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回答问题的基本都是学生和科研人员,我从一个企业从业者的角度来说说吧:
1 本人国内排名前10的985高校化学化工学院本硕2011年毕业
2 当年舍弃了阿里巴巴和德勤的offer, 进了一家全球top 10 500强化工外企。
你问我为什么我选这家?它的起薪是阿里巴巴的两倍多,好么?
3 毕业3-5年的时候,行业差距渐行渐远。
首先,如果你不想去工厂的话,商务类职位基本在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同等受教育水平,化工行业的薪水基本是垫底的。
你问我混的怎么样?
不客气地说,在大学同学中,我混的还算不错。
然而中学同学,随便一个211学CS 金融的,都已经没法比。
最夸张的是,前年我们招来一个新人,这哥们教育背景和我相似,当年放弃了招商银行来的我司,结果他同学去了。好嘛,工作第一年,那个进招行的家伙,年终奖就超过了他一整年的工资。(PS 除非你是top学校性别男,否则不要以为你学材料化工也可以进银行)
放在10年前,外企工资高,并且晋升快。现在别想了,毕竟中国领导最高层都是70后,基本熬不出来。
而且同事都尼玛优秀而且素质高,真没觉得谁比谁行。
4 有出路么?
同行业跳槽,薪水涨30%左右,非管理岗30K封顶。注意!是一线城市!
跳到其他行业?非常难。社招都喜欢经验对口。我知道的成功经验,是一个入职一年不到出去期货公司,还有一个去阿里。其余基本都在业内。
自己出去单干?做贸易商,基本已经没有什么空间;化工贸易几十年,大的都已经在那了,这个行业对资金的要求奇高。开工厂?更别开玩笑了,没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跟本不可能。
欧美已经是把那些小厂全部挤死,就剩几个大头,还在不断合并。
5 不夸张地说,大部分人都处于一种等死的状态,就等着那把裁员的刀什么时候砍下来。
周围有卖茶叶的,做早教的,学设计的,写公众号的,(我说过了,我们当年都是很优秀的,1:10000的比例进来的)。
我就不建议你们进来浪费自己的聪明才智了。
顺便推一下我自己的公众号“东方E”,侧面了解下化工从业者的生存状态吧。反正我暂时也没想出来什么更好的项目。
材料学不是没有前途,而是制造业工作没有钱途,这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什么结构性问题呢?城乡差距。
1、我国大城市制造业工作在不断转移流失。从市区转到城乡结合部,从城乡结合部转到所谓开发区,从开发区转到三四线城市。
2、我国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直到小县城,差距太大。更别说城乡差距。
所以,你一旦学了一个制造业就业方向的理工科专业,那么你的岗位一般来说在城乡结合部或者三四线城市,那么你的工资待遇其实是按照工作地点的工资待遇来定的。直接导致了制造业从业者,无论工人还是工程师,都难以在一二线城市立足。虽然,就我本科毕业七八年来看到的例子来说,学材料的去个三四线城市,也能很快在当地混个中产。但是,和一线城市就业的差距只能是越来越大——北京的中产和三四线的中产可不是一回事儿啊!
所以,在城乡差距消灭之前,制造业就业向的理工科都很难摆脱窘境。理工科就业好的一般都是设计类的,例如程序设计(程序员),建筑设计,电力设计等等。其实最大的原因在于,这些工作机会都是团聚在一线城市。雇主付出的待遇是参照一线城市标准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是德国。作为老牌发达国家,德国已经基本消灭了“三大差别,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德国工资待遇最好的专业并非计算机,猜猜是什么?是到知乎必然被劝退的化工,第二是制药。制药这个行当更是吸收了大量的所谓“伪化生”有机砖工。
这种月经题真是的。。。不过我要当时就上知乎肯定早就退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