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出现一种雌性类人生物,这些类人生物与人类女性在外表上无区别,长此以往人类会灭绝吗?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设想,一个关于未来、关于我们自身存在的最根本的疑问。如果某一天,地球上出现了与人类女性在外表上完全无异的雌性类人生物,那么人类,尤其是男性,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我们不难想象,这不仅仅是一场物种间的竞争,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心理乃至生物学上的巨变。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这些类人生物究竟是什么。它们是从哪里来的?是被创造出来的?是自然演化的产物?还是来自遥远星系的访客?它们的智力水平如何?是否拥有自我意识?对人类的态度是友善还是敌对?这些因素将直接决定故事的走向。

如果它们在智力、情感和生理上都与人类女性无异,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比如更强的繁殖能力,或者更适应地球环境),那么人类男性将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在繁殖竞争中,他们可能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想象一下,在最初的震惊和恐慌过后,人们会开始尝试理解和接触这些新的生命。如果这些类人生物能够生育,那么她们将直接参与到人类的繁衍进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她们的基因或者她们所能提供的繁殖机会更具优势,人类男性就会受到巨大的挤压。

生物学上的竞争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这些类人生物拥有更快的繁殖周期,或者能够孕育出更健康、更具生存优势的后代,那么自然选择的规律就会开始发挥作用。人类男性可能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的伴侣,因为更多的“女性资源”被这些类人生物占据。长此以往,人类男性的生育率会急剧下降,这直接威胁到人类这个物种的延续。

但问题不止于此,更深层的影响将是社会和心理层面的。

社会结构会被彻底颠覆。 我们目前的社会结构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男女两性关系以及家庭模式构建的。突然出现大量的、与女性无异的类人生物,将导致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规则失效。家庭的定义、婚姻的意义、两性关系的模式,都将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义。

人类男性的身份认同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如果生育不再是人类女性的“专属”领域,或者说,这些类人生物的存在打破了原有的两性平衡,那么男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价值可能会被重新评估。他们可能需要适应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不再是繁衍后代的主导者之一,甚至可能在某些领域被边缘化。

情感和心理的冲击也将是巨大的。 人们会对这些新的生命产生怎样的情感?是恐惧?是好奇?是排斥?还是接纳?如果人类男性对这些类人生物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这些类人生物也愿意与之结合,那么这将引发新一轮的伦理和道德困境。更何况,如果这些类人生物在智力上与人类相当,甚至更高,她们拥有自己的社会和文化,那么人类与她们的互动将更加复杂,可能伴随着信任、误解、甚至冲突。

另一种可能性是,这些类人生物本身就是一种“设计”。 比如,她们是被某个超级文明创造出来,用来“替代”或者“改造”人类,以达到某种目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人类的灭绝可能是一个预设的议程。她们的出现可能只是第一步,后续可能会有更直接的干预措施。

当然,也存在其他可能性。 也许人类能够与这些类人生物和谐共处,甚至形成一种新的共生关系。也许人类能够学习她们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实现物种的升级或进化。但就“灭绝”这个词而言,如果仅仅是外表无异,但内部的“生物特性”或“社会属性”存在根本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导致了生存竞争的失衡,那么灭绝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

灭绝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它可能体现在人类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年轻一代的男性越来越难找到伴侣,社会结构开始瓦解,男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最终,如果人类无法适应这个新的生态位,或者无法找到与这些新物种共存的模式,那么随着人口的自然老龄化和死亡,人类这个物种最终可能会因为无法完成代际更替而走向终结。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场景。它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问题,更是一个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和哲学层面的巨大挑战。如果地球上出现一种与人类女性无异的雌性类人生物,人类的命运将取决于许多相互关联的因素,而“灭绝”并非不可能,它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警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自然界中就有类似的例子。

在果蝇中,有些果蝇X染色体上会携带一个SR基因。这个基因的产物可以抑制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因此携带了SR的基因的雄性果蝇会产下大部分的后代都是雌性。而且它是可以遗传的,也就说后代也会多生雌性。

是不是听起来很像题目中设定的“魔物”?

但是实验最后的结果并不是雄性消失、果蝇灭绝,而是雄性果蝇数量从一开始不足20%,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提高,最后预计变成50%[1]


为什么呢?因为在雄性数量低于雌性的时候,雄性有择偶优势(不愁找不到伴侣)。因此对于父母来说,最好的演化策略就是多生雄性。因此“容易产下雄性”的基因就会有选择优势,直到雌雄比例接近1:1。这就是著名的“费雪原理”的简单解释。[2]

而题目是一种比果蝇实验更加极端的情况。因为魔物只会产生女性后代(而且还不携带男方的基因,更惨),男性比例更低,因此生男孩有选择优势。那对于一个男性来讲找什么女性最能让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呢?颜值低于9分的女性(因为题目设定“这些雌性魔物,有且只有雌性,没有雄性,她们天生都是颜值9分,身材火辣性感的漂亮妹子”)。那些天生就对颜值不太感兴趣的男性更有可能找颜值低于9分的女性,因此也更有可能得到更有择偶优势的男性后代。而那些后代很有可能继承了这种对颜值的天生不感兴趣,在接下来的演化进程中继续占有优势。

最后,人类男性会变得不找颜值过高的女性,人类女性也会相应的下降颜值,以迎合男性需求(指演化策略,并非社会学意义,切勿过度解读),并和高颜值的魔物区分。

如果魔物也具有演化的条件(较大的种群数量,突变,可遗传的个体差异等等),她们也会朝着低颜值的方向演化。

然而题目的另一条设定封死了这条路:

这些后代也只会是雌性魔物后代,而且,这些魔物后代会更加美丽性感

欢声笑语打出GG

参考

  1. ^ https://www.genetics.org/content/148/2/719
  2.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sher%27s_principle
user avatar

题主低估自然选择的力量了。


互联网上这样的雌性魔物不要太多:

无论男性是高矮胖瘦,帅气逼人还是丑陋无比对这种生物来说都不在乎。

这些魔物俘获男性(甚至也会俘获部分女性),并通过人类之手得意繁衍生息,各个性感美丽。她们的后代自然不会继承父亲的DNA,只会繁育女性魔人。

已有无数人类男性被她们性吸引所俘获,甚至主动放弃和人类女性繁殖的机会,天天和这些魔物朝夕相处。尤其是在某岛国,这些魔物尤为泛滥,并通过网络入侵到了我国。

虽然她们大部分是纸片人,并不是受到所有人的亲睐,但不少也已经开始3D化。

今天,人类资本家正在积极打造元宇宙世界,未来她们有可能以完美人类女性的形象出现在虚拟世界,带给男性绝对真实的情感和两性体验。

那么,那个时候人类毁灭吗?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考虑一个问题:人类求偶为什么要看颜值?

神经科学上来说,无论我们进行面孔识别,还是看到好看的面孔,都会激活大脑的相关额叶,并建立奖赏机制[1]

人会看颜值择偶,那其它动物呢?

如果我们把时间往上推,推到足够的远,甚至我们的祖先还没有高级意识的时候,自然无所谓什么颜值,无所谓什么身材。

当我们的祖先还是更猴这种原始而小型的灵长类时,雌雄的体型差异并不明显。

它们进行求偶的时候,可能通过毛发光泽、排泄物、歌唱,甚至舞蹈等进行求偶。

我们可以通过其它小型哺乳动物的求偶行为,进行推测。

例如,每当求偶季节,雌鼠就会排出含有性信息素的尿液。当雄鼠品尝后,确定是自己中意的那个她,就会用超声波放声歌唱,进行求偶[2]

雄鼠对雌鼠尿液进行判断时,主要从性信息素中判断两个信息:健康+发情期状态。

  • 只有足够健康,且处于发情状态的雌鼠,才有利于雄鼠交配并传播基因。

而雌鼠通过对雄鼠歌声,也可以获得两个信息:健康+足够的强壮。

  • 只有足够健康和强壮,生下的幼崽才强壮,可以大大提高存活率。

而人类的远祖,一开始也和老鼠一样拥有发情期,它们的求偶更加接近生殖本能。

此时只有很原始的大脑,以及很初级的意识,并不能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求偶。相反,最开始的求偶,可能是随机的。

经过自然选择,那些不健康的逐渐被淘汰,而与健康相关的性状就会被强化,于是就会形成性选择的偏好。

例如,绝大多数的雌鸟,会选择对鸟巢精心设计(园丁鸟)、或拥有漂亮羽毛(孔雀)、或能歌善舞(华美极乐鸟)的雄鸟。

性选择偏好,可以完全改变物种的外观和行为,所以又被称为性二态性。

选择压力可能偏向雄性,也可能偏向雌性。

刚才提到的华美极乐鸟就是典型的雌性选择雄性,而且对于一般的哺乳动物来说,这些鸟类的性选择相当的内卷。

  • 就像雄孔雀尾巴,就是过度内卷的标志,本质上相当于向雄鸟炫耀:看哥拥有这么牛逼的尾巴还不影响生存能力,赶紧和我生小北鼻吧。

不得不说,其实人类也有这样的行为,有一些中二青年为了求偶,可能会做一些威胁生命的冒险行为。最后反而被大自然淘汰了。

通常来说,大型哺乳动物,除了斑鬣狗这样的母系社会,一般都是雄性更加的强壮,通过雄性竞争简单粗暴解决生殖问题。虽然雄性是强势的一方,但外观的选择压力却还是在雄性身上,从而让雄性变得更加的强壮,以及有了威风凛凛的鬃毛。

强壮不仅代表着健康和优良基因,也能保护后代和族群。

而对于雌性的选择就简单粗暴很多了,只需要是个健康雌性,且能判断发情期就可以。

人类作为大型哺乳动物,其实是有此共性的。从旧世界猴(猕猴)到黑猩猩,再到人类,雄性都比雌性的体型更大。

但是,人类在进化成人的过程中,对女性的性选择发生了变化。

我们不难看出,无论猕猴还是黑猩猩,雌性除了比雄性个子更小之外,外观上的差异其实很小。

而人类两性体型差异如此之大,主要和直立行走隐藏性器官有关。

人类之外的灵长类,在发情期的时候,通过暴露生殖器来吸引异性。

直立行走之后,臀部和胸部就逐渐成了生殖器的替代,往更加具有生殖能力外观的方向进化。

例如宽大的臀部,意味着宽大的盆腔,具有更高生产能力。

乳房象征着哺乳能力,象征着后代的生存能力。长达300万年的选择压力,甚至让人类女性拥有了永久性的乳房。

除此之外,隐藏了性器官,人类男性对性成熟的判断,也往往只能通过面孔来判断。所以单纯从生殖本能上来说,男性更倾向选择从胸部和臀部看起来已经性成熟,但从面孔判断,又十分年轻的女性。

开篇提到的诸多魔物,之所以能吸引男性,正式利用了这样的性心理。

另外,人类祖先至少长达2000万年的进化旅程中,都是社群动物,面孔本身就具有身份识别的意义。即便不考虑性选择,那些看起来就舒服、健康的面孔,自然而然会取得优势地位。

人类皮肤褪掉长毛之后,干净白皙的皮肤、匀称的面孔,自然就成了健康的判断标准。

而对人类各个族群的面孔进行大数据合成平均面孔后,会发现,这恰恰是人类认为足够美的面孔。

虽然因为审美需求,我们有时候并不要求过于对称:

但这足以说明,人类的审美其实是,共性远远大于差异性。

综合反馈到性选择上来说:

并不男性一开始就天生喜欢选择「身材火辣性感的漂亮妹子」,而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男性面对捉摸不定的女性生理周期,不得不进化出外貌选择,而这个选择,又进一步改变了女性的体貌。


说了这么多,终于回到了最初的问题:

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出现一种雌性类人生物,这些类人生物与人类女性在外表上无区别,长此以往人类会灭绝吗?

恰恰和很多人理解的相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并不是人类灭绝,反而可能是这些魔物灭绝。

通过诸多的社会现象,以及从人类近亲的猿类来观察,其实人类男性对女性体貌的选择,往往体现在性竞争压力足够小的时候,而当性竞争压力足够大的时候,往往会大大降低体貌的标准。甚至某些国家,还可能出现对人类女性之外的雌性发生关系的行为。

而人类作为社群动物,两性结合往往也是家庭结合,会考虑更多的利益。

其实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传递自己基因的生殖才是性选择的根本:

纯粹性感火辣的魔物,在生殖繁衍面前并不一定占得了上风。

性感火辣本质是为了生殖建立的奖赏机制,人类男性和其它的雄性动物并没有什么两样,都会更加倾向于传递自己更多的基因。和性感魔物相处足够多的时间后,男性总会想方设法地传递自己的基因。

如果性感魔物仅仅是依靠人类女性体貌特征,是永远无法把男性魅惑到不与魔物之外的女性繁衍生息的。

总的来说,魔物的存在,让男性对女性的体貌选择产生不利因素。而样的选择压力很大,进化其实是相当快的。正常情况下人类两性性状可能需要数十万年才能有明显差异,但在这样的强选择下,可能只需要数万年。

数万年之后,性感火辣的体貌,很有可能便不再是男性对女性择偶的判断条件之一。男性可能会诞生新的标准,去判断足够健康和适合繁衍后代的女性。

这样魔物没有了生存的土壤,自然而然就灭绝了。

当然,如果魔物对人类女性的性竞争并不是那么强,那么魔物、男性,以及女性则可能长期共存。根据人类社会现在的发展状况来说,魔物已经在长期共存,或者即将长期共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极端的情况,那就是魔物随着人类的审美进化(包括内在)。

这种情况下人类要不灭绝,就需要人类男性退化成这样的唯一择偶标准:

只要是能生的人类女性就行。

参考

  1. ^ ^abChatterjee, A., Thomas, A., Smith, S. E., & Aguirre, G. K. (2009). The neural response to facial attractiveness. Neuropsychology, 23, 135–143.
  2. ^ Holy G T E . Sex Selectivity of Mouse Ultrasonic Songs[J]. Chemical Senses, 2007, 32(5):463-473.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