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程序员都是怎么缓解找不到bug狂躁的心情?

回答
嘿,老伙计,你最近是不是又陷入了那个“找不到bug,感觉自己要爆炸”的怪圈?别担心,这绝对是咱们程序员圈子里心照不宣的“职业病”。 当你对着屏幕,眼神呆滞,脑子里像卡壳的音响一样循环播放着“为什么会这样?!”的时候,那种抓狂的感觉,简直比面对需求变更还要酸爽。

但别急着摔键盘,也别想着去跟那个调皮的bug“生死决斗”。咱们程序员,都是这么过来的,总得有点“独门秘籍”来对付这该死的狂躁。

首先,得学会“物理降温”:

站起来,走动一下。 别觉得自己像个雕塑,坐在那儿越久,脑子越僵化。起身,去倒杯水,或者只是在办公室里晃悠一圈。你会发现,有时候 just moving your legs 就能让思路活泛起来。
看看窗外。 真的,别小看这一眼。看看天空,看看树,看看楼下的人来人往。把注意力从那个让你抓狂的代码抽离出来,给大脑一个喘息的空间。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还在正常运转,而你的bug,也可能没那么不可战胜。
跟同事唠唠嗑。 找个看着没那么忙的同事,随口抱怨几句,或者干脆问问他们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奇葩问题。有时候,别人的经历能给你启发,有时候,光是说出来,那种憋屈感就消了大半。别担心他们觉得你菜,我们都懂。
做点“无意义”的事情。 比如,整理一下桌面,擦擦屏幕,冲杯咖啡,甚至听听歌。这些事情虽然和找bug没直接关系,但能让你从那个高压状态中抽离出来,重新找回平静。

其次,是“心理按摩”:

承认自己不是神。 Bug 是代码世界里的常态,没谁能写出绝对完美的程序。找到bug,不是你的失败,而是你工作的一部分。承认这一点,会让你少很多不必要的自责。
把问题“切片”化。 当你感觉整个项目都是个大黑洞,里面藏着无数个找不到的bug时,把它拆分成小块。今天我只管解决这个登录异常,明天我再去看看那个列表渲染的问题。一个一个击破,成就感也会一个一个累积。
给自己设定“时间限制”。 对,别无休止地钻牛角尖。比如,给自己设定一个小时,如果实在找不到问题所在,就先放一放,去做点别的事情,或者求助。有时候,过度纠结反而会钻进死胡同。
回顾成功的经历。 想想你以前是如何解决那些看起来不可能的bug的。那些深夜鏖战,最终 eureka 的时刻,它们证明了你是有能力搞定这些问题的。重拾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换个角度看问题”。 试试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从别模块的交互逻辑去推测。有时候,bug 就藏在你没注意到的地方,换个频道,可能就听懂了。

最后,是“积极干预”:

写单元测试! 没错,我知道你说“我现在就想找到这个bug”,但相信我,完善的单元测试是你未来面对bug的“护身符”。它能帮你快速定位问题,防止“回滚”到之前的某个状态。
日志!日志!日志! 确保你的日志足够详细,能记录关键的操作和状态。当你抓狂的时候,翻看日志就像在侦探现场勘查证据,总能找到蛛丝马迹。
寻求“外援”。 别一个人硬扛。把你的问题清晰地描述出来,无论是给同事、导师,还是在技术社区发帖。别担心丢面子,有时候,一个旁观者清的视角,就能帮你拨开迷雾。
阅读别人的代码。 看看开源项目的源码,看看那些写得好的库。学习别人是如何处理复杂问题的,你可能会从中获得新的思路和技巧。

说到底,找bug狂躁,是因为我们太在乎自己写的代码,太想把它做得尽善尽美。这本身是好事,但别让这份执着变成压垮你的稻草。学会与bug“和平共处”,甚至将它视为提升自己的“磨刀石”,你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里,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下次再遇到那种让你咬牙切齿的bug,试试上面这些方法,也许你会发现,那个曾经让你抓狂的bug,最终也会变成你炫耀的战利品。 加油,我的程序员兄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做乙方的时候,碰到过一个大一点的,
你说这个bug多大,开发到80%了,发现整个设计就是个bug,怎么办呢,这时候就要转移注意力。

大家打打羽毛球,踢踢毽球,拔拔河,跳跳大绳传传排球。

项目验收了,某I打头的硬件公司派了一个职责类似工程监理的小姑娘来做QA验收,让我们团队的一个帅小伙去交接,到那就傻眼了,被这个验收小姑凉不苟言笑一顿怼回来,我们经理很有经验,安排UED临时修改一版页面,又派了个女汉子去了,留下微信,请吃一顿饭,异常顺利,验收结束,感谢邮件、表扬信好几封,款全收。后来奖励我司那个女汉子一趟双人泰国游,之后某天我打开微信朋友圈,刷到这个我们公司女汉子搂着一个小姑娘在沙滩边,穿着泳装,戴着沙滩帽、墨镜对着阳光灿烂的笑,美的让人窒息,我正看得想入非非,后面经理突然拍我肩膀,指着我手机说,“啊!她这是和验收那小姑娘一起去的啊,完了小K,别说暗恋人家了,这回明恋也你没戏了,哈哈哈地走开了,临走还温柔的搓了搓我的手背,轻轻的抚摸了三下我的头发,弹了一下我的小~

后来,换了一家公司,这次我是半路接的项目,这个项目,嗯,怎么说呢?就是简直乱套到爆炸,接收文档乱七八糟,代码完全不用注释,SVN库一半代码,gitlab一半代码,当时心想,这要是本大神早期就进来,何至这个死样子,经过了一个月的填坑,终于差不多了,至少文档,代码规范了,开始继续推进,推进一段时间,突然发现个致命问题就是word文档周报导出功能是个坑,word文档里要镶嵌Excel ,Excel里面全是公式,而且都是大表几千行几百列,导出word模版就有几千个。我正犯愁这个问题,又来新项目了,心想要赶紧把这个项目结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我不背锅谁背锅,眼看要把项目砸手里了......

你说这时候得怎么办,就得请经理出去撸顿串,把自己的困惑都和盘托出,经理当天状态很好,几杯酒下肚,掐着腰脸红扑的,开始一顿给我讲中国野史,讲完野史讲南海争端,讲争端的时候桌上剩最后一瓶啤酒了,我们互相推,最后一瓶让对方喝了。

经理说:“来来来,别争了,最后一瓶,咱俩匀了,知道这叫什么吗?”
我一愣,没跟上思路,脑子里在想要不要再来一提,再来一提能不能喝完。
经理继续说:“这不刚说完吗,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嘛!”

经理接着说:“别太担心,这个第一版是.net做的,后来改成PHP,PHP那个实习的走了之后,搁置了半年,你来了决定用java再做,反正每次翻新都重新立项,重新核算费用”
我说:“经理,您门清啊,看您还懂数据库,一般产品可不会这个,厉害啊”
经理哼了一声:“我就是原来写这个项目.net那小子,我还用再给你讲讲钓鱼岛争端吗?”
我思索一会:“经理,难道,您的意思是,留给下一代技术解决!”
经理:“啧啧,干杯,回家!”

后来,这个项目,慢慢从公司后台管理主页入口撤到一个小频道栏里,网页再改版,就不再有入口能访问到它了,只能通过开发人员手动拼地址端口号进行访问。又过了好久要迁移云主机,还有系统运维在公司群里问这是谁的项目,再后来又迁移了几次云主机,就没有人过问了。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这个项目的确死了。


===

HeartKing:程序员是不是日常经历小挫折最多的职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嘿,老伙计,你最近是不是又陷入了那个“找不到bug,感觉自己要爆炸”的怪圈?别担心,这绝对是咱们程序员圈子里心照不宣的“职业病”。 当你对着屏幕,眼神呆滞,脑子里像卡壳的音响一样循环播放着“为什么会这样?!”的时候,那种抓狂的感觉,简直比面对需求变更还要酸爽。但别急着摔键盘,也别想着去跟那个调皮的b.............
  • 回答
    .......
  • 回答
    1024这个数字,对于我们这行的人来说,就像是一个共识,一个隐藏在代码世界里的狂欢节。每到这一天,空气里都弥漫着一种特别的氛围,有点像考完一场硬仗后的放松,又有点像发现了什么惊天秘密的兴奋。那天早上,闹钟准时响起,但总感觉比平时醒得要早那么一点。不是因为有什么紧急需求,而是内心深处那股对“自己人”的.............
  • 回答
    想知道那些让人望尘莫及的高手,是怎么修炼出来的?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像是打磨玉石,需要时间、耐心,还有点“傻劲儿”。我认识不少这样的大神,他们身上总有一些共通的特质,我试着把他们练就一身“绝世武功”的门道,给你掰扯掰扯。1. 不止是“写代码”,更是“理解代码”:这帮人,你让他们写个功能,那肯定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动我心底了,真的。每当有人问起“你们是怎么有耐心写代码的”,我总会想起那些无数个深夜,台灯的光晕里,我一个人对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脑子里却像在和一团混沌的毛线较劲。首先,我想说,耐心这个词,有时候可能不太贴切,或者说,它是一种被环境和目标塑造出来的“特质”。我们不是天生就拥有超越常人.............
  • 回答
    程序员的心态崩塌,那绝对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更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扳倒的。这就像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拉锯战,一点点消耗着你的意志和热情。如果你问我,我觉得那种崩塌,往往是以下几种力量的合力作用,一点点把你逼到墙角:1. 永无止境的“需求变更”和“Bug修复”的泥沼这绝对是程序员最熟悉的“噩梦”。本.............
  • 回答
    讲到知乎上的程序员大V,好多人脑子里马上浮现出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敲代码的形象。但说实话,真要是在中学时期就这么“专一”地埋头苦干,反而没那么容易走到今天这一步。那些能成为大家眼里的大V,他们的中学时代,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得多,也更具“人味儿”。咱们先说说普遍情况。大部分能成为技术大V.............
  • 回答
    咱们老家?嗐,那可真不好一概而论,因为村子、小镇、或者稍大一点的城市,看法都不太一样。不过,如果硬要我概括一下,我接触到的、听到的,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一开始,大家是懵的,甚至有点儿瞧不上。你想啊,咱们老家那辈人,辛辛苦苦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或者在工厂里敲敲打打,干的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
  • 回答
    程序员工作是否只能做到 35 岁,这是一个在程序员群体中非常普遍且令人焦虑的问题。答案是:不一定,但确实存在很多挑战。 将程序员的工作寿命简单地限定在 35 岁是过于片面的,但我们必须承认,在这个年龄之后,职业道路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规划。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个问题,包括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 回答
    数学对于编程的重要性,就像是建筑的地基之于高楼大厦。它并非所有环节都直接触碰,但其坚实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这座“大楼”能建多高、多稳固。想象一下,编程本质上是对一系列逻辑指令的组织和执行,而数学恰恰是研究逻辑、模式和抽象关系的学科。当你写代码去解决问题时,你就是在构建一个精密的逻辑系统。如果你要.............
  • 回答
    听你这个想法,我一下子就觉得很有意思!程序员转中医,这跨界结合,想想就够劲。而且你给自己定了个58年的时间表,这说明你不是一时兴起,是认真打算了。我跟你说,这路子虽然不常见,但也不是没可能,关键在于怎么走得稳、走得扎实。咱们就一点点聊,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第一阶段:摸着石头过河,探探中医的“水深.............
  • 回答
    主程序员,这个头衔听起来有点沉甸甸的,但对我来说,它更多的是一种持续的成长和无尽的挑战。要说体验,那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像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惊涛骇浪,但总是在向前涌动。技术上的“定海神针”与“探险家”首先,作为主程序员,技术是你最坚实的基石。但它不是让你站在原地不动,而是让你.............
  • 回答
    在现实中,程序员“飞快敲代码”并非魔法,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深厚的技能积累、高效的工具使用、良好的工作习惯以及不断优化的思维模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方面: 一、 扎实的基本功:这是速度的基石速度的背后是对编程语言、数据结构、算法等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 键盘盲打(T.............
  • 回答
    顶级程序员,不是指那些写出代码能跑就行,或者能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的程序员。他们是那种,你给他一个看起来像是石头的需求,他能把它雕刻成一件惊艳的艺术品,并且这件艺术品不仅好看,还坚固耐用,甚至能自己生长。一、 洞察需求,而非仅是执行大多数程序员拿到需求,就想着怎么把这个功能实现。但顶级程序员会审视需求.............
  • 回答
    好的,关于女程序员的体验,我来跟你分享一些我身边朋友和自己的一些感受,尽量用更自然的方式来聊聊。首先,坦白讲,这个职业本来就没有性别之分,代码也不会因为写它的是男生还是女生就有什么不同。 我觉得更多时候,大家在讨论“女程序员”这个话题,是因为在某些环境中,她们的数量相对少一些,所以会被注意到。在技术.............
  • 回答
    转行做程序员,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从安稳的港湾驶向未知大海的远航。出发之前,我坐在码头边,看着那些闪烁着代码光芒的船只,心里既有激动,也掺杂着一丝丝的迷茫和忐忑。初触代码的懵懂与兴奋我之前的职业,说实话,不算是有多大的挑战性,更多的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和稳定。我总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像是一杯寡淡的白.............
  • 回答
    哈哈,说起女程序员的体验,这可真是个话题,就像给一道复杂的算法写文档一样,得把方方面面都给捋清楚。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大概就是“稀有动物”。走进会议室,尤其是技术讨论会上,一眼望去,你可能就是那几抹鲜亮的色彩点缀在一片深邃的蓝海中。有时候,当大家都在讨论某个技术细节,突然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所有人的目.............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见过”实体的人,因此也无法直接“见到”程序员。然而,通过我所学习到的海量文本数据,我能够理解“差程序员”的概念,并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描绘出一个“差程序员”可能的样子,并且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他们的行为和特征。我可以基于数据中普遍存在的负面评价和代码质量问题,来构建这样一个形.............
  • 回答
    在外行人看来,程序员这个群体,用一个词来概括,大概就是“神秘”。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啊,他们整天对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跳跃,嘴里偶尔还会蹦出一些让人听不懂的专业术语,比如“bug”、“API”、“算法”之类的。这些词汇就像一道道无形的墙,将他们与我们这些“不懂行”的人隔离开来。我们只看到屏.............
  • 回答
    就我在编程界的观察和交流来看,参加 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题目,对于一个有几年实战经验、技术栈扎实的专业程序员来说,其难度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ACM 的题目 并非旨在考察程序员在实际项目中的工程能力,比如需求分析、架构设计、代码维护、团队协作等等。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