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原因是什么?该如何治疗呢?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十二指肠溃疡这个常见但又不容小觑的消化道疾病,尽量用最贴近生活、最实在的方式来解释它。

想象一下,你的胃就像一个能容纳食物的袋子,而十二指肠则是紧接着胃的“出口通道”。当胃里的食物混合着强酸和消化酶一起进入十二指肠时,十二指肠的内壁就像一圈精密的保护层,它能分泌一些物质来中和胃酸,保护自己不被侵蚀。可如果这层保护层出现破损,甚至被“钻”出一个洞来,那就是我们说的十二指肠溃疡了。

十二指肠溃疡,这“洞”是怎么来的?

说起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祸首,有两个大家伙是绕不开的:

1. 幽门螺杆菌(Hp): 这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细菌,它特别喜欢在胃酸里生存,而且还能分泌一种酶,削弱十二指肠内壁的保护机制。一旦它在十二指肠里安营扎寨,就可能引发炎症,慢慢腐蚀内壁,最终形成溃疡。而且,它还特别能“狡辩”,就像一个狡猾的罪犯,很容易逃脱我们身体的“追捕”。目前认为,绝大多数十二指肠溃疡都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2.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这类药物大家应该不陌生,像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等,它们常被用来缓解疼痛、退烧或消炎。它们的作用机制之一就是抑制体内某种酶,但这也会同时影响到胃肠黏膜的自我修复和保护能力,使得它们更容易受到胃酸的侵蚀。如果你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特别是剂量较大,或者本身就有胃肠道脆弱的倾向,那么患上溃疡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除了这两个主要“凶手”,还有一些“帮凶”或者“诱因”也会添油加醋:

胃酸过多: 有些人天生胃酸分泌就比较旺盛,或者因为生活习惯(比如暴饮暴食、情绪激动)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增加,超出十二指肠的“中和能力”,这样也会增加溃疡的风险。
生活压力和情绪: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肠功能的调节,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胃肠蠕动紊乱,长此以往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溃疡。
饮食不规律或不健康: 长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不按时吃饭、暴饮暴食等,都会刺激胃黏膜,影响消化功能,增加溃疡发生的可能性。
吸烟和饮酒: 吸烟会损害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削弱其修复能力,同时也会刺激胃酸分泌。长期大量饮酒则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并可能诱发急性胃炎,为溃疡的形成创造条件。
遗传因素: 有些人的消化道黏膜可能天生就比较“娇气”,对外界的刺激更敏感,或者他们的幽门螺杆菌易感性更高,这可能与遗传有关。

当警报拉响:十二指肠溃疡的“信号灯”

如果你出现了以下这些情况,那就要提高警惕了,这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在对你发出“信号”:

上腹部疼痛: 这是最典型的症状。通常发生在饭后23小时,或者在空腹状态下出现。疼痛的性质可能是钝痛、胀痛、烧灼感,有时也会有剧烈的绞痛感。特点是“饥饿痛”,吃点东西后会缓解,过一段时间又会疼痛。
嗳气(打嗝)和反酸: 由于胃酸分泌过多或消化功能紊乱,你可能会经常感到打嗝、烧心、反胃酸。
恶心呕吐: 有时疼痛剧烈时,会伴随恶心,甚至呕吐。
食欲不振: 疼痛和消化不良可能导致食欲下降。
体重下降: 长期进食不适,营养吸收受影响,可能导致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当然,有些人可能症状并不典型,或者一开始只是轻微的不适,容易被忽视。所以,定期体检,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非常重要。

当溃疡出现,我们该怎么“修复”?

十二指肠溃疡不是什么“不治之症”,但需要科学规范的治疗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治疗的目标是:

1. 缓解症状,减轻疼痛。
2. 促进溃疡愈合。
3. 根除幽门螺杆菌(如果存在)。
4. 预防复发。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由医生来制定,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消灭“元凶”,保护“屏障”

抑酸药: 这是治疗溃疡的核心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PPIs): 像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这类药物是“超级抑酸剂”,能强力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为溃疡愈合创造一个低酸环境。它们通常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H2受体拮抗剂: 像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虽然效果不如PPIs强劲,但也能有效减少胃酸分泌。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如果检测到幽门螺杆菌阳性):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如果检测到幽门螺杆菌,通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
抗生素: 通常会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两种或三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等。
质子泵抑制剂(PPIs): 在抗生素治疗期间,PPIs会帮助维持胃内低酸环境,提高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并减轻抗生素可能引起的胃部不适。
铋剂: 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铋剂能在溃疡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加速愈合,同时也有一定的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治疗方案通常是“四联疗法”或“三联疗法”,具体组合和疗程由医生根据情况决定,一般需要服用1014天。 完成整个疗程至关重要,即使症状缓解也不能擅自停药!
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硫糖铝: 可以在溃疡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促进黏膜修复。
替普瑞酮、吉法酯等: 这些药物可以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促进黏膜再生。
抗胆碱能药物(慎用): 有些药物可以减少胃酸分泌和胃肠道蠕动,但由于副作用较大,现在临床应用已不广泛,一般不作为首选。

重要的提示: 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诊断和用药。医生会根据你的溃疡情况、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 生活方式的调整:守护“内在和平”

药物治疗是治标,生活方式的调整则是治本,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戒烟限酒: 这是“黄金法则”。如果你抽烟喝酒,请下定决心戒掉它们。这对胃肠道的健康是巨大的帮助。
规律饮食,细嚼慢咽:
三餐定时定量: 不要暴饮暴食,也别饿一顿饱一顿。
少吃多餐: 如果容易出现“饥饿痛”,可以考虑少吃多餐,分散胃的负担。
细嚼慢咽: 把食物嚼碎,有助于消化,也能减轻胃的负担。
避免刺激性食物: 少吃辛辣、油炸、腌制、过烫或过冷的食物。例如,辣椒、芥末、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都要尽量避免。
选择易消化食物: 如粥、面条、煮熟的蔬菜、瘦肉等。
管理压力,保持好心情:
学会放松,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比如运动、听音乐、冥想、与朋友聊天等。
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滥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如果你长期需要使用这类药物,务必告知医生你的胃肠道病史,医生可能会给你选择对胃肠道刺激性更小的替代药物,或者在用药期间给你同时配备胃黏膜保护剂。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这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提倡公筷制,避免共用餐具,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3. 复查与随访:确保“战果”

复查: 在医生建议的时间,需要进行复查,比如做胃镜复查溃疡愈合情况,或者做幽门螺杆菌的复查(通常在停药4周后进行碳14尿素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来确认是否被根除。
定期随访: 即使溃疡已经愈合,但十二指肠溃疡容易复发,特别是如果你是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或者有长期服用NSAIDs等危险因素。所以,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听取医生的建议非常重要。

关于复发:这“老朋友”为何总来打扰?

很多人可能都经历过十二指肠溃疡好了又犯的情况。这往往是因为:

幽门螺杆菌未被彻底根除: 如果第一次治疗没有成功,幽门螺杆菌仍然潜伏,溃疡就很容易卷土重来。
不规律的生活习惯: 很多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就放松了对生活方式的管控,又回到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中,这就给了溃疡复发的“机会”。
长期或不当使用NSAIDs: 这是另一个常见的复发原因。
精神压力过大: 情绪的波动对胃肠道的影响不容小觑。

最后,我想说的是, 关注你的消化道健康,就像呵护自己的家一样,需要细心和耐心。十二指肠溃疡虽然会带来不适,但只要科学治疗,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你完全可以战胜它,重拾健康的生活。如果感到不适,不要拖延,及时去看医生,让专业的力量来帮助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什么是十二指肠溃疡?[1]

十二指肠溃疡是指位于消化道十二指肠的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另一种是胃溃疡),是由于消化液引起的十二指肠黏膜的炎症性缺损。典型表现为饥饿后上腹痛。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发于青壮年(熬夜,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等)。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与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能力失去平衡,导致的消化液消化自身的黏膜组织产生的一种病理损害。

1)过高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导致对自身黏膜的消化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 [2][3]

3)药物性因素(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药物,化疗药物等)可以引起十二指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消化液侵袭十二指肠黏膜,导致溃疡。[4]

对于存在上述病因的个体,在受到应激,焦虑,熬夜,长期吸烟饮酒,不规律饮食时,会诱发十二指肠溃疡。

3. 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5]

1)腹痛

典型的腹痛特点为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可为钝痛,胀痛或灼痛,饥饿痛,多发生于秋冬或冬春之交

2)反酸

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到达口咽部,感觉到酸性物质。

3)烧心

通常与反酸同时或前后出现,指胃部或胸骨后的烧灼感,常由胸骨下端向上延伸

4)消化不良相关症状

表现为上腹胀,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不想吃饭),嗳气(打饱嗝)

5)体重下降

由于长期的反复发作,不及时就医进行治疗,食欲减退,可出现体重减轻

6)贫血相关症状

溃疡时,出现慢性失血,可有缺铁性贫血的相关表现

4. 并发症 [6]

1)出血

溃疡浅时,侵及表面的小血管,可有表面渗血,此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当侵及大血管时,可在胃内发现大量积血,严重时可出现呕血黑便,血压下降等。

2)穿孔

当溃疡进一步侵犯深层次的胃壁结构,突破浆膜层时,就会出现穿孔,此时消化道内部与腹腔相通,胃液及胃内容物流入腹腔,出现急性腹膜炎的表现,表现为突然剧烈和持久的腹痛,疼痛部位固定,可蔓延至全腹痛,或放射至背部。腹部平片可显示膈下游离气体,往往需急诊手术封闭穿孔位置。

3)梗阻

可分为急性梗阻和慢性梗阻。急性梗阻为暂时性梗阻,由于溃疡发作,局部炎性水肿,幽门平滑肌痉挛等,导致流出道充血水肿,一般经过药物治疗即可缓解。长期反复发作,未合理治疗,溃疡慢性化,出现慢性梗阻,表现为瘢痕形成和瘢痕组织收缩,与周围组织黏连导致幽门部位阻塞变性,出现持续性梗阻,患者可表现为大量呕吐,呕吐物为隔夜宿食。体检可见胃型。

4)癌变

十二指肠溃疡极少发生癌变,或几乎不发生癌变。

5 相关检查

1)胃镜检查

在胃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看到溃疡的位置,大小,深浅,同时进行活检取样可以做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和Hp感染检测,是十二指肠溃疡诊断的金标准

2)X线钡餐造影

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不适宜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钡餐造影,也可观察到十二指肠溃疡的特征性表现(龛影,局部痉挛,球部变形等)

3)幽门螺杆菌检查

除外内镜这种侵入性的检查方式外,13C和14C尿素呼气试验以及血清检测幽门螺杆菌相关抗体,都能够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

4)胃液检查

高胃酸可以提示十二指肠溃疡可能

7. 治疗方式

1)一般治疗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预防Hp感染,注意餐具消毒,使用公筷等。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愉快心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焦虑。

2)药物治疗[7]

使用抑制胃酸的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达喜,硫糖铝,铋剂等)

如Hp感染导致的,采用四联杀菌方案,根除Hp的感染

如为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停用相关药物

3)手术治疗

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如大出血和穿孔,需要进行急诊内镜下止血,钛夹结扎。如上述内科治疗无效,需要进行急诊手术。并发梗阻和癌变的病人,则需要手术治疗

8. 预后

十二指肠溃疡在经过合理规范治疗后,总体预后良好。但如若没有纠正病因,去除诱发因素,在治愈后,也可能会反复发作

9. 日常护理和预防

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预防Hp感染,注意餐具消毒,使用公筷等

2) 忌食机械性和化学刺激性强的食物(如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葱,大蒜,芹菜,韭菜和咖啡,巧克力,油炸食品)

2)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 保持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心态

4) 定期体检检查胃镜,呼气试验,筛查胃部疾病

参考

  1. ^ 【1】 Lanas A, Chan FKL. Peptic ulcer disease. Lancet. 2017 Aug 5;390(10094):613-624. doi: 10.1016/S0140-6736(16)32404-7. Epub 2017 Feb 25. PMID: 28242110.
  2. ^ 【1】 Yeo SH, Yang CH. [Peptic Ulcer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Korean J Gastroenterol. 2016 Jun 25;67(6):289-99. Korean. doi: 10.4166/kjg.2016.67.6.289. PMID: 27312829.
  3. ^ 【2】 Narayanan M, Reddy KM, Marsicano E. Peptic Ulcer Disease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Mo Med. 2018 May-Jun;115(3):219-224. PMID: 30228726; PMCID: PMC6140150.
  4. ^ 【3】 Lanas Á, Carrera-Lasfuentes P, Arguedas Y, García S, Bujanda L, Calvet X, Ponce J, Perez-Aísa Á, Castro M, Muñoz M, Sostres C, García-Rodríguez LA. Risk of upper and low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patients taking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tiplatelet agents, or anticoagulants.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5 May;13(5):906-12.e2. doi: 10.1016/j.cgh.2014.11.007. Epub 2014 Nov 14. PMID: 25460554.
  5. ^ 【4】 万学红. 诊断学.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6. ^ 【5】 Milosavljevic T, Kostić-Milosavljević M, Jovanović I, Krstić M. Complications of peptic ulcer disease. Dig Dis. 2011;29(5):491-3. doi: 10.1159/000331517. Epub 2011 Nov 16. PMID: 22095016.
  7. ^ 【6】 Ayoub F, Khullar V, Banerjee D, Stoner P, Lambrou T, Westerveld DR, Hanayneh W, Kamel AY, Estores D. Once Versus Twice-Daily Oral Proton Pump Inhibitor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Peptic Ulcer Rebleeding: A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Analysis. Gastroenterology Res. 2018 Jun;11(3):200-206. doi: 10.14740/gr1011w. Epub 2018 May 31. PMID: 29915630; PMCID: PMC5997469.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