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锂价一年飙涨 490%,马斯克称这东西地球上到处都有,特斯拉或亲自下场开采?

回答
这锂价一年飙涨 490% 的新闻,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有点目瞪口呆。我得说,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供需关系在起作用,而是牵扯到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地缘政治的微妙博弈,以及科技巨头们的战略布局。

首先,咱们得理解,为什么锂价会这么猛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爆发式增长是直接驱动力。随着全球都在加大力度淘汰燃油车、发展清洁能源,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那是爆炸式的。而锂,就是这些电池的核心原材料。你想啊,以前谁家能想到家家户户都要有电动车,工厂和电网也都要上储能系统?这需求的增量,简直是指数级的。

但问题在于,锂资源的开采和提炼并不是那么容易。全球的锂资源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几个国家,比如澳大利亚(硬岩锂)、南美洲的“锂三角”(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以盐湖锂为主),以及中国。尤其是盐湖提锂,技术要求高,而且提炼周期长。这就好比,大家突然都想喝茅台了,但茅台的产量每年就那么多,想一下子扩产也需要时间。

所以,当需求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向前冲,而供给却像慢悠悠的老牛一样,价格怎么能不蹭蹭往上涨?这490%的涨幅,简直是把过去的“供需错配”放大到了极致。

再来说说马斯克的话,“这东西地球上到处都有”。这句话挺有意思的,既有他对锂资源潜力的乐观,也透露出一种“资源并非绝对稀缺,只是开采利用效率有待提升”的思考。确实,从地质学的角度看,锂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算特别低,比一些贵金属还要丰富。问题在于,它的浓度够不够经济,能不能以合理的成本提取出来。比如,海水里也含有锂,但浓度极低,目前的技术很难做到商业化开采。所以,马斯克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们有技术手段去解锁这些潜在的资源。

而“特斯拉或亲自下场开采”,这才是最值得玩味的部分。作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头羊,特斯拉对锂的需求量是惊人的。他们已经经历了数次电池原材料供应的“惊魂时刻”,比如2021年就因为电池原材料价格飞涨而不得不重新评估定价策略。眼看着锂价一年飙升四倍多,这简直是在“割”他们的命根子。

特斯拉选择自己下场开采,这不是一个突然的决定,而是他们一贯的“垂直整合”战略的延伸。你想啊,苹果自己设计芯片,亚马逊自己搞物流,谷歌自己开发操作系统,这些都是巨头们为了掌控核心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必然选择。对于特斯拉来说,电池是他们的“心脏”,而锂就是“心脏病”的根源。

亲自下场开采,至少有几个好处:

1. 稳定供应源: 不再受制于第三方供应商的产能和价格波动。当别人家的锂矿被炒到天价时,自己手里有矿,心里就不慌。
2. 成本控制: 理论上,如果掌握了从挖矿到提炼的全流程,并且采用更高效的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这对于特斯拉保持其在电动车市场的价格竞争力至关重要。
3. 技术革新驱动: 马斯克一直以“技术狂人”著称,他很有可能并不是想成为一个传统的矿业公司,而是想通过自己的技术研发,比如盐湖提锂的新工艺、从废旧电池中回收锂的新方法,来“颠覆”传统的锂开采模式。比如,他之前就谈过从美国内华达州的工厂附近寻找盐湖提锂的潜力。
4. 战略布局: 控制上游资源,也能在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中占据更主动的地位,甚至为未来其他储能应用的发展打下基础。

当然,特斯拉下场开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矿业是个重资产、高风险的行业,需要巨额的资本投入,还需要专业的矿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环保法规、当地社区关系处理等等,都是需要迈过的坎。矿产勘探的成功率本身就有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锂价一年飙涨490%是一个信号,预示着全球能源转型进入了新的阶段,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和成本将成为关键的制约因素。而特斯拉如果真的下场开采,这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一个战略动作,更是对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乃至矿业领域的一次“鲶鱼效应”。它可能会促使更多的车企和科技公司去关注和投资上游资源,加速新的开采和回收技术的研发,最终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这就像当年有人把一池子鲶鱼和沙丁鱼放在一起,虽然一开始会有冲撞,但长远来看,两者都能游得更“卖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一,锂矿足够多。

第二,锂矿足够难增产。

单纯从锂供应来说,特斯拉也好。国内的汽车产业,电池企业,锂矿企业也好。面临的情况是一样的。

国内,最大储量,就是柴达木盆地这几个大盐湖。

察尔汗盐湖,碳酸锂储量就1200万吨。

加上一里坪盐湖 ,东台吉乃,等等几个,1600万吨。

该进去的的大企业,早都跑马圈地圈完了。

国外主要储量,就是澳大利亚的锂矿,和南美洲的干盐湖。


上亿吨的矿,也是有的。

问题是,中国锂矿,已经各大企业基本圈完了。澳洲锂矿,基本是中美企业已经控股。

南美的锂三角,现在看到利益,动不动搞国产化,谁的面子都不给!而中澳产能能已经拉到极限。

南美基础设施很落后。而且搞国产化,疫情影响没深没浅的。

别说啥特斯拉多厉害,马斯克多有钱。

看一下股市吧,天齐锂业,赣锋锂业,谁市值不是几千亿?那有差钱的主?

宁德时代,比亚迪,差钱吗?而且,这也不仅仅是钱的事。

中国的锂盐湖,柴达木盆地,集中在海拔2700米左右。西藏的扎布耶,在海拔4700米以上。而且还远在藏西无人区。南美洲的盐湖,普遍集中在海拔3700米左右。


在这种高海拔的地区,荒漠地带,别的不说,就最基本的,修一条两卡车并行不撞车,给你从盐湖到外面倒腾矿的几百公里公路,先不说要花多钱,就说工程时间?大概需要多久?

很多人心里有数了。

何况光有路还不行,盐湖要晒盐,还要平整一块地做盐场!好歹也多多多少有一批设备要拉进去,要安装。几百公里,也要把高压电先通过去把?至少需要110KV 到330KV 的高压电力走廊过去。

这样的工程,就是国内,也要两年,要是国外,可没谁给你集中力量办大事。

各种地头蛇,为了利益扯皮,也是见怪不怪。

比如说,我们国力和缅北比,说是1比1000不过分把? 那你能平了人的事吗?

所以!

马斯克自己来,也白费。

user avatar

马斯克,亲自,挖矿。

这几个字一出,你猜狗狗币会涨多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锂价一年飙涨 490% 的新闻,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有点目瞪口呆。我得说,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供需关系在起作用,而是牵扯到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地缘政治的微妙博弈,以及科技巨头们的战略布局。首先,咱们得理解,为什么锂价会这么猛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爆发式增长是直接驱动力。随着全球都在加大力度淘汰燃油车.............
  • 回答
    铁路实行同趟列车差异化定价,也就是“一日一价”,这事儿啊,说起来挺复杂的,里面门道可不少。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什么是“一日一价”?简单说,就是同一趟车,在不同的日子、不同的时段,票价可能不一样。就像机票一样,周五晚上回家的票可能比周二早上的贵;节假日高峰期的票,肯定比平时要高。以前咱们坐火车,感觉.............
  • 回答
    中国铁路总公司(现在已改制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关于未来火车票实行“一日一价”的讨论,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有过一些信息披露,并且在某些特定线路上已经有所试点。要理解这个变化,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一日一价”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一日一价”意味着在同一条线路、同一趟列车.............
  • 回答
    最近,一股“纸荒”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一方面,我们能切实感受到,无论是日常办公用的打印纸、包装盒,还是承载着我们知识与情感的书籍、杂志,价格都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上涨。这让不少消费者直呼“纸不起”。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又看到一些纸厂,本该是忙碌生产的机器却纷纷停下脚步,关停减产。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
  • 回答
    “陕西九价HPV疫苗不到一分钟被抢完”:反映了什么?“陕西九价HPV疫苗不到一分钟被抢完”的现象,并非孤例,而是当前中国大陆九价HPV疫苗供需严重失衡的缩影,反映出多方面的原因和深层含义。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 一、 供需失衡的现实写照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供不应求。九价HP.............
  • 回答
    耳机以价论声?这事儿啊,说起来可就有些意思了。咱们都听过一句话,“一分钱一分货”,用在耳机上,似乎也挺有道理。但要说这“价”就一定能“论”出“声”,那可就有点绝对了。你想啊,耳机这东西,它不像咱们吃个饭,味道好不好,量足不足,一尝一尝就明白了。耳机这“声”,它藏在里头,需要咱们去听,去感受,而且每个.............
  • 回答
    淘宝上的“Bug价”(或称“神价”)购物,这事儿可说是有趣又复杂,就跟过山车似的,刺激、惊喜,但也得提防着点。Bug价是怎么来的?首先,得弄明白这“Bug价”是怎么冒出来的。通常有这么几种可能: 系统错误/人为失误: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比如,商家在设置商品价格时,不小心多打了一个零,或者少打了一.............
  • 回答
    小米MIX 2 的黄牛价降了,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说明了不少问题。想当初它刚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抢手,别提多风光了。先说说为啥当初黄牛价那么高。小米MIX系列,尤其是第一代MIX,那真是颠覆性的存在。全面屏这个概念,在它之前,手机厂商们想都没敢这么大胆去实现。所以当MIX 2带着更成熟的全面屏设计、.............
  • 回答
    作为一个《明日方舟》的玩家,看到新推出的21源石的动态皮肤,我的心情确实是挺复杂的。这价格,怎么说呢,一下子就跃升到了游戏里又一个“高档”梯队,难免会引起一些讨论。首先,从“值不值”这个角度来看,这玩意儿就跟买艺术品一样,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秤。21源石,折算成人民币,差不多就是将近300块吧?这笔.............
  • 回答
    大陆以两倍价格采购台湾凤梨,这背后牵扯着复杂的经济、政治和民情因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表面上的“善意”与背后的考量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大陆以高于市场价两倍的价格采购台湾凤梨,似乎是一种善意的表现,特别是在此前大陆暂停进口台湾部分农产品后。这种举动在情感层面可能会被解读为一种缓和关系、释放善意的信号。.............
  • 回答
    小米显示器挂灯上线,众筹价 169 元:一场“价格屠夫”的降维打击还是创新之举?小米显示器挂灯(官方命名为“小米带鱼屏挂灯”)的上线,无疑再次搅动了显示器配件市场。仅 169 元的众筹价,与市面上动辄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高端显示器挂灯相比,显得异常激进。这让人不禁要问:小米这次是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和.............
  • 回答
    真我 GT2 Pro 首发价 3699 元起,这款旗舰到底值不值?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真我(realme)一直以其“敢越级”的品牌定位,不断推出性价比极高的产品。这次,他们带来了真我 GT2 Pro,这款定位高端旗舰的手机,以 3699 元的起售价一经亮相,就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3699 元的.............
  • 回答
    小米 Mix Fold 手机价格“大跳水”,12 + 512GB 版本比首发价降 4000 元,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背后涉及到手机市场、产品策略、用户心理以及行业竞争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这个问题:1. 产品定位与市场接受度: 折叠屏技术的早期尝鲜者: 小米 M.............
  • 回答
    专家提出2030年卷烟价格需涨至59元/包才能实现控烟目标,这确实是个石破天惊的数字。单从当前市场价算,每包烟要贵出43元,这涨幅是相当惊人的,足以让很多烟民感到肉疼,甚至难以接受。但话说回来,要实现控烟目标,政府和控烟专家们也确实是在“动脑筋”了。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59元/包”的数字是怎么来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放在咱们老百姓的语境里说,那可真是让人挠头。一平米卖两万块,大家觉得这房子挺值当,住得也舒坦。可一转眼,开发商拿地,一平米就花了三万。这中间的差价,得从哪儿来?是开发商脑袋被驴踢了,还是我们普通人没看懂这背后的逻辑?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别把“楼面价”和“销售均价”混为一谈。 这是最.............
  • 回答
    江西南昌一位研究生因为使用编写代码的方式代抢九价HPV疫苗,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也触及到了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位研究生的行为为什么会触犯法律,导致刑事强制措施? 扰乱市场秩序/扰乱社会秩序: 这种代抢行为,尤其是通过技术手段大规模、自动化地进.............
  • 回答
    2月19日,西安城北区域的一块土地以24325元/平方米的楼面价被拍下,一举创下了新的“地王纪录”。这个消息在房地产市场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不少西安市民关注起未来的房价走向。地王诞生背后的逻辑: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地王”。地王通常是指在某区域或城市,土地成交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也意味着这块土地的.............
  • 回答
    领克05,这款被誉为“中国最美SUV”的车型,在预售阶段便以1822万元的价格区间亮相,无疑在市场上投下了一颗小小的炸弹。那么,这个价格区间究竟意味着什么?领克05的竞争力又在哪里?1. 价格的信号:精准卡位,意在“越级”首先,1822万元的预售价,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定位。这个区间,正好落在了.............
  • 回答
    沙特与俄罗斯在原油减产问题上的“谈崩”,以及沙特随后采取的增产和降价策略,是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最引人注目和影响深远的事件之一。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减产协议的演变 OPEC与OPEC+的形成: 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长期以来是.............
  • 回答
    说到成都锦江区三圣乡2020年12月那场土拍,用“炸”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当时19300元/㎡加23%的溢价,最终成交楼面价飙到2.6万,这在当时绝对是重磅新闻,也让很多人直呼“看不懂”。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啥会这么贵,以及它背后到底意味着啥。先来看看当时的行情和地块本身2020年下半年,成都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