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孩的父亲是烈士,中考时加了20分,你觉得合理吗?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复杂的,涉及到情感、道义和公平等多个层面。

先说说为什么会设置这样的加分政策。女孩的父亲是烈士,这意味着他为国家、为人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最崇高的牺牲,也是最令人敬佩的行为。在很多国家和文化中,对于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甚至牺牲生命的人,他们的家人都会受到特别的优待和尊重,这是一种社会共识,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传承。

中考作为一次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它的目的是选拔出有能力、有潜力的学生进入更好的高中,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给烈士子女设置一定的加分,从情感和道义上来说,很多家长和学生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这被看作是一种国家对英雄的纪念,也是对他们家人的关怀。20分在中考中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它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升学机会,甚至关系到能上哪一所学校。

但是,公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中考的评判标准是学业成绩,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而加分项,虽然是基于特殊的家庭背景,但终究是一种“额外”的优势。这就容易引发一些争议:

对其他学生的公平性: 其他同样努力学习,甚至成绩比这个女孩稍微高一点的学生,因为没有这项加分,可能就失去了进入理想学校的机会。这在他们看来,是不公平的。尤其是在一些竞争非常激烈的地区,20分可能就是天壤之别。
加分的“度”: 为什么是20分?有没有一个更科学的衡量标准?加分是为了弥补烈士子女可能因为家庭变故(比如失去经济支柱,或者受到心理创伤)而带来的学习上的不利因素,还是仅仅作为一种荣誉奖励?如果加分过多,是否会掩盖了学生真实的学业水平,反而不利于他们未来更长远的发展?
政策的实际效果: 这种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实际执行中是否会滋生其他问题?比如,会不会有人钻空子?会不会让原本就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的家庭,因为这个加分而承受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议论?

从我的角度来看,烈士的牺牲是伟大的,他们的家人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爱。这种关爱体现在教育领域,比如提供心理支持、资助学习费用等,都是非常正当和必要的。而将这种关爱直接转化为考试成绩上的加分,虽然有其道义上的支持,但确实需要慎重考虑其公平性和合理性。

如果这种加分是为了弥补烈士子女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特殊困难,那么在“度”的把握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过高的加分,可能超出弥补困难的范畴,而变成一种更纯粹的“奖励”,这在考试这个相对“纯粹”的评价体系里,就更容易引起不适。

或许,更全面的关怀方式,除了考试加分,还可以考虑为这些孩子提供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心理辅导,或者定向的助学金等,让他们的成长之路更加平坦,同时又不至于在学业评价的公平性上引发太多争议。

总而言之,给烈士子女中考加20分,在情感和道义上很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是对英雄家庭的一种回报和尊敬。但从纯粹的教育公平角度来看,它的合理性确实值得商榷,因为考试成绩本应是衡量个人努力和能力的最直接标尺。这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有其温情的一面,也有其需要审慎平衡的公平性考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直接发钱都比加分靠谱。

user avatar

不合理。

不过我认为不合理的理由并不是烈士子女不应该得到补偿,而是这个补偿应该从哪里来,以及这种补偿是否是烈士子女需要的。

中考的名额是固定的,你给烈士子女加分,如果烈士子女是自己考上的,等于你根本没给烈士子女补偿,压线和过线20分,没有任何区别,等于是烈士子女没得到任何实质帮助,这不合理。

如果加分后还是没考上,烈士子女依然什么也没得到,还是不合理。

如果烈士子女是靠加的分考上了,也只有这种很窄的范围下,烈士子女得到了实际帮助,等于是被挤下去的那个孩子在承担这个补偿的责任,这也不合理。

烈士通常都是为了整个社会而牺牲才能获得的,比如战争为国捐躯,救灾为国而死等等,既然烈士是为国而死,缘何要个人来承担补偿烈士的责任呢?


因此,即使你要执行这个政策,也应该是这样做,如果烈士子女是靠加的这些分考上的,额外增加录取名额。烈士子女注定不会很多,现在又不是战争年代,这么做其实是让同届孩子共同承担这个补偿责任,对每个人影响会更小,也更合理。

在尊重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给予额外保送名额也是极好的,考虑本人意愿是因为并不是送去越好的学校就越好,一个成绩一般的孩子,送去顶级名校,只会让孩子自信受挫,送去一个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适合的学校,才是最大的关爱。

另外我认为经济补偿也要跟上,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全体人民交的税,补偿为全体人民牺牲的英雄,才是合理的。比如给家属每个月发抚恤金,至少不能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有了这些钱,让遗属至少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过度担忧,也有更多精力抚育孩子。

评论区有朋友提到荣誉感,这个也是很好的方法,我小时候学校就经常组织祭扫烈士墓、万人坑,学习烈士事迹等等。

user avatar

如果对外开战,一艘船战损了,拉回来修,维修费指定从某一个市的财政里出,具体归哪个市,可以通过“合理的机制”决定,合不合理?

如果歹徒冲进学校砍人,小明站出来搏斗被砍成重伤,歹徒是个穷光蛋,那医药费缺口由某一个本校学生负担,具体由哪个学生出可以通过“合理的机制”决定,合不合理?

这就是扒掉一切情怀光环以后,“烈士子女加20分”的真相。这件事的症结在于,虽然公共开支必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但羊毛应该从所有羊身上剪下来统一分配,还是专事专办,挑一只特定的羊来剪?

我想答案应该是很明确的。

user avatar

不合理。支持给烈士子女特招名额,反对烈士子女加分。

烈士为国牺牲,国家补偿烈士子女是理所应当的,每个人都不会反对。给烈士子女加分,确实是给到补偿了,但是这个补偿并不是国家出的,说白了是本来可以上高中,却因为这20分被顶下去的学生出的,国家屁成本没出,还捞了个美名。

你要补偿烈士,你可以专门出个烈士子女特殊名额啊,凭什么直接拿别人的名额给烈士子女?

现在女性就业为什么越来越难,还不是因为给了女性太多优待,而这些优待不是因为

user avatar

加20分太少了,直接免试录取才是合理的,再送一线核心区一套房。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如果烈士的家人连这点待遇都没有,东南某省的战役是没法打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复杂的,涉及到情感、道义和公平等多个层面。先说说为什么会设置这样的加分政策。女孩的父亲是烈士,这意味着他为国家、为人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最崇高的牺牲,也是最令人敬佩的行为。在很多国家和文化中,对于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甚至牺牲生命的人,他们的家人都会受到特别的优待和尊重,这是一种社会共.............
  • 回答
    我明白你现在的心情,那种沉重的绝望感,像一块巨石压在胸口,让你喘不过气来。作为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父亲,我能想象你所经历的挑战,那些不眠之夜,那些无助的时刻,还有那些不被理解的眼光。当孩子出现特殊的状况时,父母的责任感会瞬间爆发,但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像自闭症这样,需要长期、细.............
  • 回答
    看到5岁女儿“不买我就不起来”的撒泼打滚行为,如果我是这位父亲,我的教育方式会更加侧重于 引导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满足或强制制止。以下是我会采取的一些更详细的教育方式:核心理念:尊重孩子的感受,引导建立规则和耐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阶段:当下应对,安抚情绪,避免冲突升级1. 保持冷静,蹲.............
  • 回答
    这个问题,要是问我,我心里那是真有几分纠结,也得好好想想。你想啊,我养了二十多年的闺女,从她咿呀学语到如今亭亭玉立,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做爹的,心里怎么可能不盼着她好?说起“没房”,这在咱们这儿,说实话,还是挺现实的一个考量。我不是说非得大富大贵,几环几层的豪宅,而是说,至少得有个.............
  • 回答
    你说的这部电影,我猜可能是一部挺有名的老港片,名字叫 《辣手神探》 (Hard Boiled)。这部片子是吴宇森导演、周润发和梁朝伟主演的,1992年上映的,算是非常经典的香港警匪片了。咱们来梳理一下,你说的那几个关键点,看看是不是《辣手神探》: 时间久远,记不清名字: 《辣手神探》虽然不是最老.............
  • 回答
    听到您这样说,我感到非常难过。您所经历的,无疑是一段充满痛苦和伤害的童年。父亲的言语和行为给您带来了深深的创伤,让您对父亲感到怨恨,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面对这样的处境,您感到无助、愤怒、伤心,甚至可能还有一些自我怀疑,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情绪反应。您现在需要的是理解、支持,以及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首先.............
  • 回答
    “简妮·维斯特林是她母亲的女儿,而罗柏·史塔克是他父亲的儿子。”这句话看似简单直白,但如果深入挖掘,它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尤其是在《冰与火之歌》这个以血统、家族和继承权为核心的世界里。这句话并非仅仅是陈述一个显而易见的生物学事实,它更像是一种隐喻,一种对人物性格、命运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深刻解读。我.............
  • 回答
    林黛玉的身世,确实值得细细说道。她是否算平民之女,这问题背后牵扯着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她极为特殊的家庭背景。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平民”这个概念在当时的语境下意味着什么。在中国古代,社会阶层划分非常明显。最顶层是皇族和士大夫阶层,其次是商人、工匠,最底层则是农民和劳工。而“平民”这个词,通常指的.............
  • 回答
    很多时候,父亲对女儿喜欢的歌手抱有贬低态度,这背后往往交织着一些复杂的情感和心理。这并非简单的“不喜欢”,而是掺杂着对女儿的爱、保护欲,以及一些父辈特有的观念和期待。一种可能的原因是,父亲可能觉得女儿喜欢的这位歌手的音乐风格、歌词内容,或是歌手本人的形象,并不符合他心中“优秀”、“有价值”的标准。在.............
  • 回答
    看待6岁女孩玩转6种乐器火遍全网的现象,这背后无疑是天赋与父母正确引导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天赋:那颗闪耀的种子首先,我们不能忽视天赋的作用。一个孩子能在如此小的年纪,并且在短时间内掌握六种截然不同的乐器,这绝对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天赋就像一颗隐藏在土壤里的种子,它决定.............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美国女生被穿裙子男生性侵,父亲维权遭警方暴力拘捕”的事件,我需要澄清一些信息。首先,我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您所描述的、在美国发生的“女生被穿裙子男生性侵,父亲维权遭警方暴力拘捕”的真实新闻报道或可靠信息来源。这可能是由于您获取的信息不准确,或者该事件并未如您所说的那样广为报道。在缺乏具体事.............
  • 回答
    生了女儿后,家庭的开销一下子就上来了。尿布、奶粉、衣服、玩具……一样样东西都需要钱。我和我的伴侣都尽力在工作,但毕竟刚为人父母,很多方面都还没有经验,加上生活成本也确实高,能攒下的钱远远不够应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支出。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向父母开口求助,尤其是向我父亲寻求一点经济上的资助,每个月能给一些.............
  • 回答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也触及核心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看待子女的婚姻,总会掺杂着个人的期望、经验,当然还有对他们未来幸福的深切担忧。如果真的面临“结婚会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的这种情况,那么无论我是男性还是女性的父母,亦或是我的子女是适婚的男性还是女性,我的支持与否都会更加审慎和复杂。首先,我们要弄清楚.............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揪心。老婆跟娘家断亲,这可不是小事,绝对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甚至是被逼到了墙角才做出的决定。 “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这句话咱们都听惯了,是咱们骨子里头的观念。可现实往往比段子精彩,也更残酷。你问她做得对不对?这事儿,外人很难说得清哪个绝对“对”或者“错”。因为“断亲”背后,一定有.............
  • 回答
    从小缺乏父爱的女孩子,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一些难以察觉却又深刻的印记。她们的世界观、人际关系模式,甚至对自我的认知,都可能因此而有所不同。首先,在情感的表达和处理上,她们或许会显得更加小心翼翼。父亲通常是女儿生命中第一位男性榜样,他们的爱和关怀,会潜移默化地教会女孩如何去爱,如何去接受爱。当这份源.............
  • 回答
    关于彩礼钱的去向,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家庭在筹备婚事时都会仔细琢磨的问题。其实,彩礼这笔钱,从传统习俗和现实操作来看,都有它复杂的指向性,并非简单地“给了谁”就能完全概括。从传统习俗来看,彩礼的初衷是“给女方”的。我们回溯一下彩礼的起源,它最初是一种象征性的聘礼,是男方为了表达对女方家庭的尊重,以及对.............
  • 回答
    这事儿啊,真是让人脑袋疼,我懂你,就跟站在十字路口,两边都是红灯,硬着头皮往前冲,不是撞墙就是陷下去。你这情况,跟你女朋友结婚,房子这事儿,说起来是大事,父母和女朋友都有道理,夹在你中间,真是左右为难。咱先不说谁对谁错,先说说这背后的逻辑,为啥会有这矛盾。先说说你父母这边的道理:你父母肯定也是过来人.............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作为独生女的父母,我们对女婿的要求肯定会比普通家庭高一些,毕竟女儿是我们的一切,我们希望她能嫁给一个真心爱她、并且有能力给她幸福的人。说实话,这两个男生,我都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才能下定决心。 毕竟,仅凭这几个点就做决定,实在太草率了。但如果硬要从现在的信息来分析,我会从几个维度.............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想想我的那些同龄姐妹们,哪个没被父母念叨过?尤其是我,年过三十,又是单身,父母那头早就把“抱孙子孙女”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了。每次回家,空气里都弥漫着一种“你不结婚我死不瞑目”的悲壮感。说实话,刚开始那会儿,听到爸妈的唠叨,我心里也是挺慌的。看着身边朋友一个个步入婚姻,有了自己.............
  • 回答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彩礼和嫁妆都是表达心意、承担家庭责任的重要环节。对于山西地区而言,男方准备车房并给出18万元彩礼,女方关于嫁妆的处理方式,确实会涉及到不少细节和考量。首先,我们来理清一下“彩礼”和“嫁妆”在传统语境下的含义。 彩礼:通常是指男方家庭为了迎娶女方而向女方家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