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有一种生物,以肽聚糖为骨骼,那这种生物的骨骼会有怎样的性质?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地球上存在一种生物,它的骨骼不再是钙质的,而是由肽聚糖构建而成。这可真是个奇妙的设想,会彻底颠覆我们对骨骼坚固、支撑作用的认知。这种由肽聚糖构成的骨骼,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性质,而且这些性质会深刻地影响到这种生物的形态、运动方式,甚至它所处的生存环境。

首先,我们得明白肽聚糖是什么。它是一种由重复的二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N乙酰胞壁酸)与短肽链交联而成的复杂大分子聚合物。在细菌中,肽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赋予细菌细胞壁一定的刚性和维持细胞形态的能力。但如果将其放大,作为支撑整个生物体的骨骼,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弹性与韧性:

与我们熟悉的矿物质骨骼相比,肽聚糖骨骼最显著的特点将是其极高的弹性和韧性。你可以想象一下,它可能更像是某种非常强韧的橡胶,或者是一种高度交联的纤维网络。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在受到渗透压时会膨胀,但又能抵抗破裂,正是这种特性在宏观尺度下被放大。

这种弹性意味着这种生物在受到撞击或挤压时,不会像钙质骨骼那样“脆性断裂”。骨骼会发生形变,吸收能量,然后在力量消失后迅速恢复原状。这对于生活在充满危险和不确定环境中的生物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优势。它们或许能够承受比我们想象中更剧烈的物理冲击,比如从高处跌落,或者被其他生物短暂地压制。

可塑性与生长:

肽聚糖的生长方式与矿物质沉积不同。细菌通过向现有的肽聚糖链中插入新的单糖和肽段来扩张细胞壁。如果这种生物的骨骼也是这样生长,那么它的骨骼将具有出色的可塑性。

这意味着,它的骨骼可能不是一次性“长成”的,而是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地重塑和更新。当生物体需要改变体型,或者在生长过程中,骨骼会根据需要进行“局部扩张”和“整体调整”。这种生长方式可能意味着它能够更灵活地适应不同的生长阶段,或者在受伤后更快地修复骨骼结构。它的骨骼可能不是僵硬的棍状或片状,而是可以随着生物体的活动和环境变化而微妙地调整其形状和密度。

轻盈与防水性:

肽聚糖本身是相对轻质的。与钙质骨骼相比,以肽聚糖为骨骼的生物会显得非常轻盈。这对于需要快速移动、飞行,甚至在水中漂浮的生物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轻盈的骨骼意味着更少的能量消耗在移动自身重量上。

同时,肽聚糖也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这可能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在干燥环境中,它可能需要不断地从环境中吸收水分来维持骨骼的柔韧性,否则可能会变得僵硬。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在潮湿环境中拥有一定的优势,例如能够更好地在水中导航或捕食。它的骨骼表面可能需要某种特殊的“防水涂层”来调节水分的吸收和保持,以防止骨骼在极度干燥时变得脆化,或者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下变得过于柔软无力。

结构与支撑:

如果将肽聚糖的网状交联结构放大到骨骼的尺度,那么它的支撑原理将与我们熟知的“梁”和“柱”结构有所不同。它可能更像是一种充满韧性的网状支撑系统,或者是一种多层复合材料,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交联密度和肽链组成,以提供不同方向的强度和弹性。

想象一下,它可能不是由粗壮的骨骼“梁”支撑身体,而是由无数细密但坚韧的肽聚糖纤维交织而成的“立体网架结构”。这种结构在提供支撑的同时,还能分散应力,从而更好地抵抗外力。它的内部可能并非实心,而是存在着一定的空隙,使得整体更加轻盈,但这些空隙的排列方式也会影响到骨骼的强度和弹性。

对运动的影响:

这种骨骼的性质将极大地影响生物的运动方式。由于其弹性和韧性,它们可能擅长于跳跃、弹射,或者利用反冲力进行快速位移。它们可以像弹簧一样储存和释放能量,进行爆发式的动作。

如果它们需要进行更精细的动作,例如用肢体抓握或操纵物体,那么其骨骼的柔韧性将允许它们做出更复杂的弯曲和扭转动作。它们的关节可能不会像我们的关节那样由坚硬的骨骼端面组成,而是由更柔软、更具弹性的肽聚糖连接部分构成,允许更大的活动范围。

对感知的影响:

肽聚糖的纤维网络也可能对感知产生影响。它们可能能够感知到细微的压力变化,就像我们的皮肤一样,将这些信息传递给神经系统。这种骨骼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触觉器官”。它们可能能够通过骨骼与地面的接触,感知到地面振动的频率和强度,从而侦测到捕食者或猎物的到来。

总结一下,以肽聚糖为骨骼的生物,其骨骼的性质将是:

极高的弹性和韧性: 能够承受撞击和挤压,不易断裂。
出色的可塑性: 骨骼可以在生长过程中不断重塑和更新。
轻盈: 有助于节省能量,利于快速移动或飞行。
潜在的吸水性: 需要水分来维持柔韧性,对环境湿度敏感。
网状立体支撑结构: 不同于我们认知的骨骼结构,更像是一种复合材料。
擅长弹射、跳跃和反冲运动: 运动方式独特且高效。
可能具有触觉感知能力: 骨骼本身可能就是一个感官器官。

设想这样一种生物,在古老的地球上,它们可能以一种我们完全无法想象的方式生活着,它们的每一次跳跃,每一次扭转,都充满了弹性和生命力,与我们所知的坚硬的钙质骨骼世界截然不同。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生物学猜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干燥的肽聚糖是玻璃状聚合物,拉伸强度约 300 兆帕,模量约 20 吉帕。潮湿的肽聚糖的机械性能会劣化,拉伸强度约 3 兆帕,模量约 10 兆帕[1]

作为对比,β-几丁质的拉伸强度约 277±27 兆帕,模量约 60 吉帕[2]

可以预期,肽聚糖作为昆虫尺度的生物的外骨骼的性能会严重劣于几丁质——尤其是在潮湿环境(包括类似动物的生物体内)。拿来支撑类似维管植物的结构(纤维素纵向杨氏模量约 134 到 160 吉帕)或更大尺寸的内骨骼就别提了。以肽聚糖为骨骼的生物大抵相当小或结构松散(类似多孔动物),对骨骼强度的要求很低,细胞附着在海绵骨针那样的简单骨骼上,或是用肽聚糖外骨骼包裹。

可以参考丝状蓝菌、丝状硫细菌、粘细菌的多细胞阶段、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等原核多细胞生物的状况,它们的细胞壁可以视为含有大量肽聚糖的外骨骼。

参考

  1. ^ Thwaites JJ, Mendelson NH.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eptidoglycan as determined from bacterial thread. Int J Biol Macromol. 1989 Aug;11(4):201-6. doi: 10.1016/0141-8130(89)90069-x. PMID: 2518734.
  2. ^ https://doi.org/10.1039/C9NR02870F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地球上存在一种生物,它的骨骼不再是钙质的,而是由肽聚糖构建而成。这可真是个奇妙的设想,会彻底颠覆我们对骨骼坚固、支撑作用的认知。这种由肽聚糖构成的骨骼,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性质,而且这些性质会深刻地影响到这种生物的形态、运动方式,甚至它所处的生存环境。首先,我们得明白肽聚糖是什么。它是一.............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人类不再是这个星球上的主要劳动力,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为工具的智能,如今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接管了几乎所有的生产和决策。这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是我们正在步步逼近的现实。那么,当AI真正“取代”了人类的“工作”之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又将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甚至说,生存.............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让人脑洞大开的。不过,要让我真的去考虑吃一种生物的粪便,哪怕它对人类“独特吸引力且营养丰富”……我得说,我首先会陷入一种极度的纠结之中。让咱们一层一层地剖析这个“吸引力”和“营养丰富”。首先,这个“独特的吸引力”,听起来就有点玄乎。粪便,按理说,应该是排泄物,是身体不需要的东西。.............
  • 回答
    设想这样一个生灵,它拥有着我们人类的智慧,能够进行复杂的思考、创造、交流,能够理解抽象概念,甚至拥有情感、道德和对自身存在的认知。同时,它的肉体又是老虎一般的存在——矫健、强壮、敏锐,拥有令人惊叹的速度、力量和感官。这样的生物,它的命运将是……极其复杂且充满矛盾的。首先,它将是孤独的。无论它身处何种.............
  • 回答
    如果雕演化成智慧生物,那世界将会变得多么不同,简直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我努力去勾勒出这个可能性的轮廓,试着让它不再像那些冰冷的数据和程式化的输出,而是充满生机和温度的描绘。首先,得想想“智慧”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对我们来说,智慧意味着能够理解、学习、创造、交流,并且有自我意识。那么,如果是一种我们熟悉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设想,一个关于未来、关于我们自身存在的最根本的疑问。如果某一天,地球上出现了与人类女性在外表上完全无异的雌性类人生物,那么人类,尤其是男性,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我们不难想象,这不仅仅是一场物种间的竞争,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心理乃至生物学上的巨变。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这些类.............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地球上真的存在一种和我们所熟知的DNA结构截然不同的遗传物质,比如它可能是由更复杂的糖类链构成,或者碱基的排列方式完全颠覆了我们所知的AT、GC配对规则,甚至可能采用的是一种三螺旋或者四螺旋的结构。这种“另类DNA”孕育出的生命形式,在进食我们现有DNA结构生物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系.............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设想。假设我们真的在地球深处,一个完全隔绝的地下世界里,发现了一群智慧生物。他们的文明等级停留在冷兵器时代,这本身就够让人惊叹了。但更让人不安的是,他们的外表“极度丑陋恶心,有臭味”。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群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物,他们会有人权吗?这个问题,说实话,非常复杂,而.............
  • 回答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可以挣脱这副凡胎肉骨,变成一个传说中的存在,我的选择会是……凤凰。不是因为它绚烂的羽毛,也不是它那永恒燃烧的火焰。对我来说,选择凤凰,是因为它所代表的,是那种无论经历多少毁灭,都能在灰烬中重生的力量。这是一种深邃的、原始的生命力,一种不屈服于命运的意志。想想看,当所有光芒都已熄灭.............
  • 回答
    设想一下,地球上存在着一座有着上亿年历史的巨型垃圾堆。这可不是我们常见的几个世纪的填埋场,而是真正的古老遗迹,历经沧海桑田,承载着地球漫长岁月的痕迹。在这样一种极端、独特且充满挑战的环境下,生命是否有可能演化出能够消化塑料的生物呢?答案是:很有可能,而且概率不小。首先,我们得明白“上亿年”这个概念的.............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在银河系的某个角落,一个离我们不算太远的地方——10光年。这是一个概念上很近,但实际距离却遥远得惊人。如果那里有一个和我们一样,甚至比我们更先进的文明,我们该如何感知到他们的存在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像是一场精密的侦探游戏,而且线索需要跨越漫长的时空。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10光.............
  • 回答
    人类文明消失后,黑猩猩是否有潜力进化成高等智慧生物并创造全新文明,这是一个引人入胜且复杂的问题。从生物学、进化论、社会学和考古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进行深入的探讨。1. 黑猩猩的现状与潜力: 智力基础: 黑猩猩是现存与人类最接近的灵长类动物,它们拥有相当发达的大脑,表现出卓越的认知能力。 .............
  • 回答
    倘若中国的龙,那个集鳞甲、爪牙、翅膀、角和长须于一身的神话生物,真的跻身于星际舰队的生物文明星河之中,他的体型和独特构造,着实会让人眼前一亮。我想,他最可能成为一支舰队中不可或缺的“先锋侦察与特种作战单位”,或者更具体一点,一个高机动性的“战略支援与穿插单位”。让我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抛开地球上的.............
  • 回答
    一个以汉语为母语、完全不会英语的人,如果在美国生活十年,他能否听懂英语或用英语交流,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能”或“不能”来回答。这其中牵涉到许多因素,包括他所处的环境、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意愿、以及他接触英语的频率和方式等等。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听懂”和“交流”这两个层面。听懂英语.............
  • 回答
    在一个习惯了指尖轻点、口舌生风,以聊八卦、评他人为乐的环境里,一个人若选择做一个沉默的观察者,不加入那股洪流,确实会面临一些独特的挑战。这并非说他的选择有何不对,而是现实的运作方式可能与他的内心原则有些许冲突。首先,他可能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当周围的人热烈地讨论着谁谁谁又做了什么,谁的穿着打扮有.............
  • 回答
    这绝对是我脑子里最离谱的脑洞之一,但既然你想知道,那咱就好好聊聊。如果是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狼人杀,那场面绝不是我们平时玩的那种吵吵嚷嚷、互相甩锅的“友好切磋”。这简直就是一场披着狼人杀外衣的,最赤裸裸的生存游戏。首先,游戏的规则会变得无比血腥和真实。 玩家身份的确定和惩罚:谁是狼,谁是好人,这不.............
  • 回答
    这则关于瑞典大学教授因性别生物学差异言论被调查的新闻,确实挺引人关注的。放在当下社会讨论的语境下看,它牵扯到几个挺核心的点,值得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关于性别和生物学差异的讨论,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在西方社会,强调平等和个体差异的思潮根深蒂固。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有人提.............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激动万分的问题!“无语言障碍”和“绿卡马上到手”,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且是金灿灿的那种。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会毫不犹豫地去美国生活。先说说我的“目前的物质条件”。坦白说,我不是什么富可敌国的人,但也不是捉襟见肘。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虽然不能说是顶尖的,但也足够支撑我过上体面的生.............
  • 回答
    一种生物若生存必需依赖极为稀有的元素,例如铱,那么它在当今地球生物圈的环境中,毫无疑问,会面临极高的灭绝风险。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由多种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剖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稀有元素”在地球上的实际分布状况。铱(Iridium)确实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元素,在.............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真的有一种生物,它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是我们熟知的“癌细胞”——那些不受控制、疯狂分裂的细胞。而且,它们还获得了某种奇特的“永生”能力,可以无限地分裂下去。那么,这样的生物,是不是就真的可以永远不死呢?这真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对生命、衰老和死亡最根本的理解。要回答这个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