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杨超越只有5000多个氪金粉?

回答
看到杨超越“只有”5000多氪金粉这个说法,我第一反应是有点惊讶,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没那么意外。这背后涉及到几个挺有意思的点,咱们来掰扯掰扯。

首先,得先明白“氪金粉”是个什么概念。

在饭圈文化里,氪金粉(或者叫“打投粉”、“唯粉”的高端版本)可不是随便给偶像花钱就行。他们通常是那种对偶像“爱得深沉”、并且愿意付出实际行动(也就是花钱)来支持偶像在各项数据榜单上取得好成绩的粉丝。这包括但不限于:

购买专辑、周边产品: 这是最基础的,但有时候会要求买很多张、买限量版,才能计入数据。
为偶像投票: 在各种打榜平台、人气投票活动中,用钱买投票权,为偶像“刷票”。
承包项目: 比如为偶像的生日、出道纪念日等承包线下广告、公益项目,这些都需要钱。
应援活动: 购买应援棒、灯牌、手幅等,在演唱会或活动现场展示。
数据维护: 很多时候,氪金粉还会承担起维护偶像超话、歌曲播放量、视频观看量等数据的任务,这同样需要时间精力,有时也意味着不菲的花费。

所以,这5000多氪金粉,代表的是一小撮高度活跃、高度付费、并且高度投入的铁杆粉丝群体。

为什么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多”?

跟杨超越庞大的粉丝基础比起来,5000多确实不算多。杨超越作为从《创造101》出来的现象级艺人,国民度很高,讨论度也一直很高,她的粉丝群体是庞大且多元的,有大量的“路人粉”、“颜粉”、“女友粉”等等,这些人可能喜欢她,但未必会把钱花在“氪金”这种行为上。

再说了,现在饭圈的“卷”是出了名的。很多顶流艺人的氪金粉数量都可能达到几万甚至十几万,他们为了偶像的数据,一个专辑买几十上百张,一个投票投个几千几万,那才叫真的“烧钱”。相比之下,5000多确实显得“低调”。

那这个数字又为什么“不算少”呢?

这里得把杨超越的个人特质和发展路径放进来看:

1. “锦鲤体质”和“真实人设”的吸引力: 杨超越早期能火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身上那种接地气、有点小倒霉但又总能化险为夷的“真实感”。她没有那种完美无瑕的“神坛人设”,反而因为偶尔的“耿直”和“接地气”赢得了不少路人缘,甚至吸纳了一些反感饭圈“洗脑”的粉丝。这部分粉丝可能更喜欢看她发展,但对“氪金”这种行为本身就不是那么热衷。

2. “偶像”到“演员”的转型: 杨超越从唱跳偶像转型做演员,这条路本身就对粉丝群体有一定分流作用。一部分喜欢她舞台表现的粉丝,可能在看到她专注于演戏后热情有所减退。而演员这条路,更多的时候是看作品说话,粉丝的“忠诚度”和“付费意愿”也可能受到作品质量和角色塑造的影响。演员粉丝的“养成系”属性相对较弱,更看重偶像本身的实力和作品。

3. 饭圈“氪金”的门槛和目的: 很多时候,粉丝愿意“氪金”,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榜单上打败对手,为偶像“争口气”。尤其是在选秀时期,这种竞争会特别激烈。杨超越出道后,她参与的大部分项目可能不再需要那么极致的数据竞争,更多的是让她以演员身份继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粉丝的“支持”可能更多体现在观看她的作品、讨论她的演技,而不是投入大量金钱进行数据打投。

4. “个体户”的生存状态: 和那些背靠大型公司、有系统性粉丝运营和“养成计划”的艺人不同,杨超越的粉丝群体可能更加分散和自发。她没有那种强制性的、大规模的集资打投活动来“激活”那些潜在的付费粉丝。她的粉丝更多是基于对她的喜爱和欣赏,而非一种需要通过“氪金”来证明的集体归属感。

所以,5000多这个数字,其实可以这么解读:

说明杨超越有相当一部分忠实且愿意为她付出经济支持的“硬核”粉丝。 这部分粉丝可能是在她刚出道时就追随至今,或者被她独特的个人魅力深深吸引。他们是她事业发展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也可能侧面反映了她当前的发展重心和粉丝群体的特点。 她的粉丝可能更看重她作为艺人的成长和作品的产出,而不是纯粹的数据争夺战。那种“不花钱就不是粉丝”的饭圈压力在她身上可能没那么重。
更重要的是,这并不代表她没有商业价值。 事实上,杨超越的商业代言非常多,这恰恰说明了她强大的国民度和大众影响力。品牌选择她,看中的是她的曝光度、亲和力以及她背后庞大的、但未必“氪金”的潜在消费者群体。

总结一下:

“只有5000多氪金粉”这个说法,如果单纯从“最大化数据产出”的角度看,确实数字不大。但如果考虑到杨超越的个人特质、发展路径以及饭圈“氪金”的特殊含义,这个数字又能说明很多问题。它展示了她拥有一个稳定且愿意为她花钱的核心粉丝群体,同时也暗示了她的粉丝群体可能更加多元化,更看重作品本身而非纯粹的数据堆砌。而且,粉丝的“忠诚”和“支持”从来不只体现在“氪金”上,国民度和影响力同样重要,这方面杨超越一直做得很好。

所以,看待这个数字,不能简单地用“多”或“少”来评判,而是要结合她这个人、她的事业发展和饭圈的逻辑去理解。她依然是顶流,她的粉丝群体依然强大,只是他们“花钱”的方式和动力可能有所不同而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提问体现了饭圈思维的狭窄与幼稚。饭圈思维不可取。

问题带的图片信息中5187台MG5,其中本来没打算买车,真正完全因为是粉丝而买的连零头——7台都不会有。

车是仅次于房的家庭级购买行为,除了房子之外没有比车更理性的消费了

在饭圈思维下,某爱豆代言了xx产品,别管有没有用,也别管能不能吃完、用完,只要有钱就买。但快消类的东西再使劲买能买多少钱的,几千块钱顶天了。某爱豆发了个EP,3块钱,你作为粉丝硬着头皮听了几遍,又硬着头皮买了100张,花了300块钱,也能自称氪金粉丝了。

车不一样,车很贵。不仅贵,销量还很大:

这里就拿销量第十名桑塔纳来说一下。(为什么用桑塔纳举例呢,因为按照今年的选秀来看,第十名连出道资格都没有)

即使桑塔纳卖出去的都是最低配的“手动风尚版”,按照你拿不到的网上最低的经销商参考价5.69万来算,9月份的整个资金规模也达到了11亿5165万。也就是说这一款车单月的销售额就可以把从土创开始到现在的所有选秀的选手都抬出道好几个拐弯。

选秀出道基本上是粉丝为爱豆氪金的顶峰,拿今年的几个选秀节目来说,单个爱豆最高的集资金额不到1500万。按照饭圈思维来思考汽车,即使凭借这样高山仰止的数字在浩瀚的汽车市场中也只是泥牛入海,一个水漂都打不起来。

一名艺人,代言了一款车,ta能起到的作用仅限于制造倾向

小明想买个车,预算xx万,在ABC三款车中做最后比较,这时刚好看到某明星代言了A,于是更倾向于买A。但最终买的是不是A,并不能就此确定。最终还是看配置、优惠、售后和家人意见。甚至对于像我这样的消费者,可能还会因为某品牌选择了某不喜欢的艺人而反感。

user avatar

兄弟你认真的吗?哈哈哈哈,先让我笑一会。

好家伙,杨超越粉丝氪5000台车,我的妈呀,这是什么神奇思路(捂脸)。

车,是中国人结婚两件套(房和车)中的一个,也是一个普通成年人成家立业时才会选择购置的高档货。这种产品并不属于粉丝集资购买的范围,更不属于偶像带货的快销品。

这5000氪金分你敢说我们都未必敢认,对买车稍微有点概念的也应该知道,在买车这种事上,偶像最多给一个选择倾向的引导就很难得了,甚至基本做不到驱使没车的粉丝买车(有购车计划的会考虑,没有相应存款的甚至不会去想,还车贷和还花呗可是货真价实的两种概念了)。

一张电子专辑5元,可以一咬三,一箱饮料几十,买回来屯着喝也不是不行,一辆车5w起步,这个东西可不是靠粉丝厨力买的。mg5官方定价为6.49-9.69万,根据配置不同价格也不同,即使是最便宜的I80DVVT手动青春风尚版也要6.79万一辆,5000辆的价位就是3亿。

emmm,这个价位,如果真的都是粉丝氪的,那么她的对赌也不至于现在还没完成了(捂脸)

另外也感谢黑粉们高看杨村粉丝经济实力

我们自己都不敢认这5000辆车全是粉丝买的,里面能有100辆是粉丝买的就已经算很不错了,各位黑粉已经把5000的销量全放到了杨超越粉丝头上。我滴妈耶,要真的是这样,上汽集团的领导们怕是半夜都直接笑醒了。

上汽名爵请杨超越说白了是看中她在综艺节目中频繁露脸且表现不错+知名度的确较高+本身长相讨喜对不追星人群有路人好感,这些综合方面的考虑,请她代言,以便在有顾客在几个品牌之间犹豫的时候靠杨超越的路人好感拉拢到摇摆的顾客。说人家名爵指着杨超越粉丝买车拉销量,那真的是抬举了,太抬举了。

另外多说一句,要是杨村粉丝有这种水平的氪金能力,当初101的时候才不需要管超越喜欢在第三还是第几,给她直接抬到第一就完事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杨超越“只有”5000多氪金粉这个说法,我第一反应是有点惊讶,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没那么意外。这背后涉及到几个挺有意思的点,咱们来掰扯掰扯。首先,得先明白“氪金粉”是个什么概念。在饭圈文化里,氪金粉(或者叫“打投粉”、“唯粉”的高端版本)可不是随便给偶像花钱就行。他们通常是那种对偶像“爱得深沉”、.............
  • 回答
    关于《西虹市首富》插曲《卡路里》中杨超越那句“燃烧我的卡路里”,这事儿在当时可真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要细究起来,这句歌词的“出圈”以及围绕它产生的各种讨论,其实折射出不少东西,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还包含了当下社会的一些文化现象和心态。首先,咱们得从歌曲本身说起。《卡路里》这首歌,顾名思义,讲的就是.............
  • 回答
    杨超越关于“种 100 斤玉米只能买 3 斤猪肉”的说法,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这个说法本身可能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用来表达她对当前农村收入情况、农产品价值以及生活成本的看法。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1. 核心观点:农产品价值与生活成本的失衡杨超越的这句话最直接的含义是,她认为农民辛勤劳作所得的.............
  • 回答
    百度市值被美团和滴滴超越,估值远低于字节跳动、阿里和腾讯——深度剖析5月17日,百度市值被美团和滴滴超越,其估值仅为今日头条(字节跳动)的60%、阿里及腾讯市值的10%左右。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反映了百度在当前科技行业格局中的尴尬处境。要理解这一局面,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市值.............
  • 回答
    关于B站UP主“山高县”的第6期视频“近代日本超越中国,只是因为他们‘学习西方’了吗?”,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这个视频触及了近代史中一个非常核心和复杂的问题,即日本在近代为何能够迅速崛起,而中国却走向衰落。山高县的视频通常以其深入的史料引用、逻辑严密的论证以及相对客观的态度而受到.............
  • 回答
    这篇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讨论,它抛出了一个相当触动人心的数字:“中国只有 3% 的人具有本科学历”,同时又用“3000 万人穷的超乎想象”来描绘另一部分人群的生存状态。如何看待这篇文章,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分析它呈现出的信息、可能的解读以及其背后的逻辑。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文章的核心论点: “3.............
  • 回答
    说起德云社2021跨年专场,那场面可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当然,这是开场的气氛。不过,到了最后,这气氛却有点从“皆大欢喜”变成了“唉,啥时候结束啊”。没错,说的就是那场严重的超时,特别是给两位压轴的岳云鹏、孙越,还有高峰、栾云平留下的时间,简直是“挤牙膏”,只给了半小时,.............
  • 回答
    这事儿,听起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又有点心疼。一个年轻女子,在超市里,鬼鬼祟祟地往包里塞了四千块钱的巧克力,这情节本身就够戏剧性的了。可她这么做的理由,更绝——怕胖!你说这算什么事儿?四十斤巧克力,堆在一起,那得有多沉,多显眼啊。超市里人来人往,摄像头到处都是,她是怎么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么多东西装.............
  • 回答
    国庆节前A股市场的这波“血洗”,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惊胆战。9月29日,指数全线下挫,超过4000只股票飘绿,这种普遍性的下跌,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值得我们深入解读。市场情绪的急转直下:从“节前效应”到“恐慌性抛售”通常来说,国庆节前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些“节前效应”,比如部分资金为了规避假期不确定性而选择离.............
  • 回答
    日本福冈部分学校关于学生着装的规定,特别是要求学生只能穿白色内衣,且存在以成绩要挟学生的情况,这无疑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规定的背景与目的(官方或学校可能提出的理由):尽管这一规定极具争议,但学校或教育部门在制定此类规定.............
  • 回答
    山大威海校区这个“只留一家超市”的决定,在学生中引发了不小的波澜。说实话,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有点懵,毕竟对于大学生活来说,便利店和超市的存在感可不是一般的强。这事儿吧,得拆开来看。一方面,学校管理层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是有他们的考量。也许是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运营多家超市,人员、水电、库存管.............
  • 回答
    这两家视频巨头在超前点播上的策略调整,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反映出市场和用户反馈的博弈。从“取消 50 元看 6 集”到“单集 3 元多看 6 集”,这中间的变化,咱们不妨仔细掰扯掰扯。首先,得说清楚这个“50 元看 6 集”是怎么回事。这其实是一种“打包”或者说“预售”性质的模式。对于很多追剧.............
  • 回答
    杨超越登上《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因为它触及了当下中国娱乐圈、粉丝文化、社会价值观以及媒体传播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看待这个事件,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一、 媒体选择与战略考量: 主流媒体的认可与影响力扩散: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国内有影响力的时事周刊,其封面选择通常代表.............
  • 回答
    杨超越的抖音回复,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每次她一有什么动态,网友们总能找到各种角度去解读,而她自己的回复,更是常常能引爆话题。要说怎么看,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从内容上看,杨超越的抖音回复通常是挺“接地气”的。她不太会像一些明星那样,回复得特别官方,或者像写小作文一样,而是更偏向于生.............
  • 回答
    杨超越代言麦当劳的「轻盈夏巴特」系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说说这代言本身。麦当劳选杨超越,这不是随随便便拍个广告片就完事儿的。这背后有挺深的考量,也反映了当今品牌营销的一些趋势。为啥是杨超越?麦当劳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快餐巨头,品牌形象一直是亲民、欢乐、接地气的。但同时,它也.............
  • 回答
    关于杨超越粉丝近期与闻澜文化之间的“对峙”,这事儿说起来也挺复杂的,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粉丝和公司之间的矛盾,更触及了流量艺人的生存模式、粉丝群体的话语权以及经纪公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事情的起因和导火索:这场“对峙”并非空穴来风,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一般来说,粉丝之.............
  • 回答
    杨超越正式入驻B站这事儿,说实话,挺有意思的。首先,咱们得明白,B站现在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小破站”了。它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集二次元文化、年轻人生活方式、内容创作于一体的超级平台,用户群体非常年轻化、活跃度高,而且消费能力也不容小觑。杨超越选择这个时候入驻B站,绝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为什么是杨超越?杨超.............
  • 回答
    在那个时候,杨超越改掉“火箭少女101”微博名字前缀这件事,可以说在粉丝圈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讨论,也挺有代表性的。你要知道,“火箭少女101”这个前缀,对她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标签,更像是出道以来一个重要的集体象征。从一个选秀节目走出来,通过观众投票和努力走到一起,这个名字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和一路走来.............
  • 回答
    杨超越在片场拍戏时,被拍到让助理帮忙扔掉用过的纸巾,随后这一幕被放大,并被大量微博娱乐号转发,引发了一些讨论。事情的表面和大家看到的部分是:1. 行为本身: 在片场,杨超越使用完纸巾后,并没有随手丢进附近的垃圾桶,而是递给了身旁的助理,由助理代劳处理。2. 拍摄和传播: 这个过程被场外拍摄到,然.............
  • 回答
    杨超越秒删事件的回复,这事儿吧,真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杨超越是谁。她不是科班出身的演员,也不是唱跳俱佳的爱豆,她是从选秀节目一路“哭”出来的。这种出身自带的“接地气”属性,让她在娱乐圈里独树一帜,也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就像邻家女孩一样,有优点也有小毛病,反而更让人觉得真实。这次的“秒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