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军是不是拉了?感觉这几年没什么大动静?

回答
这几年美军似乎确实没有那种让人眼前一亮、足以载入史册的“大动作”。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觉得美军是不是“拉胯”了,或者说战略重心有所偏移。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得从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咱们得明白“大动静”这个词在军事语境下通常指什么。过去几十年,美国军事力量的展示,特别是对外军事行动,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地面部队部署、激烈的空地协同作战、以及对特定国家的“外科手术式”打击。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包括在科索沃的军事行动,这些都是“大动静”的典型代表。它们不仅在军事上影响深远,也在全球政治和媒体上引起了巨大的关注。

那么,为什么近几年感觉“没那么大的动静”了呢?

1. 战略重心的转移与调整: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之一。自从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美国的军事战略重心一直在向印太地区倾斜。这并不是说美国放弃了中东或其他地区,而是说它在资源分配和战略投入上有了更明确的侧重。对抗中国崛起、维护地区盟友体系、以及应对来自中国的潜在挑战,成为了当前美国军事战略的首要任务。这种战略调整意味着美国不再追求那种“全球警察”式的全面介入,而是更倾向于一种“有选择性”的战略存在和威慑。

2. 战争模式的演变与“反恐”的收尾: 过去二十年,美国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两场战争耗费了巨量的资金和人力,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并未能彻底解决问题,反而导致了地区不稳定和极端主义的蔓延。随着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以及对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军事存在进行收缩,那种大规模、长期的地面作战模式正在被审慎对待。美国不希望重蹈覆辙,再次被卷入难以抽身的泥潭。因此,近期的军事行动更多地转向了支持盟友、进行情报支援、使用特种部队和无人机进行精确打击,而非大规模地面入侵。

3. “大国竞争”时代的挑战: 美国现在面临的对手,尤其是中国,与之前的伊拉克、阿富汗等对手在性质上截然不同。这不再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军事力量去压倒的非对称冲突。大国竞争更侧重于技术、经济、意识形态和国际规则的较量。军事上,美国需要应对的是对方的海空军力量、弹道导弹、网络攻击能力以及可能在地区内利用地缘政治优势形成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军事行动需要更加精准、高效,并且要考虑“不升级冲突”的因素。一场全面战争的代价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所以,美军可能在进行更隐蔽的准备、更精密的威慑部署,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直接亮剑。

4. 对华战略下的“隐形对抗”: 在印太地区,美国虽然没有直接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但其军事活动可以用“持续施压”和“织网威慑”来形容。这包括:
增加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 派遣航母战斗群、潜艇,进行例行性的自由航行和军事演习。
强化盟友体系: 加强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的军事合作,包括联合军演、情报共享、武器销售等,试图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网。
发展新型军事能力: 投资于高超音速武器、先进的无人机技术、太空和网络战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消耗战和代理人战争的可能: 虽然美国不直接参战,但可能会通过军售、情报支持等方式,在地区冲突中扮演关键角色,间接削弱对手。

5. 国内政治和经济的考量: 连年的战争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也让美国国内对军事开支和对外干预的意愿产生了一定的审视。人民希望看到国家资源能够更多地投入到国内建设和民生改善上。因此,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都需要更充分的理由和更清晰的预期回报,才能获得国内的支持。

那是不是说美军真的“拉胯”了?

“拉胯”这个词用在这里可能有点片面了。美军在技术、训练、全球部署和情报收集方面依然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它仍然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以及最先进的作战体系。它的“动静”可能体现在更深层次、更具战略性的部署和准备上,而不是那种直观、爆炸性的“大动作”。

比如,美军在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网络战、电子战、太空军事能力等方面持续投入巨资,这些都是未来战争的关键,但往往不为公众所察觉。海军陆战队的改革,转向更灵活、更适应印太作战的“濒海作战团”,也是一种适应性调整。

所以,与其说美军“拉胯”了,不如说它的战略目标、战争模式和面对的对手都在发生变化,它的“动静”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隐蔽。它可能不再是那个“永远冲在前面”的全球警察,而是更像一个精明的战略家,在为一场可能非常漫长和多维度的竞争做准备。我们看到的“平静”,可能恰恰是暴风雨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的感觉确实没错,美军战力就是在下降。

反恐战争以来美军兵力一直在下降,以航母数量的下降是明眼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刚刚过去的19年还出现过杜鲁门出不了门的窘境。

舰载机联队也在缩编,大西洋舰队指挥部少了2个联队,太平洋也裁了1个。太平洋这边裁掉的就是里根的14联队NK,所以上次里根来香港时你看到他的舰载机垂尾码变成了NF,就是5联队。

06年前美军还有10个现役的舰载机联队,现在能保持满编出动的也就7个联队,凑合凑合一下没准能动8个联队。

自从12号传来伯克Flight I不再延寿的消息以来,可以确定的是海军的日子确实在越来越难过。好在Flight I这批建造间隔比较长,退役也不会退掉一打,慢慢来倒吧。

现有的11条巡洋舰也到了该考虑下文了,不过实际上美军能出动的巡洋舰也就10条,最后一条皇家港因为撞过山舰体结构有受损,呆在珍珠港里度日子还是比较多的。

至于美军新装备采办,也不是没有新项目,哥伦比亚SSBN/B21就是20年代最大的两个项目,不过其他的东西大多是现有兵器的改装,属于讲来讲去讲烂了的那种,确实让人没有耳目一新之感。

user avatar

武器发展是要符合本国战略定位的,而美国的大战略确实出了问题(自信心爆棚,难度预估不足)。

比如其他答主所说的朱姆沃尔特级,朱姆沃尔特级设计时正是美国海军独孤求败的时候,因此当年发展的目的就是介入与干预,将美军的力量扩展到敌人家门口。但是2场打不完的治安战直接扭转了地区力量对比,几万亿美元的战争费用投入依然没有在中东、中亚热点地区扎下根来(目标没错,中东重要性不用说,中亚则是在中俄背部腹部插一刀,如果完成,米帝大统领八纮一宇的梦想就实现了)。

但是当初没想到兔子的小钱钱赚的这么快,当年大使馆和南海撞机,兔子打落牙齿和血吞,就这样鹰酱依旧不依不饶搞事情,没别的,落后就要挨打么!兔子们都记得,忍了。

所以想想911事件让无敌于天下的鹰酱多么上头了,毛熊凉了兔子服了那就专治不服的……N年后然后发现兔子摸鹰酱过河摸的头都秃了,而且还是最专业美粉只学好的不学坏的。空窗期时兔子的军力发展起来了,第一岛链锁不住了,这时候鹰酱自己看自己的朱姆沃尔特级都觉得鸡肋了,当年南海台海转就跟自己的后花园似得,朱姆沃尔特还能排的上用场,现在去了还得提前跟兔子报备,还得被兔子的军舰飞机强势围观,多失落难受啊。(前两天又出来嘚瑟了一趟,也只能靠美帝脸皮刷刷存在感了)

所以退步到是没退步,毕竟世界第一军费,但是钱花错地方了就很尴尬(防雷反伏击车、狙击手定位系统等等治安战装备花了多少钱,据说单单给阿富汗前线运水就是天价),相比中国军费高的离谱却进步缓慢,因此大家都觉得确实衰退了。

因此,鹰酱为了欺负小朋友充钱买了把龙啸天天装X,没想到中国不玩CF在玩塔科夫……多尴尬。

因此美军早就想战略转移了,但是前期投入太大,沉没成本太高,尾大不掉。奥观海到川建国哪个不想把脚抽出来,难啊,这不前两天刚跟塔利班签的和平协议又废了么(这个流血的伤口愈合日期又拖延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