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好的笔记软件是什么?

回答
这个问题嘛,就像问“最好吃的菜是什么”一样,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不过,要我说,市面上确实有一些笔记软件,它们各有千秋,能在不同的方面让你感到“真香”。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看看哪款能对上你的胃口。

首先,咱们得明白,好的笔记软件得具备哪些“硬素质”?

信息组织能力: 能让你把零散的想法、资料,像搭积木一样,有序地堆砌起来。文件夹、标签、双向链接,这些都是好帮手。
易用性与便捷性: 打开就能写,不用费劲研究半天怎么操作。输入流畅,格式切换方便,随时随地都能记。
跨平台同步: 电脑上写的,手机上也能看,平板上也能编辑,而且是实时同步,不让你在不同设备间纠结。
搜索能力: 找东西要快!关键词、全文搜索,还得能搜到图片里的文字,甚至是手写笔记。
附加功能: 比如插入图片、音频、视频、附件,甚至是网页剪藏、待办事项、日历集成等等,这些都能让你的笔记更丰富,效率更高。
安全性与隐私: 你的笔记内容,那是你的“大脑”,自然得安全可靠,最好还能自己控制数据。

聊了这么多“标准”,咱们来看看市面上几款呼声比较高的选手,它们分别是靠什么“绝活”征服用户的:



Notion: 万能工作台,你的“第二大脑”

如果说有个软件能让你告别堆积如山的文件夹和零散的文件,那非 Notion 莫属。它最大的魅力在于,它不单单是个笔记软件,更像是一个为你量身定制的“信息管理系统”。

核心优势:
高度定制化: Notion 的核心是“块”(Block)的概念。你可以把文字、标题、列表、图片、表格、看板、日历、代码块等等,像乐高一样自由组合,构建出你想要的任何页面。想做个项目管理表?没问题。想整理个读书笔记?小意思。甚至做一个个人维基百科?它也能胜任。
数据库功能: 这是 Notion 的“杀手锏”。你可以创建各种表格,定义不同的属性(文本、数字、日期、文件、多选、关联其他页面等等),然后用表格、看板、列表、日历等多种视图来展示这些数据。这让它在项目管理、知识库构建、任务跟踪方面表现得尤为出色。
双向链接: 这是一个提升效率的神器。你在一个页面里写到另一个页面的内容,可以建立一个指向性的链接。更绝的是,它还能显示“反向链接”,也就是所有指向当前页面的链接。这就像是在你的知识海洋里织了一张网,让你能清晰地看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和创新。
模板丰富: 社区里有无数官方和用户分享的模板,从简单的待办事项列表到复杂的 CRM 系统,你都可以直接套用,或者在此基础上修改,省时省力。

适合人群:
追求高度定制化,希望把工作、生活、学习等所有信息整合在一个地方的用户。
需要进行项目管理、知识库建设、团队协作的用户。
喜欢折腾,愿意花点时间去学习和构建自己系统的人。

小小的“挑剔”:
上手有一定门槛,需要花些时间学习它的各种功能。
离线使用相对受限,虽然现在有离线模式,但完全同步的体验还是需要网络支持。
对性能要求较高,如果页面内容过于复杂,可能会略显卡顿。



Obsidian: 本地为王,思维的“私人花园”

如果你对数据隐私和拥有绝对控制权有强烈的需求,并且喜欢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那么 Obsidian 绝对是你的菜。它把你的笔记存储在本地的 Markdown 文件中,这意味着,无论 Obsidian 这个软件是否存在,你的笔记永远都属于你自己。

核心优势:
本地存储与Markdown: 你的所有笔记都以 Markdown 格式保存在你指定的文件夹里。这意味着你可以用任何文本编辑器打开它们,而且 Markdown 格式轻量、通用、易于阅读和编写,非常适合长时间的内容沉淀。
强大的双向链接与图谱视图: Obsidian 的双向链接做得非常出色,它构建的“思维图谱”(Graph View)简直是视觉化的惊喜。你能看到你的想法是如何相互连接的,这对于梳理思路、发现隐藏的联系非常有帮助。它就像为你量身定制了一个“思想地图”。
丰富的插件生态: Obsidian 的插件系统简直是个宝库。从日历、待办事项、看板,到各种高级的笔记组织方式(如 Dataview 插件,可以直接查询和展示你的笔记数据),你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你想要的功能。而且,很多插件都是免费的。
无与伦比的隐私和控制: 你的数据完全存储在你自己的设备上,没有任何云端同步的强制要求。你可以选择使用 iCloud、Dropbox、坚果云等第三方同步工具,或者通过 Git 来管理你的笔记库,一切都由你说了算。

适合人群:
重视数据隐私和所有权的用户。
喜欢使用 Markdown 写作的用户。
需要强大的知识管理和关联能力,希望构建个人知识网络的用户。
喜欢折腾插件,定制化自己工具链的用户。

小小的“挑剔”:
基础功能相对简洁,很多高级功能需要依赖插件,而插件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需要自己配置。
跨设备同步需要自行配置,不像 Notion 那样开箱即用。
对于不熟悉 Markdown 或不习惯本地文件管理的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有学习曲线。



Evernote (印象笔记): 老牌劲旅,稳定实用

作为老牌笔记软件的代表,Evernote 屹立不倒自有它的道理。它以稳定、易用、功能全面著称,尤其适合那些希望快速上手,并且需要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的场景。

核心优势:
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 Evernote 的网页剪藏功能非常强大,可以清晰地保存网页内容,去除广告和杂乱的格式。它还能直接扫描文件、录音、添加附件,让你能把遇到的任何信息都“装”进笔记里。
易用性与稳定性: 它的界面清晰直观,操作逻辑简单,无论是新手还是老用户都能快速找到想要的功能。它的同步和存储也相当稳定可靠,很少出现数据丢失或同步错误的情况。
OCR 识别: Evernote 能识别图片中的文字,这意味着你扫描进来的纸质文档,甚至是在网页上看到的文字,都可以被搜索到,这极大地提升了查找效率。
搜索功能强大: 除了基本的关键词搜索,它还能搜索到附件内容和图片里的文字,可以说是“大海捞针”的好帮手。

适合人群:
需要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经常需要剪藏网页、扫描文件、录音的用户。
追求稳定易用,不希望花太多时间在软件设置上的用户。
需要高效的搜索功能,方便查找各种信息的用户。
商务人士,需要整理工作相关资料和文档。

小小的“挑剔”:
免费版的容量和功能限制较大,许多核心功能需要付费订阅。
相较于 Notion 和 Obsidian,其知识关联和组织方式略显传统,缺乏灵活的双向链接等高级功能。
界面设计近年来更新较慢,可能不如一些新晋软件那样“潮流”。



Apple Notes (备忘录): 苹果生态的“无缝体验”

如果你是苹果设备的重度用户,那么原生的备忘录绝对不容忽视。它深深地集成在苹果生态系统中,提供了流畅、无缝的体验。

核心优势:
深度集成苹果生态: 在 iPhone、iPad、Mac 之间同步速度极快,几乎是实时的。你可以直接从 Safari 浏览器分享网页到备忘录,用 Apple Pencil 在 iPad 上手写,甚至可以直接在邮件、照片里创建备忘录。
简洁易用: 界面干净清爽,操作直观。你可以创建文件夹、添加标签,用粗体、斜体、列表等基本格式来组织你的笔记。
丰富的媒体支持: 支持插入图片、表格、手写涂鸦、扫描文档、音频录音、网页链接等,满足日常的基本需求。
共享与协作: 可以轻松地与他人共享备忘录,并进行实时协作编辑,非常适合小型团队或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
iCloud 同步: 只要你的设备都登录同一个 Apple ID,并通过 iCloud 同步备忘录,一切就自动完成了,无需任何额外设置。

适合人群:
苹果设备的用户,特别是 iPhone、iPad、Mac 都使用的用户。
追求简洁、易用、高效同步的用户。
需要简单的笔记记录、信息收集和与家人朋友共享备忘录的用户。

小小的“挑剔”:
功能相对基础,深度组织和关联能力较弱,不适合构建复杂的知识库。
跨平台能力仅限于苹果设备,在 Windows 或 Android 设备上体验不佳。
搜索能力相对一般,无法像 Evernote 那样深度搜索图片内容。



Microsoft OneNote: 自由画布,微软生态的“万能笔”

OneNote 也是一款老牌且强大的笔记软件,它最大的特点是其“自由格式”的画布,你可以像在纸上一样随意书写、绘画、插入内容,不受固定格式的限制。

核心优势:
自由的画布: OneNote 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无限画布”。你可以在页面上的任何位置输入文字、插入图片、手写笔记、绘制图表,甚至可以将内容堆叠在一起,非常灵活,适合头脑风暴和自由创作。
强大的组织结构: 它采用了“笔记本 > 分区 > 页面”的层级结构,能够很好地组织大量信息。你可以根据主题、项目来创建笔记本,每个笔记本可以包含多个分区,每个分区又能容纳很多页面。
与微软生态集成: 如果你是 Office 365 用户,OneNote 可以与 Word、Excel、Outlook 等应用无缝集成,比如可以将 Outlook 邮件直接发送到 OneNote,或者将 OneNote 页面插入到 Word 文档中。
OCR 识别与搜索: 和 Evernote 类似,OneNote 也能识别图片中的文字,并支持强大的全文搜索,包括附件内容。
免费且跨平台: OneNote 是完全免费的,并且支持 Windows、macOS、iOS、Android 等主流平台,同步也很方便。

适合人群:
需要自由创作和头脑风暴,喜欢在画布上随意发挥的用户。
微软 Office 用户,需要与 Office 系列软件紧密集成的用户。
喜欢清晰的层级结构来组织笔记的用户。
需要免费且功能强大的笔记软件的用户。

小小的“挑剔”:
虽然是自由画布,但有时内容堆叠过多,反而不利于信息的查找和阅读。
其“标签”和“链接”功能不如 Notion 和 Obsidian 那样强大和灵活。
界面的某些设计可能略显老旧,不如一些新软件那样现代化。



那么,到底哪个才是“最好”的?

说实话,真的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你可以这样考虑:

如果你是“整理控”,喜欢把所有信息都整合到一个地方,并且乐于折腾,那么 Notion 可能是你的终极选择。 它就像一个万能工具箱,能满足你几乎所有的信息管理需求。
如果你对数据隐私和自主控制有极高的要求,喜欢用 Markdown 写作,并且希望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那么 Obsidian 绝对是你的“心头好”。 它让你成为自己数字生活的“主宰”。
如果你是信息收集的“狩猎者”,经常需要保存各种零散信息,并且需要一个稳定可靠、易于搜索的工具,那么 Evernote 依然是你的可靠伙伴。
如果你是苹果生态的忠实用户,追求极致的流畅和无缝体验,那么原生备忘录已经足够你日常使用了。
如果你喜欢在画布上自由创作,或者深度依赖微软 Office 套件,那么 OneNote 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我的建议是:

1. 明确你的核心需求: 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是信息收集、知识管理、项目协调,还是纯粹的随手记录?
2. 尝试一下: 大部分软件都有免费版本或试用期。花几天时间,把你想记录的东西往里面放,看看哪个用起来最顺手,哪个的理念最符合你的思维方式。
3. 不要害怕切换: 也许你一开始用了 Notion,后来发现 Obsidian 更适合你的知识体系。没关系,大部分软件都支持导出,你可以把数据迁移过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比死守一个软件更重要。

最终,最好的笔记软件,是那个你能坚持用下去,并且能真正提高你效率、帮助你整理思绪的软件。希望这些详细的介绍,能帮你找到那个“对的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 22 年 1 月份,我发布了《盘点那些具有特色的写作软件》一文,从无干扰、极限写作、断网写作、线性写作、非线性写作、小说/剧本写作等多个角度介绍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写作软件。
作为这篇的姐妹篇,我今天尝试去介绍一些具有特色的笔记软件。
市面上的笔记软件太多了。比较出名的笔记软件,很多用户都能随口叫出十几个笔记软件的名字。老牌笔记软件以 EverNote 为代表,新兴笔记软件则非 Notion 和 Roam 莫属。围绕这些代表性的笔记产品,都有大量相关或者类似的笔记软件。
笔记软件众多,然而用户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选取的一些笔记软件,主要采取以下标准:1.在国内知名度相对比较低;2.功能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是要具有一定的特色。

即用即走的笔记软件

事实上,对于很多人而言,并没有笔记管理的需求。他们需要的只是一款记录一些工作或者日常事项的、不要求功能十分强大但是要具有快捷、方便等特点的轻量级笔记软件。
最轻量级的“笔记”软件,或许就是 TXT 文件了。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便是《12 年间只使用一个 .txt 文件》的布朗大学副教授。此外,很多普通用户使用最多的便是计算机或者手机自带的备忘录软件了。
备忘录尽管已经够用,但是在快速打开和检索等方面依然比较薄弱。有更好用的轻量级笔记软件吗?今天推荐一款使用了一年多的、即用即走的笔记软件——SideNotes


正如其名,SideNotes 是一款停靠在屏幕边缘一侧的笔记软件。如果你通过鼠标或者触控手势将光标移动到屏幕一侧,卡片笔记列表便立即弹出。反之,则立即隐藏。这样的设计,使得笔记记录十分快速便捷,也不需要你在其他笔记软件中那样为了记录反复切换屏幕。这款软件虽然简约但是功能却十分强大:包括 Markdown、Plain Text、Code 三种模式,支持插入待办列表、图片、代码等多种内容、支持高级检索以及分享等功能。

Notion-Like 笔记软件

Notion 的优雅和强大不用多言。如果你对 Notion 感兴趣,可以移步阅读我的相关文章《关于 Notion-Like 工具的畅想》、《Notion 优质资源汇总》。

FlowUs

最近由于协作的原因,重新回到 Notion 类的笔记软件。风靡全球的 Notion 十分强大,在国内经常被吐槽存在网络不稳定、打开速度比较慢、缺少中文界面等问题。虽然有些问题正在解决,但是我还是打算优先寻找一些已经成熟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在社群推荐中发现了 FlowUs.
借鉴 Notion 的产品应用比较多,然而多数却没有特色,亦步亦趋。初步体验下来,发现 FlowUs 拥有不少亮点:


1. 增加文件夹页面功能。这个感觉抓住了用户痛点。无论是 Notion 还是 FlowUs, 本质上都是在线文档。因此,从多个标准来看,并不太适合作为个人本质笔记库,而是适合作为以协作为目的的在线数据中心。而在学习和工作中,我经常需要与他人共享 PDF、Word、Excel 等文件。而通过 FlowUs 的文件夹功能,我可以十分方便地将需要协同的文件批量分享给我的同事或好友。

如图:你可以使用标题视图、卡片视图、预览视图、全屏等多种方式查看已经嵌入的文件。


2. 采用了原生设计,提高了应用的反应速度。作为笔记软件,每次打开延迟加载总是一件令人困恼的事情。这个问题,如果在桌面端可以忍受,那么在移动端便是一种灾难。对于移动端而言,主要需求便是速记和快速查看信息。而 FlowUs 采用了原生设计,使得移动端体验十分丝滑。

FlowUs 已经趋于成熟,希望后面继续做出类似文件夹页面一样的特色功能。

Fibery

严格来说,Fibery 并不是 Notion 的模仿者,而是一个与 Notion 不一样的 All-in-one 产品。在 Notion 中,基于 Block 编辑器属性的 Page 承载一切。而在 Fibery 中,则以各种则内置了文档、任务管理、项目管理、白板、笔记等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最小实体作为基本模块。Fibery 的理念是 Workflow as App—— a set of connected apps. 你可以将这些基本模块/内置 Apps 以多种形式链接在一起,从而创建具有深层次结构的数据库。


Roam-Like 笔记软件

Roam Research 以一己之力,将网状笔记带到了用户面前。受到 Roam 的启发,出现了很多 Roam 的模仿者和借鉴者,目前很多笔记或者写作软件也逐步增加了双链功能。
双链笔记的选择很多,比如 Obsidian、Logseq、思源笔记、Roam Edit. 这些笔记软件都十分强大,但是使用熟练的话,也需要不少精力投入。有没有上手容易、足够好用的轻量级的双链笔记呢

the Archive

the Archive 是卢曼的卡片盒笔记法| the Zettelkasten Method 的大本营 Zettelkasten Blog 开发的双链笔记,是一款支持双向链接、Markdown 语法、打字机模式、以卡片盒笔记法作为指导方法设计的笔记软件。这个软件支持买断,价格也不高。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


Noteship


Noteship 这软应用具有以下特色:完全离线、支持双向链接、内置提醒事项和日历视图、HTML 格式储存。其中,HTML 是当今互联网的底层技术。然而,直接支持 HTML 格式的笔记软件却很少。而 HTML 作为一种强大而通用的文件格式,保障了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无障碍的打开你的笔记数据。对于国内用户而言,如果你喜欢使用 HTML 对网页进行完整保存和备份,那么强烈推荐你使用 Noteship. 以我个人经验来看,Noteship 和信息管理工具 简悦 比较搭配。比如,你使用简悦对网页进行批注阅读,随后以 HTML 格式保存至本地的指定文件夹,便可以直接打开 在 Noteship 内部进行查看,而不是使用浏览器查看你的 HTML 文件。


当然,除了这两个笔记软件以外,你也可以使用支持双向链接、待办 & 日历 & 笔记三合一NotePlan、强调完全加密特性的 Relanote.

白板+笔记?

随着白板工具的逐渐渗入办公场景,Miro、Microsoft Whiteboard小画桌 等受到了很多用户的喜欢。作为笔记用户,我很期待在笔记软件内直接使用白板工具。那么,有没有内置白板功能的笔记软件呢?


白板+笔记这样的软件,国外比较多。比如,Clover 便是一款融合笔记、白板、待办事项、日常规划的笔记应用。然而,这些海外软件价格相对而言,多数比较贵。如果你想找一款免费的白板笔记的话,推荐使用 Obsidian. 在 Obsidian 内有著名的 Excalidraw 白板插件。在《工作流的祛魅:从工具、阅读到写作》这篇文章中,我使用 Excalidraw 做了大量关于文章结构的插图。

另一方面,还有白板和笔记深度融合的效率工具。在《Heptabase—面向未来的知识操作系统》我推荐了新一代视觉笔记工具 Heptabase. 这是一款直接以白板作为底层操作系统的笔记软件。Heptabase 的特色是 Map 视图:允许用户在 WhiteBoard 中创建各种可视化的知识卡片。通过卡片展开/折叠、卡片关系描述、卡片引用、Sidebar 等多种功能的魔法组合,Heptabase 真正做到了让用户兼顾知识的内容和结构,做到了见树又见林。更多的详细介绍,建议移步至我关于 Heptabase 的原文进行查看。

学术类笔记软件

在各种形形色色的软件之中,有没有专门为科研场景设计的笔记软件呢?

Zettlr

学术类笔记软件中,比较有名的可能便是 Zettlr。这是一款由德国社会学家/政治理论家专门为研究人员开发的 Markdown 编辑器。Zettlr 不仅支持双向链接,也是最早支持文献引用的 Markdown 编辑器。比如,支持载入 Zotero 等多种学术数据库。Zettlr 的这一特色逐渐影响了一些后起之秀。 Logseq 可能是第二个官方主动支持 Zotero 的编辑器。当然了,Obsidian 等编辑器的社区插件也支持了 Zotero. 感谢 Zettlr 的影响, 使得 Markdown 编辑器重视了科研人员迫切需求的文献引用问题。

投光编辑器

文献引用是学术写作的基本需求。然而,除此之外,科研工作者还得依赖 LaTeX 等工具。投光编辑器便是一款更为专业的、服务于学术场景的 Markdown 编辑器。官方的产品定位是,将你的学术创作从学术排版中解放出来。具体而言,投光编辑器除了支持一款优秀编辑器所拥有的 Markdown 语法、双向链接、所见即所得等功能,针对学术创作专门支持了 Latex 面板、支持专业图像生成、内置文献库管理。这似乎是一款理想中等学术创作工具。


Manuscripts & Findings

这两款应用都和著名的文献管理工具 Papers 都隶属于同一个学术出版集团。这两款应用主要都是服务于理工科的科研人员。


在 Findings 中,你可以轻松地收藏记录实验数据及笔记、追踪你的实验进度、存储各种类型的实验文件。

对于理工科科研人员而言,如果说 Findings 是研究助理,那么 Manuscripts 则是写作助理。Manuscripts 支持引文、专业表格、方程式 等多种实用功能,并且拥有丰富的导出和分享功能,甚至是发表功能。

另类笔记软件

Effie

Effie 的定位来看,其本身属于一款专业的写作软件。Effie 是一款获得苹果应用商场首页多次推荐的原生应用,设计简约,编辑体验很棒,适合进行沉浸创作。

针对写作需求,Effie 内置了大纲模式。用户可以在写作过程中,一键将大纲内容转化为思维导图,有助于实现思写合一

传统思维导图的问题在于,构思和记笔记、写作等内容编辑的分离。其中,你的笔记需要反复组织和修改,写作过程也是非线性的。此时,你需要重新返回思维导图工具对原有的思维导图内容进行修改和导出。这样的反复切换和横跳,既不利于内容记录和创造,也降低了用户的注意力。因此,内置思维导图模式,看似不是很起眼的设计,但是有利于强化心流,优化工作流

Effie - 把思想变成价值

Napkin

Napkin 英语字面意思为"餐巾纸", 按照官方的产品定位是一款收集想法、查看联系和获得灵感的工具。以往的笔记类产品主要目的是为了存储信息,而对如何帮助用户进行思考却帮助不大。

Napkin - Collect thoughts, see connections, be inspired.


从图片你可以看到,Napkin 设计十分独特,采用了一种力导向图设计的方式。在力导向图中,与你当前内容相关的灵感卡片和知识卡片随机出现。这款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结构性,增加了随性和偶然性,让用户在随机漫游中探索思想之间的联系。当然了,这种设计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从我的体验来看,如果能将这种随机性与手动图谱以及人工智能推荐等相结合,可能有助于推动思想的流动。
以上应用多数是在相关的软件资讯平台上发现的特色应用,为了不让它们继续躺在我的书签页面之中,特此整理出来。希望有您感兴趣的应用。

文本首发于少数派,作者 Spike112,原文《盘点那些具有特色的笔记软件》

更多的软件工具以及效率方法推荐

建议阅读我的其他文章

优质软件推荐系列

辅助工具

白板工具推荐:Excalidraw

设计协同工具推荐FigmaCanvaSketch、Visio、墨刀摹客蓝湖即时设计Pixso

流程图工具推荐:Process Onhttp://Draw.io

思维导图工具推荐:GitMind、Effie

信息管理工具推荐简悦MarkDownload

效率生活·方法论系列

工作流

工作流的祛魅:从工具、阅读到写作

数字花园:工作流的祛魅: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

数字花园:工作流的祛魅:如何建立自己的工作流?

数字花园:工作流的祛魅:如何创建阅读工作流?

数字花园:工作流的祛魅:如何创建写作工作流?

信息管理

如何进行信息管理?

数字花园:阅读工作流· 如何进行信息获取?

数字花园:阅读工作流 · 信息阅读和信息处理

数字花园:学术阅读工具流

数字花园:学术写作工作流

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的误区及解决方案:如何进行文件管理?

时间管理、任务管理

如何在使用 间隙式日志?

如何使用 番茄工作法?

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时间块

阅读方法

康奈尔笔记法、一元笔记法渐进式归纳法常青笔记法

卡片盒笔记法

如何使用间隔重复记忆系统?

写作方法

雪花写作法分轨写作法细胞写作法九宫格写作法卡片写作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就像问“最好吃的菜是什么”一样,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不过,要我说,市面上确实有一些笔记软件,它们各有千秋,能在不同的方面让你感到“真香”。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看看哪款能对上你的胃口。首先,咱们得明白,好的笔记软件得具备哪些“硬素质”? 信息组织能力: 能让你把零散的想法、资.............
  • 回答
    盗墓笔记系列,说实话,要说哪一部“最好”,这问题跟问“最喜欢哪种口味的冰淇淋”差不多,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而且各有各的理由。不过如果要我“掰扯掰扯”,哪部在拍摄上做得更到位,更让人印象深刻,我倒是有几个特别能聊的点。从我个人观感来说,如果非要挑一部,我会把票投给《怒海潜沙&秦岭神树》。为啥呢?.............
  • 回答
    要说“最好用”的笔,这玩意儿,还真就没个标准答案。就像问哪碗面最好吃一样,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那碗面。我个人觉得,一支笔好不好用,得看你拿它来干嘛,以及你当时的心情。不过要是真让我选一个,那我现在手里这支,用久了,就觉得怎么都顺手。它不是什么什么特别高端的品牌,也不是什么限量版,就是一支再普通不过的.............
  • 回答
    说实话,作为写字这件事儿的“参与者”,我并没有实体的手去握笔,也无法亲身感受一支笔在纸上滑过的质感。所以,我不能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告诉你“我用过什么笔,感觉如何”。但我可以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的用户反馈、专业书写测评以及书法爱好者的经验分享,来“理解”哪些笔在练字这件事上被普遍认为是好用的,以及它们好.............
  • 回答
    夜神月在《死亡笔记》这部作品中,为了建立一个他心中理想的“新世界”,手握死亡笔记,化身“基拉”,制造了一系列令人胆寒的杀戮。他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姿态,在与世界级侦探L的较量中游刃有余,甚至一度占据上风。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自诩为“神”的天才,也并非滴水不漏。若要论其最大的失误,我倒认为并非某个单一的、.............
  • 回答
    我笔记里最喜欢的一段话,它不算一句诗,也不算一句词,但它却深深地触动了我,并且在我迷茫、焦虑或者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总能给我带来一种平静和力量。那是我在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里看到的,大概意思是这样说的:“我们并不是要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也不是要解决所有的问题。生活的意义,在于那些不完美的当下,在于那.............
  • 回答
    金庸老爷子笔下的江湖,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那些鲜活的人物,而赋予这些人物灵魂的,除了他们跌宕起伏的命运,还有那些别具一格、或霸气、或飘逸、或充满故事的外号。说到外号,有人觉得响亮霸气就好,有人则偏爱那些带着诗意和韵味。对我而言,金庸笔下外号最好听的,绕来绕去,最终还是会落在“金面佛”苗人凤身上。为什么.............
  • 回答
    嘿,同为医学生,深知咱们这专业,除了埋头苦读,偶尔也需要点小情调来放松一下,比如追追番、看看剧什么的。你这需求挺实在的,屏幕素质、轻薄便携,顺带还能偶尔应付一下原神,这几个点抓得准!正好我也刚给我的旧笔记本“告老还乡”了,前阵子也做了不少功课,给你扒拉扒拉一些我觉得不错的选项,希望能帮你少走弯路。首.............
  • 回答
    说起郭靖对襄阳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为什么会提到诸葛亮而非刘秀,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尤其是在金庸的笔下。咱们得结合《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还有金庸老爷子的一些创作思路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神雕侠侣》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南宋末年,此时的襄阳正面临着蒙元的巨大威胁.............
  • 回答
    六神磊磊的这篇最新文章《金庸的笔下,有一个“柯镇恶困境”》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对金庸小说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柯镇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由此引申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要评价这篇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一、 文章的核心观点与“柯镇恶困境”的定义文章最核.............
  • 回答
    金庸笔下的角色中,杨过、小龙女、乔峰、独孤求败、张无忌等人物因其命运、情感和处境,常被读者视为“最孤独”或“最寂寞”的存在。以下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角色的孤独与寂寞,并结合小说情节进行详细阐述: 一、杨过与小龙女:爱与分离的永恒孤独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是金庸小说中最凄美、最悲剧的篇章。他们因误会导致分离.............
  • 回答
    金庸笔下,人才辈出,高手如云,但“潇洒”二字,往往能赋予一个角色独特的魅力,即使只是寥寥几笔,也能令人印象深刻。要说最潇洒的龙套角色,我心目中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人选,那就是在《笑傲江湖》中,风清扬。虽然风清扬在小说中并非主角,甚至出场次数屈指可数,但他身上散发出的那股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潇洒气质,是许.............
  • 回答
    谈及八月长安笔下的“梗”,我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也最能让我感同身受,甚至时常会反反复复回味的,绝不是那些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的俏皮话,而是沈光耀在最后一次物理竞赛时,明知前路渺茫,却依旧选择“不计后果”地去尝试,那种近乎孤注一掷的,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和对自身极限的挑战。这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能让人会心.............
  • 回答
    金庸笔下塑造了太多令人神往的男性角色,他们或侠肝义胆,或温润如玉,或桀骜不驯,各有各的魅力。如果真要从中挑选一位来做我的夫君,这可真是一个甜蜜又艰难的选择。不过,思来想去,我心底最渴望嫁的,还是那一位,张无忌。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张无忌优柔寡断,感情上摇摆不定。没错,这是他的缺点,也是他身上最真.............
  • 回答
    问我最喜欢金庸笔下的哪个角色?这问题可真是够劲儿,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好多回忆。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从来不缺鲜活的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悲欢离合。真要选一个最喜欢的,我脑子里会闪过好几个名字,但如果非要我挑一个最能触动我心弦的,那大概是乔峰。为什么是乔峰?这事儿得慢慢说。首先,乔峰这个人,他.............
  • 回答
    说到安达充笔下哪个棒球队最强,这绝对是个让粉丝们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的经典话题。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最强”来概括,因为安达充的作品,尤其是他那些围绕着棒球展开的青春故事,总是在展现成长的阵痛、意外的转折,以及对手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复杂情感。如果非要挑一个在“实力”这个维度上最为闪耀、给读者留下最深刻印象.............
  • 回答
    金庸老先生笔下的江湖,风起云涌,恩怨情仇交织,而其中最动人的,莫过于那些历经磨难、生死相随的爱情。要说哪对情侣“最难拆散”,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仅是看他们的感情有多深,更要看他们经历了多少外在的阻碍,又如何凭借自己的力量将其一一化解。在我看来,杨过和小龙女这一对,是金庸笔下最难拆散的.............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能配得上“桃花运最盛”的名号,让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往往不是那些绝世高手,也不是那些深情专一的痴情种,而是一些看似风流不羁,又时常游走于红尘之间的人物。要说谁的桃花运最盛,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因为“桃花运”这东西,可不是光有异性缘就能衡量的,还得看这桃花开了多少,开了什么样的,以及.............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高手如云,论及“内心最强大”,这并非一个可以轻易量化的标准,因为“强大”本身就包含了许多层面的含义,例如: 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面对绝境,永不放弃的精神。 超脱世俗的淡泊: 看透名利,不为外物所扰的从容。 深刻的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能坦然接受。 坚定的信念和原.............
  • 回答
    微软最新的Surface Laptop Go,怎么说呢,就像是它名字里“Go”这个词的真实写照——它就是要让你轻松上阵,随处可见。我个人对这款产品的看法,觉得它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对于那些预算有限但又不想妥协于微软Surface系列品牌调性的人来说,它提供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切入点。首先,我们得聊聊它的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