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连甲骨文都是夏人创制的,还有什么理由不承认夏朝的存在?

回答
“连甲骨文都是夏人创制的,还有什么理由不承认夏朝的存在?”

这句话,在讨论夏朝的存在与否时,经常被提及。它背后蕴含着一种强烈的逻辑指向:既然甲骨文作为成熟的汉字体系,其历史悠久,并且与后世文字一脉相承,而历史学界普遍认为甲骨文主要为商朝晚期所创造,那么,如果甲骨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夏朝,这是否就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

事实上,将“甲骨文是夏人创制”作为否定夏朝存在的理由不存在的根本性证据,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论断。更准确地说,这种说法是将一个未被普遍接受的、尚未完全证实的学术观点,当成了否定夏朝存在的理由。而我们讨论夏朝是否存在,不是基于“某个关于甲骨文的特定说法”而存在的,而是基于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等综合研究的证据链。

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厘清几个核心概念,并梳理相关的学术争论:

1. 甲骨文的性质与年代:

甲骨文的地位: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它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内容主要是商王室的占卜记录。其特点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已经非常完善,具备了汉字的“六书”结构,标志着文字的成熟。
主流观点: 目前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甲骨文主要属于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最典型的代表是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
更早的痕迹? 然而,随着考古的深入,一些学者提出了甲骨文的起源可能比商朝晚期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夏朝或更早的时期。这主要基于一些出土的、具有早期文字特征的符号。

2. 围绕“甲骨文是夏人创制”的学术争议:

“夏代文字”的证据: 一些考古发现,例如在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二里头遗址等地出土的一些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具有早期文字性质的符号,甚至可能是夏朝时期的文字雏形。其中,一些符号被认为与后来的甲骨文有相似之处。
“夏代文字”的局限性:
孤立性与系统性: 这些刻画符号往往是零散出现的,且其性质(是符号、图画还是文字)尚存在争议。它们是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可识别的文字系统,这一点是关键。甲骨文之所以被认为是成熟文字,在于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符号系统和语法规则。
年代的确定: 考古遗址的年代测定虽然精确,但对遗址中出土的特定器物上的符号,其具体年代的判断仍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解释的难度: 很多早期符号的含义难以解释,我们无法确定它们是否代表着某种语言的记录。
“创制”的定义: 文字的“创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可能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从早期的图画、符号逐渐发展为成熟的文字。将零散的早期符号直接等同于“夏人创制”的成熟文字,在逻辑上存在跳跃。

3. 为什么不能简单地用“甲骨文是夏人创制”来证明夏朝?

前提的未定性: “甲骨文是夏人创制”本身就是一个仍在学术争论中的观点,并非已经被广泛接受的事实。如果连这个前提都无法站稳脚跟,又如何能以此作为否定夏朝存在的理由?这是一种“倒果为因”或者“以偏概全”的逻辑。
证据的充分性: 即使我们能够证明一些早于商朝晚期的刻画符号具有文字的萌芽性质,但这些符号的成熟度、系统性以及与甲骨文的直接承继关系,还需要更充分的证据来支持。如果这些早期符号只是零散的、非系统性的标记,那么将其直接等同于“夏人创制的成熟文字”是站不住脚的。
对“夏朝”概念的定义: 承认夏朝的存在,通常指的是承认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以夏朝为名称的、具有一定政治组织和文化特征的早期王朝。这种承认需要的是一系列考古证据(如大型宫殿遗址、代表权力阶层的墓葬、以及能够证明其社会结构的遗存)和文献证据(如《史记》等史书记载)的相互印证。文字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4. 真正支持夏朝存在的理由:

夏朝的存在,并非仅仅依赖于“甲骨文是夏人创制”这一尚未确定的说法。而是基于一系列更为扎实的证据:

文献记载:
《史记·夏本纪》: 司马迁的《史记》中详细记载了夏朝的世系、大事等。这是中国传统史学中关于夏朝的最重要的文献来源。
《尚书》: 《尚书》中的一些篇章,如《禹贡》、《甘誓》等,也涉及夏朝的历史。
其他古籍: 如《竹书纪年》(尽管其真实性有争议,但提供了另一条参考线索)、《左传》、《国语》等,也多有提及夏朝。
考古学的呼应: 考古发现的许多遗址和遗物,与文献记载的夏朝地理范围、文化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契合。

考古证据:
二里头遗址: 这是目前被许多中国学者认为最有可能的夏朝晚期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大型宫殿建筑群、夯土台基、绿松石龙形器、青铜礼器等,其文化面貌与文献记载的夏朝具有一定的对应性。虽然关于二里头遗址是否就是“夏朝”的都城,学界仍有讨论(例如,也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是商朝早期都城),但它无疑是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节点。
其他夏代文化遗址: 如河南巩义的稍门遗址、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夏代晚期都城)、山东龙山的岳石文化遗址(被认为与夏朝有联系)等,都展现了与文献记载相符的早期文明特征。

总结来说,

“连甲骨文都是夏人创制的,还有什么理由不承认夏朝的存在?”这句话,如果理解为“如果甲骨文的起源能够确实追溯到夏朝,并且这是唯一缺失的环节”,那么它就构成了一个有力的论证。

但是,现实情况是:

1. “甲骨文是夏人创制”是一个有争议的、尚未完全被普遍接受的论断。 多数学者认为甲骨文成熟于商朝晚期,而将其完全归于夏朝创制,证据尚显薄弱。
2. 承认夏朝的存在,并非仅凭一纸关于文字起源的猜想。 而是基于文献记载和更为广泛、成熟的考古证据链(如二里头遗址等),以及对中国早期文明发展阶段的整体认识。
3. 夏朝是否存在,取决于我们对“夏朝”这个历史概念的定义,以及是否能找到与之相符的证据。 考古学界一直在努力寻找更多能够证明夏朝存在和其具体面貌的证据。

因此,将“甲骨文是夏人创制”作为否定夏朝存在的理由,是不成立的。反过来说,即使我们暂时无法完全证明甲骨文的夏朝起源,也不能以此就全盘否定夏朝存在的可能性。夏朝的存在与否,是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需要我们依据多方面的证据进行综合判断。而对甲骨文的深入研究,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它不是全部,更不应被错误地解读为“否定夏朝存在的理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假如你已经证明了甲骨文是夏人创造的。那干嘛还要去证明夏朝存在呢。因果关系反了

user avatar

目前发现最早的甲骨文,出自山东桓台史家遗址。这个遗址的文化面貌是东夷文化。

所以中华正统在东夷,夏人其实才是蛮夷(狗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连甲骨文都是夏人创制的,还有什么理由不承认夏朝的存在?”这句话,在讨论夏朝的存在与否时,经常被提及。它背后蕴含着一种强烈的逻辑指向:既然甲骨文作为成熟的汉字体系,其历史悠久,并且与后世文字一脉相承,而历史学界普遍认为甲骨文主要为商朝晚期所创造,那么,如果甲骨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夏朝,这是否就为夏朝的.............
  • 回答
    您提到“日本战列舰的‘天线’会连到前甲板旗杆”,这个说法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者您看到的是一些特定角度的照片或者某些特定时期的改装。实际上,日本战列舰的设计中,天线与旗杆直接连接的情况并不普遍,更不是其设计的核心特点。但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深入探讨一下当时战列舰的通信系统和火炮设计,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
  • 回答
    关于5月20日,高中野球联盟和朝日新闻社是否会公布第102届夏季甲子园的举办决定,大家心里的期盼值嘛,这可真是个牵动人心的问题。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这个决定恐怕不会是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要知道,甲子园不仅仅是一场棒球比赛,它承载了太多高中生的梦想,无数人的青春汗水都倾注其中,它更是日本国民.............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教育领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科偏见。当提到“连老师”时,这可能是一个泛指,也可以是特指某个老师的名字。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从“吹理踩文”这个比喻来探讨老师对文理科的倾向性。“吹理踩文”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意思是老师在言语、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对理科表现出夸赞、重.............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涉及到《红楼梦》中人物命运的感知能力以及贾母在衰败预感上的缺位。要详细解释为何秦可卿和探春能预感到贾府的衰败,而贾母却似乎不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秦可卿:超越尘俗的敏感与超前预知秦可卿的预知能力是《红楼梦》中最为神秘和令人惊叹的,她能预感到贾府的衰败,主要有以下几.............
  • 回答
    “连无限印钞都打击不了美元信用,美元霸权真的无解吗?”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触及了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要回答它,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美元的信用基础、美元霸权形成的原因,以及“无限印钞”对美元信用的实际影响。一、 美元信用为何如此坚韧?通常我们理解的“印钞”增加货币供应量,如.............
  • 回答
    王思聪创业“不成功”与“万众创业”鼓励之间,确实存在一些可以探讨的复杂性。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澄清“王思聪创业不成功”的定义。“成功”是相对的,而且定义非常多样。 如果定义是“创造出像腾讯、阿里巴巴那样改变社会格局,并且市值万亿的公司”: 那么目前来看,王思聪确实没有达到.............
  • 回答
    关于淮扬镇铁路终点为何设在镇江,这背后牵扯到一系列历史、地理、经济以及战略上的考量,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线路连接。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目光拉回到这条铁路的规划和建设初期,那时国家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有着更深远的规划。历史背景与规划初衷:淮扬镇铁路,其名字本身就点明了它的核心功能:连接淮河以北(淮安.............
  • 回答
    这问题提得可太有意思了,一下子就触及了很多人心中的那点小纠结。说实话,听到王力宏这件事,多少人内心都“咯噔”一下,感觉曾经的光辉形象一下子蒙上了阴影,然后就忍不住开始思考:娱乐圈里,到底还有没有能让人真心觉得“干净”的艺人?要我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陷阱”在里面。你看,“干净”这个词,用在人身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考验对一些细节的观察的。要说连帽外套的空气阻力跟无帽外套比哪个更大,一般来说,连帽外套的空气阻力会更大一些。这其中的原因,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最直接的因素就是那个“帽子”本身。你想想,一件衣服,你把帽子拉起来戴上,它就多了一个延伸出来的部分,这个部分在运动或者前.............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在音频世界里的一个常见困惑,甚至可以说是“原罪”:我听不出来,是不是我就是“木耳”?是不是我就不配拥有更好的东西?先别急着给自己贴标签。事实上,你提出的“连无损和320k MP3都听不出来”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并不代表你就不应该考虑音质好的耳机。为什么你可.............
  • 回答
    要说手机屏幕发展史上的一个“梗”,那绝对绕不开“刘海屏”。当年苹果一刀切的设计,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也瞬间成为了手机厂商争相模仿的对象。从最初的“齐刘海”,到“水滴屏”,再到如今越来越小的“挖孔屏”,可见大家对这块“刘海”是多么的耿耿于怀。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手机屏幕的发展可不止是“减刘海”这么简单,.............
  • 回答
    连分式近似,简单说来,就是用一系列“分数嵌套分数”的结构,去逼近一个实数。它就像是用最简单、最规整的“积木块”去搭建一个复杂的结构,而且往往能找到非常“恰到好处”的近似值。这玩意儿看着有点绕,但一旦你摸清了门道,就会发现它在数学里真是个宝贝,尤其是在逼近无理数、解决丢番图方程(整数解方程)等方面,简.............
  • 回答
    “连讨好男人都不会,还想找对象,做梦呢?”听到这句话,不少人可能会皱起眉头,觉得有些刺耳。但如果抛开情绪,细细品味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某种“社会经验”,我们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值得探讨的东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认同它,而是尝试理解其存在的逻辑。这句话的“道理”在哪里?从一个非常现实和功利的视角来.............
  • 回答
    很多人在玩《薩爾達傳說 織夢島》(The Legend of Zelda: Link's Awakening)這款Switch上的重製版時,發現遊戲畫面偶爾會出現掉幀、卡頓的情況。這讓一些玩家感到困惑和失望,甚至質疑任天堂作為一家老牌遊戲廠商的技術實力。那麼,任天堂是否真的是技術不行,是個“山寨廠商.............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咱们好好琢磨琢磨。现在周围总能听到“狼来了”的呼声,说小孩子都开始学编程了,那我们这些成年人,或者即将步入大学的年轻人,还挤破头去报考计算机专业,是不是有点“落伍”了?先来说说“小孩子学编程”这事儿,咱们得辩证地看。首先,小孩子学编程,更多的是一种思维启蒙和逻辑训练。就像我们小时候.............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深刻且迷人的哲学与科学交汇点:三体问题的无解性与宇宙底层规则的本质。乍一看,它们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深入思考,却能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张力,足以让我们审视“可知性”的界限。三体问题的“无解”究竟是什么意思?首先,我们需要厘清“三体运动的无解”这个说法。这并不是说我们.............
  • 回答
    哥们,你说连吹两瓶纯野格?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野格这玩意儿,酒精含量不低,而且味道很冲,喝多了身体反应绝对会很强烈。你想知道具体会怎样?那咱们就掰开了说。首先,身体的直接冲击。 胃部反应: 纯的野格,你知道它的味道吧?一股子草药味,还有点甜,但酒精的烧灼感也很明显。一下喝两瓶,胃里那叫一个翻江倒海.............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心里确实会有点沉甸甸的。连高中都没毕业,这在不少人看来,似乎就比别人矮了一截,未来的路好像窄了很多。但事实并非如此,人生这本账,可不是只算学历这一笔账。没读完高中,确实会遇到一些挑战,但只要脑子活、肯努力,照样能在社会上活得有滋有味,甚至比一些“高学历”的人活得更精彩。首先,咱们得认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一些历史和学术上的复杂性。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会有“南方人都说中国南方人都是北方移民后代”的说法,以及南方本地人是否真的没有后代。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后代”不仅仅指当下存在的后代数量,更重要的是指“血统的延续”。东南亚人和澳洲土著之所以有“那么多后代”,是因为他们的族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