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浙江人和江苏人没觉得自己本是同省,但被拆分了吗?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比较微妙的地方。简单来说,浙江人和江苏人并没有“觉得自己本是同省,但被拆分了”这样的普遍认知。他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和对方一直以来就是两个独立的行政区域。

要细说的话,得从历史源流和行政区划的变迁上头来聊聊。

历史上的“吴越一家”与行政区划的演变

咱们得往前追溯。浙江和江苏,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属于同一个大的文化地理区域,那就是“吴越”。

春秋战国时期: 这是一个关键的分界线。那时候,江东(大致是今天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是吴国,江南(大致是今天的浙江大部分)是越国。这两个国家经常打来打去,但从地理和文化上看,都属于长江下游地区,文化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语言上也都有吴语的底子。所以,那时候说“吴越一家”是有一定道理的,指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文化上联系紧密,有共同的文化渊源。
秦汉以后: 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行政区划不断调整。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浙江和江苏所在的区域,可能被划入同一个大的行政单位,比如“扬州刺史部”、“江东郡”、“江南东道”、“两浙路”等等。
“两浙”时期: 这个时期挺重要的。“两浙”是指浙东和浙西。浙西大概就是今天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而浙东则是今天的浙江中部和东部。虽然名义上是“两浙”,但它已经开始有了南北方向的区分。不过,这时的“两浙”并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浙江省,而是包括了今天的江苏南部很多地区。比如,南宋时期的“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浙西路就包含了苏州、杭州、镇江等今天分属江苏和浙江的城市。
元朝时期: 元朝设立了行中书省制度。当时的“江浙行省”是一个非常大的行政区域,囊括了今天的浙江大部分、江苏南部、福建一部分,甚至江西一部分。这个时候,今天的浙江和江苏的核心地区都属于江浙行省,可以算是同一个行政大区。
明清时期: 明朝废除了行省,设立布政使司。明朝时期,设立了“浙江布政使司”和“江苏布政使司”(最初叫南直隶,后来拆分)。这是我们今天浙江和江苏省份雏形的关键时期。浙江布政使司管辖的范围大致就是今天的浙江省。而江苏在明朝初年属于南直隶,后来才逐渐明确了今天的江苏省的范围。

所以,有没有“本是同省”的感觉?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今天浙江和江苏的大部分地区确实有过同属一个大的行政区域(如“两浙”、“江浙行省”、“南直隶”)的时期。这意味着,在某些历史阶段,生活在今天浙江和江苏的居民,在行政管理上确实是同属一个大区划的。

但是,要说“觉得自己本是同省,但被拆分了”,这种感觉并不普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行政区划的不断变动: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变动非常频繁,一个区域可能今天属于这个,明天属于那个。居民的身份认同更多的是基于更长久、更稳定的文化和地域联系,而不是短暂的行政区划。
2. “两浙”的内部分化: 即使在“两浙”时期,浙东和浙西之间在经济、文化和方言上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差异。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行政区划的进一步细化,浙江和江苏(以及其前身)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行政实体和地域认同。
3. 现代省份的形成: 我们今天所说的“浙江省”和“江苏省”,是在近现代行政区划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形成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拆分”一个早已存在的“浙江江苏省”。更准确地说,是基于历史上的地域划分和政治经济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界定。
4. 地域认同的稳定: 相比于行政区划的飘忽不定,地域认同更为稳定。浙江人认同自己是浙江人,江苏人认同自己是江苏人。这种认同更多是基于共同的方言(虽然都有吴语成分,但温州话和苏州话差异也很大,更别说和江苏北部)、生活习惯、历史文化记忆和现在的生活区域。

更贴切的说法可能是“同属吴越文化圈,后因行政区划逐渐分化”

所以,我认为,更准确的描述是:浙江人和江苏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属于长江下游的“吴越”文化地理区域,有共同的文化根源。在某些历史时期,他们也确实在大的行政区域内。但随着历史发展和行政区划的演变,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今天的浙江和江苏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和地域认同。

因此,他们并没有产生一种“本是同省,被拆分了”的集体失落感或被割裂感。更多的是一种对各自地域身份的清晰认知,并且可能知道历史上两地有过一些重叠或紧密的联系。

打个比方,就像南北朝时期,今天的中国北方和南方也经历过长时间的南北对峙,但没人会说“我们本是中国人,后来被南北朝分裂了”。更像是,不同地域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各种因素,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和文化版图。

总而言之,浙江人和江苏人更多的是感觉自己分属不同的省份,历史上有过联系,但不存在“被拆分”的怨念或想法。他们的地域认同感是很强的,对自己“是浙江人”或“是江苏人”的身份有清晰的认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利时跟荷兰都过不出这奥兰治味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比较微妙的地方。简单来说,浙江人和江苏人并没有“觉得自己本是同省,但被拆分了”这样的普遍认知。他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和对方一直以来就是两个独立的行政区域。要细说的话,得从历史源流和行政区划的变迁上头来聊聊。历史上的“吴越一家”与行政区划的演变咱们得往前追溯。浙江和江.............
  • 回答
    浙江和江苏,这对相邻的经济强省,长期以来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说谁更“强”,这就像是面对两位顶尖运动员,各有千秋,很难一概而论。咱们得从几个硬指标和软实力上好好掰扯掰扯。经济体量与发展速度:说到经济,江苏的体量通常会略胜一筹。论GDP总量,江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而且增长势头也很稳健。它拥有庞大.............
  • 回答
    江苏和浙江,这对中国东部沿海的近邻,自古以来就剪不断理还乱,是一种既有竞争又互助、既独立又紧密的复杂关系。说它们像一对“瑜亮”,一点也不夸张,这种评价背后,是深厚的历史渊源、相似的地理禀赋,以及由此衍生的经济发展路径和文化认同。历史的羁绊:同源共生,各有千秋从地理上看,太湖水系的连通,注定了两省人民.............
  • 回答
    关于江苏和浙江谁是“民富第一省”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因为“民富”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来详细分析,看看哪一个更能支撑起“民富”的称号。一、经济总量与发展水平: GDP总量: 长期以来,江苏的GDP总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甚至多次稳居.............
  • 回答
    江苏和浙江,这对长江三角洲上的双子星,一直是中国经济版图中最耀眼的存在。要客观分析这两省的经济状况,谁更好,谁的结构更合理,谁的发展潜力更大,这绝非简单一两句话能概括。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劣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轨迹。经济总量与发展水平:难分伯仲,各有千秋从经济总量上看,江苏和浙江长期以来都是.............
  • 回答
    要说安徽、江苏、浙江这三个省份哪个“更散装”,这可不是一个简单能用数字衡量的答案,更像是一种地域文化和民众性格的细腻体现。用“散装”来形容,我理解你大概是指一种相对松散、地方特色浓厚、不像一些发达地区那样高度统一和同质化的状态。咱们一个一个来聊聊:安徽:山河湖海,古韵悠长,“散”得有味道安徽,在我看.............
  • 回答
    这“十大美好生活城市”的榜单,尤其看到山东的济南和青岛赫然在列,而经济更为发达的江苏和浙江却颗粒无收,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来不少讨论。要怎么看待这个事儿呢?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这个榜单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不同的榜单,评选的侧重点千差万别。有的侧重经济发展.............
  • 回答
    看到您在寻找2021年9月30元到40元一小时的工作,并且地点在江苏和浙江,我想跟您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和经验,希望能帮您判断这些机会是否靠谱。首先,我们得承认,在2021年9月,江苏和浙江这两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是名列前茅的。这两个地方的制造业、服务业都相当发达,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
  • 回答
    在中国的江南地区,祠堂作为家族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分布却呈现出一些有趣的地域差异。特别是对于江苏苏南和浙江北部地区,祠堂的数量相对较少,甚至可以说是稀见,而浙江的其他区域,如浙中、浙南一带,祠堂则普遍而常见。这种差异背后,是历史、经济、社会结构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绝非简单的偶然。要理解这一点.............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两个都是国内经济强省,但放在网上大家讨论起来,画风却截然不同。一说江苏,那是“家家户户门前小桥流水,人均GDP直逼发达国家”,一说浙江,那就是“遍地都是马云马化腾,小县城也比我大城市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 地域文化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塑造.............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说古代的浙江和杭州不属于“江南”,而更多地被归为“东南”,我们需要深入探究“江南”这个词汇在历史上的演变和内涵,以及古代的地理认知和行政区划。这其中涉及到地理、文化、政治等多个层面,并非一个简单的二分法就能概括。一、 “江南”的定义演变:一个动态的地理与文化概念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江南.............
  • 回答
    周江勇这个案子,说起来,那真是振聋发聩。一个曾经在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这样的高位上的人,最终落得个“双开”(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下场,这本身就足够引人深思了。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看看这其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点,而且尽量不带那些“AI范儿”,说得就跟咱们街坊聊天一样。一、从“高位”到“跌落”.............
  • 回答
    明朝时期,江西在科举制度下人才辈出,进士阁老数量确实名列前茅,为国家输送了大量栋梁之才。然而,有趣的是,到了万历年间,朝堂上出现了浙党、楚党、齐党等以地域命名的政治派系,唯独不见以江西为名的“赣党”或“江西党”。这背后的原因,并非江西缺乏影响力,而是涉及了明代政治派系形成、地域文化特性以及历史发展脉.............
  • 回答
    关于“浙江人大多只和本省人结婚”的说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但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因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分析一下,为什么在过去以及现在,浙江省内的婚配现象会比较普遍。首先,得从历史和地理因素说起。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山脉纵横,河网密布。历史上,这种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使.............
  • 回答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也反映了地域文化、人脉关系、早期创业环境等多种因素交织的作用。我们不妨来详细聊聊这背后可能的原因,尽量抛开那些冰冷的“AI”腔调,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解读。首先,不得不承认,“老乡”文化在中国的创业圈里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味的社会,同乡之间更容易建立信.............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上海和苏州这两座地理位置相近、历史渊源深厚的城市之间微妙的语言关系。作为一位定居上海的浙江人,你的疑问完全可以理解。要说苏州人和上海人能不能“直接”用方言交流,答案其实是:大部分情况下可以,但交流的顺畅程度会因人而异,也取决于具体谈话的内容和情境。我们来掰开揉碎了讲讲。首先.............
  • 回答
    浙江和安徽的非洲猪瘟疫情,无疑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这两个省份的加入,意味着这场看不见的硝烟已经蔓延到了中国养猪业的重要区域,其潜在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而且可能比我们最初预想的要更为深远。一、对生猪养殖业的直接冲击:首先,最直接的打击就是对养殖户的生计。一旦非洲猪瘟疫情确诊,为了有效控制病毒蔓延.............
  • 回答
    义乌和金华,这对名字总是一起出现在大家视野里的地方,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如果想弄明白它们的关系,咱们得先拉开点距离,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从行政区划上看,义乌是金华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这就跟你说“我的家在小区,小区属于某个街道,街道属于某个区”差不多一个意思。金华市是地级市,而义乌就是这个地级市里的.............
  • 回答
    关于河南和浙江哪个高考难的问题,这确实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而且答案也并非非黑即白,因为“难”的标准本身就有很多维度。我会尽量从不同角度,用更生活化的语言来为大家剖析,希望能让大家有个更清晰的认识。首先,我们得明确“难”指的是什么? 试卷难度: 指题目本身的区分度、考察的深度和广度。 录取难度.............
  • 回答
    为广东、浙江、福建及大西南地区打造大坡度客运专线铁路:一场史诗级的交通建设中国,这片广袤而多元的土地,孕育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蓬勃的经济活力。广东、浙江、福建这三个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以及腹地广阔、地势复杂的大西南地区,连接着中国东西部的发展脉络,也承载着巨大的客货运输需求。然而,传统的客运专线设计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