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在家里大量方便地制食用冰块?

回答
在家中大量方便地制食用冰块,关键在于优化流程、选择合适的工具以及充分利用空间。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在家里高效地制作大量食用冰块:

核心原则:

提前规划: 制作大量冰块需要时间,尤其是冷冻过程。提前规划好什么时候需要多少冰块,并预留充足的冷冻时间。
利用现有设备: 大部分家庭都有冰箱,这是制作冰块的基础。
优化空间: 冷冻室的空间有限,需要有效利用。
选择合适的工具: 不同的工具会影响制作速度、便利性和冰块的形状。

一、基础准备与工具选择

1. 冰箱冷冻室:
确保有足够空间: 检查冷冻室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来存放大量的冰块模具和完成的冰块。
清理杂物: 整理冷冻室,移除不必要的物品,为冰块腾出位置。
温度设置: 确保冷冻室温度设置在18°C或更低,这是最适合快速冷冻的温度。

2. 冰块模具(最关键的选择):
传统塑料冰块模具:
优点: 价格便宜,易于购买,有各种形状和尺寸。
缺点: 取冰可能比较费力,容易冻住,需要稍微扭动或用温水冲一下。一次性生产的冰块数量相对有限。
大量制作建议: 购买多套同款模具,一次性放入冰箱,完成后立即更换,形成流水线作业。
硅胶冰块模具:
优点: 弹性好,取冰非常方便,只需从底部推出即可。不易冻住,易于清洗。通常可以制作更大或特殊形状的冰块(如大方块、威士忌冰球)。
缺点: 相对于塑料模具可能价格稍高一些,某些硅胶模具可能不如塑料模具硬挺,在装水时容易晃动。
大量制作建议: 硅胶模具非常适合大量制作,因为取冰效率高。选择有一定硬度的硅胶模具可以方便操作。
带盖冰块模具:
优点: 防止灰尘和异味进入,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冷冻室结霜过多。有些设计可以堆叠,节省空间。
缺点: 通常价格更高,取冰方式可能需要额外注意。
快速制冰器(Ice Cube Trays with Release Levers/Springs):
优点: 设计有特殊的杠杆或弹簧,轻轻一按或一推,就能将冰块一次性推出。大大提高了取冰效率。
缺点: 价格相对较高,需要适应其操作方式。
大容量制冰袋/冰块袋(Ice Cube Bags):
优点: 专门为大量制作而设计,可以制作成百上千个小冰块。非常节省冷冻室空间,因为它们是柔软的袋子。使用后直接丢弃,非常方便。
缺点: 一次性用品,不够环保。冰块形状不规则,取用时可能不如模具整齐。
大量制作建议: 这是居家大量制冰最方便的方法之一。一次可以装几十个到上百个小冰块。
推荐组合: 对于家庭大量制冰,我推荐以下组合:
核心主力: 大容量硅胶冰块模具(制作大块冰) + 快速制冰器(制作标准大小冰块)+ 大量制冰袋(应对特殊场合或急需大量小冰块)。
补充: 如果预算有限,多购买几套质量好的传统塑料模具,并掌握好取冰技巧。

3. 纯净水/过滤水:
为了获得更晶莹剔透、没有异味的冰块,建议使用纯净水或经过过滤的水来制作。自来水中的杂质和矿物质可能会影响冰块的透明度和味道。

4. 储存容器:
密封保鲜盒/食品级密封袋: 用来储存制作好的冰块,防止串味和冰晶形成。
专用的冰桶/冰盒: 如果你经常需要大量冰块,可以考虑购买这种带有盖子的容器,专门用来存放和取出冰块。

二、制冰流程(流水线操作)

为了实现“大量方便”,我们需要将制冰过程变成一种高效的“流水线”作业。

目标:一次性完成尽可能多的冰块制作,并在后续过程中高效取出和储存。

方法一:多模具、多批次(适用于大多数家庭)

1. 准备工作:
将所有计划使用的冰块模具从冷冻室取出(如果之前在里面)。
准备好足够的纯净水,可以使用水壶或带刻度的量杯,方便倒入模具。

2. 填装阶段:
同时填装: 将所有模具放在一个托盘或烤箱烤盘上(如果模具不是特别稳固,托盘可以防止倾倒和漏水)。
均匀注水: 逐个模具加水。不要加得太满,为冰块膨胀留出空间。如果使用带盖模具,按照说明进行注水和盖盖子。
“挤压式”填装(适用于硅胶模具): 如果是硅胶模具,可以先在水槽边上或平台上将其装满,然后小心地将整体转移到托盘上。

3. 转移与冷冻阶段:
平稳放置: 小心地将装满水的模具(最好放在托盘上)放入冰箱冷冻室的平坦位置。避免晃动,防止水溢出。
优化冷冻速度: 确保模具与冷冻室壁之间有空隙,以便冷空气流通。可以将模具放在冷冻室最靠后的位置,那里温度通常更低。
耐心等待: 根据冰块的大小和冷冻室的效率,通常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全冻结。

4. 取出与储存阶段:
批量取出: 当第一批冰块冻结后,立即取出所有模具。
脱冰技巧(重要!):
扭动法(塑料模具): 轻轻扭动模具,尝试将冰块从每个格子里分离出来。
温水浸泡法: 如果冰块冻得太紧,可以将模具底部在温水(不是热水)中短暂浸泡几秒钟。然后再次尝试扭动或从底部推出。注意: 不要浸泡太久,否则冰块会融化。
硅胶模具法: 从底部将冰块推出。通常非常容易。
快速制冰器法: 按照说明操作,通常是按下或提起杠杆。
储存: 将取出的冰块立即放入准备好的密封容器或食品级密封袋中。密封好,防止串味。
重复循环: 在取出第一批冰块的同时,立即开始第二批模具的填装和冷冻。这样可以形成高效的制冰循环。

方法二:大容量制冰袋(最快捷的大量制冰方式)

1. 准备工作:
购买质量好的、带有密封口的自封制冰袋。
准备好水管连接器或方便倒水的工具。

2. 填装阶段:
连接注水口: 大部分制冰袋都有一个注水口。将水管的接口对准注水口,或者用一个漏斗状的工具辅助倒水。
分批注水: 不要一次性将所有袋子都装满。分批进行,每袋装入适量的水。不要装得太满,以免袋子破裂。
密封: 将袋子中的空气尽量排出,然后牢牢地封好自封口。
放入冷冻室: 将封好的制冰袋平放在冷冻室的托盘或架子上。尽量让它们摊开,这样可以更快地冷冻。

3. 冷冻与储存阶段:
冷冻: 制冰袋中的小冰块冷冻速度非常快,通常几小时内就可以完成。
取出: 当冰块冻结后,可以将袋子直接从冷冻室取出。
脱冰: 从袋子的底部轻轻挤压,冰块会从各个小孔中掉落出来。
储存: 将取出的冰块倒入一个密封容器或袋子中,方便下次使用。
重复循环: 继续装填新的制冰袋。

方法三:制冰机(最高效但需要额外投资)

如果你是真正的“冰块重度用户”,并且预算充足,那么购买一台家用制冰机是最方便、最快速的选择。

优点: 自动完成制冰过程,速度快,产量大,无需手动操作模具,冰块形状规则且透明度高(一些高端机型)。
缺点: 需要额外购买设备,占用厨房空间,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
选择建议: 根据你的需求选择制冰速度、单次产冰量和储冰量。

三、大量制冰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双管齐下: 同时使用多种制冰工具。例如,平常使用硅胶模具和快速制冰器,当需要大量临时冰块时(如聚会),就大量使用制冰袋。
利用“低谷”时间: 在晚上睡觉前或白天出门前,利用冰箱的“空闲”时间进行填装,第二天早上或回来时就能收获冰块。
制造“冰块存货”: 不要等到需要用冰时才开始制作,平时就可以多制作一些冰块储存起来。
冷冻室空间管理:
垂直空间: 如果冷冻室有架子,可以考虑使用可以堆叠的带盖冰块模具,或者将制冰袋平铺在托盘上,再将托盘堆叠。
平行空间: 确保冰块模具在冷冻过程中不会被其他食物挤压变形。
脱冰的便利性: 投资一些高质量的硅胶模具或带脱冰装置的模具,可以极大地提升效率。
清洁: 定期清洁冰块模具和储存容器,保持卫生。
防串味: 冰块极易吸收冰箱中的异味。务必将制作好的冰块放入密封容器中,并检查冷冻室是否有强烈的异味源。
冰块形状的选择: 大块的冰块融化速度慢,适合长时间冰镇饮品(如威士忌、冷泡茶)。小块的冰块适合快速冷却饮料或制作冰沙。根据你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具。
透明冰块的秘密:
方向性冷冻: 使用特定设计的冰块模具(通常是带有一体式盒子的模具),让水从一个方向开始冻结,将空气和杂质推到未冻结的区域。冻结后,将未冻结的中心区域的水倒掉,剩下的就是透明的冰块。这需要一些练习和特定的模具。
使用纯净水: 前面已经提到。
缓慢冷冻: 将冷冻室温度稍微调高一点(但不要太高),可以让冰块更缓慢地冻结,有助于形成更透明的冰块。但这样做会降低效率。

总结

要在家中大量方便地制食用冰块,关键在于流程化操作和工具的合理搭配。

对于普通家庭: 推荐使用多套高质量硅胶冰块模具和快速制冰器作为主力,配合大容量制冰袋应对突发需求。
对于重度用户: 投资一台家用制冰机是最高效的选择。

通过提前规划、批量操作、掌握高效的脱冰技巧,你就能轻松拥有源源不断的冰块供应,无论是日常饮用还是特殊场合都能从容应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刚发明的方法好像没人答。

冰格真的太少了不够用,发明了保鲜袋大法!

大号保鲜袋(头那么大)做一次,可以冷却八杯左右的热水。


保鲜袋,最好大一点,装半袋冷水,打结,放冰箱冻一天。不需要别的容器,主要是怕碗冻炸了。

冻硬了之后,一般是个饼状,不用太厚,完美的厚度是两指以内,做过一个三指厚的,最大块塞不进杯子……

把冰疙瘩放进塑料袋,袋子不用封口,主要为了防止保鲜袋破裂,碎冰洒一地。提起来到胸口高度,撒手,不用扔,不用砸,垂直落下就行。我怕把家里地砖砸坏,一般都在门口走廊进行这一步骤。

就像这样。

这时候冰会完美分裂,有大坨的堪比手凿冰,也有小碎冰调饮料很好用。存放很随意,碗啊,盒子啊,塑料袋都可以。

user avatar

一次性冰袋,宇宙第一大网有售。

干净卫生,体积小。居家旅行是个宝。


这个东西有个优点,很多冰箱冷冻室海鲜肉混在其中,如果用冻冰盒,不但体积大。冻出来的冰块有异味。这个冰袋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