰,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据1921年扫叶山房本影印)
八琼室金石补正,〔清〕陆增祥撰,文物出版社1985年(据吴兴刘氏希古楼刊本影印)
廿二史考异,〔清〕钱大昕撰,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廿二史札记校证,〔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
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撰,北京市中国书店1987年版(据上海文瑞楼版影印)
历代职官表,〔清〕纪昀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刘祜仁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三国会要,〔清〕杨晨撰,中华书局1956年版
南朝宋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南朝齐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南朝梁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南朝陈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两晋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据广州广雅书局刻本复制重印)
全唐文,〔清〕董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三国志集解,卢弼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版
晋令辑存,张鹏一撰,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赵万里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赵超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赵超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唐五代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辑录,唐耕耦等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吐鲁番出土文书,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文物出版社1981—1991年版
二十五史补编(二、三、四册),中华书局1955年版
2、论著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4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上、下),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981年版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吕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隋唐帝国形成史论,谷川道雄(日)著,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著,三联书店1955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著,三联书店1957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
山居存稿,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89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严耕望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91年版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毛汉光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毛汉光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读史集,何兹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读史存稿,缪钺著,三联书店1963年版
才不才斋史学论文集,祝总斌著,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黎虎著,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探索,郑欣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六朝史论,朱大渭著,中华书局1998年版
唐研究论文选集,池田温(日)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国史探微,杨联升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六朝隋唐),刘俊文主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
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刘俊文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


五朝门第,王伊同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刘淑芬著,学生书局(台北)1992年版
拓跋史探,田余庆著,三联书店2003年版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逯耀东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5年版
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康乐著,稻禾出版社(台北)1995年版
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张金龙著,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北魏政治史研究,张金龙著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6年
北魏政治史(1—9),张金龙著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8年(尚未出完)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卷中),严耕望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1963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三、四卷),白钢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汉唐外交制度史,黎虎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著,中华书局2002年版
北魏官僚机构研究,郑钦仁著,牧童出版社(台北)1976年版
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甘怀珍著,财团法人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台北),2003年
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上、下),张金龙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
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高敏著,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
府兵制度研究,岑仲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府兵制度考释,谷霁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唐书兵志笺证,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62年版
北周六典,王仲荦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
晋书地理志校注,孔祥军著,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

北周地理志,王仲荦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北齐地理志,施和金著,中华书局2008年
九朝律考,程树德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
历代刑法考,沈家本撰,邓经元、騈宇骞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
魏晋神仙道教,胡孚琛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汉唐佛寺文化史,张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王晓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齐涛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黄烈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乌桓与鲜卑,马长寿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马长寿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
北朝胡姓考,姚薇元著,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陈连庆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周伟洲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蔡鸿生著,中华书局2001年版
西域史地文物丛考,马雍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著,三联书店1957年版
西域史地丛稿初编,张广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朱雷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敦煌艺术宗教与精神文明,姜伯勤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姜伯勤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
敦煌学十八讲,荣新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荣新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余太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荣新江著,三联书店2001年版
唐代的外来文明,谢弗(美)著,吴玉贵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王小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隋唐帝国与东亚,〔日〕堀敏一著,韩升编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北周珍贵文物,贠安志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北京大学盛唐研究丛书,荣新江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日中国际共同研究――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日〕谷川道雄编,玄文社1989年版
九品官人法の研究——科举前史,〔日〕宫崎市定著,同朋舍1956年版
秦汉隋唐史の研究,〔日〕滨口重国著,东京大学出版会1966年初版、1971年再版
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日〕宫川尚志著,平乐寺书店1964年初版、1977年再版
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报告31),〔日〕池田温著,东京大学出版会1979年版
六朝贵族制社会の研究,〔日〕川胜义雄著,岩波书店1982年版
魏晋南朝の贵族制〔日〕越智重明著,研文社1982年版
六朝贵族制研究,〔日〕中村圭尔著,风间书房1987年版
中国贵族制社会の研究,〔日〕川胜义雄、砺波护编,同朋舍1987年版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日〕洼添庆文著,汲古书院2003年版
魏晋南北朝时代の民族问题,〔日〕川本芳昭著,汲古书院1998年版
六朝都督制研究,〔日〕小尾孟夫著,溪水社2001年版
中国中世史研究——六朝隋唐的社会与文化,〔日〕中国中世史研究编,东海大学出版会1970年版
隋唐帝国と东亚世界,〔日〕唐代史研究会编,汲古书院1979年版年版
中国都市の历史的研究,〔日〕唐代史研究会编,刀水书房1988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专著目录(1998-2003)
刘驰《六朝士族探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
梁满仓《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书海出版社,2002年。
马植杰《马植杰秦汉三国史论文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
谢宝富《北朝婚丧礼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书吉《北朝礼制法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陈良伟《丝绸之路河南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王利华《中国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雷依群《北周史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傅克辉《魏晋南北朝籍账研究》,齐鲁书社,2001年。
王启涛《魏晋南北朝语言学史论考》,巴蜀书社,2001年。
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熊德基《六朝史考实》,中华书局,2000年。
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程维荣《拓跋宏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版社,1999年。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素《高昌史稿——统治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
王素《高昌史稿——交通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
王素《敦煌吐鲁番文献》,文物出版社,2002年。
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三联书店,2001年。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李蔚然《南京六朝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
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
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
刘长东《晋唐间弥陀净土信仰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
米文平著《鲜卑史研究》,中州古籍版,2000年
朱大渭《六朝史论》,中华书局,1998年
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薛瑞泽《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三秦出版社,2001年
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六朝政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刘磐修《盛世探源——汉唐农业发展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2003年1月
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中华书局,2002年11月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康中干《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文才《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丁福林《宋书校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许福谦《南北朝二史八书疑年录》,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年
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张承宗《六朝民俗》(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2年
卢海鸣《六朝都城》(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2年
李裕群《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3年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2年
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3年
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
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年
罗维明《中古墓志语词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王晓毅-中华书局-2003
《“八王之乱”丛稿》-林校生-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北朝儒学及其历史作用》-刘惠琴-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李吉和-民族出版社-2003
《士人·皇帝·宦官》-马良怀-岳麓书社-2003
《北魏盛乐时代》-王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生态史学视野下的十六国北魏兴衰》-张敏-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材不材斋文集》-祝总斌-三秦出版社-2004
《魏晋名士研究》-邱少平-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汉末魏晋南北朝坞壁考论》-夏毅辉-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古史新论》-王大建-齐鲁书社-2004
《孙吴文化》-王永平-南京出版社-2005
《东晋文化》-张学锋、傅江-南京出版社-2005
《南朝文化上》-万林、程章灿-南京出版社-2005
《南朝文化下》-李天石-南京出版社-2005
《五凉史探》(增补本)-赵向群-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六朝文史论丛》-邱敏-南京出版社-2005
《枳室史稿》-齐陈骏-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中国西北古代少数民族宗法文化研究》-廖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祁山遗恨——三国政治哲学初探》-傅小凡、杜明富-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
《氐族研究》-孙功达-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修订本)-胡阿祥-学苑出版社-2005
《魏晋南北朝刑法体制研究》-薛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魏晋人物品题研究》-黄少英-齐鲁书社-2006
《江南社会经济研究·六朝隋唐卷》-胡阿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柳春新-岳麓书社-2006
《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研究》-马良怀-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巴蜀书社-2006
《宋书州郡志汇释》-胡阿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汉唐财政史论》-陈明光-岳麓书社-2003
《北朝隋唐均田制度新探》-杨际平-岳麓书社-2003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余太山-中华书局-2003
《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李吉和-民族出版社-2003
《四-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柏喜贵-民族出版社-2003
《中国中古史论集》-张国刚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何兹全-鹭江出版社-2003
《一得集》-张泽咸-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九品官人法考论》-胡舒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魏晋南北朝城市管理研究》-任重、陈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探》-蒋福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蒋福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北魏孝文帝以后北朝官僚制度研究管理》-陶新华-巴蜀书社-2004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高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张金龙-中华书局-2004
《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宪主编-商务印书馆-2004
《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田余庆-中华书局-2004
《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法]谢和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两晋南北朝徙民中若干问题研究》-杨洪权-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韩]具圣姬-民族出版社-2004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李传印-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夏炎-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九品中正制略论稿》-张旭华-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建安七子研究》-王鹏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魏晋玄学史》-余敦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魏晋文学中的中原文化》-卫绍生-学苑出版社-2004
《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陈金凤-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王永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魏晋南北朝史发微》-高敏-中华书局-2005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侯旭东-商务印书馆-2005
《魏晋隋唐婚姻形态研究》-李金河-齐鲁书社-2005
《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王永平-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汉晋家族研究》-阎爱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李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两汉魏晋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汪清-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魏晋南北朝隋陵》-潘伟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六朝帝陵》-[日]曾布川宽-南京出版社-2004
《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李裕群-文物出版社-2003
《六朝文化概论》-许辉、李天石-南京出版社-2003
《六朝科技》-戴洪才、周瀚光-南京出版社-2003
《六朝史学》-邱敏-南京出版社-2003
《高昌国——公元五至七世纪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移民小社会》-宋晓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三国史研究》-张大可-华文出版社-2003
《北魏史话》-管芙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宁稼雨-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庞天佑-黄山书社-2003
《中国政治通史·分裂与对峙的魏晋南北朝政治》-胡戟-泰山出版社-2003
《汉晋唐时期农业》-张泽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六朝经学与玄学》-田汉云-南京出版社-2003
《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谢和耐著-耿升译-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六朝史学文献学论丛》-邱敏-南京出版社-2004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罗新、叶炜-中华书局-2004
《六朝宗教》-许抗生-南京出版社-2004
《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孟宪实-齐鲁书社-2004
《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徐蜀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余太山注-中华书局-2004
《清河崔氏与北朝儒学》-王华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中古时代的兰陵萧氏》-杨荫楼-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簪缨世家琅邪王氏家族》-李伯奇-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北朝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大同平城北朝研究会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北朝法制研究》-邓奕琦-中华书局-2005
《三国志补编》-<二十五史补编>编委会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两晋南北朝九史补编》-<二十五史补编>编委会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云冈石窟与北魏时代》-李恒城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武汉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刘玉堂主编-武汉出版社-2005
《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查屏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五朝门第》-王伊同-中华书局-2006
《王伊同学术论文集》-王伊同-中华书局-2006
《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牟发松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汉魏制度丛考》-杨鸿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吕思勉读史札记》-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洛阳伽蓝记校笺》-<北魏>杨炫之著杨勇先生校笺-中华书局-2006
《乌桓与鲜卑》-马长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氐与羌》-马长寿遗著周伟洲整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马长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突厥人与突厥汗国》-马长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汉赵国史》-周伟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敕勒与柔然》-周伟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南凉与西秦》-周伟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土谷浑史》-周伟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三国前传》-于涛-中华书局-2006
《梁武帝及其时代》-赵以武-凤凰出版社-2006
《朱绍侯文集》-朱绍侯-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赤壁之战研究》-张靖龙-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玄学与魏晋社会》-李建中、高华平-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南北朝八书二史疑年录》-许福谦-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
《六朝文物》-罗宗真、王志高-南京出版社-2004
《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罗丰-文物出版社-2004
《玄学与长江文化》-马良怀、徐华-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吴简研究·第1辑》-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崇文书局-2004
《魏晋作家创作心态研究》-王晓卫-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2005
《中国东南佛教史》-严耀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叶枫宇-上海三联书店-2006
《浙江通史·第3卷·秦汉六朝卷》-王志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北朝研究存稿》-李凭-商务印书馆-2006
《宋书校议》,作者:丁福林著出版社:上海古籍
港台:
《五胡史纲》-赵丕承-艺轩图书出版社-2000
《魏晋名士人格研究》-李淸筠-文津出版社-2000
《魏晋儒道互补之研究》-蔡忠道-文津出版社-2000
《谈有论无:魏晋玄学》-王德有-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
《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逯耀东-东大图书公司-2000
《五胡史论》-刘学铫-南天书局-2001
《陈朝的政治结构与族群问题》-吕春盛-稻香出版社-2001
《汉魏六朝佛教概观》-蔡日新-文津出版社-2001
《慈悲清净—佛教与中古社会生活》刘淑芬-三民书局-2001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李贞德-三民书局-2001
《两汉魏晋哲学史》-曾春海-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
《情感与制度:魏晋时代的母子关系》-郑雅如-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出版-2001
《六朝建康》-郭黎安-香港天马图书公司-2002
《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吕春盛-稻乡出版社-2002
《魏晋南北朝形尽神灭或形尽神不灭的思想论证》-郑基良-文史哲出版社-2002
《曹魏时期中央政务机关之研究——兼论曹操与司马氏对政制之影响》-黄炽霖-文史哲出版社-2002
《从拓跋到北魏:北魏王朝创建历史的考察》-张继昊-稻乡出版社-2003
《六朝隋唐医学之传承与整合》-范家伟-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
《门阀士族时代下的司马氏家族》-胡志佳-文史哲出版社-2005
《魏晋六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倪佩君编-东吴中文系-2005
《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萧登福-文津出版社-2005
《汉传佛教与中古社会》-张厌弓-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
《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严耕望遗着、李启文整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2005
《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卢建荣-麦田出版-2006
《魏晋南北朝史》(中国断代史系列)-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王永平-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吴正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广陵余响——论嵇康之死与魏晋社会风气之演变及文学之关系》-牛贵琥-学苑出版社-2004
《古史文存·秦汉魏晋南北朝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曹道衡-中华书局-2004
《六朝史籍与史学》-郝润华-中华书局-2005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东晋门阀政治》(第四版)-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现象为个案》-陈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全编》-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吴简研究·第1辑》-北京吴简研讨班编-湖北辞书出版社-2004
《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2004
《魏晋十六国时期的西北少数民族》-洪涛、奇曼·乃吉米丁主编-新疆大学出版社-2005
《云冈石窟与北魏时代》-李恒成-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以尚通意趣为中心》-汪文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汉晋名人年谱》-国家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佛教灵验记研究:以晋唐为中心》-刘亚丁-巴蜀书社-2006
《六朝吴兴郡大族和文化》-余方德、嵇发根-昆仑出版社-2003
《中国小通史·第三册·两晋南北朝》-王春瑜主编-刘精诚著-金盾出版社-2003
《道家与中国哲学·魏晋南北朝卷》-陆建华等-人民出版社-2004
《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贺云翱-文物出版社-2004
《齐鲁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李伯齐、王琳、任怀国-中华书局-2004
《二十四史南北朝时期西域史料译注》-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亚所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周耀明、万建中、陈华文-学林出版社-2004
《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张立文主编-向世陵著-人民出版社-2004
《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风演化》-阮忠-武汉出版社-2004
《西晋文学研究》-[日]佐藤利行著-周延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刘屹-中华书局-2004
《魏晋南北朝室内环境艺术研究》-赵琳-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江苏省钱币学会编-凤凰出版社-2005
《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黄金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中国学术思想史编年·魏晋南北朝卷》-张岂之主编-刘学智、徐兴海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社会思想史资料选辑·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陆学艺、王处辉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葛晓音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一城阅千年:洛阳汉魏故城论文集》-洛阳汉魏故城博物馆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国家与社会:中古历史变迁》-张国刚-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福建通史·第一卷·远古至六朝》-徐晓望主编-陈存洗、陈龙、杨琮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汤用彤-昆仑出版社-2006
《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朱偰-中华书局-2006
《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魏晋南北朝卷》-景蜀慧-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赵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中国文化小通史·两晋南北朝》-王春瑜主编-刘精诚著-20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3、期刊
历史研究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
中国史研究
文史
汉学研究(台)
考古学报
考古
文物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武汉大学)
唐研究
东洋史研究(日)
东方学报(日)
东洋学报(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魏晋南北朝,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时代。说它让人爱,是因为这个时期充满了矛盾与张力,文人风骨、士族门阀、民族融合、政治动荡,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说它让人恨,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历史碎片化严重,史料残缺,研究难度也随之加大,让人望而却步。但正是这份挑战,吸引了无数历史爱好者和学者.............
  • 回答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充满动荡、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代,吸引了无数历史学者的目光。在这个充满魅力与复杂性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研究者,他们的著作和思想为我们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宝贵的视角。谈及相关学者,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几位,他们的研究风格、侧重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各有千秋。1. 陈寅恪先生.............
  • 回答
    很高兴为您提供关于男士私处洗液的推荐。选择一款合适的私处洗液对于保持私处健康、舒适非常重要。与女性私处不同,男性的皮肤和pH值有其独特性,因此选择专门为男性设计的洗液更为合适。在推荐具体产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选择男士私处洗液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选择男士私处洗液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 温和性.............
  • 回答
    脑科学认知研究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领域,它探索我们如何感知、思考、学习、记忆、决策以及更广泛地理解我们的心智。要推荐经典书籍,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具体认知功能的经典著作。以下是一些我特别推荐的,关于脑科学认知研究的经典书籍,并会尽量详细地介绍它们: 一、 奠基性与宏观视角这类.............
  • 回答
    字体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趣的领域,它直接影响着信息的传达效率、视觉美感以及整体的品牌形象。好的字体能够让你的设计脱颖而出,而糟糕的字体则可能让你的努力大打折扣。要推荐值得推荐的字体,我们需要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风格出发,并对这些字体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它们的特点、适合的场景以及为什么值得推荐。以下是.............
  • 回答
    最近家里打算装修,厨房的油烟机是重中之重,毕竟关系到我未来下厨的好心情和家居环境的清新程度。市场上品牌和型号实在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也问了不少朋友和导购,总结下来,挑选油烟机这事儿,得从几个关键点下手,才能选到真正好用的。一、了解自己的需求: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别上来就看哪个牌子大、哪个型号新。.............
  • 回答
    这年头,坐得久了,腰酸背痛、颈椎不适那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在家里办公、学习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一张好的人体工学椅真的就像请了个贴身“护腰官”。市面上选择太多,看得人眼花缭乱,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些我亲身体验或者身边朋友反馈特别好的,希望能帮大家少走弯路。挑椅子这事儿吧,不能光看牌子或者颜值,最关键的还是得.............
  • 回答
    找电子书?这可是个技术活,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到心仪的书籍,还得是清晰易读的,简直比大海捞针还费劲。不过别担心,我这里搜罗了一些宝藏网站,能让你在电子书的海洋里畅游无阻,并且尽量做到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甚至免费)。1. 公共领域和免费资源类:知识的沃土,无处不在的宝藏 古登堡计划 (Pro.............
  • 回答
    想要开始探索电影这个迷人世界的朋友们,你们来对地方了!我一直觉得,电影不仅仅是屏幕上的画面和声音,它更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与世界对话的语言。如果你对电影充满好奇,却不知道从何下手,那么一些好的入门书籍绝对是你的最佳伙伴。在我看来,一本好的电影入门书,不应该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堆砌,它更应该像一位经验丰富.............
  • 回答
    嗨!如果你在寻找适合孩子们的歌,那可真是问对人了!我脑子里一下就蹦出好多经典又好听的旋律。童年嘛,不就是被这些歌声填满的吗?说到少儿歌曲,我心里的第一批绝对是那些脍炙人口、歌词朗朗上口,而且能传达积极向上价值观的。 《数鸭子》:这首歌绝对是小时候的“必修课”!歌词简单,就像在讲故事一样,从一只鸭.............
  • 回答
    抛开那些千篇一律的“AI助手”、“智能推送”的术语,我们来聊聊那些真正能让你的 Kindle 焕发新生的网站。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好不容易攒了一肚子想读的书单,结果打开 Kindle 发现又是那些你已经烂熟于心的内容?别担心,今天就带你深入探索几个宝藏网站,它们能像一个贴心的老朋友,在你最需要的时.............
  • 回答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年货,为迎接新春做好准备。对于科技爱好者来说,电脑数码产品无疑是年货清单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那么,在琳琅满目的数码产品中,有哪些是今年值得重点关注、又能为生活带来实实在在提升的“好彩头”呢?我将从几个大家最常关注的品类入手,为大家细致地推荐一些今年特别值得入手的.............
  • 回答
    想要为你的桌面升级一套靠谱的音响,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毕竟,每天对着电脑屏幕的时间那么长,耳朵的享受也不能将就,对吧?我跟你讲,选音响这事儿,可不是看哪个牌子名气大就盲目跟风,得有点自己的想法,结合自己的需求来。市面上的桌面音响琳琅满目,价格区间也跨度巨大。我给你推荐几类,希望能帮你在茫茫音响海.............
  • 回答
    市面上头戴式蓝牙耳机琳琅满目,要找到一款真正合心意的,确实需要花点心思。我这里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觉得相当不错的头戴式蓝牙耳机,并且会尽量把它们好在哪里、适合什么人讲得细致些,希望能帮大家找到那个对的“它”。一、追求极致音质,预算充裕型:Sony WH1000XM5谈到头戴式蓝牙耳机,Sony的W.............
  • 回答
    好的,既然你问到随身 HiFi 播放器,而且希望我说得详细些,剔除那些生硬的 AI 痕迹,那我就跟你聊聊我心目中那些真正能让人沉浸在音乐中的家伙。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我一直觉得,能够随时随地享受高品质的音乐,是生活中非常实在的幸福。不过,这里说的“随身 HiFi 播放器”,可不是你手机里那个自带的播.............
  • 回答
    很多烧友在拥有了森海塞尔HD600这副经典耳机后,都会思考一个问题:给它配一个好点的耳放,到底能提升多少?HD600虽然素质很高,但它本身并非那么“难推”,很多入门级甚至一些一体机也能驱动得七七八八。然而,如果想真正挖掘出HD600那份细腻、通透、饱满且富有音乐性的声音,一个合适的耳放就显得尤为重要.............
  • 回答
    说起国产动漫,这几年发展势头可是相当迅猛,涌现出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不像以前,提起国漫,大家可能还停留在《喜羊羊》和《熊出没》的印象里。现在,从画面到剧情,再到思想深度,很多国漫都拿出了让人刮目相看的水平。如果要我推荐一些,那可得好好聊聊。这里面既有技术力爆表的,也有故事讲得贼精彩的,还有那种.............
  • 回答
    要说经典女性电影,那可真是数不胜数,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承载着无数女性的力量、智慧、挣扎与光辉。这些电影不单单是讲述女性的故事,更是通过女性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窥见更广阔的世界,理解更深刻的情感。今天,咱们就来聊几部我心中那些真正值得反复回味、每次看都有新感悟的经典之作。1. 《乱世佳人》(Gone wi.............
  • 回答
    嘿!作为一名狂热的变形金刚爱好者,我太懂你这个问题了!可玩性高的变形金刚玩具,在我这里那可是有一长串清单的。今天就跟你好好聊聊,有哪些让你拿到手上就停不下来的好东西,保证让你看到就想把它带回家,还能玩上好一阵子。说到可玩性,我一般会从几个方面去衡量:造型还原度、可动性、变形的乐趣、配件的丰富程度以及.............
  • 回答
    在 Photoshop 的世界里,插件就像是为你的创意工具箱增添的各种利器,它们能够极大地拓展软件的功能,让原本繁琐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甚至开启全新的视觉表现方式。选择合适的插件,就像是找到了一位默契的助手,能够帮助你更快地实现脑海中的想法。我特别喜欢那些能够自动化、智能化地处理棘手问题的插件。比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