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长沙有哪些好吃的本地小吃?

回答
长沙,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她的灵魂藏匿在街头巷尾、藏匿在热气腾腾的碗碟里。要说长沙的好吃的本地小吃,那可真是说不完,每一口都是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故事。

1. 臭豆腐:来了长沙,不吃臭豆腐,等于没来!

提到长沙小吃,第一个跳出来的必然是臭豆腐。别被那股“冲”味儿吓到,这可是长沙人的“硬通货”。

关于“臭”: 长沙臭豆腐的“臭”,其实是一种发酵的香。豆腐在特制的卤水中浸泡发酵,产生一种独特的风味。好的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香得让你停不下来。
制作工艺: 选用的豆子要好,做的豆腐要嫩。然后就是那秘制的卤水,里面加了什么料,只有少数老店才知道。然后把豆腐切成小块,油锅里炸至两面金黄,外酥里嫩。
灵魂调料: 炸好的臭豆腐,淋上辣椒油、花椒面、蒜泥、香菜末……这才是一碗合格的长沙臭豆腐。咬一口,外壳酥脆,内里却像吸满了汤汁的豆腐,软嫩无比,辣味、咸味、麻味、鲜味在嘴里爆炸,那种满足感,绝了!
推荐去处: 黑色经典、罗记臭豆腐、五娭毵臭豆腐,这些都是长沙人心目中的经典老店,虽然有些连锁店,但味道依旧在线。

2. 糖油粑粑:甜糯的幸福滋味

这名字听起来就软绵绵、甜丝丝的,没错,糖油粑粑就是长沙人心中那种治愈系的甜点。

特点: 用糯米粉揉成小圆球,然后下油锅煎炸。炸到表面金黄,再裹上一层熬好的糖浆。
口感: 外皮有一点点焦香,里面是软糯Q弹的糯米,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油香味。有时候你会吃到一点点糯米饭的颗粒感,那才是最正宗的。
吃法: 刚出锅的热乎乎的糖油粑粑,直接拿在手里吃,那种温暖的甜意,能驱散一切不开心。
推荐去处: 很多街边小摊都能找到,但要想吃到口感最好的,可以试试一些老字号或者人流量大的路边摊,往往生意好的,味道差不了。

3. 唆螺:挑战你的味蕾极限

这玩意儿,看着就让人跃跃欲试,也挑战着你是否够“长沙”。

特色: 小小的田螺,经过老板的巧手处理,用辣椒、大蒜、生姜、紫苏等多种香料爆炒。
怎么“唆”: 吃唆螺是门技术活!你得找到螺的“尾巴”,用嘴用力一吸,把里面鲜美的汤汁和螺肉一起吸出来。要是吸不上来,就得用牙签慢慢挑。
味道: 鲜、辣、香,螺肉本身的味道带着海鲜的鲜甜,加上重口味的调料,那滋味,简直绝了!配上一瓶冰啤酒,绝对是夏夜里最爽的享受。
推荐去处: 湘江边、解放西路附近的很多烧烤店、夜宵摊都有,而且一般都做得非常地道。

4. 猪油拌饭:简单却不失浓郁

这听起来平平无奇,却是很多长沙人从小吃到大的味道,是家常饭里的“硬菜”。

原料: 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加一勺猪油,再根据喜好撒上葱花、酱油、盐。
精髓: 猪油的香气渗透进每一粒米饭,让米饭变得油润、饱满,口感瞬间提升。简单的酱油盐,恰到好处地调出饭的鲜甜。
变化: 现在很多地方还会加上榨菜粒、肉松、香菇丁等,让拌饭的层次更丰富,但最经典的,还是那最简单的猪油拌饭。
推荐去处: 很多家常菜馆,或者一些主打老长沙味道的餐厅,都会有这道菜。

5. 刮凉粉:夏日里的清凉使者

在炎炎夏日,一碗凉粉下肚,瞬间清凉透顶。

特点: 和北方的凉粉不太一样,长沙的凉粉口感更细腻,更像果冻,是纯手工制作。
浇头: 关键在于上面的浇头,通常有辣椒油、蒜泥、醋、酱油、葱花、香菜、芝麻等。
味道: 凉粉本身没有什么味道,但它是个绝佳的“载体”,能把各种调料的味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酸、辣、香,拌匀了吃,爽滑又开胃。
推荐去处: 很多小吃店、街边摊都有,尤其是夏天,非常受欢迎。

6. 烧烤:夜市的灵魂,宵夜的王者

长沙的烧烤,绝对是小吃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夜市的烟火气,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种类繁多: 各种肉串、蔬菜、海鲜,应有尽有。羊肉串、牛肉串、鸡翅、茄子、豆腐皮、玉米……每一样都烤得油光锃亮,香气四溢。
特色调料: 这里的烧烤,调料是灵魂。辣椒粉、孜然粉、芝麻,尤其是那特制的辣椒油,是长沙烧烤的“点睛之笔”,让所有的食材都变得无比诱人。
吃法: 最好是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一边撸串,一边聊天,感受那份无拘无束的畅快。
推荐去处: 长沙的夜市,比如南门口、太平街、四方坪夜市,都有很多不错的烧烤摊,可以一路吃过去,总能找到你心仪的那个味道。

7. 酱油拌饭:比猪油拌饭更便捷的选择

和猪油拌饭类似,但更加清爽一些。

特点: 和猪油拌饭一样,也是以米饭为基础,只是这次淋上的是酱油。
变化: 酱油拌饭在很多地方会加入一些小葱、榨菜丁、香菜等,让味道更加丰富。
口味: 酱油的咸香和米饭的香甜完美结合,虽然简单,但却能勾起很多人的食欲,是很多长沙人回忆中的味道。
推荐去处: 很多小吃店、面馆里都可以找到,也有很多家庭会自己做。

8. 臭鳜鱼:这可不是普通的小吃,但绝对值得一试

虽然严格来说臭鳜鱼算是一道菜,但它在长沙小吃界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而且它的“臭”和臭豆腐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关于“臭”: 臭鳜鱼的“臭”是因为它经过腌制发酵,产生的独特风味。闻起来有股类似臭豆腐的味道,但入口却是咸鲜醇厚,鱼肉紧实,带有独特的韧劲。
烹饪: 通常是红烧或者徽州做法,汤汁浓郁,搭配米饭,简直绝了!
推荐去处: 一些主打湘菜或者徽菜的餐厅,都可以找到这道菜。

结语

长沙的小吃,不只是满足你的口腹之欲,更是让你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和热情。下次来长沙,别急着去大餐馆,不妨放慢脚步,钻进那些不起眼的小巷,尝尝这些藏匿在市井里的美味,你会发现,长沙的好吃,远不止于此。每一口,都藏着一个故事,等你慢慢品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时隔四年来更新了。

在外地求学工作后一有假期就要回长沙找这些专属长沙的味道。和四年前写的角度不一样了,之前推的一些店倒了改名了正好也更新一下推荐店家名单。稍微调整了一下小吃顺序,加了些之前遗漏的种类,且修正了一些修辞。

1.葱油粑粑

葱油粑粑是用油炸拌了葱的梗米糊,并不是直接用葱油炸的。口感是外层脆,中空且软。湖南的葱多为胡葱,基本都是用葱味更浓的幼葱来做葱油饼。

葱油饼这几年越来越少见,在各种小巷子、菜市场门口能碰到有卖的就会买来吃。图片是在 [ 超超水饺 ] 拍的,口感是不错可惜葱味较弱。


2.刮凉粉

刮凉粉是绿豆粉调成糊装入碗,凝固后反扣出来,用布满洞洞的凉粉刮子刮成条,再加入佐料拌匀。

也是越来越难在长沙找到卖刮凉粉的摊子了,近期吃到最好吃的刮凉粉是一家在地图和大众点评上都搜不到的、一对嗲嗲娭毑推的红推车上买的。大概位置是在开福区毛家巷一生缘商务宾馆附近,一个叫“北方烧饼”门面门口,下午3-4点才出摊。

在岳麓山靠近南大门麦当劳甜品站处的小卖部卖的味道也不错。

提到刮凉粉就顺便讲一下凉面吧。凉面是各地都有的一个小吃,不过长沙人不太爱麻酱也不太在意“挂汁”,所以湘派凉面会把芝麻酱调稀,辅以腐乳水、萝卜干、姜蒜水等。长沙目前最好吃的凉面是 [ 乔伯凉面 ],最好的,没有之一。


3.糖油坨坨 / 糖油粑粑

片糖熬一锅,再把糯米粉搓成球或者饼下锅炸至金黄。口感有别于四川的糖油果子,糖油粑粑是实心的、外脆里软糯的口感。

在路边有很多小推车都有卖糖油粑粑/糖油坨坨,个人最常去吃的吃 [ 金记糖油坨坨 ][ 李公庙糖油粑粑 ] 在老长沙心中也是非常有地位的,不过因为老板任性的开门时间,我一直没吃上。


4.麻油猪血(龙脂猪血)、荷兰粉、白立丸(三合一)

把这三写在一起就是因为经常被做成三合一。
荷兰粉是蚕豆粉制成的粉坨切片,口感比较近似于刮凉粉,但是没刮凉粉那么弹。白立丸就是圆粒形米豆腐。

[ 华南小吃 ][ 长坡馄饨 ]等老店就可以一次性吃到这三样东西。


5.小钵子甜酒

小钵子甜酒专门指代比较“生”的糯米酒,发酵时间大概在一天左右。吃起来的口感是米粒偏硬,若发酵时间短则偏甜,发酵时间稍长则口味微微酸带一点气泡感。

我个人喜欢吃 [ 杨嗲甜酒 ] [ 郭福娭毑 ],不过杨嗲甜酒最近是换儿子接班,去了好几次都是吃到了发酵时间不太够的甜酒,反倒现在是去得少了。


6.猪油拌粉

猪油粉通常是米粉煮熟沥干,再拌上龙牌酱油、辣椒面、味精、猪油等调料拌匀。猪油粉分量通常只有1两左右。

文庙坪附近一条街都是卖猪油粉的,个人去得最多的是 [ 大脑壳 ],朋友更喜欢 [ 玲玲 ]。从五一新村搬去中山亭的 [ 肖胖子 ] 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7.紫苏桃子姜

紫苏桃子姜应该算是长沙的新派小吃,湖南盛产桃子,长沙人又偏爱紫苏,于是有了这道开胃渍物。

发明者是位于东瓜山的 [ 幸福味道 ],不过我最常买的地方是位于文庙坪的一印有 [ 娜不一样 ] 的木质推车。各大饭店现在都有做这道小吃啦,味道差异并不是太大。


8.酱卤

酱板鸭、酱猪蹄都属于这个范畴。酱板鸭大概是我推荐外地朋友买长沙手信的首选…

酱卤的东西满大街都能买,[ 仙都辣酱鸭 ] [ 金源元 ] [金湘权]都是本地人喜欢吃的品牌。


9.捆鸡

分荤素两种,素捆鸡是类似豆干的口感。老湘菜馆子菜市场的凉菜摊子都有卖,比较网红的是南门口菜市场的 [ 浪哥捆鸡 ] 和荷花池菜市场周边的两个流动摊位,不过我是觉得没有味道做得太特别的。


10.香油饼

无馅梗米糊,全靠油、芝麻与面的筋道组成好味道。刚炸出锅的最为酥软,嚼上去回味十足。

香油饼仅有 [ 陈记油货店 ] 一家店有卖。


11.这个我也不资道叫什么!

糯米饼煎焦脆了划开往里面塞酸菜。小时候经常在定王台的桥底下吃到,但是现在很少见了,节假日登高路一带有出没。


12.唆螺

这是被口味虾掩盖光芒的夜宵必点吧。田螺较小,单独挑肉吃肯定是没那么爽快的,所以湖南人吃田螺的习惯是直接对着螺口子用嘴把螺肉连带汤汁一起“嗦”出来。


13.压轴当然是臭豆腐

口味重吃多了非常进味的灌汤型(把炸好的臭豆腐戳开,把调味汁塞到豆干里去),像火宫殿那种蘸味型的臭豆腐就完全不感冒了。

照片是 [ 西施臭豆腐 ] ,不过对于长沙来人说最好吃的臭豆腐永远都是家门口的那一家。




米粉碱面对于长沙人来说是属于正餐范畴,不过看到其他回答都有提粉面那就顺带一起说一下好了。碱面和米粉在长沙人心中地位是一样的,拌上玉和醋去中和碱味的同时还会带来一丝丝余甜,同样也是很多老长沙的心头好。

虽说各家粉面店的菜单看起来是一样,无非都是煨码、炒码等等,但是招牌和非招牌的粉/面其实差异还蛮大的,所以我通常一家店几乎只吃一种码的粉/面。比如:

[ 红牛面粉馆 ] ,只爱点牛肉汤粉。其他的码子和面类味道差强人意;

[ 李易面馆 ],只爱麻辣鸭子和麻辣牛肉双拼码的汤面,因为面太好吃倒是一直没在他们家吃粉;

[ 马记粉店 ] (就是那个卖烧麦的马嗲嗲),偏爱星期一的限量供应码(就是一款菜单上没有的码子,只在星期一售卖);

[ 刘百味 ] ,只喜欢炒码子腰肝肚 / 腰肚,配上干粉或者带训干(干拌面),经常需要额外加一勺汤冲淡码子的咸味;

[ 小面馆 ] ,偏爱牛三宝粉/面,这家店碱面和汤头的味道像极了十年前的杨裕兴,这是回忆的味道;

[ 老嘉杀猪粉 ] ,喜欢烫一大堆猪肝盖在粉上,一勺子汤拌着很嫩的猪肝合着粉一起吞下肚;

[ 夏记粉店 ] ,喜欢点肉丸码再加上一大堆免费的酸菜,通常粉面吃不完码子吃得精光,夏记的煨码不错,可惜粉面都不太粘味道;

[ 肆姐面粉馆 ] ,不喜欢点粉面只喜欢点肉饼蒸蛋,大概这是长沙唯一一家没有煎蛋的粉面店吧;

其他没点名的出名老粉面馆,比如 [ 公交新村 ] [ 八一桥 ] ,吃的次数不多但是没给我留下太好印象,公交新村码子足但是味道普普通通,八一桥的粉的『米』感有点重,不够顺滑。不过就近的话倒是可以一试,毕竟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这些店是好吃的。



相关阅读推荐:




额外要说的:
1.老长沙系列的都不好吃。老长沙大香肠不好吃,老长沙炸炸炸不好吃,老长沙肉酱臭豆腐不好吃,老长沙龙虾馆味道一般但是龙虾处理得干净。
2.长沙小吃到底辣不辣取决于你自己放多少辣椒。
3.长沙人不会给推荐去火宫殿吃小吃,但是湘菜楼还是很不错的。
4.景区的不管什么东西基本都不好吃,所以请仅在登高路吃过一次臭豆腐或者糖油粑粑的别瞎喷。
5.坡子街太平街小吃并不多。小吃集中(其实是我喜欢去的 )的地区是:蔡锷北路(吃三合一汤圆葱油饼卤鸡爪刮凉粉)、文运街(好味道苍蝇馆子集中地)、文庙坪(吃糖油坨坨猪油粉牛肉粉凉菜烤排骨铁板烧)、下黎坡巷(吃香油饼撒子三合一甜酒)、南门口(吃葱油饼红薯粑凉面)。都得在巷子里钻来钻去的,不是很好找。

user avatar

8月22日补充,这个答案被我搬运过来也有段时间了,陆陆续续收到一些赞和感谢,感谢认可。之前忘记说明,本答案比较适合只在长沙短暂停留或是刚刚来长沙的人,可能没有太多时间去搜寻街头巷尾的最地道风味,只能在人群集中区跟随大众脚步。不可否认,一座城市的美味小吃从来都遍布大街小巷,每个人心中都有最好味的,答案绝对没有完全列举,各位简单看看,参考便好。不过,想找长沙还有什么好吃的,欢迎关注我的同名微信公举号何大宝哟。


泻药。

有名的长沙本地小吃肯定少不了臭豆腐,问题是,长沙臭豆腐千千万,到底哪家的味道好?

今年四月份我做了一件看上去有点奇葩的事:花整整一天时间吃遍了坡子街和太平街的臭豆腐店

,以下是记录分享,原文发表在我的同名美食公众号何大宝上。望有帮助。

正文:

本文是一篇不完全的长沙臭豆腐测评,测评范围在坡子街和太平街。看完之后,至少可以帮你:

  1. 在坡子街和太平街街区完美避开人群,省下大量排队时间;
  2. 初步了解各家产品的特点,可以按自己喜好选择不同风格的臭豆腐;
  3. 不再被大量东拼西凑人云亦云的美食推荐所蒙蔽,直接吃到最地道美味。

臭豆腐,作为长沙小吃的扛把子,各大本地攻略类公众号推荐过n次。回想许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第一次去了全国闻名的某宫殿,第一次吃到了传说中最正宗、最有名的长沙臭豆腐。

尝过之后,幼小的我感觉被深深欺骗了。

这什么鬼?!我要回家吃我家楼下街边小摊卖的!

后来来长沙念书才发现,臭豆腐行业已经发展得红红火火,各大臭豆腐品牌不光在长沙遍地开花,连锁店都已走出湖南走向全国了。

可是,那么多家臭豆腐,每家都说自己的最正宗最好吃最有湖南特色,一般人大多各有所爱,不见得能说得清各家差别。特别是在太平街和坡子街这样的繁华街区,很多人会觉得,队伍长的一定是最好吃的,于是也一头扎进排队大军。

naive!

没关系,何大宝帮你揭开臭豆腐的真实面目,我们一起走...进...科...学

-开始-

先来两张全家福:

口水擦一擦,咱们慢慢说。


-太平街街区-

太平街街区的显著位置共有臭豆腐店十家,(非显著位置没被我发现的欢迎在后台推荐)我试吃的路线从五一大道太平街口的罗记开始到近解放西路的李四姐结束。

1.罗记(太平街口店,近地下通道口),六元五片。当天下雨,排队人数较以往少一些,之前每次经过时基本都是满满的人围小店面前。


口味评价:口感偏硬,嚼在嘴里有些老了,汤汁酸辣度适中,蒜味适中,豆腐入味程度一般。

综合评价:如果你第一次来长沙太平街,只想走马观花逛一圈,位于街口显著位置的这家是个不错的选择。

2.陈记臭豆腐(太傅膳房对面),五元五片。


口味评价:口感偏软,酥脆程度不够,汤汁香浓,但是入口偏咸,辣味和蒜味都较淡。

综合评价:我宁愿尝尝他家的卤豆腐......

3.民国时代(戏台对面),十元八片。

口味评价:口感较酥脆,汤汁少,又咸又辣,口味单一。

综合评价:看到排队购买的背包客和游客了吗?这应该是他家的主力客源,你懂的。

4.罗记(陶笛店旁边的巷子里),十元八片。


口味评价:本次试吃个人最爱。外酥里嫩,汤多量足。酸辣口,辣度和蒜味适中。

综合评价:仿佛找到了儿时的味道,个人最喜爱的一家。在巷子里开了十七年的老店,简单却干净,吃了臭豆腐我有继续尝他家别的东西的欲望。

5.湘翁(同一条巷子深处),五元五片。


口味评价:酥脆程度一般,比较特别的地方是这家用的是清高汤底,不知道是不是店里同时也卖面条的缘故。但同时缺陷也暴露得比较明显了,味很淡,只有辣酱的辣味突出。

综合评价:店里的卤菜和面条或许味道更好?

6.陈记(祥茂福对面),五元五片。



口味评价:本次试吃最重口的一份,酥脆,酱浓味浓,辣度适中。


综合评价:如果其他家的汤底只能称为汤汁的话,这家的真的是浓浓的酱,喜爱重口味的胖友可以试试。

7.臭百年(MIX音乐吧楼下),五元五片。


口味评价:酥脆程度尚可,汤底用的没加辣椒的蒜汤,蒜味浓辣味淡。

综合评价:吃完记得漱口刷牙,别的也说不出啥了。

8.成师傅臭豆腐,五元五片。


口味评价:和民国食代同样的风格,汤少咸辣。


综合评价:泯然众人,没必要浪费太多时间,最多不吃大蒜和香菜的胖友可以考虑试一下。

9.文和友肉酱臭豆腐,十元六片。


口味评价:比普通臭豆腐多了肉酱,但也就比普通豆腐多了肉酱的咸味而已......其他方面不功不过,平均水准。

综合评价:文和友的大香肠做得风生水起,肉酱臭豆腐也是噱头十足,卖相颜值100分,口感比不上卖相,同时也是本次试吃单块豆腐最贵的一家。如果你有时间愿意排队吃吃也行。

10.李四姐臭豆腐(文和友旁边巷子里,鱼粉店旁边),五元五片。


口味评价:口感酥脆程度尚可,整体偏辣,汤汁入味程度一般。


综合评价:原来的老店搬迁,除了臭豆腐也有酸萝卜豆腐干等其他招牌产品,来购买的多为熟客,总评价中偏上。


写到这里,太平街的臭豆腐店基本被我吃了一遭。不得不说在地理长度并不长的这条街,臭豆腐+糖油粑粑+大香肠的搭配简直可以攻占整个街区。而且各家招牌都很相似,罗氏家族和陈氏家族为臭豆腐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坡子街街区-

坡子街三巨头我就一起说了:


图中从左至右依次是黑色经典,罗记,罗氏(被那个蓝伞小哥挡着了)。队伍长度不相上下。

黑色经典:五元四片,较酥脆,辣度微辣,总体偏干。

罗家:五元四片,口感偏软,比较辣,而且较刺激(我后来被辣得胃痛了)。


罗氏:五元八片,个头较小,个人觉得三家里面综合口感最好的一家,如果你非要在坡子街选一家臭豆腐吃,而且想排队的话,选这家。


综合评价:坡子街三巨头,又名游客之家,每天不论何时经过都是迷之爆满,然而整体水平......谁叫人家店铺地段位置好呢!

总结:吃过了这一回,本年度我应该都不会再去吃臭豆腐。个人精力有限目前也就尝试了以上这些店,而且在长沙庞大的臭豆腐产业面前,我的尝试显得辣么微不足道。

不过没关系,至少这是目前我见过的最丰富的“教你吃臭豆腐”攻略,心里还是有满满满足感的。

总之别忘记我们的目标:

不管臭豆腐有没有加蒜,都不能忘了好好吃饭。


原文在这里,欢迎进来看会儿玩会儿: 这份臭豆腐完全攻略,让你横扫坡子街和太平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