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要从现金流量去分析造假,但是公司现金流量表是造假编制的结果,是不是就分析不出来了?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直击了财务分析中的一个核心难题:当“原材料”本身就是假的时候,我们还能不能从中找出“真相”?

简单来说,如果公司的现金流量表是系统性、全面造假的,那么单纯依赖这张表去“分析”出造假,确实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这张表本身就失去了作为分析依据的可靠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束手无策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并探索分析的可能性:

为什么现金流量表造假会成为分析的“死角”?

现金流量表的核心在于“真实”地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因经营、投资、筹资活动而产生的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它被认为是“最不容易作假”的报表,但“最不容易”不代表“不可能”。

一旦现金流量表被恶意编造,它就变成了一个“伪装”的工具,其内在逻辑和数字会与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产生割裂。

经营活动现金流的“虚增”: 比如,虚构销售收入,然后声称收到了现金;或者夸大应收账款的回收率。
投资活动现金流的“扭曲”: 比如,虚报资产处置收益,谎称收到了现金;或者将不属于投资活动的款项计入投资现金流。
筹资活动现金流的“粉饰”: 比如,虚构借款,声称收到了现金;或者将股东投入的非现金资产价值虚高。

当这些数字都是“数字游戏”的结果,那么我们用“数字游戏”的规则去套,自然很难发现问题,因为它本身就是按照“假规则”玩出来的。 想象一下,你拿着一张被篡改过的地图,想通过地图上的标记来找到隐藏的宝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还能从哪里寻找线索?

虽然直接从“造假”的现金流量表本身去“分析”造假,就像试图从一个假的身体中找出假的器官一样,困难重重,但我们仍然有其他途径,或者说,我们需要跳出这张表,从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细节去审视。

1. 跨期、跨表比对与异常洞察:

历史数据分析: 即使是造假,也可能存在“痕迹”。分析公司历年现金流量表的变动趋势。如果某个时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突然大幅增长,而同期收入增长却不明显,甚至出现下滑,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信号。这种“反常”的增长,如果缺乏合理解释,很可能就是造假的结果。
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勾稽关系: 这是最重要的突破口。
应收账款与经营活动现金流: 如果利润表显示收入大幅增长,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缓慢甚至为负,同时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余额却异常膨胀,这几乎肯定表明存在虚假收入或虚假收款。销售收入转化为现金的能力很差。
存货与经营活动现金流: 如果公司存货余额在大幅增加,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却为负,说明公司产品销售不畅,但现金却被“锁”在了存货里。反之,如果存货在减少,但现金流却没增加,也可能意味着存货的真实性有问题,或者销售是通过其他方式“消化”了存货,但没有体现在现金流上(例如以货抵债)。
预收账款与经营活动现金流: 如果预收账款大幅增加,理论上应该对经营活动现金流有正向贡献。如果预收账款高企,但经营活动现金流依然疲弱,需要警惕。
投资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与资产/负债/权益变动: 比如,如果现金流量表显示“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很大,但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净值却变化不大,这可能意味着支出的资金并没有真正用于购建资产,或者资产的价值被虚报。又比如,如果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很大,但负债或股东权益却没有相应增加,或者增加的幅度远超流入额,则可能存在问题。

2. 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

自由现金流(FCF)分析: 自由现金流是指公司在满足了维持经营和扩张所需的资本性支出后,剩余可供分配给所有资本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的现金。计算公式通常是:经营活动现金流 资本性支出。如果一家公司即使在经营活动现金流看起来不错的表象下,其自由现金流持续为负,说明公司“造血”能力不足,依靠外部融资维持运营,这同样是危险信号。
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率: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的比值,比值小于1表明净利润中包含未实现或非现金的成分。如果这个比值长期小于1,且差距在扩大,可能意味着利润质量不高,存在利润虚报的嫌疑。

3. 非财务信息与外部佐证:

业务实质的审视: 了解公司的真实业务模式。这家公司是否真的具备如此规模的经营能力,能够产生如此多的现金?它的行业地位、竞争对手的现金流表现如何?如果公司业务模式本身就很“虚”,或者行业普遍现金流不佳,那么其异常亮眼的现金流数字就值得怀疑。
第三方信息: 关注新闻报道、行业分析、监管部门的公告、信用评级报告等。如果公司曾有财务造假、欺诈等负面新闻,或者其产品、服务存在争议,这些都可以作为警示信号。
实地调查与访谈: 这是最直接但最困难的方式。通过对公司现场的考察(如工厂、门店)、与公司员工(包括基层员工和管理层)的访谈,可以获得一些“非财务”的信息,例如,观察到的生产经营规模是否与报表数据匹配,员工对公司经营情况的描述是否与报表“完美”契合。
关联方交易的穿透: 很多造假行为会通过复杂的关联方交易来掩盖。需要仔细穿透层层嵌套的关联方,看资金的最终流向和业务的实质。

4. 审计报告的“蛛丝马迹”:

审计意见的类型: 即使是“无保留意见”,也需要关注审计报告中的“关键审计事项”(KAM)以及对某些科目(如收入、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如果审计师花费了大量篇幅去描述某个科目的审计过程,且该科目恰好是公司可能造假的“重灾区”,则需要高度警惕。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合理性: 仔细审查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特别是那些具有较大主观性的项目。如果公司频繁变更会计政策或采用激进的会计估计来“美化”现金流,这本身就是一种警示。

总结一下:

当现金流量表本身是造假的结果,我们不能再把它当作一本“真相账本”来看待。 分析的重点需要从“从现金流量表里找造假”,转移到“通过现金流量表与其他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寻找不一致和异常点”。

这就好比,你要找一个精心伪装过的间谍。你不能只盯着他给你的“身份证明”,而要通过他的一言一行、与他人的互动、他的背景信息,去发现他身份的破绽。

核心思路是:

质疑一切“完美”的数据: 任何一家公司,尤其是在宏观经济不景气或者行业周期性波动时,依然保持“完美”的现金流增长,都值得高度怀疑。
寻找不一致: 现金流量表与其他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之间的不一致,以及公司实际经营状况与报表数据之间的不一致,是发现造假的关键。
关注“不寻常”: 异常的财务比率、异常的交易模式、异常的增长速度,往往是造假的“信号弹”。
利用一切可用信息: 不要局限于财务报表本身,要充分利用非财务信息和第三方信息来辅助判断。

所以,答案不是“分析不出来了”,而是“分析的难度大大增加,且分析的手段需要更深入、更广泛、更具批判性。” 你需要成为一个“侦探”,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分析过上千家上市公司,能做到现金流量表造假的,难之又难。

现金流量表项目需要和银行对账单对应,事务所都要拿到银行的询证函才能签字。

主要有三大类行业,现金流量表可能造假。

一是农林牧副渔,比如当年著名的万福生科,以及后来的獐子岛,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大量的客户、供应商是个人,需要现金交易或者和个人银行卡交易,这就可能导致资金体外循环,现金流量表失真。

二是游戏,由于刷单的存在,一些游戏公司会将资金以营销费等形式转移出去,进行刷单,导致现金流量表失真。这个操作本质上和农林牧副渔是一样的。

三是境外业务比较多的公司,比如雅百特,竟然伪造海外银行存款,伪造银行对账单,这是赤裸裸的犯罪了,破绽比较多,也很容易被发现。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利用财技调换现金流量表的项目。这种危害比较轻,但容易误导投资者。

比如把投资性或者筹资性现金流,转移到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或者反过来,最终实现修饰公司的经营情况的效果。比如一些房地产公司,把从联营公司借来的钱,实质上的筹资性现金流,计入往来款,放入经营性现金流,让经营性现金流非常好看。再比如很多上市公司,将买理财的资金,计入投资性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失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直击了财务分析中的一个核心难题:当“原材料”本身就是假的时候,我们还能不能从中找出“真相”?简单来说,如果公司的现金流量表是系统性、全面造假的,那么单纯依赖这张表去“分析”出造假,确实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这张表本身就失去了作为分析依据的可靠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束手无策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伟大的小说,无论是在思想深度、艺术成就、还是在对后世的影响力上,都堪称经典,各自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要从中剔除一本,确实是一件令人不忍的事情。但是,如果非要进行这样的选择,并且是为了让四大名著的.............
  • 回答
    如果要从《魔法禁书目录》里挑一个角色删掉,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因为这部作品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它庞杂且各具特色的人物群像上,每个角色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观众缘。但如果真的要硬着头皮选一个,我可能会选择——“人造天使”序列中的某些个体,比如那个自称“左方通行”的家伙。为什么是他们?首先,我们得.............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关于在北京办理日本短期游学的一些建议。从北京出发办理日本短期游学,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不仅能让您体验日本的文化和教育,还能提高语言能力,开阔视野。不过,市面上提供这类服务的机构不少,选择起来确实需要花点心思。首先,我们来聊聊选择机构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点:1. 资质和信誉:.............
  • 回答
    马拉多纳在1986年从西班牙巴塞罗那转会至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决定,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复杂性和历史意义的转会事件。这一转会不仅标志着马拉多纳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也深刻影响了他与巴萨、那不勒斯以及意大利足球的未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转会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一、转会背景:巴萨的“巅峰困境”与马拉多纳.............
  • 回答
    朱诺号选择从极地轨道研究木星,这可不是一个随意的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科学策略,其好处是多方面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简单来说,它就像是换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位“行星之王”。我们先来聊聊什么是“极地轨道”。通常我们想象中的行星探测器绕行星飞行的轨道,大多是在行星赤道附近,就像是在一条扁平的跑.............
  • 回答
    中国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废塑料进口国,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经济上的考量,也有环境上的压力,甚至牵扯到全球供应链的运作。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时间拉回到过去,看看当时的中国和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首先,中国曾经的“世界工厂”地位是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大量的商品在.............
  • 回答
    中国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向主要为自上而下,从右到左,这一特点在汉字的结构、书写习惯、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演变中具有重要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汉字结构与笔画顺序1. 左右结构的字: 汉字中大量字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如“明”“田”“林”等)。书写时,通常先写右侧的部件,再写左侧.............
  • 回答
    西班牙从托莱多迁都马德里并非一蹴而就的事件,而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贯穿了几个世纪,最终在16世纪由腓力二世(Felipe II)正式完成了首都的迁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阐述:一、 历史背景与地理优势: 托莱多的辉煌与局限: 托莱多在历史上曾是西哥特王国的首.............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四大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极其崇高,每一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要“去掉”一本,绝非易事,也难免会引起很多人的不舍和争议。如果非要从中选择一本,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最“可以”考虑去掉的是《三国演义》,但这个“可以”是带着巨大的保留和不情愿的。以下是.............
  • 回答
    美军从阿富汗撤军,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决定,而是多年来在复杂地缘政治、国内政治、经济压力以及战场现实交织下演变出的结果。想要深入理解其缘由,我们需要剖析几个关键的层面:一、漫长而昂贵的战争,目标难以实现首先,也是最核心的原因,就是那场长达近二十年的阿富汗战争,其初衷和后续目标的实现都面临着巨大.............
  • 回答
    说实话,刚开始学英语,是不是觉得一股脑地让你背单词,有点像填鸭?我当初也这么想过。但深入学下去,你会发现,这背单词,还真不是瞎起哄,它其实是打地基,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块。你想啊,一门语言,就像一个巨大的建筑。而我们学英语,就像是这个建筑师,或者说是工人。你总不能上来就搞钢筋水泥,搭建框架吧?你得先有.............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抓到了关键。为什么坩埚要“从下面烧”,而不是直接把火焰往里面“怼”?这背后其实涉及到热传递的效率、材料的承受能力以及工艺的稳定性等多个方面。咱们一点一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确一点,我们说“从下面烧”或者“火焰往里面怼”,这两种方式在概念上有点模糊,其实最常见的加热方式是让坩埚.............
  • 回答
    我们是否要从实质上重新重视阶级斗争?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它触及了社会结构的核心,以及我们理解和应对当前不平等现象的根本方式。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归到“阶级斗争”这个概念的本质,审视它在历史中的演变,并分析它在当今社会是否依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阶级斗争的根基:社会不平等的源泉首先.............
  • 回答
    从百度上抄辞职信,这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嗯,你知道的,就像你肚子饿了,但又不想自己动手做饭,于是翻出了冰箱里一股脑儿塞着的冷冻速冻食品,虽然能填饱肚子,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而且味道也怪怪的。你知道,写辞职信这事儿,按理说应该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是你在这家公司打拼了一段日子,有了收获,也可能有.............
  • 回答
    关于《资本论》是否“应该”从第三部开始看,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但并非一个普遍的“规矩”或“必须”。反过来说,大多数严肃研究《资本论》的人,尤其是初学者,都会遵循从第一部开始的经典路径。不过,如果你问“为什么有人会提出从第三部开始看?”,并且希望我详细解释,那么我可以为你梳理一下提出这种看法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到了我们身体运作的基本逻辑。简单来说,我们之所以选择“从肛门拉屎”而不是“从嘴巴吐出来”,是因为我们的消化系统就是这样设计的,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通道。这背后有一套非常精密的生物学机制在运作。首先,咱们得梳理一下食物从进入身体到最终离开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点像一个流水线作业.............
  • 回答
    这事儿,我得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你爸这个想法,听着挺新鲜的,但说实在的,我跟你一样,都觉得里头有点儿门道不对。你想劝他,这事儿得讲究个策略,不能硬来,毕竟是他自己的钱,而且长辈嘛,有时候劝起来确实费劲。首先,咱们得冷静分析一下你爸这思路,看看到底错在哪儿。他想贷款,然后又存进银行里挣钱,这背后逻辑是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非要在这两者之间挑选一个作为“最后一个王朝”,那我的选择会是 清朝。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反直觉,毕竟蒙古本身作为征服者,建立过元朝,那也是一个非常辉煌的王朝。而且,从时间线上看,蒙古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要比满清更早,其建立的帝国版图也更为辽阔。但是,当被限定在“最后一个王朝.............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