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就行了,不要轻视印度的进步,早点解决最好。
你们觉得下边这个国家军工咋样?
——阅兵坦克9910,布朗运动巨浪1,砸坏潜艇巨浪2,弹头三吨东风四,辐射超标091,码头皇后092,有艇无弹094,六个大桶053,静不稳定歼6III,手工打造歼击8,万年难产歼击9,飞行棺材轰炸6,制造寡妇歼轰7,零件横飞神昆仑,数据造假涡扇6,仓库吃灰大斯贝,将登太行雪满山。
真以为当年的保密,是保啥秘密武器吗?
飞机坦克军舰都太大了,我就说个简单点的,最基本的:炮管。
印度从俄罗斯引进T-90后,也引进了125毫米坦克炮的技术进行国产。由于以前生产T-72的炮管老师炸膛,在2000年的时候生产厂信誓旦旦的向印度陆军保证,5年内将把坦克炮的合格率由75%提高到90%。
至今,这一承诺仍未兑现。
我看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这个事情的性质。这么说吧,就像一次开卷考试,监考老师直接给了标准答案,还只能抄到75分,嗯~```现在你们还觉得能到75%很了不起么?
就说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东西,普通士兵手中的枪械和弹药,按理说一个国家要发展自己独立的军事工业,能够保证士兵们每日训练用的枪弹供应是最最基础的了吧。
然而印度的军工连这个都难以保障。
印度第一款自行研制的制式步枪是INSAS,北约标准口径,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开发局(DRDO)开发,自1998年装备部队以来,其设计不合理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就广受基层官兵诟病。而且产量还严重不足。
最严重的是印度连5.56 mm口径子弹的生产都遇到了产能不足,质量不过关的严重问题,只能求助以色列,向起购买民用版本的子弹以满足日常训练之用。
除了不甚成功的INSAS,虽然INSAS在印军内的地位是制式步枪,但因其设计缺陷与质量问题,为保证单兵作战能力,印度军队还大量装备了美制俄制和以色列制三种系列步枪,口径从北约7.62×51mm,5.56×45mm到俄式7.62×39mm,5.45×39mm等。很多口径的弹药印度根本无法大规模生产,只能向国外进口。无法想象印军的弹药后勤该如何保障。
目前印度在其基础上研发"湖中剑"式步枪以及MCIWS型卡宾枪,本来预计2017年开始装备部队 ,就是下面这俩货,采用北约制式口径,但目前还只是处在研制阶段,不过样枪已经出来了。
自己看看印度一线部队同时大规模装备了多少型号的步枪
不用去着眼什么航母,核潜艇,歼击机这些大型的国防工业项目,连普通弹药生产都会遇到如此大的问题,印度的军工到底什么水平,自己心里应该有答案了吧
那些说印度光辉LCA战斗姬组装厂环境不行的喷子,先看看所谓五代姬歼二澪是怎么组装出来的再说话吧 ̄  ̄)σ
不忍直视的小黄帽真心呵呵哒!(ノへ ̄、)
承认我们和印度的差距有那么丢脸吗??
你们这些黑子开心就好
ヽ( ̄ω ̄( ̄ω ̄〃)ゝ
感谢评论区知友们的抬♂爱,第二季度局里的绩效已完成,手动的滑稽和狗头可以加上了,代表局座向大家对局里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っ
印度的问题,只要有一点点工程经验,就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
印度的问题其实就是项目管理问题。说明项目负责人员要么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要么是没有任何经验。或者是买办思维。
例如阿琼坦克一开始的目标是对标世界先进水平。设计图做完以后,发现坦克装甲需要用的钢做不出来,阿三跑到俄罗斯要求买坦克特种钢生产线,普京都气笑了,表示只能顶多买点钢。好不容易买到钢,发现没有火控系统,自己还做不出来,又去买火控系统。
这种情况我在一些国内的部分公司也遇到过。我之前做过一段时期无人机研发,项目做了大半年,公司发现自己项目需要的大功率电机买不到。飞不起来。好不容易通过各种途径搞到了电机,发现没有对应的PID飞行控制程序,买来的算法没法用。又慌忙成立算法部。做出来的无人机,飞起来抖得厉害。
你说阿琼坦克项目负责人难道不知道造坦克需要特种钢。只有三种可能。第一个是蠢,就是真不知道。第二个是坏,就是我就负责设计坦克,至于有没有钢,关我什么事。第三个是萌,就是认为能买到。
和阿三相比,中国一开始的156工程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关于我提到的无人机的例子。解释如下:
一般情况是:装备嘎嘎好,操作员渣渣搞
三哥情况是:操作嘎嘎浪,军工比你还浪
印度军工怎么样,那么多专业回答,我就不赘述了,举几个最近的例子说说印度军工弱渣的根源—人祸
大雪封山,印军的训练也如火如荼。
没错,如祸入土了。
不挖驻锄坑的榴弹炮,见过吗?
三哥还真就不挖。从英国买的“山地精锐”M777榴弹炮,最近被印媒炒的沸沸扬扬,山地团装了多少多少门炫武扬威,还来了个山地实战攻防演习。
M777有个特点,轻。 全球目前公认的两款超轻榴弹炮,除了咱们的AH-4型155mm轻型牵引炮,就是这款英国卖给印度的M777型155mm轻型牵引炮。
M777型155mm榴弹炮原本为了解决轻量化带来的射击稳定性问题,把全炮火线高降低,让火炮下架着地,同时采用超长后坐距离,使用了H型大架。这就决定了为了增益其整体重量,而牺牲全炮的稳定性。尽管采用了上述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补短,但最终也仅能程度减缓而非大幅改良。
啥意思,就是说这款炮,要是使用时候不规范操作,这炮实战性能会大大下降。
这是最近那次的演习照片,M777在进行实弹炮击(不是摆拍,行动行进中拍摄),俩驻锄赫然就搁地上放着。
别说什么一炮下去直接就能扎俩驻锄坑下去,有的炮的确可以勉强这么干,但是这炮不行,上面说到这炮超轻,后坐力顶出来的坑和人工专业挖的驻锄坑没法比,要是全靠后坐力顶坑,一仗下来三哥炮兵阵地得后移几十米,难道打一炮修正一个射击标尺?
这是单炮问题,还有炮阵地的问题
这是最基本的炮兵阵地设置前需要考虑汇总的数据。即便情况非常紧急,也有三个不得不计划的因素要规划:发扬火力的便利性、火炮及相关车辆设备的疏散隐蔽灵活性、入场和撤场的路线最优性。
印军在这次演习里被导演部设定的情况有多紧急无从考证,但是从现场图片来看,似乎已经紧急到耽误一秒就有成百上千的将士在前线浴血而死。
因为三哥的炮阵地,是这么乱糟糟地展开的
炮兵阵地在集中火力的前提下应力求使敌一发普通炮弹不致于同时损伤我方两门火炮——延伸到单位级别的作战部队,那便是力求使敌一个炮兵营集中射击的火力同时损伤我军两个炮兵连。
可惜的是,从印军炮兵阵地的部署照片来看,一发普通炮弹使其三到四门火炮报废已经算很保守的战绩了。
也不知道现场情况紧急到什么地步,需要山地团炮兵急冲冲地把M777拉出来一门挨一门,驻锄坑都来不及挖,火急火燎就开始射击。
可能设定的战况是先头部队已经被PLA揍的满地找牙了吧。
就我这么一个伪军迷都看得出来的问题,三哥看不到?抱歉,还真看不到,或者说,有人看到,但是操作部队肯定看不到。为啥62年时候伟人说“我想了十天十夜,就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搞我们”,这还真是个迷,三哥的niao性,从来如此。
—————我是分割线————
更新
有人看,那就更一下
本文有删改,删去的是和提问无关内容
原文在公众号 好东西也在公众号
不要嘲笑别人了,我们的军工也强不到哪里(ー_ー)!!。
就说歼六吧,当年巴基斯坦进口了一些,过了几年咱们这边同批次生产的飞机因为零件寿命到了开始退役,中方好心的通知了老巴,结果人家回复俺们的飞机状况好着呢,升级一下航电还能飞几年。中方觉得不可能啊,我这边的都疲劳过度了,很多零件都断裂了。
遂派员实地了解,到了一看,确实如巴方所说飞机状况良好。
觍着脸问,咋整的?飞行时间差不多,你们平时咋保养的?都用合成机油?5000公里就换机油?俺们也这么干的啊?咋都报废了呢?
老巴毕竟是盟友,交了底,原来人家接到新机狗立马拆了,相关零件来了一遍喷丸去应力处理,就是这么简单。还说,这是他们的英国工程师建议的。
多简单的道理,是个技工学校毕业的都知道,我们的那么多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没想到。
是我们得技术水平低吗?很显然不是,就是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印度现在早已跨过了能不能得阶段,剩下的就是在不断的摔跟头的过程中提高质量了。
印度,40年磨一坦,30年磨一机,20年磨一舰,你跟我说印度军工不行?
印度不行,其实要看和谁比
印度被当做笑话,怪就怪他邻居是个怪物,是个无法以常理揣度的怪物
否则的话,一个能自制三代机,能自主研发坦克潜艇的国家,一个GDP日渐向好稳步迈进全球前6前5的国家怎么会变成一个笑话??
像民国那种全国钢产量十几万吨,105榴炮弹都无法自产的国家才是真正的笑话。
印度虽然修的飞机会摔,舰艇会沉起码人家印度人还在保养,民国这边呢?
就拿二战后日本赔偿给民国政府的几艘军舰来说,1940年才服役的雪风号完全是新锐的远洋驱逐舰,正因为其舰艇性能好,有良好的新型防御技术,所以才能在太平洋战场的屡次大战中幸存。然而就是这么一艘军舰,赔偿给中国后,改名丹阳号,还没几天就被民国海军把锅炉烧炸了,一开始还以讹传讹说是日本人故意在交付前让海水渗入锅炉导致的,后来一查,雪风号所属的阳炎级本来在紧急情况下锅炉就是用海水的,丹阳号的事故,和印度阿三的舰艇事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所以你们看
这个世界上,工业化不到位,文化教育不到位的国家反而是常见现象,我们没有故意贬低,只是我们习惯拿自己的标准去和他们相比。
那就没办法。
不得不每天辱印,辱蒋了。
军队是社会化产物
社会没有现代化
那军队的现代化只是空中楼阁
最多也只是外强中干
比平•拉瓦特,印度军方最高将领,国防参谋长,印度总理莫迪的一号军事顾问。
同时,拉瓦特也是印度国内最强硬的反华派,甚至被印度将军同僚评价为“印度1962年以来最反华的将军”。
2017年中印洞朗对峙时,比平•拉瓦特公开放话,说印度军队有把握同时打赢“2.5线战争”,也就是和两个战略对手同时开战,向中国隔空喊话。
2020年6月中印加勒万河谷之战时,比平•拉瓦特在冲突后亲自前往中印前线哨所鼓舞士气,并颠倒黑白称:“新冠大流行期间,中国试图改变边境实际控制线上的现状”,并声称印度“需要在陆地、海上和空中进行高度的准备。”
到了2021年,拉瓦特开始变本加厉,成为了反华急先锋。
2021年7月,不知道脑袋里哪根筋搭错的比平•拉瓦特,突然公开放话说要“警惕中国进军缅甸”。
2021年9月,拉瓦特发表惊人言论,说“中印之间的矛盾是文明之间的冲突”,震惊世界,把印度外交部都吓坏了,急忙跑出来灭火,说这是拉瓦特的随口胡说,大家不要信。
2021年10月,拉瓦特又跳出来说:“中印两国之间需要一个缓冲国”。
2021年11月13日,比平·拉瓦特在出席媒体论坛活动再放狂言,惊人言论非常之多:
“目前印度头号敌人是中国,而不是巴基斯坦”。
“如果能够同时争取到美国和俄罗斯的支持,印度将考虑直接与中国开战。”
“印度已经准备好了”
“我们可以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可以看到,拉瓦特的反华言论是越来越激进,在今年九、十、十一月份达到了高潮,甚至已经达到了宣称要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的地步。
但12月,拉瓦特没有继续发言,因为印度的空军实力,好像无法支撑拉瓦特的这一梦想。
梦想让印度空军对中国外科手术的拉瓦特,被印度空军给外科手术了。
12月8日,拉瓦特乘坐的一架军用直升机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坠毁,机上人员基本全部死亡,拉瓦特也在遇难名单之内。
拉瓦特级别太高,他的死震惊印度,总理莫迪亲自献上花圈。
一个国家这么高级别的军方领导人,居然能死于本国飞机之手?
这简直是在开国级玩笑。
对于五常这样的大国来说这也许是个玩笑,但对于印度这样不上不下的国家来说,并不一定是个玩笑。
而且这也不一定是印度国内的政治斗争,也许只是一个单纯的意外。
印度军方摔飞机,那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是月月都要摔飞机。
从1996年到2016年,20年里印度在和平时期坠毁各类战机达191架,造成249名飞行员丧生,平均一年坠毁10架飞机,创造了同时代人类摔飞机的最高记录。
2016年,印度摔了11架战机。
2017年,印度摔了9架战机。
2018年,印度摔了16架战机。
2019年,印度摔了14架战机。
2020年疫情,印度大幅降低训练量,所以只摔了1架战机。
2021年,印度摔了4架战机,分别是1月5日、3月17日、5月21日和12月8日。
本来差不多都快过年了,印度才摔了3架,可以评安全生产年了,结果年尾直接用质量补数量,虽然只坠毁了一架,但直接把军方最高领导人给摔死了。
就以印度飞机这种坠毁频率,任何一次飞行都会有坠毁的风险,印度最高级军官的死亡是个偶然,也是个必然。
为什么印度的军机坠毁概率这么大,甚至拿下了击毙印度最高将领的殊荣?
因为印度的军事工业实在是太差了,还非要自己检修飞机。
英国撤离印度时,给印度留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1949年,中国粗钢产量15万吨,而印度产量为191万吨。
在当时,印度的工业实力放眼整个亚洲都是数得着的强手。
1950年4月,印度通过相关法案,建立本国航空工业,主张能自行研制飞机就不仿制国外飞机,能仿制国外飞机就不进口飞机。
思路是正确的,梦想是伟大的,但印度人做不到。
后来,印度的国防方针就改成了以买为主,打造了一只万国牌军队,什么国家的装备都有。
目前,在印度摔的所有军机里,俄罗斯的米格战机是数量最多的。
但大家都知道,俄式武器是全世界最耐艹的武器,是粗糙了点,但绝对够皮实,这一点是出了名的。
米格战机60年代就开始生产了,全球很多国家都在用,总产量一万多架,都说这飞机便宜又皮实,性价比超高。
那为啥印度摔俄式战机摔的最多?
首先,因为便宜,印度采购的米格战机数量很多,训练量也很大。
其次,印度坚决要求自己做米格战机的日常检修工作,绝不让俄罗斯方面的人员负责,甚至想自己动手组装,要求俄罗斯只送零部件过来。
再皮实的米格,都经不住印度人的大修。
按理说,实在没办法造战机那我们就买,但修肯定是自己修啊,要是本国军方连检修的能力都没有,打起仗来岂不是任人屠杀。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印度军方确实连检修的能力都没有。
检修能力不足,是印度战机坠毁的主要原因,所有类别的飞机都是。
印度斯坦航空自1992至2004年间曾创下过辉煌纪录:
组装米格-21两架,大修8架,其中8架坠毁;
组装“美洲虎”3架,大修5架,其中6架坠毁;
大修“幻影-2000”4架,全部坠毁;
大修米格-29战机3架,全部坠毁。
最后,印度斯坦航空获封“飞机棺材”和“寡妇制造者”称号。
这就是印度空军的检修实力。
怎么说呢,军机起飞前需要请大师开光这种事,估计也就印度干得出来了。
这一次,不仅空军的飞机坑了拉瓦特,陆军的汽车也和拉瓦特过不去。
这次拉瓦特座机坠毁后,运送拉瓦特遗体的救护车在前往苏鲁尔空军基地的途中出现车祸,驾驶员直接一头撞在了山体上,导致车辆损毁,自身轻伤。
随后,拉瓦特的遗体被运到了另一辆救护车上继续前进。
这都已经是遗体了,还非要撞一下山,军方车辆和最高将领这么有仇,你说这要打起仗来可怎么办啊。
中国是一带一路,美国是一炸一路,印度就是一摔一路。
印度空军的这一次外科手术式打击,实在是太精准了,简直是一击毙命。
就这种战斗力,这种工业实力,印度是哪来的勇气挑衅中国?1962年没挨够打?
因为切身体会过1962年被解放军支配的那批印度人,已经太老太老了,要么死了,要么就已经退休多年了。
如今印度的掌权者,是在吞并锡金、多次暴打巴基斯坦、让尼泊尔跪下喊爸爸的印度时代中长大的。
最近几十年,武力给印度带来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除了五常,印度还真的不怕谁,尤其是在东南亚这一带。
阿三老是迷之自信,也是这些年的战绩打出来的。
一路顺风顺水,人自然就容易飘,尤其是国内的民众,更容易被提倡武力的言论所鼓动,因为历史上多次对周边动武,都是印度占便宜,民众自然支持用武力解决问题。
印度民众知道中国大概比尼泊尔强很多,但究竟强多少,普通印度民众还真没啥概念。
是很强,但应该没有印度强,尤其是在印度边境这一带,俺们印度人占绝对优势。
这大概就是普通印度人的真实想法了,因为他们没有被社会毒打过。
一旦他们经历过一场大败,一旦他们感受到亡国的恐惧,他们立马就能认清自己是几斤几两。
当年毛主席说,打这一仗,可以保边境50年和平。
最大的原因,就是感受过恐惧的人过50年后基本上都老死了。
算一算时间,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到2012年恰好50年。
果然不出毛主席所料,没过几年印度就开始跳了。
当初那一战,真的是恰好保了中国50年平安。
2019年晋升的拉瓦特,转年就在加勒万河谷挑事,害死了4名伟大的解放军战士,又成为了第一个公开将中国定义为印度头号敌人的高级将领。
说来也巧,12月9日,也就是拉瓦特等人毙命的次日,正好是陈祥榕烈士的20岁生日。
当然,出于人道主义,以及官方的体面,我们还是要对拉瓦特等人的罹难表达同情和慰问。
至于我嘛,我当然也是对拉瓦特等人的毙命表达同情和慰问。
和官方表态基本一致。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你觉得印度的军工不行,是跟我们一样的不行——比如发动机造不好,核潜艇静音水平还得继续提高,产能还得提升,坦克发动机也得继续努力……
实际上印度的军工不行,是航空铝材造不出来,子弹钢材解决不了,坦克和造船装甲钢要进口,自己买一堆零件拼都拼不起来……
技术问题,不是一家公司能解决的,甚至不是一百家公司能解决的,军工不行很正常,这全球军工真正意义上“能行”的国家没几个,全球能不外购零件自己凑高端武器的国家现在也就两个,连俄罗斯这两年都要开始买了……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飞机被摔,一架战斗机、一辆坦克、一艘船主体结构最基础的东西是什么?
肯定是机体,这实际上已经是难度最小的部分了,毕竟实在是找不出更简单的了……
战斗机机体,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加工航空铝材乃至于钛合金材料,而这就是个巨型大难题了。
造船的船体,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造出船用先进钢材,如果你造潜艇还得找高屈服度的钢材。
虽然说中国最近芯片非常废,但中国大陆内造芯片,即使是“全面使用自己的技术”也能跑到全球国家里前几名信不信?这世界上99%国家是没法独立造芯片的……
如果是“行政命令”这种“翻脸”的玩法,甚至比美国还强……
你以为中国科技升级就是在对抗美国。
其实中国科技升级是在对抗全球,西方国家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俗称“信息革命”这种东西就是在全球基础上搞出来的,整合了整个西方世界的资源。
你觉得这世界上中国打外国,是14亿VS60亿。
实际上对于我们来说,也就是欧洲七亿+美国三亿+五眼联盟+日韩台+东南亚部分国家那点人,也是14亿左右……
就像是你觉得印度军工我们是在贬低,实际上我们已经抬高了不少,如果把外部输血一刀斩断,印度的军工水平比不比得上伊朗都是个问题……
这是贬低么?这只是把他们干的事情叙述了一遍,如果觉得这也是黑,那就说明你干的真不咋地。
真正的黑,那是和bbc、cnn那种无中生有。
印度无论制造业还是军工业,甚至军队,问题的核心就三点:种姓制度、项目管理、政府短视。
在印度,几乎所有的外行领导内行、不切实际的自信、各种敷衍了事,核心其实都在这个种姓制度上。高种姓对低种姓天然的蔑视以及对自己种姓的盲目自信,各种得过且过差不多就行还有各种神逻辑均是如此。所以你会看到奇葩的海军高种姓军官上舰自带仆人,陆军军官干脆把士兵当仆人、航母建造中各种坑爹……很多都是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没问题,这些杂活交给下等人去干就好了,而下等人也一样:得过且过,凑合个样子就行了,差不多问题不大,有问题也是湿婆神、欢喜神……反正什么乱七八糟一千多个神的没照顾到,不怪我…………
项目管理问题:没有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所有工程项目管理上的关键点对印度人好像都不存在。而且出了这么多事故后并不会总结教训,接着错。所以会看到很多匪夷所思的神迹,其实包括很多军队管理的特点也都是工程管理的延伸,这些在印度军队也都是缺失的。
政府短视:为了选票定了各种不切实际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又各种妥协。为了选票,坚持要说军工本土化,还是为了选票,制定了不符合国情和需求的业务目标(比如自产航母、潜艇,还有各种高大上的数据),可本土根本没有这个研发能力和基础工业能力,造不出来,目标无法达成,没办法,买买买。对于民众来说,本土化制造,创造了工作机会(主要是中低端工种),这个政府好;各种核心部件、特种钢等等的采用外国货,人家的质量好,性能强大,这个政府更好。(反正自己只会干低端的活,高端那些东西自己也不懂,自己能去船厂当个工人赚钱就很好了)
印度本身从不是一个大国,在印度这个地区,有大量的邦,如果硬要说,这一邦才是他们原先的一国,是被英国人硬把这一个地区揉在一起管理,整合成了印度。还是英国人怕这个国土面积大,人口又众多的国家未来发展起来威胁自身,又利用宗教分离了这个国家。形成了现在的印度的国土。所以实际到操作上,像中国的这种大国情怀?不存在的。
你看欧洲的英国、俄国,那是真有大国情怀,即使现在英国是美国的小弟了,但英国人对美国人的平价也一直是乡巴佬暴发户,而不是仰视。跪舔这种事情只会存在于一些弱小的、从没强大雇过的殖民地国家、属国:美国的就是好,白人就是高等…………
说个题外话,要说中国,自古以来,你要算秦代统一六国,那面积其实也不大北边匈奴、南边的南蛮都不算在内的,到唐,如果说高句丽啥的还算个属国不算自己的国土,那算下来也没有多大的疆域,宋朝就更拧巴了,比秦汉时代好不了多少,直到元朝才算是把这一大块版图都纳入了一国,可元朝自己都不拿自己当国家的统治者,完全是侵略者姿态,元朝统治者脑子里想的还是自己的牧场草地的,从明朝开始才算是真正大国。到清代和蒙古人、新疆和亲,虽然都接受之后又通过左宗棠等名臣收复新疆,直到清末民国,才有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从清代继承下来的土地均是国土,土地上的人不管什么种族,都是我中华民族。
我们在近代也是被殖民的,仰望过洋大人,到现在还有很多女性认为:外国人就是好,哪怕是个非洲黑皮,来中国玩女人都随便玩。新中国成立后也仰望过老大哥。
但还好我们的伟人们从未认为自己是附庸,也从未认为自己就是该给洋大人打杂,建立新中国后,只要是对我们不怀好意的,不管是老大哥还是洋大人,一律都是打,从朝鲜战争、珍宝岛冲突、对印作战、对越自卫反击……一系列的局部战争和冲突中,捍卫了自己的尊严。这三十年经济发展也让中国人底气变得更足了,国家也有更多能力来注重民生了,把稳定人民生活放在了第一位,我们也可以和美国一较长短了。
军工是一个国家组织动员体系能力的最极致体现,前期对比是苏联和美国,苏联是以军工国企化,进行组织生产与管理,美国是以国防部和军队牵头,组织军火企业进行生产与管理。
优点各有缺失,苏联这里军工企业都是工程师集团进行管理,基本上内行人管理内行人,当军队提出武器需求时,会按照军队意图进行研发与生产。
美国是资本家雇佣专家们进行生产与管理,一切以盈利为驱动,同时按照特殊的军火市场规律运行。
两边运行规律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利用先进的组织生产管理系统,为军队服务。
比拼的是企业内部制度的完整与执行,人员的组织与执行,命令传达与执行,各种强制标准的制定与执行,这是军工企业的灵魂。
这些项目前半部分,印度都有,也都能学到,也都能得到,问题是执行,企业内部的执行与规定,各种安全生产规定与执行,最后都还是要执行的。
一架飞机飞在天上,影响安全的零件几乎占了全部,每一个零件的安装维护都有特定的方法与工具,印度的飞机目前国产的军队也就那么几架,剩余的都是俄罗斯、法国、美国货。
这三国的军机维护、后勤养护系统都不相同,但是后勤养护公司却竟然是相同的,那就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目前来看印度人在这三国不同战机的后勤养护体系上,并没有什么优秀的经验总结。
因为一架飞机到了飞行时间年限后,必须进行大修保养,这几乎就是将整个飞机拆解成零件,更换排除掉所有到寿零件后,重新组装一遍,这个过程就相当于将飞机重新组装一次。这个过程里,对于组织、动员能力要求极高。
可是目前来看,印度斯坦航空表现非常糟糕,他把世界所有国企病都融为一身,同时不具备国企的责任感,没有苏联国企工程师集团的专业性,也没有学到美国和法国军火企业企业组织高效性,这就是印度斯坦航空的现状。
三哥基本功不好,简单说有一万个基础工业,然后发展出一千个中等工业,这一千个中等能发展出来一百个高等的,最后是核潜艇啊航母啊等等顶级的。
当然实际上数不清,这么说只是好理解
三哥就是有八千基础,美苏德英等卖给他中等高等,不是自己发展出来的,然后在造这些顶级的时候,就这里不对,那里不对。
再举一个例子,五十年代咱们造万吨水压机的时候,基础不行,造不出来长的钢柱,只好造了三个焊到一起的,然后没有大型起重机运不上去,只好堆起来土堆,然后用几十个小起重机运上去的等等,就是在你造更高一级的时候,发现低一级的不够……
比如我们六十年代研发了一样东西,发现没什么用,就放起来了,三十年后参观欧洲一个新武器一看我勒个去里边的核心怎么这么眼熟……
我们从六十年代才开始离开苏联工程师自己研究修建就这么多技术储备了
美帝得多少?
三哥的问题就是,缺乏长远,当然也可能是欧美不想让他发展起来好做长久生意,所以直接卖卖卖,让他自己没研究……
不过也是,三哥的观念一向是,反正后人肯定比我们聪明,他们肯定有办法的。
听单位老师傅说的,真事儿
我们单位是西北地区为数不多的拥有大型板材超声探伤能力的企业,零几年的时候有过一次和印度企业的合作,他们那来了两个技师,自带了一台手持式超声探伤仪,来了以后发现我们的英国旧设备比他们自带的精度高,然后就拿去试用,一个班次的时间(8小时)那俩完犊子玩意儿探了我们一个试样块(比A3纸小一圈),然后说这块板子没缺陷……
一般美标常用的缺陷当量大小是Φ1.2mm,相当于木头铅笔的铅芯那么大,而试样块是专门在指定牌号的材料上专门人工做出来的特定大小特定取向的人工缺陷,这俩没找到……然后……然后就不难理解为啥飞机会解体,潜艇自己沉了
印度不光是军工不行,其他各方面的硬货干货实力真没啥值得称赞的地方
————————分——割————————
2018.3.28补充回答
今儿突然想起来,特意看了一下木头铅笔铅芯,突然发现上面说错了,这个直径当量大小对等的是Φ2.0的,Φ1.2的大家手边没有尺子的话就自行脑补一下吧,向各位说声抱歉
如果不从事质量检验管理方面的工作,大家可能对这个质量体系问题没有特别深刻的体会
一般大众的理解,我设备高大上,生产技术好,工人爱岗敬业,那出产的产品基本上是合格的,八九不离十。然鹅,老外们并不觉着是这么回事儿(虽然说我见过的这方面的大部分老外都出奇的懒),他们会做一个考核表,看你的从研制投料生产检验开合格证装箱出厂等你能想到想不到的都会审核个底朝天,100%通过了才和你签单子,你才有资格和人家做生意,就这
————————分——割————————
超声探伤已修改,求轻喷
军工真的不行,但是也很牛逼。这不矛盾。
主要是跟谁比。
说他不行,是隔三差五摔飞机撞军舰,这是真实。拿他和五常比,就是个渣渣。
说他也厉害,是除了五常外,就没多少国家能造飞机造军舰,半数以上的国家整个东西上天都做不到你,和黑叔叔们比,牛逼大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