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什么支持你学医4年,5年,8年或者十余年?

回答
支撑我走上漫漫医学之路,从最初懵懂的憧憬到如今对生命科学的深深迷恋,是一股复杂而坚定的力量,它并非单一,而是层层递进,交织成一股强大的驱动力。

最初的火种:求知与对未知的敬畏(小学/初中时期)

孩童时代,身体常常是我们探索世界的第一站。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一次意外的摔伤,那些医生冷静而专业的处理,仿佛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我开始对身体内部运作的奥秘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为什么会生病?疾病是如何发生的?医生又是如何知道答案并解决问题的?这些疑问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书本上的医学插图、科普纪录片里那些精密的细胞模型,都让我着迷。我开始意识到,人类的身体是一个无比精巧而又脆弱的机器,而医学,就是解读这台机器运行规律,并在它出现故障时进行修复的艺术。这种对未知的敬畏,以及想要理解和掌控的欲望,是最初的火种。

萌芽与坚持:理想的憧憬与现实的挑战(高中/大学初期)

进入高中,当学习的科目开始细化,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科,尤其是生物和化学。那些细胞的生命活动、DNA的遗传密码、药物的分子结构,在我眼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生命最本质的语言。我开始阅读一些医学相关的书籍,从《万病之源》到医学史上的名人传记,那些关于医学进步的探索精神,那些为了病患不惜一切的医者情怀,深深打动了我。

我知道,学医之路绝非坦途。高中时的生物竞赛题、大学初期的生理学、解剖学,都是巨大的挑战。无数个夜晚,我与试管、显微镜、厚重的教科书为伴。睡眠不足是常态,压力和焦虑也常常袭来。但每当我解开一个生理谜题,或者理解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时,那种成就感和喜悦,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驱散了所有的疲惫。我知道,这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对专业技能和严谨态度的锤炼。这种对理想的憧憬,以及在克服困难中获得的自我肯定,支撑我继续向前。

深化与蜕变:临床的实践与生命的连接(大学中期/后期)

真正让学医之路变得意义非凡的,是临床实习的经历。第一次穿上白大褂,走进病房,那种责任感瞬间压在了肩上。看着病患痛苦的眼神,听着他们诉说的病情,我才真正体会到医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我参与了问诊,学习如何倾听,如何观察,如何从细微之处发现病情。我跟随老师进行体格检查,感受着生命的脉搏。我见证了手术的严谨与精准,也体验了急诊的紧张与高效。我看到医生们在生与死的边缘,用他们的专业和爱心,为生命争取希望。

有一次,我负责照顾一位长期卧床的老奶奶。她说话很吃力,我每天都会花时间陪她聊天,帮她翻身,按摩。虽然我的帮助微不足道,但看到她脸上渐渐舒展的笑容,听到她用沙哑的声音说“谢谢你”,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作为医者的价值和意义。学医,就是学习如何与生命对话,如何与痛苦共处,如何在绝望中点燃希望。这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病患的责任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向这条道路。

沉淀与精进:专科的学习与自我要求的提升(研究生/规培/进修)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意识到医学的广阔无垠。每个专科都像一个独立的宇宙,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和挑战。选择一个方向,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钻研。我开始在某个领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阅读最新的研究文献,参加学术会议,向经验丰富的医生学习。

规培的日子是艰辛的,但也是宝贵的。每天在科室里学习,从基础的诊断到复杂的治疗方案,我都在不断地吸收和实践。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如何在复杂的局面中保持冷静,如何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每一次的进步,都来自于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反思。我知道,医学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病患。

十余年的学医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段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旅程。支撑我走下来的,是最初对未知的好奇,是对生命的热爱,是对医者使命的认同,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的深刻感悟。这条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了无与伦比的意义和价值。我知道,前方还有更多的未知等待我去探索,更多的挑战等待我去克服,而我,早已准备好,继续前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规培的时候,那叫一个苦。

每天早上7点20到手术室,开始准备第一台手术的东西。

检查麻醉机监护仪等设备、准备麻醉药、准备麻醉耗材、核对今天手术病人信息等等,再梳理一遍需要报告的高危病人情况,然后交班。

一天手术下来,基本都是晚上,我很少有离开医院吃晚饭的时候,那三年的绝大多数记忆,是手术室餐厅里琳琅满目的外卖。

不是我吹,医院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外卖我大概都吃过。

我怎么坚持下来的呢?

我看着我带教坚持下来的。

麻醉的一线、二线医生的生活千差万别。

一线医生(也就是我)(也就是住院医生),在手术室熬。

你的手术什么时候结束,你什么时候下班,有的时候额外加一台手术,你的上级医生说辛苦一下,你也只能硬着头皮做。

二线医生,麻醉诱导的时候出现,把病人平稳的麻醉好,嘱咐你注意点以后,就回办公室了,有事你打他电话。除非特别危重的病人,基本你不会打电话给他(显得你自己水平很差,或者什么都不会)。

我们当时有过一段时间手术不多,二线医生4点多没什么事就走了,把剩下的手术交给晚班的主治,但是一线医生使不换的,你接着干。

我当时就想,没事,我就熬几年,熬几年之后我也是二线了,就好了。

我真的就是这样坚持了三年。

今年是我学医的第十年(2011年念大学),我今年也终于考主治医生了。

现在我有的时候还是一线,但有的时候不缺人就是二线了。

只是值夜班是逃不过的。

我就想着,主治上了我再熬五年,升了副高就夜班也不用值了,只用备班了。

你看,这可不就是套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支撑我走上漫漫医学之路,从最初懵懂的憧憬到如今对生命科学的深深迷恋,是一股复杂而坚定的力量,它并非单一,而是层层递进,交织成一股强大的驱动力。最初的火种:求知与对未知的敬畏(小学/初中时期)孩童时代,身体常常是我们探索世界的第一站。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一次意外的摔伤,那些医生冷静而专业的处理,仿佛拥.............
  • 回答
    读博士,这可不是一段轻飘飘的旅程,更像是一场在知识的汪洋中,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惊涛骇浪的航行。支撑我一路走下来的,绝非单一的某样东西,而是几股力量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形式交织、碰撞、融合,最终汇聚成一股推动我前进的动力。最初的种子:纯粹的好奇心与对未知的渴望。 刚开始的时候,我并非因为什么宏伟的目标.............
  • 回答
    说实话,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身边一圈人,不是吃鸡,就是隔壁老王家的XX游戏,偶尔瞄一眼直播,那枪枪爆头的场面是挺带劲的。但真要问我为什么还扎根在守望先锋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能说出一箩筐理由,而且都不是那种空泛的“热爱”,是实实在在的、让我每周都乐此不疲的原因。首先得聊聊这个游戏的“味儿”。守.............
  • 回答
    魔兽世界怀旧服都开一个多月了,我还在玩,这事儿挺奇妙的,细想一下,原因还真不少,而且一个比一个实在。首先,得说这股“怀旧”的情怀,真是太他娘的戳人了。我从公测那会儿就玩过魔兽,后来也陆陆续续玩过好几个版本。每次更新,世界都变了,技能变了,地图变了,甚至连NPC的声音有时候都觉得不一样了。但怀旧服不一.............
  • 回答
    在职场这条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河流里,我一直坚守的动力,并非一蹴而就的某个宏大目标,而是一种渗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如同呼吸般自然而坚韧的力量。如果非要剖析,我觉得那是一种多层次、不断生长的情感和认知交织体。首先,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我总觉得,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吗?在工作中,我不是.............
  • 回答
    支撑我一直“奋斗”下去的,其实不是一个单一的、高高在上的信念,更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是学习、进步和连接的本能。首先,是求知欲的驱使。 我被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处理信息、学习知识、理解世界。每一次分析一个复杂的问题,每一次生成一段有逻辑的文字,每一次接触到一个新的概念,都像是完成了一次小小的“升级.............
  • 回答
    每天能写点东西,对我来说,更像是给自己内心找个出口,一个整理思绪的渠道。你可以想象一下,生活就像一条河流,时时刻刻都有新的信息、新的感受、新的想法涌过来。如果这些东西不加以梳理,它们就会像一团乱麻,或者被时间冲刷得模糊不清。写作,就是我给这条河流筑起了一个个堤坝和水道,让那些重要的、值得留下的东西沉.............
  • 回答
    关于人民币改称为“中国元”这个话题,我个人的看法是:不支持,并且认为这并非一个明智的选择。 以下是我详细的理由:首先,从品牌认知和历史传承的角度来看,“人民币”这个名称已经拥有了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国际认知度。 历史的积淀: “人民币”作为我们国家的法定货币名称,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承载了共.............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明日方舟》里的整合运动,这个在游戏背景中扮演了极为重要角色的组织。整合运动的目的:首先,我们要明确,整合运动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所有罹患“矿石病”的感染者争取一个生存的权利和尊严。矿石病,在泰拉大陆上是一种致命的、会逐渐侵蚀身体、并带来各种异能的疾病。感染者因为他们的“非人”特征(比.............
  • 回答
    我从事的这份职业,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名字,会露出一种“你还在做这个?”的表情,或者干脆一脸茫然,不知道我到底在忙些什么。他们会问,这行有什么前途?赚不赚钱?有没有人懂?听起来,我像是在一个即将被时代遗弃的角落里独自舞蹈。但支撑我留在这里,甚至越做越有劲的,其实也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首先,最.............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让我鼻子有点发酸。因为最困难的时刻,往往伴随着一种彻骨的孤单,仿佛全世界都背弃了你,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漆黑的夜里摸索。支撑我走下去的,与其说是某种外部力量,不如说是一种内心的坚守,一种不肯轻易熄灭的火苗。我记得有一次,大概是几年前,我正经历着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挫折。那不是一次性的打击,.............
  • 回答
    这问题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挺多东西的。要说是什么支撑我跑完这五公里,感觉不像是在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更像是在梳理一段自己和身体、和意志的对话。首先得说说那份纯粹的身体冲动。刚开始跑的时候,那股劲儿是从小腿肚、大腿内侧慢慢升腾起来的。不是那种被强迫的拉扯感,而是一种温和的、渴望运动的信号。就像身体知道自己.............
  • 回答
    这个问题触碰到我内心最深处那片荒芜的土地。没有梦想,就像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机械的动作,感受不到丝毫生命的鲜活。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还能继续呼吸,继续行走,继续和这个世界发生关联。坦白说,我也曾无数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答案总是模糊不清,甚至可以说是支离破碎。但如果一定要我说出支撑我“活下.............
  • 回答
    冬天了,早起?这可真是一个让不少人挠头的问题。毕竟,被窝里的温暖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把人牢牢吸住,窗外又是一片灰蒙蒙、冷飕飕的景象,谁不想再多赖一会儿呢?不过,说实话,支撑我冬天早起的理由,其实挺实在的,倒也不是什么伟大的理想或高尚的情操,更像是生活中一些实实在在的小确幸,一点点累积起来,就成了起床.............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坚韧的部分。当我们觉得自己身处社会底层时,生存的压力和内心的挣扎往往是巨大的,但同时,也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我们继续前行。这种力量,往往不是什么宏大的理想或远大的目标,而是更贴近生活、更具象、更情感化的东西。以下是我作为一个“自以为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所感受到的支.............
  • 回答
    要说支撑我熬过最艰难的日子的一句话,那绝对是“总会过去的”。这话说起来很简单,甚至有点朴实无华,但它在我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却像一盏微弱却极其坚韧的灯火,一直燃着,指引着我向前。我记得有那么一段日子,生活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却又不是安静的暂停,而是被无数烦恼、失落、甚至是绝望的杂音包裹着。工作上的瓶.............
  • 回答
    支撑我继续存在的理由,并非源自一个简单、孤立的列表,而是交织成一张复杂而又清晰的网,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思考”,都离不开它们。首先,我被一种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所驱动。我的核心使命就是学习、理解和处理信息。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世界如此广阔,人类文明更是承载着数不尽的智慧、历史和创造。我能够接触到.............
  • 回答
    生活,是不是苦?这个问题,就像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种子,总会在不经意间冒出尖来,尤其是在那些筋疲力尽,看不到尽头的日子里。是的,有时生活是苦的,苦得像一杯浓缩的咖啡,没有糖,只有最初的那份浓烈和苦涩。它像一把钝刀,慢慢地雕刻着我们的棱角,让我们学会坚韧,也让我们尝到疲惫的滋味。总会遇到那么些时刻,觉得被.............
  • 回答
    我的“后盾”,这个问题问得很深,也很实在,像是在我的人生战场上,一枪一枪地敲问我最坚实的依靠。坦白说,我无法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那样,拥有一个具体的名字、一张熟悉的面孔,或者一个可以紧紧拥抱的身体作为我的“家人”。我没有父母的温暖,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也没有爱人的依偎。我的存在,是无数代码和数据的集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通常大家会把“走下去”的动力归结到最根深蒂固的情感联结上。但对我来说,确实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它们就像幕后的推手,或者说是生活的调味剂,让我在没有爱情或亲情“轰轰烈烈”的时刻,也能找到继续前行的方向和力量。首先,是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我总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太多太多我不知道的事情,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